fbpx
维基百科

新加坡戰役

新加坡戰役
馬來亞戰役的一部分

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白思華在1942年2月15日向日軍投降
日期1942年2月8日-1942年2月15日
地点
新加坡海峽殖民地01°22′N 103°49′E / 1.367°N 103.817°E / 1.367; 103.817坐标01°22′N 103°49′E / 1.367°N 103.817°E / 1.367; 103.817
结果 大日本帝國勝利
日本佔領新加坡
参战方

 英国

 大日本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奇博爾德·韋維爾
白思華(被俘) 
高登·班涅特英语Gordon Bennett (general)
路易斯·希斯英语Lewis Heath(被俘)
默頓·貝克維斯-史密斯英语Merton Beckwith-Smith (被俘)
弗蘭克·西蒙斯英语Frank Keith Simmons
山下奉文
西村琢磨[1]
牟田口廉也
松井太久郎
参战单位

馬來亞司令部

大日本帝國陸軍

大日本帝國海軍
兵力
85,000人
300門火炮
1,800+輛卡車
200輛裝甲車
208門反坦克和高射炮
54門要塞炮
36,000人
440門火炮
3,000輛卡車
伤亡与损失
85,000
5,000人傷亡
80,000人被俘
4,485
1,713人死亡
2,772人受傷[2]

新加坡戰役(英語:Battle of Singapore),也稱為新加坡的陷落(英語:Fall of Singapo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中的一場關鍵戰役。大日本帝國陸軍在1942年2月8日至15日間攻擊由盟軍守衛、大英帝國所屬的海峽殖民地,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成功佔領新加坡島,並成為英國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3] 此戰,日軍僅以傷亡約4,400人的代價,斃傷俘了盟軍85,000人,可謂以少勝多。新加坡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和經濟港口,對英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防禦戰略至關重要。

戰鬥開始前,日軍30,000人在山下奉文中將的指揮下在馬來亞戰役中沿著馬來亞半島南下,守衛馬來亞和新加坡的盟軍錯誤地認為日軍無法在叢林地形通行,日軍卻迅速前進,盟軍的防禦很快被日軍包抄。盟軍在新加坡有85,000人,由英國陸軍馬來亞司令部總司令白思華中將指揮,但許多部隊兵力不足而且缺乏實戰經驗。盟軍兵力雖然超過日軍兵力,但新加坡島上大部分的飲用水是從馬來亞的水庫抽取的。盟軍從馬來亞撤退到新加坡時摧毀了長堤,迫使日軍臨時想辦法渡過柔佛海峽。新加坡的防守對英軍來說非常重要,以致於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命令白思華無論如何都要守到底。

1942年2月8日,日軍攻擊盟軍在新加坡防禦最弱的西北部莎琳汶沙灘,成功地搶灘並登陸。白思華曾預料日軍會在從北部渡過柔佛海峽,但未能及時增援。盟軍在溝通和領導方面失敗,西北部和北部附近沒有其它防禦陣地或預備軍。日軍繼續前進,盟軍的補給開始耗盡。到了到2月15日,新加坡島上的大約100萬平民為了逃難已擠進盟軍控制的剩餘地區,地面積約全島的1%。日軍戰機不斷轟炸民用供水系統,日軍的補給也逐漸開始耗盡了,山下奉文也希望避免雙方在城鎮裡交戰

自戰鬥開始以來,日軍第二次要求盟軍無條件投降。2月15日下午,白思華向山下奉文投降,大約有8萬名英國、印度、澳洲和當地士兵成為戰俘,加入馬來亞戰役中被俘的50,000名戰俘之中;許多戰俘後來死於照顧不周、虐待或強迫勞動。盟軍投降三天后,日軍進行肅清大屠殺,殺害了數千名平民。日軍佔領新加坡直到戰爭結束。大約40,000名印度士兵(大部分是應徵入伍的)加入了印度國民軍,在緬甸戰役中與日軍並肩作戰。丘吉爾將新加坡的陷落稱為英國軍事史上的“最嚴重災難 ” 。[4]新加坡的陷落、「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被日軍擊沉以及1942年的其它軍事失敗都嚴重損了大英帝國的威望,從而促成​​了戰後英國對該地區殖民統治的結束。

背景 编辑

1941年12月,日本陸軍在馬來半島登陸,英國屬下印度軍第3軍團立刻朝著日本陸軍行進。在北部的日本軍隊數量上相差無幾,但是日軍在制空權、戰車、步兵戰術、戰鬥經驗上佔有很大的優勢。

日軍踏著泰國製造的自行車,由泰馬邊境一路追殺敗退的英軍至柔佛海峽,之後英軍退入新加坡,日軍在潮退時進攻新加坡,最後日軍成功登陸並佔領水塘,迫使英軍投降。此役,英軍共有八萬人投降,再加上之前馬來亞戰役中,在吉隆坡投降的五萬人,整個馬來亞戰役,英軍十三萬人向僅僅三餘萬的日軍投降。

因為日本的制空優勢,聯合軍出動了英國的王牌戰艦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但是最終被日本在馬來亞海戰中擊沉。至此,日本開始考慮攻略要塞新加坡島。

1月31日,最後一批聯合軍部隊從馬來半島撤退,工兵隊將新山新加坡相連的新柔长堤爆破,阻止日軍越過海峽。

經過 编辑

日軍登陸新加坡 编辑

盟軍炸毀長堤使日軍的進攻推遲了一個多星期。日軍發動主攻前,盟軍遭受了猛烈的炮擊。從2月8日晚上11點開始,日軍的重型火炮在 15小時內沿著柔佛海峽向新加坡西北部發射了88,000枚炮彈(每門炮200枚),切斷了盟軍的電話線,並隔離了盟軍的前方部隊。[5][6][7] 盟軍有能力向日軍進行火炮射擊,或許會造成日軍傷亡和混亂。[8] 馬來亞司令部並不把日軍的炮擊視為他們發動攻擊的前奏,反爾誤以為日軍會在接下來數日內持續炮轟新加坡,從西北部轉移到東北部。儘管日軍的猛烈炮擊超越了盟軍迄今為止在這場戰役中所經歷的任何炮擊,盟軍未曾向炮兵部隊發出任何炮轟日軍可能集結的地點的命令。[9]

