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戊己桥

坐标29°19′24.93″N 121°40′10.03″E / 29.3235917°N 121.6694528°E / 29.3235917; 121.6694528

戊己桥,又名四十八洞桥,是浙江省宁海县一处古桥。桥梁位于胡陈乡,胡陈港尾部的中堡溪上,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建成于道光己酉年(1849年),因而取天干作为桥名。戊己桥为石板平桥,现存桥梁长137.5米,为浙东地区现存最长的石梁桥[1]。2017年,戊己桥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

戊己桥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宁海县胡陈乡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7-106
登录2017年1月13日
保护历史
2003年3月24日 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编辑

戊己桥所在地原为渡口,地处宁海通往象山的要道。桥梁由张坤元、张华章及鲍式曹等当地人发起集资,兴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次年竣工,因1848年干支为戊申,次年为己酉,桥名得名于天干的组合。传说桥梁由下游48村村民筹资建成,因而有48个桥孔。1935年,桥梁被水灾毁坏,修复时堵塞1个桥孔[注 1]。1962年,东端桥台被大水冲毁,后修复[3]。1999年,村民集资全面维修戊己桥[2]。2005年和2012年,戊己桥两次被洪水冲毁若干桥墩,后均得到了修复[4][5]

形制 编辑

戊己桥位于胡陈港末端的中堡溪上,地处宁海至象山之间的道路上[3]。戊己桥为跨海拄脚式平桥,现存桥梁长137.5米,宽1.65米,高2.65米[2],共有47个桥孔,中孔跨度4.3米以便于通航,其余孔跨度3.5米[1]。桥基下方通过树桩加固,上方沉积有巨石夯实,桥基前有乱石筑成围堰,拦蓄河水,这些措施减少了桥梁上下游的落差,降低了水流的冲击力。桥墩由五根条石组成,主体由三根条石并列组成,厚0.35米,插入地基1.7米,向水面桥墩呈圆棱形,以降低水流冲击。一根条石在桥梁主体的背水面,与主体呈45°,与主体顶端相抵。主体和斜撑上方另有条石与下方的条石通过榫卯相接。桥墩之间铺设三块条石作为桥板,每块条石宽0.5米,厚度0.3米[2]。桥面上原有竹木制桥栏,现已毁坏,仅存安装桥栏的孔洞[1]

保护 编辑

215省道跨中堡溪桥梁建成后,戊己桥不再承担中堡溪两岸的交通。1999年,西张村人筹资3万元人民币,集资修复桥梁,并在桥西树立 《戊己桥重修纪念碑》,记叙桥梁修复的过程及捐资者名单。2003年3月24日,戊己桥被列入第五批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2]。2005年8月6日颱風麥莎过后,戊己桥三座桥墩被冲毁,水势平缓后,当地政府组织修复[1]。2012年6月19日,暴雨导致中堡溪上游水库溢流,戊己桥九座桥墩被毁,此后再次得到修复[5]。2017年1月13日,戊己桥被列入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

