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康义诚

康义诚(9世纪—934年6月3日),字信臣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康义诚是代北三部落胡人。年轻时以骑射事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随李克用之子和继承人李存勖进入魏博,补突骑使,累迁本军都指挥使。[1][2]

效力明宗 编辑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即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邺都士兵皇甫暉煽動兵變,是為邺都之变,擁立趙在禮首領,三月,康义诚随庄宗养兄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前去征讨,军队生变,逼李嗣源做他们的君主,李嗣源不肯。康义诚进言:“主上不虑社稷濒危,不思战士劳苦,沉溺于畋猎、酒色、享乐。如今跟随大家,则有所归,一味堅守臣节,将要被殺死。”李嗣源采纳其言,[3]从此委为心腹。四月,庄宗死于兴教门之变,李嗣源登基,即后唐明宗,加康义诚检校司空,领富州刺史(遥领),仍总领突骑军。五月,以时任左右厢突阵指挥使康义诚为汾州刺史[4]转捧圣都指挥使。[5]天成二年(927年),明宗幸汴州,平定留守朱守殷叛乱,改康义诚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明宗回京城洛阳。十二月,幸康义诚家。[6][7]三年(928年)正月,康义诚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富州刺史兼领江西节度使(在吴国治下,故为遥领)。四月,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8]四年(929年)四月,任河阳节度使[9]长兴元年(930年)三月,受任为山南东道节度使[1][2]检校太傅[10]

长兴年间,康义诚曾将军中差人充自家大宅仆人,也曾小有笞责。忽有一日,怜仆人年老而诘问其姓氏,答:“姓康。”又诘问其乡土、亲族、子嗣,才知是自己的父亲,于是相持而泣,听闻此事的没有不惊异的。[11]

三年(932年)十月,契丹欲入侵,明宗命选择帅臣为河东节度使,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都说只有明宗女婿河阳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石敬瑭、康义诚可以去。石敬瑭不愿为禁军副职,也愿去,明宗即命除授他为河东节度使,但不罢免其六军副使职,石敬瑭因此推辞,明宗以宣徽使朱弘昭知山南东道,召回康义诚。十一月,明宗因契丹进逼北境,命速议定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想当,但范延光、赵延寿欲用康义诚,议久不决,最终明宗从翰林学士李崧言,仍以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12]石敬瑭因此感激李崧。[13][14]十二月,康义诚复为兼充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领河阳,[15][16]四年(933年)九月,加同平章事[1][2][17]

皇子秦王李从荣为河南尹、典六军、天下兵马大元帅,气焰嚣张。十月,大臣都害怕,请求外任。明宗认为康义诚朴忠,亲信他。康义诚自认无以脱身,于是令其子以弓马事李从荣,希望保全自己。明宗病重,李从荣说服康义诚帮助自己,康义诚曲意奉承,也非真心。十一月,李从荣以为明宗已驾崩,图谋率兵夺宫,枢密使朱弘昭、冯赟都以为不可,惧祸,入告王淑妃和宣徽使孟汉琼,二人都说只有靠康义诚相助方可。而康义诚仍然首鼠两端,朱弘昭、冯赟召他在竹林之下合谋杀李从荣,他也只是说:“我为将校,不敢参与议事,只听相公所使罢了。”朱弘昭怀疑康义诚不想当众说,夜间邀他到自家问,仍然是这个回答。李从荣举兵到天津桥,遣都押牙马处钧到冯赟府上说:“吾今日决意入宫,将要居住在兴圣宫。公辈各自都有宗族,处事也应该平正允当,祸福在须臾。”又派马处钧拜访康义诚,康义诚表示要奉迎李从荣。冯赟骑马进入右掖门,见朱弘昭、康义诚、孟汉琼、三司使孙岳正坐在中兴殿阁门外议事。冯赟说了马处钧的话,责怪康义诚:“秦王说‘祸福在须臾’,其事可知,公不要因为儿子在秦府,就左右顾望。主上拔擢吾辈,自布衣至将相,一旦秦王兵得入此门,置主上于何地?吾辈还能有遗种吗?”康义诚不及回答,监门报称李从荣兵已在端门外,孟汉琼拂衣而起,声言愿意舍命率兵拒李从荣,此刻当入宫护驾而离去,[18]朱弘昭、冯赟跟随他,康义诚不得已也跟随。朱弘昭等入见明宗称李从荣反了,明宗指着天哭着召康义诚让他自行处置,不要惊动百姓。康义诚终究没有出兵。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奉孟汉琼命,率军讨伐李从荣。李从荣正据胡床坐在桥上,遣左右召康义诚,左右发现端门已闭,叩左掖门,从门缝中窥见朱洪实骑兵从北杀来,告诉李从荣,李从荣大惊,兵败被诛。[19][20][21]孙岳曾对冯赟说李从荣必败,康义诚闻之,不悦,引兵入河南府,召孙岳检阅李从荣家产,孙岳到后,康义诚乘乱令人射他,孙岳逃到通利坊,被骑士所杀,[7]认识与不认识他的人都为此痛惜,[22]明宗不能诘问。[16]康义诚又以李从荣之死记恨朱洪实。明宗赐康义诚以下锦帛鞍马有差。[17]