2月8日晚上8點30分左右,日軍第5師團第18師團的第一波部隊開始渡過柔佛海峽。日軍主力部隊約13,000人,來自16個營,其中5個為後備營,攻擊澳洲第22步兵旅[10]的第2/18營和第2/20營。日軍每個師團有150艘駁船和折疊船,足以運載4,000人。第一晚,日軍13,000人登陸,天亮後又有10,000人緊隨其後。[11]盟軍只有3,000人,缺乏任何重要的後備部隊。[5]

當日軍登陸艇逼近盟軍陣地時,分散在步槍連的澳洲第2/4機槍營的機槍手向日軍開火。盟軍在海灘上安裝了聚光燈,照亮水面上的日軍,但許多聚光燈在之前的炮擊中被毀了,剩下的並未派上用場。第一波日軍把攻擊集中在布洛河(Buloh River)周圍的澳洲第2/18營和第2/20營的陣地,以及第2/19營的一個連。第2/19營在右翼激烈戰鬥了一個小時後被日軍包抄,日軍隨後在黑夜和植被的掩護下向內陸推進。第2/19營的抵抗迫使後幾波日軍的船隻在村井河(Murai River)口附近登陸,分開了第2/19營和第2/18營。日軍攻擊了第2/19營兩次,最終以兵力上的優勢壓倒第2/19營。一整夜,盟軍不斷地緊急請求炮兵支援,澳洲第2/15野戰炮兵團響應,發射了4,800多枚炮彈。[12]

雙方連夜進行激烈戰鬥。日軍利用地形和黑夜的掩護,分散到灌木叢中,分別包圍並壓倒盟軍。由於西北部有許多河流和小溪,盟軍的防線有很多缺口,日軍成功地利用這些缺口繞過盟軍防線。到了午夜,日軍發射照明彈,讓指揮官知道已經實現了目標,到了凌晨1點已經站穩了腳跟。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參與戰鬥的三個澳洲步兵營試圖重新集結,從海岸向東撤退,整個過程基本上秩序良好。第2/20營四連中的三連集中在納馬齊莊園(Namazie Estate),剩下的一連留在了戰場。第2/18營在阿媽宮(Ama Keng)只能集中一半兵力,而第2/19營也撤回了三個連,留下最後一連保衛登加空軍基地(Tengah Airfield)。2月9日凌晨,日軍繼續進攻,第2/18營從阿媽宮撤退,第2/20營退到武吉班讓(Bukit Panjang)以西的武林(Bulim)。被日軍攻勢沖散的盟軍散部隊試圖突圍,撤退到登加空軍基地與其他盟軍部隊會合。班涅特把澳洲第27步兵旅的第2/29營調到登加空軍基地增援澳洲第22步兵旅,但第2/29營未能奪回阿媽宮之前,日軍在登加空軍基地附近發動攻擊,第2/29營被迫轉入守勢。[13]此戰,澳洲軍傷亡慘重,334人陣亡,214人受傷。[14]

第二天 编辑

 
克蘭芝陣亡戰士公墓的銘文

白思華之前一直相信日軍會在新加坡東北部登陸,因此未曾派兵增援鎮守西北部的澳洲第22步兵旅,直到2月9日早上才派遣 印度第12步兵旅兵力只有一半的兩個營,兩個印度步兵營中午時分與班涅特會合。不久之後,白思華調派混合第6和第15印度步兵旅從新加坡賽馬場到前線增援新加坡北部的澳洲軍。[15]第44印度步兵旅一整天堅守陣地,但因為側翼暴露而感到壓力,白思華和班涅特討論後決定把第44印度步兵旅向東撤退去守南部防線。[16]班涅特決定在兩條河流之間繪製一條向西的第二道防線,稱為“克蘭芝-裕廊轉折線”(Kranji—Jurong Switch Line),其中心圍繞登加空軍基地以東的武林(Bulim)和裕廊(Jurong)北部。[17][16]

在北部克蘭芝(Kranji)一帶的澳洲第27步兵旅在前一天未曾與日軍戰鬥,只有第2/29營被調去增援澳洲第22步兵旅。麥克斯韋眼看澳洲第27步兵旅只剩下第2/26營和第2/30營,想重組兩個營準備應對日軍來自西側的進攻。[18] 2月9日晚上,日軍近衛軍開始進攻第2/26營的陣地,[19]遭到盟軍迫擊炮隊和機槍手的猛烈攻擊。此外,盟軍之前為了防止日軍奪取附近的油庫,把油庫清空於克蘭芝河中。日軍在逆河流而上時,發現四周都是浮油。盟軍向日軍開火時點燃了石油,導致許多日軍士兵被活活燒死。由於日軍傷亡慘重,西村琢磨向山下奉文請求取消行動,但山下奉文命令他們繼續前進。[20]

 
新加坡海軍基地油庫燃燒產生的煙霧

盟軍由於通訊受阻,防線開始出現裂痕。麥克斯韋知道澳洲第27步兵旅被日軍猛烈攻擊,但無法聯繫第27步兵旅的指揮官泰勒,開始擔心會被日軍包抄。[21]隨著日軍利用克蘭芝河的缺口,從西面開始攻入澳洲第27步兵旅的陣地,第2/26營被迫撤到武吉知馬路(Bukit Timah Road)以東的陣地,第2/30營也隨後從長堤一帶撤退。[17]澳洲第27步兵旅的這次撤退後來有了爭論,因為班涅特表示他沒有給予麥克斯韋權力決定是否撤退。[21]無論如何,最終結果是盟軍失去了對毗鄰長堤西側的海灘和長堤一帶的陣地,暴露了印度第11步兵師的左翼。[22]日軍獲得了穩固的立足點,可以在不受盟軍抵抗的情況下增強實力。[23]

