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心流理論

心流理論(英語:Flow),亦譯神馳沉浸,是1975年由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所提出的心理學概念。其描述人類一種完全沉浸(專注)和完全投入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的振奮狀態。在適當的條件下,心流狀態可以變成催眠欣喜若狂的恍惚狀態。一些科學家已將心流本身理解為一種恍惚[1]

心流的發生 编辑

米哈里·契克森認為,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點:

  • 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 我們會專注一致的活動
  • 注意力投入在当前活动
  • 动作与意识的合并
  • 反省自我意识的丧失
  • 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 有立即回饋的活動
  • 我們對环境与动作有主控感--挑戰與技能之間達成平衡
  • 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
  •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

以上項目不必同時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產生。但米哈里·契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個個體都能達到心流的狀態。這種工作群體的特點包括了:

  • 創意的空間排列
  • 遊戲場的設計
  • 平行而有組織的聚焦
  • 目標群組聚焦
  • 現存某項工作的改善(原型化)
  • 以視覺化增進效能
  • 參與者的差別是隨機的

心流狀態的特徵 编辑

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可能會出現四個特徵:

  1. 自動運轉:事情做起來順手不需多加思考,身體自動發揮。
  2. 時間流逝:处于心流状态中,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3. 不覺他物:專注投入事物之中,導致不易察覺像是飢餓、手機震動等感覺與刺激。
  4. 感到愉悅:在事情完成後,感受到愉悅、滿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緒。

機制 编辑

任意给定时刻,每个人能注意的訊息是有限的。米哈里·契克森在2004年的TED大会上分享的訊息大約是110比特/秒。[2]人们用英语谈话时的交流訊息大约是60比特/秒。[2]这也是人们在谈话时难以注意其他事物的原因。

人能够决定是否关注大部分知觉(除了天生的体内感觉如饥饿、痛觉等)。但在心流状态,人完全沉浸在手头的任务上,不会有意识决定如此,因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时间、人、分心的事、甚至基本身体需要。这是因为在心流状态人的全部注意力在手头任务,没有可分配的注意力。[3]

米哈里·契克森稱心流狀態為「最佳体验」,因为人从中感到极高的满足。[4]

其它相關領域 编辑

米哈里·契克森是第一個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並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不過他並非第一個注意到心流現象或發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過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裏,東方精神傳統實踐家如道家及佛家,運用心流技法為其發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禪宗使用心流來決定其表現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在教育領域中,「過度學習」似是心流的一項重要因素——至少在技術層面是如此。同時,許多現代運動員也在運動中經歷心流,他們稱此經驗為「在心流區」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心流的概念已廣為東西科學家、精神大師及運動員所共同認識,只有米哈里·契克森將心流的概念應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構成(如遊戲場設計)的領域中。東方精神實踐家曾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論來促成精神力及個人之發展與自我提升。

参见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Birce Polat: Differenzielle Unterschiede des Flow-Erlebens beim musikalischen Üben. epubli, Berlin 2013, ISBN 978-3-8442-4892-0, S. 14–15.
  2. ^ 2.0 2.1 McGuinness, Mark. . Lateral Access. [6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3. ^ Csikszentmihályi, M.,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 Csikszentmihályi, M. (编),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35, 1988 [2017-10-20], ISBN 978-0-521-43809-4, (原始内容于2020-05-17) 
  4. ^ Csikszentmihályi, Mihály; Harper & Row. (PDF). [2 April 2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参考书目 编辑

  • 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1996, ISBN 0-06-092820-4 
  • 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1996, ISBN 0-465-02411-4  (a popular exposition emphasizing technique)
  • 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 Good Business: Leadership, Flow,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3, ISBN 0-14-200409-X 
  • Egbert, Joy, A Study of Flow Theor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3, 87 (4): 499–518, doi:10.1111/1540-4781.00204 
  • Jackson, Susan A. & Csíkszentmihályi, Mihály, 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 Ch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9, ISBN 0-88011-876-8 
  • Mainemelis, Charalampos, When the Muse Takes It All: A Model for the Experience of Timelessness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 (4): 548–565, JSTOR 3560241, doi:10.2307/3560241 
  • Shainberg, Lawrence, Finding 'The Zon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89-04-09 [2017-10-14], (原始内容于2020-05-17) 

