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张尔岐

張爾岐(1612年—1678年)字稷若,自號嵩菴居士,山東濟陽人。

張行素之子。 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明末諸生崇禎十一年,清兵入掠山東,父張行素被殺,三弟張爾徵被擄北去,下落不明。入清後不仕,篤守程朱之學,教授鄉裡終生,種植蔬菜以養母。與顧炎武薛鳳祚、劉孔懷、李煥章李中孚有往來,顧炎武稱“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晚年受聘參與《山東通志》修纂,自為墓誌銘,康熙十六年(1678年)卒。著有《儀禮鄭注句讀》、《周易說》、《春秋傳義》、《夏小正傳注》、《蒿庵集》,《天道論》,《中庸論》,《篤終論》等。 三十歲讀儀禮時,曾嘆:高堂生」傳儀禮十七篇,武帝時有李氏得周官五篇河間獻王以歿工補冬官,共成六篇,奏之後復得古經於淹中,其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同,餘三十九篇無師說,漢志所載傳禮者十三家,其所發明,皆周官及此十七篇之皆也。十三家獨小戴大顯近代列於經以取士,而二禮反日微,蓋先儒於周官疑信各半,而儀禮則苦其難讀故也。夫疑周官者,尚以新莽為口實,儀禮則周公之所定,孔子之所述,當時聖君賢相士君子之所遵行,可斷然不疑者,而以難讀廢,可乎?」

代表作 编辑

著《儀禮鄭注節釋》,後改名為《儀禮鄭注句讀》。

  • 《儀禮鄭注句讀》一經刊刻即為名震當時的禮學名著,張氏對《儀禮》經文和鄭注進行分段和句讀,並節錄賈疏要點。此書初期以傳抄本行世,一直到乾隆八年(1743)才有濟陽高廷樞和衷堂初刻本,清代後期翻刻本甚多。

晚年 编辑

張爾岐晚年自然灑脫,蕭然於物外,不與世接,為自己寫下墓誌銘後而逝。

延伸閱讀 编辑

[]

  《清史稿/卷48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書目 编辑

  • 清史稿·儒林》
  • 《清代傳記叢刊》

张尔岐, 張爾岐, 1612年, 1678年, 字稷若, 自號嵩菴居士, 明末清初山東濟陽人, 張行素之子, 萬曆四十年, 1612年, 出生, 明末諸生, 崇禎十一年, 清兵入掠山東, 父張行素被殺, 三弟張爾徵被擄北去, 下落不明, 入清後不仕, 篤守程朱之學, 教授鄉裡終生, 種植蔬菜以養母, 與顧炎武, 薛鳳祚, 劉孔懷, 李煥章, 李中孚有往來, 顧炎武稱, 獨精三禮, 卓然經師, 吾不如張稷若, 晚年受聘參與, 山東通志, 修纂, 自為墓誌銘, 康熙十六年, 1678年, 著有, 儀禮鄭注句讀, 周易說. 張爾岐 1612年 1678年 字稷若 自號嵩菴居士 明末清初山東濟陽人 張行素之子 萬曆四十年 1612年 出生 明末諸生 崇禎十一年 清兵入掠山東 父張行素被殺 三弟張爾徵被擄北去 下落不明 入清後不仕 篤守程朱之學 教授鄉裡終生 種植蔬菜以養母 與顧炎武 薛鳳祚 劉孔懷 李煥章 李中孚有往來 顧炎武稱 獨精三禮 卓然經師 吾不如張稷若 晚年受聘參與 山東通志 修纂 自為墓誌銘 康熙十六年 1678年 卒 著有 儀禮鄭注句讀 周易說 春秋傳義 夏小正傳注 蒿庵集 天道論 中庸論 篤終論 等 三十歲讀儀禮時 曾嘆 漢初高堂生 傳儀禮十七篇 武帝時有李氏得周官五篇河間獻王以歿工補冬官 共成六篇 奏之後復得古經於魯淹中 其十七篇與高堂生所傳同 餘三十九篇無師說 漢志所載傳禮者十三家 其所發明 皆周官及此十七篇之皆也 十三家獨小戴大顯近代列於經以取士 而二禮反日微 蓋先儒於周官疑信各半 而儀禮則苦其難讀故也 夫疑周官者 尚以新莽為口實 儀禮則周公之所定 孔子之所述 當時聖君賢相士君子之所遵行 可斷然不疑者 而以難讀廢 可乎 目录 1 代表作 2 晚年 3 延伸閱讀 4 參考書目代表作 编辑著 儀禮鄭注節釋 後改名為 儀禮鄭注句讀 儀禮鄭注句讀 一經刊刻即為名震當時的禮學名著 張氏對 儀禮 經文和鄭注進行分段和句讀 並節錄賈疏要點 此書初期以傳抄本行世 一直到乾隆八年 1743 才有濟陽高廷樞和衷堂初刻本 清代後期翻刻本甚多 晚年 编辑張爾岐晚年自然灑脫 蕭然於物外 不與世接 為自己寫下墓誌銘後而逝 延伸閱讀 编辑 编 nbsp 清史稿 卷481 出自趙爾巽 清史稿 參考書目 编辑 清史稿 儒林 清代傳記叢刊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张尔岐 amp oldid 777166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