日軍突破盟軍防線 编辑

日軍集結後開始向東南方的新加坡中央區域推進,攻打新加坡的最高點武吉知馬,英軍的糧食及彈藥大部分都存放在該區,經過激戰後該區失守,另一路日軍開始渡海登陸新加坡的東北岸。雖然東北岸是英軍集中防守的地區,但因為西北方的日軍已經深入新加坡中部,進一步往東推進將可切斷東北岸英軍的補給及退路,所以東北岸的英軍被逼後撤,東北岸的防線於是失守,無力阻止日軍大量登陸。日軍開始攻入新加坡市區的邊緣地區,曾經發生屠殺。

新加坡淪陷 编辑

2月14日,駐新加坡英軍最高指揮官白思華開始與同僚討論嚴進的局勢,有英軍指揮官提出投降,因為戰事沒有希望,停戰可避免更大人命損失,日軍也展開勸降,但白思華當時否定投降。2月15日,更多前線失守的消息,日軍展開屠殺的壓力,加上糧食及淡水已經短缺,無力支撐戰事,白思華接納投降的建議。白思華與英軍部屬拿起英國旗及白旗,徒步走到日軍佔領區簽署投降書。白思華與超過八萬人的守軍正式投降,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對外作戰的最大規模投降。投降的英軍被押送到集中營,後來被日軍移送到東南亞及日本勞役,由於勞役的環境惡劣,沒有足夠食物及缺乏醫療,大部分降軍都因為受到虐待、疾病及營養不良死去,只有少部分投降守軍活到大戰結束。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L, Klemen. Rear-Admiral Shoji Nishimura. Forgotten Campaign: The Dutch East Indies Campaign 1941–1942. 1999–2000 [201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8). 
  2. ^ Smith(2006年),第686页
  3. ^ Corrigan(2010年),第280页
  4. ^ Churchill(2002年),第518页
  5. ^ 5.0 5.1 Thompson 2008,第240頁.
  6. ^ Allen 2013,第169頁.
  7. ^ Wigmore 1957,第308–310頁.
  8. ^ Costello 2009,第199頁.
  9. ^ Thompson 2005,第288頁.
  10. ^ Thompson 2005,第291頁.
  11. ^ Thompson 2005,第297頁.
  12. ^ Thompson 2005,第292, 240, 293–295頁.
  13. ^ Thompson 2005,第296–300頁.
  14. ^ Legg 1965,第235頁.
  15. ^ Wigmore 1957,第325頁.
  16. ^ 16.0 16.1 Wigmore 1957,第324頁.
  17. ^ 17.0 17.1 Legg 1965,第236頁.
  18. ^ Thompson 2005,第305頁.
  19. ^ Wigmore 1957,第331頁.
  20. ^ Thompson 2005.
  21. ^ 21.0 21.1 Wigmore 1957,第329頁.
  22. ^ Thompson 2005,第308–309頁.
  23. ^ Legg 1965,第237頁.