叛主伏诛 编辑

明宗驾崩,李从荣胞弟宋王李从厚即位,即后唐闵帝。十二月,朱洪实妻入宫,之前勾结李从荣的司衣王氏与她谈到李从荣,说秦王有罪但不是大逆,朱司徒很受秦王之恩,当时却不能分辨,可惜。朱洪实闻之,大惧,与康义诚将这些话告诉闵帝,且说到王氏私通李从荣、为之探听宫中事,王氏被赐死。素来与李从荣交厚的王淑妃也被牵连,因此被闵帝怀疑。[16]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闵帝加康义诚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六军诸卫事。[1][16][23]朱洪实以诛李从荣之功自负,康义诚心里愈发不平。[2][21]

二月,闵帝养兄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起兵,朝廷商议征讨。康义诚怕失去军权,不肯出征,请求以西京留守王思同为统帅、羽林都指挥使侯益为行营马步军都虞侯,侯益知道军情将要有变,称病不行。王思同及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等率领的朝廷军讨伐不利,败报传来,闵帝不知所措,对康义诚等说:“先帝驾崩时,朕在外守藩,为嗣者任诸公所取,朕实在无心与人争国。已经继承大业了,还年轻,国事都委于诸公。朕于兄弟间不至于隔阂,诸公告以社稷大计,朕怎敢相违!起兵之初,都自夸以为叛军可轻易平定;今事至此,哪里可以转祸?朕欲亲自迎潞王,让位给他,就算不免罪,也甘心。”康义诚害怕,请求出征:“西师惊溃,是主将怯弱的缘故。今京师兵还多,臣请尽率他们西行,扼关而守,招集流亡散卒,做以后的打算,请陛下不要太担忧。”其实想率禁军投降李从珂以求自免。闵帝遣使想召石敬瑭来率兵拒敌,康义诚坚请自己去,闵帝信以为真,幸左藏库,亲自给将士每人绢二十匹,钱五千。当时,明宗葬事未完,国库空虚,闵帝许诺平定凤翔后,每人再赏二百缗,府库不足就以宫中衣服珍玩相抵。军士们越发骄横,无所畏忌,得到赏赐又在路上扬言:“到凤翔再请一份。”时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见军士无斗志,而康义诚尽率他们西征,怀疑康义诚有二心,对他说:“出军讨逆,多次发出军队,今闻小败,却无一人一骑回来,可知人心了。不如以禁军守住京师各门,对方即使侥幸取胜也只是得到张虔钊一支军队,诸镇军队在其后,怎敢直接前来,然后我们徐图进取,是万全之策。”康义诚怒道:“若如此言,朱洪实反了。”朱洪实说:“公自己反了,还说谁反了!”声音渐渐加厉。闵帝听见,召见讯问,朱洪实还说自己之前的谋划,又说:“义诚说臣谋反,从发兵来看,义诚必反了。”闵帝不能明辨,诛杀朱洪实,诏以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24]率全部禁军西行。[1][2][21][23]

当时朝廷后来派出讨伐凤翔的军队遇到凤翔军都直接投降,没有一人与其战斗。只有保义节度使康思立还想固守军部陕州等候康义诚。李从珂前锋到陕州城下向城上呼喊:“禁军十万已奉新帝,你们数人能做什么!白白连累一城人涂地罢了。”守军争相出迎,康思立禁止不住,无奈也只能出迎。[25]康义诚率军到新安,但部下诸军争先逃往陕州解甲迎降于李从珂,康义诚到干壕时,麾下只剩数十人,遇到李从珂候骑十余人,康义诚解所佩弓剑为信物,通过候骑请求投降李从珂请罪。[24]康义诚到军门请罪,李从珂面责他:“先帝晏驾,立嗣在诸公;今上居丧,政事出自诸公,为何不能终始,陷我弟弟至此?”康义诚大惧,叩头请死。李从珂素来厌恶康义诚为人奸邪,但不想马上诛杀他,姑且宽宥了他。[1][2][21][26]

四月,闵帝出奔到卫州东数里,遇石敬瑭,大喜,问以社稷大计,石敬瑭说:“闻康义诚西讨,何如?陛下为何至此?”闵帝下马痛哭:“潞王危害社稷,康义诚等也都叛去了。”[27]石敬瑭见闵帝已无力翻盘,遂杀其左右将其控制。[21][23]