外部链接 编辑

  • "Living in the F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Mihaly Csikszentmihalyi: Creativity, fulfillment and flow; presentation at the February, 2004 TED conference
  • Schaffer, Owen (2013), Crafting Fun User Experiences: A Method to Facilitate F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inding Flow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 the zone": enjoyment, creativity, and the nine elements of "f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commentary on Mihaly Csikszentmihalyi's classic work by Tom Butler-Bowdon
  •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efania Lucchetti, RT Publishing, Hong Kong 2010, which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Flow" and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information overload
  • "Fl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 – A short film made by Halcyon Nights in which flow theory is explored through a new exhilarating activity that takes place on the streets of London
  • Management Metr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n article about Flow concept application
  • 淡江時報 Tamkang Times--找到自己的心流 文/諮商輔導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詹志禹:找到心流就能學而不倦/作者/詹志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心流理論, 英語, flow, 亦譯神馳, 沉浸, 是1975年由奇克森特米哈伊, 米哈伊所提出的心理學概念, 其描述人類一種完全沉浸, 專注, 和完全投入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的振奮狀態, 在適當的條件下, 心流狀態可以變成催眠或欣喜若狂的恍惚狀態, 一些科學家已將心流本身理解為一種恍惚, 目录, 心流的發生, 心流狀態的特徵, 機制, 其它相關領域, 参见, 參考資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心流的發生, 编辑米哈里, 契克森認為, 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點, 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我們會專注一致的活動, 注意. 心流理論 英語 Flow 亦譯神馳 沉浸 是1975年由奇克森特米哈伊 米哈伊所提出的心理學概念 其描述人類一種完全沉浸 專注 和完全投入於活動本身的心智狀態的振奮狀態 在適當的條件下 心流狀態可以變成催眠或欣喜若狂的恍惚狀態 一些科學家已將心流本身理解為一種恍惚 1 目录 1 心流的發生 2 心流狀態的特徵 3 機制 4 其它相關領域 5 参见 6 參考資料 6 1 参考书目 7 外部链接心流的發生 编辑米哈里 契克森認為 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以下特點 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我們會專注一致的活動 注意力投入在当前活动 动作与意识的合并 反省自我意识的丧失 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有立即回饋的活動 我們對环境与动作有主控感 挑戰與技能之間達成平衡 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 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以上項目不必同時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產生 但米哈里 契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個個體都能達到心流的狀態 這種工作群體的特點包括了 創意的空間排列 遊戲場的設計 平行而有組織的聚焦 目標群組聚焦 現存某項工作的改善 原型化 以視覺化增進效能 參與者的差別是隨機的心流狀態的特徵 编辑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 可能會出現四個特徵 自動運轉 事情做起來順手不需多加思考 身體自動發揮 時間流逝 处于心流状态中 不会在意时间的流逝 直到回到正常状态后 才会注意到已经过了多长时间 不覺他物 專注投入事物之中 導致不易察覺像是飢餓 手機震動等感覺與刺激 感到愉悅 在事情完成後 感受到愉悅 滿足 成就感等正向情緒 機制 编辑任意给定时刻 每个人能注意的訊息是有限的 米哈里 契克森在2004年的TED大会上分享的訊息大約是110比特 秒 2 人们用英语谈话时的交流訊息大约是60比特 秒 2 这也是人们在谈话时难以注意其他事物的原因 人能够决定是否关注大部分知觉 除了天生的体内感觉如饥饿 痛觉等 但在心流状态 人完全沉浸在手头的任务上 不会有意识决定如此 因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 时间 人 分心的事 甚至基本身体需要 这是因为在心流状态人的全部注意力在手头任务 没有可分配的注意力 3 米哈里 契克森稱心流狀態為 最佳体验 因为人从中感到极高的满足 4 其它相關領域 编辑米哈里 契克森是第一個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並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 不過他並非第一個注意到心流現象或發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過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裏 東方精神傳統實踐家如道家及佛家 運用心流技法為其發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 日本禪宗使用心流來決定其表現形式 在佛教圈中 心流早已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 在教育領域中 過度學習 似是心流的一項重要因素 至少在技術層面是如此 同時 許多現代運動員也在運動中經歷心流 他們稱此經驗為 在心流區 中 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心流的概念已廣為東西科學家 精神大師及運動員所共同認識 只有米哈里 契克森將心流的概念應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構成 如遊戲場設計 的領域中 東方精神實踐家曾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論來促成精神力及個人之發展與自我提升 参见 编辑專注力 精神力 創造力參考資料 编辑 Birce Polat Differenzielle Unterschiede des Flow Erlebens beim musikalischen Uben epubli Berlin 2013 ISBN 978 3 8442 4892 0 S 14 15 2 0 2 1 McGuinness Mark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Does Creativity Make You Happy Lateral Access 6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28 Csikszentmihalyi M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 Csikszentmihalyi M 编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35 1988 2017 10 20 ISBN 978 0 521 43809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7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Harper amp Row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PDF 2 April 2015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5年2月25日 参考书目 编辑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1996 ISBN 0 06 092820 4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1996 ISBN 0 465 02411 4 a popular exposition emphasizing technique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Good Business Leadership Flow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3 ISBN 0 14 200409 X Egbert Joy A Study of Flow Theor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3 87 4 499 518 doi 10 1111 1540 4781 00204 Jackson Susan A amp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Flow in Sports The Keys to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Performances Ch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9 ISBN 0 88011 876 8 Mainemelis Charalampos When the Muse Takes It All A Model for the Experience of Timelessness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 4 548 565 JSTOR 3560241 doi 10 2307 3560241 Shainberg Lawrence Finding The Zon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89 04 09 2017 10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5 17 外部链接 编辑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flow Living in the Flo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上的Mihaly Csikszentmihalyi Creativity fulfillment and flow presentation at the February 2004 TED conference Schaffer Owen 2013 Crafting Fun User Experiences A Method to Facilitate Flo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nding Flow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zone enjoyment creativity and the nine elements of flo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lo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commentary on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s classic work by Tom Butler Bowdon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efania Lucchetti RT Publishing Hong Kong 2010 which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Flow and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information overload Flow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 A short film made by Halcyon Nights in which flow theory is explored through a new exhilarating activity that takes place on the streets of London Management Metric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article about Flow concept application 淡江時報 Tamkang Times 找到自己的心流 文 諮商輔導組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詹志禹 找到心流就能學而不倦 作者 詹志禹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心流理論 amp oldid 7166188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