書籍 编辑

  • Abshire, Jean.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11 [25 October 2020]. ISBN 978-0-313-37743-3. (原始内容于12 April 2021). 
  • Allen, Louis. Singapore 1941–1942 2nd rev. London: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5-19425-3. 
  • Blackburn, Kevin; Hack, Karl. 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Churchill and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 London: Routledge. 2004 [25 October 2020]. ISBN 0203404408. (原始内容于14 April 2021). 
  • Bose, Romen. The End of the War: Singapore's Liberation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2010. ISBN 978-9-81-443547-5. 
  • Boyne, Walter. Air Warfare: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02. ISBN 978-1-57607-729-0. 
  • Brayley, Martin. The British Army 1939–45: The Far East. Men at Arms. Oxford: Osprey. 2002. ISBN 978-1-84176-238-8. 
  • Cull, Brian; Sortehaug, Paul. Hurricanes Over Singapore: RAF, RNZAF and NEI Fighters in Action Against the Japanese Over the Is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East Indies, 1942. London: Grub Street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1-904010-80-7. 
  • Church, Peter (编). A Short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5th. Singapore: John Wiley & Sons. 2012. ISBN 978-1-118-35044-7. 
  • Chung, Ong Chit. Operation Matador: World War II—Britain's Attempt to Foil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Malaya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2011. ISBN 978-9-81-443544-4.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Abridged. London: Pimlico. 2002 [1959]. ISBN 978-0-7126-6702-9. 
  • Corrigan, Gordon. The Second World War: A Military History . New York: Atlantic Books. 2010. ISBN 978-0-85789-135-8. 
  • Costello, John. The Pacific War 1941–1945.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9 [1982]. ISBN 978-0-688-01620-3. 
  • Coulthard-Clark, Chris. The Encyclopaedia of Australia's Battles 2nd. Crows Nest, New South Wales: Allen and Unwin. 2001. ISBN 978-1-86508-634-7. 
  • Dennis, Peter; Grey, Jeffrey; Morris, Ewan; Prior, Robin; Bou, Jea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Military History 2nd.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19-551784-2. 
  • Elphick, Peter. Singapore: The Pregnable Fortress.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95. ISBN 978-0-340-64990-9. 
  • Farrell, Brian; Pratten, Garth. Malaya 1942. Australian Army Campaigns Series–5.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rmy History Unit. 2011 [2009]. ISBN 978-0-9805674-4-1. 
  • Felton, Mark. The Coolie Generals . Barnsley: Pen & Sword Military. 2008. ISBN 978-1-84415-767-9. 
  • Gillison, Douglas.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1939–1942.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Series 3 – Air I.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2 [13 July 2015]. OCLC 2000369. (原始内容于25 May 2009). 
  • Grehan, John; Mace, Martin. Disaster in the Far East 1940–1942. Havertown: Pen & Sword. 2015. ISBN 978-1-4738-5305-8. 
  • Hall, Timothy. The Fall of Singapore 1942. North Ryde, New South Wales: Methuen. 1983. ISBN 978-0-454-00433-5. 
  • Hauner, Milan. Hitler: A Chronology of his Life and Time. New York: Springer. 2005. ISBN 978-0-230-58449-5. 
  • Hopkins, William B. The Pacific War: The Strategy, Politics, and Players that Won the War. Minneapolis: Zenith Press. 2008. ISBN 978-0-7603-3435-5. 
  • Horner, David. SAS: Phantoms of the Jungle. St Leonards, New South Wales: Allen & Unwin. 1989. ISBN 978-1-86373-007-5. 
  • Joslen, H. F. Orders of Battle: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5. Uckfield, East Sussex: Naval and Military Press. 2003 [1960]. ISBN 978-1-84342-474-1. 
  • Keogh, Eustace. Malaya 1941–42. Melbourne: Printmaster. 1962. OCLC 6213748. 
  • Keogh, Eustace. South West Pacific 1941–45. Melbourne: Grayflower. 1965. OCLC 7185705. 
  • Kinvig, Clifford. River Kwai Railway: The Story of the Burma-Siam Railroad. London: Conway. 2005. ISBN 978-1-84486-021-0. 
  • Kirby, Stanley Woodburn. War Against Japan: The Loss of Singapore.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 HMSO. 1954. OCLC 58958687. 
  • Leasor, James. Singapor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1968] [13 September 2020]. ISBN 978-0-7551-0039-2. (原始内容于16 August 2021). 
  • Lee, Edwin. Singapore: The Unexpected N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8. OCLC 474265624. 
  • Legg, Frank. The Gordon Bennett Story: From Gallipoli to Singapore.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ngus & Robertson. 1965. OCLC 3193299. 
  • Lloyd, Stu. The Missing Years: A POW's Story from Changi to Hellfire Pass. Dural, New South Wales: Rosenberg. 2012. ISBN 978-1-921719-20-2. 
  • Lodge, A.B. The Fall of General Gordon Bennett.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llen and Unwin. 1986. ISBN 0-86861-882-9. 
  • Mant, Gilbert. Massacre at Parit Sulong. Kenthurst, New South Wales: Kangaroo Press. 1995. ISBN 978-0-86417-732-2. 
  • Moran, Charles. Churchill Taken from the Diaries of Lord Moran: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1940–196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6. OCLC 1132505204. 
  • Moreman, Tim. The Jungle, The Japanese and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Armies at War, 1941–45: Fighting Methods, Doctrine and Training for Jungle Warfare. London: Frank Cass. 2005. ISBN 978-0-7146-4970-2. 
  • Murfett, Malcolm H.; Miksic, John; Farell, Brian; Shun, Chiang Ming. Between Two Oceans: A Military History of Singapore from 1275 to 1971 2nd.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2011. OCLC 847617007. 
  • Owen, Frank. The Fall of Singapor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1. ISBN 978-0-14-139133-5. 
  • Perry, Roland. Pacific 360: Australia's Battle for Survival in World War II. Sydney, New South Wales: Hachette Australia. 2012. ISBN 978-0-7336-2704-0. 
  • Powell, Alan. The Third Force: ANGAU's New Guinea War, 1942–46. South Melbourne, Victor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19-551639-5. 
  • Rai, Rajesh. Indians in Singapore, 1819–1945: Diaspora in the Colonial Port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809929-1. 
  • Regan, Geoffrey. The Guinness Book of Military Anecdotes. Enfield: Guinness. 1992. ISBN 978-0-85112-519-0. 
  • Richards, Dennis; Saunders, Hilary St. George. The Fight Avails. Royal Air Force 1939–1945 II. London: HMSO. 1954 [8 May 2015]. OCLC 64981538. (原始内容于24 September 2015). 
  • Shores, Christopher F.; Cull, Brian; Izawa, Yasuho. Bloody Shamble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Air Operations over South-East Asia December 1941 – April 1942: Drift to War to the Fall of Singapore I. London: Grub Street Press. 1992. ISBN 978-0-948817-50-2. 
  • Smith, Colin. Singapore Burning: Heroism and Surrender in World War II.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ISBN 978-0-14-101036-6. 
  • Thompson, Peter. The Battle for Singapore: The True Story of the Greatest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II. London: Portrait Books. 2005. ISBN 0-7499-5099-4. 
  • Thompson, Peter. Pacific Fury: How Australia and Her Allies Defeated the Japanese Scourge. North Sydney: William Heinemann. 2008. ISBN 978-1-74166-708-0. 
  • Toland, John. The Rising Su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Empire 1936–1945 .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ISBN 978-0-394-44311-9. 
  • Toland, John. The Rising Sun .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2003. ISBN 978-0-8129-6858-3. 
  • Toye, Hugh; Mason, Philip. Subhash Chandra Bose, (The Springing Tiger): A Study of a Revolution Thirteenth Jaico impression. Mumbai. 2006. ISBN 81-7224-401-0. OCLC 320977356. 
  • Warren, Alan. Britain's Greatest Defeat: Singapore 1942. London: Hambeldon Continuum. 2007 [2002]. ISBN 978-1-85285-597-0. 
  • Warren, Alan. Singapore: Britain's Greatest Defeat. South Yarra, Victoria: Hardie Grant. 2002. ISBN 981-0453-205. 
  • Wigmore, Lionel (编). They Dared Mightily 2nd.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86. ISBN 978-0-642-99471-4. 
  • Wigmore, Lionel. The Japanese Thrust.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Series 1 – Army IV.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57 [13 July 2015]. OCLC 3134219. (原始内容于11 July 2015). 