图片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一说桥孔因修路而堵塞。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毛艳艳; 杨古城; 曹厚德. . 东南商报. 2007-07-16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2. ^ 2.0 2.1 2.2 2.3 2.4 2.5 宁海县文物办. 戊己桥.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8-01-08 [2019-09-14]. (原始内容于2015-03-29). 
  3. ^ 3.0 3.1 徐群飞. 文物博览:戊己桥. 宁海县人民政府. 2010-12-08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4. ^ 陈雪亚; 王天宇. . 中国宁波网. 2005-08-09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5. ^ 5.0 5.1 邵隽隽. . 宁波晚报网. 2012-06-22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戊己桥, 坐标, 3235917, 6694528, 3235917, 6694528, 又名四十八洞桥, 是浙江省宁海县一处古桥, 桥梁位于胡陈乡, 胡陈港尾部的中堡溪上, 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 1848年, 建成于道光己酉年, 1849年, 因而取天干作为桥名, 为石板平桥, 现存桥梁长137, 5米, 为浙东地区现存最长的石梁桥, 2017年, 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宁海县胡陈乡分类古建筑时代清编号7, 106登录2017年1月13日保护历史2003年3月24日, 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坐标 29 19 24 93 N 121 40 10 03 E 29 3235917 N 121 6694528 E 29 3235917 121 6694528 戊己桥 又名四十八洞桥 是浙江省宁海县一处古桥 桥梁位于胡陈乡 胡陈港尾部的中堡溪上 始建于清道光戊申年 1848年 建成于道光己酉年 1849年 因而取天干作为桥名 戊己桥为石板平桥 现存桥梁长137 5米 为浙东地区现存最长的石梁桥 1 2017年 戊己桥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 戊己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宁海县胡陈乡分类古建筑时代清编号7 106登录2017年1月13日保护历史2003年3月24日 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 历史 2 形制 3 保护 4 图片 5 注释 6 参考资料历史 编辑戊己桥所在地原为渡口 地处宁海通往象山的要道 桥梁由张坤元 张华章及鲍式曹等当地人发起集资 兴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次年竣工 因1848年干支为戊申 次年为己酉 桥名得名于天干的组合 传说桥梁由下游48村村民筹资建成 因而有48个桥孔 1935年 桥梁被水灾毁坏 修复时堵塞1个桥孔 注 1 1962年 东端桥台被大水冲毁 后修复 3 1999年 村民集资全面维修戊己桥 2 2005年和2012年 戊己桥两次被洪水冲毁若干桥墩 后均得到了修复 4 5 形制 编辑戊己桥位于胡陈港末端的中堡溪上 地处宁海至象山之间的道路上 3 戊己桥为跨海拄脚式平桥 现存桥梁长137 5米 宽1 65米 高2 65米 2 共有47个桥孔 中孔跨度4 3米以便于通航 其余孔跨度3 5米 1 桥基下方通过树桩加固 上方沉积有巨石夯实 桥基前有乱石筑成围堰 拦蓄河水 这些措施减少了桥梁上下游的落差 降低了水流的冲击力 桥墩由五根条石组成 主体由三根条石并列组成 厚0 35米 插入地基1 7米 向水面桥墩呈圆棱形 以降低水流冲击 一根条石在桥梁主体的背水面 与主体呈45 与主体顶端相抵 主体和斜撑上方另有条石与下方的条石通过榫卯相接 桥墩之间铺设三块条石作为桥板 每块条石宽0 5米 厚度0 3米 2 桥面上原有竹木制桥栏 现已毁坏 仅存安装桥栏的孔洞 1 保护 编辑215省道跨中堡溪桥梁建成后 戊己桥不再承担中堡溪两岸的交通 1999年 西张村人筹资3万元人民币 集资修复桥梁 并在桥西树立 戊己桥重修纪念碑 记叙桥梁修复的过程及捐资者名单 2003年3月24日 戊己桥被列入第五批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2 2005年8月6日颱風麥莎过后 戊己桥三座桥墩被冲毁 水势平缓后 当地政府组织修复 1 2012年6月19日 暴雨导致中堡溪上游水库溢流 戊己桥九座桥墩被毁 此后再次得到修复 5 2017年1月13日 戊己桥被列入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 图片 编辑 nbsp 文物保护碑 nbsp 桥面和桥底斜撑 nbsp 桥孔 nbsp 桥墩特写 nbsp 桥面安设扶栏的孔注释 编辑 一说桥孔因修路而堵塞 参考资料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戊己桥 1 0 1 1 1 2 1 3 毛艳艳 杨古城 曹厚德 宁波古桥 海枯石烂戊己桥 东南商报 2007 07 16 2019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宁海县文物办 戊己桥 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2018 01 08 2019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9 3 0 3 1 徐群飞 文物博览 戊己桥 宁海县人民政府 2010 12 08 2019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5 陈雪亚 王天宇 宁海百年古桥胡陈乡戊己桥碎身 麦莎 中国宁波网 2005 08 09 2019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5 5 0 5 1 邵隽隽 宁海百年戊己桥被大水冲断 宁波晚报网 2012 06 22 2019 09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9 15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戊己桥 amp oldid 7828440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