当月,闵帝被废,李从珂登基,即后唐末帝。斩康义诚于兴教门外,[24][26]夷其族。[1][2][21]

末帝削夺康义诚官爵,后下诏准许其归葬,但亲族部属仍流放。[28]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年)七月,诏复康义诚官爵。[29]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闰七月,赠康义诚中书令[30]

评价 编辑

  • 《旧五代史》史臣曰:自(朱)宏昭而下,力不能卫社稷,谋不能安国家,相踵而亡,又谁咎也。[1]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旧五代史》卷六十六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新五代史》卷二十七
  3.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
  4. ^ 《旧五代史》卷三十六
  5. ^ 《旧五代史》称其“镇邠州刺史”,疑误。邠州刺史在926年—927年间由历任静难节度使毛璋、梁汉颙兼领。
  6. ^ 《旧五代史》卷三十八
  7. ^ 7.0 7.1 《新五代史》卷六
  8. ^ 《旧五代史》卷三十九
  9. ^ 《旧五代史》卷四十
  10. ^ 《旧五代史》卷四十一
  11. ^ 太平广记
  12. ^ 《旧五代史》卷七十五
  13. ^ 《旧五代史》卷一百零八
  14. ^ 《新五代史》卷五十七
  15. ^ 《旧五代史》卷四十三
  16. ^ 16.0 16.1 16.2 16.3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八
  17. ^ 17.0 17.1 《旧五代史》卷四十四
  18. ^ 《旧五代史》卷七十二
  19. ^ 《旧五代史》卷五十一
  20. ^ 《新五代史》卷一十五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
  22. ^ 《旧五代史》卷六十九
  23. ^ 23.0 23.1 23.2 《旧五代史》卷四十五
  24. ^ 24.0 24.1 24.2 《新五代史》卷七
  25. ^ 《旧五代史》卷七十
  26. ^ 26.0 26.1 《旧五代史》卷四十六
  27. ^ 《新五代史》卷四十八
  28. ^ 《许朱宏昭等归葬诏》
  29. ^ 《旧五代史》卷八十四
  30. ^ 《旧五代史》卷一百