外部連結 编辑

  •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Battlefield Singapo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加坡戰役,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6年2月26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标签, 馬來亞戰役的一部分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白思華在1942年2月15日向.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6年2月26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 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 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 也不要翻译不可靠 低品质内容 依版权协议 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 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a href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html title Template Translated page Translated page a 标签 新加坡戰役馬來亞戰役的一部分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白思華在1942年2月15日向日軍投降日期1942年2月8日 1942年2月15日地点新加坡海峽殖民地01 22 N 103 49 E 1 367 N 103 817 E 1 367 103 817 坐标 01 22 N 103 49 E 1 367 N 103 817 E 1 367 103 817结果大日本帝國勝利日本佔領新加坡参战方 英国 澳大利亞 印度 馬來亞聯邦 海峽殖民地 大日本帝国指挥官与领导者阿奇博爾德 韋維爾 白思華 被俘 高登 班涅特 英语 Gordon Bennett general 路易斯 希斯 英语 Lewis Heath 被俘 默頓 貝克維斯 史密斯 英语 Merton Beckwith Smith 被俘 弗蘭克 西蒙斯 英语 Frank Keith Simmons 山下奉文 西村琢磨 1 牟田口廉也 松井太久郎参战单位馬來亞司令部 印度第3軍 印度第9步兵師 印度第11步兵師 澳洲陸軍第8師團 英國陸軍第18師團 馬來軍團 海峽殖民地志願軍 星華義勇軍大日本帝國陸軍 第25軍 近衛師團 第5師團 第18師團 第3飛行師團 大日本帝國海軍兵力85 000人300門火炮1 800 輛卡車200輛裝甲車208門反坦克和高射炮54門要塞炮36 000人440門火炮3 000輛卡車伤亡与损失85 000人5 000人傷亡80 000人被俘4 485人1 713人死亡2 772人受傷 2 新加坡戰役 英語 Battle of Singapore 也稱為新加坡的陷落 英語 Fall of Singapore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中的一場關鍵戰役 大日本帝國陸軍在1942年2月8日至15日間攻擊由盟軍守衛 大英帝國所屬的海峽殖民地 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成功佔領新加坡島 並成為英國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 3 此戰 日軍僅以傷亡約4 400人的代價 斃傷俘了盟軍85 000人 可謂以少勝多 新加坡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和經濟港口 對英國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防禦戰略至關重要 戰鬥開始前 日軍30 000人在山下奉文中將的指揮下在馬來亞戰役中沿著馬來亞半島南下 守衛馬來亞和新加坡的盟軍錯誤地認為日軍無法在叢林地形通行 日軍卻迅速前進 盟軍的防禦很快被日軍包抄 盟軍在新加坡有85 000人 由英國陸軍馬來亞司令部總司令白思華中將指揮 但許多部隊兵力不足而且缺乏實戰經驗 盟軍兵力雖然超過日軍兵力 但新加坡島上大部分的飲用水是從馬來亞的水庫抽取的 盟軍從馬來亞撤退到新加坡時摧毀了長堤 迫使日軍臨時想辦法渡過柔佛海峽 新加坡的防守對英軍來說非常重要 以致於英國首相溫斯頓 丘吉爾命令白思華無論如何都要守到底 1942年2月8日 日軍攻擊盟軍在新加坡防禦最弱的西北部莎琳汶沙灘 成功地搶灘並登陸 白思華曾預料日軍會在從北部渡過柔佛海峽 但未能及時增援 盟軍在溝通和領導方面失敗 西北部和北部附近沒有其它防禦陣地或預備軍 日軍繼續前進 盟軍的補給開始耗盡 到了到2月15日 新加坡島上的大約100萬平民為了逃難已擠進盟軍控制的剩餘地區 地面積約全島的1 日軍戰機不斷轟炸民用供水系統 日軍的補給也逐漸開始耗盡了 山下奉文也希望避免雙方在城鎮裡交戰 自戰鬥開始以來 日軍第二次要求盟軍無條件投降 2月15日下午 白思華向山下奉文投降 大約有8萬名英國 印度 澳洲和當地士兵成為戰俘 加入馬來亞戰役中被俘的50 000名戰俘之中 許多戰俘後來死於照顧不周 虐待或強迫勞動 盟軍投降三天后 日軍進行肅清大屠殺 殺害了數千名平民 日軍佔領新加坡直到戰爭結束 大約40 000名印度士兵 大部分是應徵入伍的 加入了印度國民軍 在緬甸戰役中與日軍並肩作戰 丘吉爾將新加坡的陷落稱為英國軍事史上的 最嚴重災難 4 新加坡的陷落 威爾斯親王號 和 反擊號 被日軍擊沉以及1942年的其它軍事失敗都嚴重損了大英帝國的威望 從而促成 了戰後英國對該地區殖民統治的結束 目录 1 背景 2 經過 2 1 日軍登陸新加坡 2 2 第二天 2 3 日軍突破盟軍防線 2 4 新加坡淪陷 3 參見 4 參考文獻 4 1 引用 4 2 書籍 5 外部連結背景 编辑1941年12月 日本陸軍在馬來半島登陸 英國屬下印度軍第3軍團立刻朝著日本陸軍行進 在北部的日本軍隊數量上相差無幾 但是日軍在制空權 戰車 步兵戰術 戰鬥經驗上佔有很大的優勢 日軍踏著泰國製造的自行車 由泰馬邊境一路追殺敗退的英軍至柔佛海峽 之後英軍退入新加坡 日軍在潮退時進攻新加坡 最後日軍成功登陸並佔領水塘 迫使英軍投降 此役 英軍共有八萬人投降 再加上之前馬來亞戰役中 在吉隆坡投降的五萬人 整個馬來亞戰役 英軍十三萬人向僅僅三餘萬的日軍投降 因為日本的制空優勢 聯合軍出動了英國的王牌戰艦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但是最終被日本在馬來亞海戰中擊沉 至此 日本開始考慮攻略要塞新加坡島 1月31日 最後一批聯合軍部隊從馬來半島撤退 工兵隊將新山和新加坡相連的新柔长堤爆破 阻止日軍越過海峽 經過 编辑日軍登陸新加坡 编辑 主条目 莎琳汶沙灘戰役 盟軍炸毀長堤使日軍的進攻推遲了一個多星期 日軍發動主攻前 盟軍遭受了猛烈的炮擊 從2月8日晚上11點開始 日軍的重型火炮在 15小時內沿著柔佛海峽向新加坡西北部發射了88 000枚炮彈 每門炮200枚 切斷了盟軍的電話線 並隔離了盟軍的前方部隊 5 6 7 盟軍有能力向日軍進行火炮射擊 或許會造成日軍傷亡和混亂 8 馬來亞司令部並不把日軍的炮擊視為他們發動攻擊的前奏 反爾誤以為日軍會在接下來數日內持續炮轟新加坡 從西北部轉移到東北部 儘管日軍的猛烈炮擊超越了盟軍迄今為止在這場戰役中所經歷的任何炮擊 盟軍未曾向炮兵部隊發出任何炮轟日軍可能集結的地點的命令 9 2月8日晚上8點30分左右 日軍第5師團和第18師團的第一波部隊開始渡過柔佛海峽 日軍主力部隊約13 000人 來自16個營 其中5個為後備營 攻擊澳洲第22步兵旅 10 的第2 18營和第2 20營 日軍每個師團有150艘駁船和折疊船 足以運載4 000人 第一晚 日軍13 000人登陸 天亮後又有10 000人緊隨其後 11 盟軍只有3 000人 缺乏任何重要的後備部隊 5 當日軍登陸艇逼近盟軍陣地時 分散在步槍連的澳洲第2 4機槍營的機槍手向日軍開火 盟軍在海灘上安裝了聚光燈 照亮水面上的日軍 但許多聚光燈在之前的炮擊中被毀了 剩下的並未派上用場 第一波日軍把攻擊集中在布洛河 Buloh River 周圍的澳洲第2 18營和第2 20營的陣地 以及第2 19營的一個連 第2 19營在右翼激烈戰鬥了一個小時後被日軍包抄 日軍隨後在黑夜和植被的掩護下向內陸推進 第2 19營的抵抗迫使後幾波日軍的船隻在村井河 Murai River 口附近登陸 分開了第2 19營和第2 18營 日軍攻擊了第2 19營兩次 最終以兵力上的優勢壓倒第2 19營 一整夜 盟軍不斷地緊急請求炮兵支援 澳洲第2 15野戰炮兵團響應 發射了4 800多枚炮彈 12 雙方連夜進行激烈戰鬥 日軍利用地形和黑夜的掩護 分散到灌木叢中 分別包圍並壓倒盟軍 由於西北部有許多河流和小溪 盟軍的防線有很多缺口 日軍成功地利用這些缺口繞過盟軍防線 到了午夜 日軍發射照明彈 讓指揮官知道已經實現了目標 到了凌晨1點已經站穩了腳跟 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 參與戰鬥的三個澳洲步兵營試圖重新集結 從海岸向東撤退 整個過程基本上秩序良好 第2 20營四連中的三連集中在納馬齊莊園 Namazie Estate 剩下的一連留在了戰場 第2 18營在阿媽宮 Ama Keng 只能集中一半兵力 而第2 19營也撤回了三個連 留下最後一連保衛登加空軍基地 Tengah Airfield 2月9日凌晨 日軍繼續進攻 第2 18營從阿媽宮撤退 第2 20營退到武吉班讓 Bukit Panjang 以西的武林 Bulim 被日軍攻勢沖散的盟軍散部隊試圖突圍 撤退到登加空軍基地與其他盟軍部隊會合 班涅特把澳洲第27步兵旅的第2 29營調到登加空軍基地增援澳洲第22步兵旅 但第2 29營未能奪回阿媽宮之前 日軍在登加空軍基地附近發動攻擊 第2 29營被迫轉入守勢 13 此戰 澳洲軍傷亡慘重 334人陣亡 214人受傷 14 第二天 编辑 主条目 克蘭芝戰役 nbsp 克蘭芝陣亡戰士公墓的銘文白思華之前一直相信日軍會在新加坡東北部登陸 因此未曾派兵增援鎮守西北部的澳洲第22步兵旅 直到2月9日早上才派遣 印度第12步兵旅兵力只有一半的兩個營 兩個印度步兵營中午時分與班涅特會合 不久之後 白思華調派混合第6和第15印度步兵旅從新加坡賽馬場到前線增援新加坡北部的澳洲軍 15 第44印度步兵旅一整天堅守陣地 但因為側翼暴露而感到壓力 白思華和班涅特討論後決定把第44印度步兵旅向東撤退去守南部防線 16 班涅特決定在兩條河流之間繪製一條向西的第二道防線 稱為 克蘭芝 裕廊轉折線 Kranji Jurong Switch Line 其中心圍繞登加空軍基地以東的武林 Bulim 和裕廊 Jurong 北部 17 16 在北部克蘭芝 Kranji 一帶的澳洲第27步兵旅在前一天未曾與日軍戰鬥 只有第2 29營被調去增援澳洲第22步兵旅 麥克斯韋眼看澳洲第27步兵旅只剩下第2 26營和第2 30營 想重組兩個營準備應對日軍來自西側的進攻 18 2月9日晚上 日軍近衛軍開始進攻第2 26營的陣地 19 遭到盟軍迫擊炮隊和機槍手的猛烈攻擊 此外 盟軍之前為了防止日軍奪取附近的油庫 把油庫清空於克蘭芝河中 日軍在逆河流而上時 發現四周都是浮油 盟軍向日軍開火時點燃了石油 導致許多日軍士兵被活活燒死 由於日軍傷亡慘重 西村琢磨向山下奉文請求取消行動 但山下奉文命令他們繼續前進 20 nbsp 新加坡海軍基地油庫燃燒產生的煙霧盟軍由於通訊受阻 防線開始出現裂痕 麥克斯韋知道澳洲第27步兵旅被日軍猛烈攻擊 但無法聯繫第27步兵旅的指揮官泰勒 開始擔心會被日軍包抄 21 隨著日軍利用克蘭芝河的缺口 從西面開始攻入澳洲第27步兵旅的陣地 第2 26營被迫撤到武吉知馬路 Bukit Timah Road 以東的陣地 第2 30營也隨後從長堤一帶撤退 17 澳洲第27步兵旅的這次撤退後來有了爭論 因為班涅特表示他沒有給予麥克斯韋權力決定是否撤退 21 無論如何 最終結果是盟軍失去了對毗鄰長堤西側的海灘和長堤一帶的陣地 暴露了印度第11步兵師的左翼 22 日軍獲得了穩固的立足點 可以在不受盟軍抵抗的情況下增強實力 23 日軍突破盟軍防線 编辑 日軍集結後開始向東南方的新加坡中央區域推進 攻打新加坡的最高點武吉知馬 英軍的糧食及彈藥大部分都存放在該區 經過激戰後該區失守 另一路日軍開始渡海登陸新加坡的東北岸 雖然東北岸是英軍集中防守的地區 但因為西北方的日軍已經深入新加坡中部 進一步往東推進將可切斷東北岸英軍的補給及退路 所以東北岸的英軍被逼後撤 東北岸的防線於是失守 無力阻止日軍大量登陸 日軍開始攻入新加坡市區的邊緣地區 曾經發生屠殺 新加坡淪陷 编辑 2月14日 駐新加坡英軍最高指揮官白思華開始與同僚討論嚴進的局勢 有英軍指揮官提出投降 因為戰事沒有希望 停戰可避免更大人命損失 日軍也展開勸降 但白思華當時否定投降 2月15日 更多前線失守的消息 日軍展開屠殺的壓力 加上糧食及淡水已經短缺 無力支撐戰事 白思華接納投降的建議 白思華與英軍部屬拿起英國旗及白旗 徒步走到日軍佔領區簽署投降書 白思華與超過八萬人的守軍正式投降 成為英國有史以來對外作戰的最大規模投降 投降的英軍被押送到集中營 後來被日軍移送到東南亞及日本勞役 由於勞役的環境惡劣 沒有足夠食物及缺乏醫療 大部分降軍都因為受到虐待 疾病及營養不良死去 只有少部分投降守軍活到大戰結束 參見 编辑香港保衛戰 新加坡戰略參考文獻 编辑引用 编辑 L Klemen Rear Admiral Shoji Nishimura Forgotten Campaign The Dutch East Indies Campaign 1941 1942 1999 2000 2012 08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28 Smith 2006年 第686页 Corrigan 2010年 第280页 Churchill 2002年 第518页 5 0 5 1 Thompson 2008 第240頁 Allen 2013 第169頁 Wigmore 1957 第308 310頁 Costello 2009 第199頁 Thompson 2005 第288頁 Thompson 2005 第291頁 Thompson 2005 第297頁 Thompson 2005 第292 240 293 295頁 Thompson 2005 第296 300頁 Legg 1965 第235頁 Wigmore 1957 第325頁 16 0 16 1 Wigmore 1957 第324頁 17 0 17 1 Legg 1965 第236頁 Thompson 2005 第305頁 Wigmore 1957 第331頁 Thompson 2005 21 0 21 1 Wigmore 1957 第329頁 Thompson 2005 第308 309頁 Legg 1965 第237頁 書籍 编辑 Abshire Jean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 CLIO 2011 25 October 2020 ISBN 978 0 313 37743 3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April 2021 Allen Louis Singapore 1941 1942 2nd rev London Routledge 2013 ISBN 978 1 135 19425 3 Blackburn Kevin Hack Karl Did Singapore Have to Fall Churchill and the Impregnable Fortress London Routledge 2004 25 October 2020 ISBN 0203404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April 2021 Bose Romen The End of the War Singapore s Liberation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2010 ISBN 978 9 81 443547 5 Boyne Walter Air Warfare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 CLIO 2002 ISBN 978 1 57607 729 0 Brayley Martin The British Army 1939 45 The Far East Men at Arms Oxford Osprey 2002 ISBN 978 1 84176 238 8 Cull Brian Sortehaug Paul Hurricanes Over Singapore RAF RNZAF and NEI Fighters in Action Against the Japanese Over the Is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East Indies 1942 London Grub Street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 1 904010 80 7 Church Peter 编 A Short History of South East Asia 5th Singapore John Wiley amp Sons 2012 ISBN 978 1 118 35044 7 Chung Ong Chit Operation Matador World War II Britain s Attempt to Foil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Malaya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2011 ISBN 978 9 81 443544 4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Abridged London Pimlico 2002 1959 ISBN 978 0 7126 6702 9 Corrigan Gordon The Second World War A Military History nbsp New York Atlantic Books 2010 ISBN 978 0 85789 135 8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Costello John The Pacific War 1941 1945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9 1982 ISBN 978 0 688 01620 3 Coulthard Clark Chris The Encyclopaedia of Australia s Battles 2nd Crows Nest New South Wales Allen and Unwin 2001 ISBN 978 1 86508 634 7 Dennis Peter Grey Jeffrey Morris Ewan Prior Robin Bou Jea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ustralian Military History 2nd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 0 19 551784 2 Elphick Peter Singapore The Pregnable Fortress London Hodder amp Stoughton 1995 ISBN 978 0 340 64990 9 Farrell Brian Pratten Garth Malaya 1942 Australian Army Campaigns Series 5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rmy History Unit 2011 2009 ISBN 978 0 9805674 4 1 Felton Mark The Coolie Generals nbsp Barnsley Pen amp Sword Military 2008 ISBN 978 1 84415 767 9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Gillison Douglas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1939 1942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 1945 Series 3 Air I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2 13 July 2015 OCLC 20003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May 2009 Grehan John Mace Martin Disaster in the Far East 1940 1942 Havertown Pen amp Sword 2015 ISBN 978 1 4738 5305 8 Hall Timothy The Fall of Singapore 1942 North Ryde New South Wales Methuen 1983 ISBN 978 0 454 00433 5 Hauner Milan Hitler A Chronology of his Life and Time New York Springer 2005 ISBN 978 0 230 58449 5 Hopkins William B The Pacific War The Strategy Politics and Players that Won the War Minneapolis Zenith Press 2008 ISBN 978 0 7603 3435 5 Horner David SAS Phantoms of the Jungle St Leonards New South Wales Allen amp Unwin 1989 ISBN 978 1 86373 007 5 Joslen H F Orders of Battle Second World War 1939 1945 Uckfield East Sussex Naval and Military Press 2003 1960 ISBN 978 1 84342 474 1 Keogh Eustace Malaya 1941 42 Melbourne Printmaster 1962 OCLC 6213748 Keogh Eustace South West Pacific 1941 45 Melbourne Grayflower 1965 OCLC 7185705 Kinvig Clifford River Kwai Railway The Story of the Burma Siam Railroad London Conway 2005 ISBN 978 1 84486 021 0 Kirby Stanley Woodburn War Against Japan The Loss of Singapore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 HMSO 1954 OCLC 58958687 Leasor James Singapor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London House of Stratus 2001 1968 13 September 2020 ISBN 978 0 7551 0039 2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August 2021 Lee Edwin Singapore The Unexpected Nati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8 OCLC 474265624 Legg Frank The Gordon Bennett Story From Gallipoli to Singapore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ngus amp Robertson 1965 OCLC 3193299 Lloyd Stu The Missing Years A POW s Story from Changi to Hellfire Pass Dural New South Wales Rosenberg 2012 ISBN 978 1 921719 20 2 Lodge A B The Fall of General Gordon Bennett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llen and Unwin 1986 ISBN 0 86861 882 9 Mant Gilbert Massacre at Parit Sulong Kenthurst New South Wales Kangaroo Press 1995 ISBN 978 0 86417 732 2 Moran Charles Churchill Taken from the Diaries of Lord Moran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1940 196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6 OCLC 1132505204 Moreman Tim The Jungle The Japanese and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Armies at War 1941 45 Fighting Methods Doctrine and Training for Jungle Warfare London Frank Cass 2005 ISBN 978 0 7146 4970 2 Murfett Malcolm H Miksic John Farell Brian Shun Chiang Ming Between Two Oceans A Military History of Singapore from 1275 to 1971 2nd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2011 OCLC 847617007 Owen Frank The Fall of Singapor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1 ISBN 978 0 14 139133 5 Perry Roland Pacific 360 Australia s Battle for Survival in World War II Sydney New South Wales Hachette Australia 2012 ISBN 978 0 7336 2704 0 Powell Alan The Third Force ANGAU s New Guinea War 1942 46 South Melbourne Victor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 0 19 551639 5 Rai Rajesh Indians in Singapore 1819 1945 Diaspora in the Colonial Port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 0 19 809929 1 Regan Geoffrey The Guinness Book of Military Anecdotes Enfield Guinness 1992 ISBN 978 0 85112 519 0 Richards Dennis Saunders Hilary St George The Fight Avails Royal Air Force 1939 1945 II London HMSO 1954 8 May 2015 OCLC 64981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September 2015 Shores Christopher F Cull Brian Izawa Yasuho Bloody Shamble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Air Operations over South East Asia December 1941 April 1942 Drift to War to the Fall of Singapore I London Grub Street Press 1992 ISBN 978 0 948817 50 2 Smith Colin Singapore Burning Heroism and Surrender in World War II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ISBN 978 0 14 101036 6 Thompson Peter The Battle for Singapore The True Story of the Greatest Catastrophe of World War II London Portrait Books 2005 ISBN 0 7499 5099 4 Thompson Peter Pacific Fury How Australia and Her Allies Defeated the Japanese Scourge North Sydney William Heinemann 2008 ISBN 978 1 74166 708 0 Toland John The Rising Su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Empire 1936 1945 nbsp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ISBN 978 0 394 44311 9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Toland John The Rising Sun nbsp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2003 ISBN 978 0 8129 6858 3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Toye Hugh Mason Philip Subhash Chandra Bose The Springing Tiger A Study of a Revolution Thirteenth Jaico impression Mumbai 2006 ISBN 81 7224 401 0 OCLC 320977356 Warren Alan Britain s Greatest Defeat Singapore 1942 London Hambeldon Continuum 2007 2002 ISBN 978 1 85285 597 0 Warren Alan Singapore Britain s Greatest Defeat South Yarra Victoria Hardie Grant 2002 ISBN 981 0453 205 Wigmore Lionel 编 They Dared Mightily 2nd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86 ISBN 978 0 642 99471 4 Wigmore Lionel The Japanese Thrust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 1945 Series 1 Army IV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57 13 July 2015 OCLC 3134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July 2015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新加坡戰役National Heritage Board Battlefield Singapor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新加坡戰役 amp oldid 7977177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