康义诚, 9世纪, 934年6月3日, 字信臣,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 目录, 生平, 早年生涯, 效力明宗, 叛主伏诛, 评价, 注释及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 是代北三部落胡人, 年轻时以骑射事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 随李克用之子和继承人李存勖进入魏博, 补突骑使, 累迁本军都指挥使, 效力明宗, 编辑, 李存勖称帝, 建立后唐, 即后唐庄宗, 同光四年, 926年, 二月, 邺都士兵皇甫暉煽動兵變, 是為邺都之变, 擁立趙在禮為首領, 三月, 随庄宗养兄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前去征讨, 军队生. 康义诚 9世纪 934年6月3日 字信臣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武将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生涯 1 2 效力明宗 1 3 叛主伏诛 2 评价 3 注释及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早年生涯 编辑 康义诚是代北三部落胡人 年轻时以骑射事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 随李克用之子和继承人李存勖进入魏博 补突骑使 累迁本军都指挥使 1 2 效力明宗 编辑 李存勖称帝 建立后唐 即后唐庄宗 同光四年 926年 二月 邺都士兵皇甫暉煽動兵變 是為邺都之变 擁立趙在禮為首領 三月 康义诚随庄宗养兄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前去征讨 军队生变 逼李嗣源做他们的君主 李嗣源不肯 康义诚进言 主上不虑社稷濒危 不思战士劳苦 沉溺于畋猎 酒色 享乐 如今跟随大家 则有所归 一味堅守臣节 将要被殺死 李嗣源采纳其言 3 从此委为心腹 四月 庄宗死于兴教门之变 李嗣源登基 即后唐明宗 加康义诚检校司空 领富州刺史 遥领 仍总领突骑军 五月 以时任左右厢突阵指挥使康义诚为汾州刺史 4 转捧圣都指挥使 5 天成二年 927年 明宗幸汴州 平定留守朱守殷叛乱 改康义诚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明宗回京城洛阳 十二月 幸康义诚家 6 7 三年 928年 正月 康义诚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 富州刺史兼领江西节度使 在吴国治下 故为遥领 四月 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8 四年 929年 四月 任河阳节度使 9 长兴元年 930年 三月 受任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1 2 检校太傅 10 长兴年间 康义诚曾将军中差人充自家大宅仆人 也曾小有笞责 忽有一日 怜仆人年老而诘问其姓氏 答 姓康 又诘问其乡土 亲族 子嗣 才知是自己的父亲 于是相持而泣 听闻此事的没有不惊异的 11 三年 932年 十月 契丹欲入侵 明宗命选择帅臣为河东节度使 枢密使范延光 赵延寿都说只有明宗女婿河阳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石敬瑭 康义诚可以去 石敬瑭不愿为禁军副职 也愿去 明宗即命除授他为河东节度使 但不罢免其六军副使职 石敬瑭因此推辞 明宗以宣徽使朱弘昭知山南东道 召回康义诚 十一月 明宗因契丹进逼北境 命速议定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想当 但范延光 赵延寿欲用康义诚 议久不决 最终明宗从翰林学士李崧言 仍以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 12 石敬瑭因此感激李崧 13 14 十二月 康义诚复为兼充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领河阳 15 16 四年 933年 九月 加同平章事 1 2 17 皇子秦王李从荣为河南尹 典六军 天下兵马大元帅 气焰嚣张 十月 大臣都害怕 请求外任 明宗认为康义诚朴忠 亲信他 康义诚自认无以脱身 于是令其子以弓马事李从荣 希望保全自己 明宗病重 李从荣说服康义诚帮助自己 康义诚曲意奉承 也非真心 十一月 李从荣以为明宗已驾崩 图谋率兵夺宫 枢密使朱弘昭 冯赟都以为不可 惧祸 入告王淑妃和宣徽使孟汉琼 二人都说只有靠康义诚相助方可 而康义诚仍然首鼠两端 朱弘昭 冯赟召他在竹林之下合谋杀李从荣 他也只是说 我为将校 不敢参与议事 只听相公所使罢了 朱弘昭怀疑康义诚不想当众说 夜间邀他到自家问 仍然是这个回答 李从荣举兵到天津桥 遣都押牙马处钧到冯赟府上说 吾今日决意入宫 将要居住在兴圣宫 公辈各自都有宗族 处事也应该平正允当 祸福在须臾 又派马处钧拜访康义诚 康义诚表示要奉迎李从荣 冯赟骑马进入右掖门 见朱弘昭 康义诚 孟汉琼 三司使孙岳正坐在中兴殿阁门外议事 冯赟说了马处钧的话 责怪康义诚 秦王说 祸福在须臾 其事可知 公不要因为儿子在秦府 就左右顾望 主上拔擢吾辈 自布衣至将相 一旦秦王兵得入此门 置主上于何地 吾辈还能有遗种吗 康义诚不及回答 监门报称李从荣兵已在端门外 孟汉琼拂衣而起 声言愿意舍命率兵拒李从荣 此刻当入宫护驾而离去 18 朱弘昭 冯赟跟随他 康义诚不得已也跟随 朱弘昭等入见明宗称李从荣反了 明宗指着天哭着召康义诚让他自行处置 不要惊动百姓 康义诚终究没有出兵 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奉孟汉琼命 率军讨伐李从荣 李从荣正据胡床坐在桥上 遣左右召康义诚 左右发现端门已闭 叩左掖门 从门缝中窥见朱洪实骑兵从北杀来 告诉李从荣 李从荣大惊 兵败被诛 19 20 21 孙岳曾对冯赟说李从荣必败 康义诚闻之 不悦 引兵入河南府 召孙岳检阅李从荣家产 孙岳到后 康义诚乘乱令人射他 孙岳逃到通利坊 被骑士所杀 7 认识与不认识他的人都为此痛惜 22 明宗不能诘问 16 康义诚又以李从荣之死记恨朱洪实 明宗赐康义诚以下锦帛鞍马有差 17 叛主伏诛 编辑 明宗驾崩 李从荣胞弟宋王李从厚即位 即后唐闵帝 十二月 朱洪实妻入宫 之前勾结李从荣的司衣王氏与她谈到李从荣 说秦王有罪但不是大逆 朱司徒很受秦王之恩 当时却不能分辨 可惜 朱洪实闻之 大惧 与康义诚将这些话告诉闵帝 且说到王氏私通李从荣 为之探听宫中事 王氏被赐死 素来与李从荣交厚的王淑妃也被牵连 因此被闵帝怀疑 16 应顺元年 934年 正月 闵帝加康义诚检校太尉 兼侍中 判六军诸卫事 1 16 23 朱洪实以诛李从荣之功自负 康义诚心里愈发不平 2 21 二月 闵帝养兄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起兵 朝廷商议征讨 康义诚怕失去军权 不肯出征 请求以西京留守王思同为统帅 羽林都指挥使侯益为行营马步军都虞侯 侯益知道军情将要有变 称病不行 王思同及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等率领的朝廷军讨伐不利 败报传来 闵帝不知所措 对康义诚等说 先帝驾崩时 朕在外守藩 为嗣者任诸公所取 朕实在无心与人争国 已经继承大业了 还年轻 国事都委于诸公 朕于兄弟间不至于隔阂 诸公告以社稷大计 朕怎敢相违 起兵之初 都自夸以为叛军可轻易平定 今事至此 哪里可以转祸 朕欲亲自迎潞王 让位给他 就算不免罪 也甘心 康义诚害怕 请求出征 西师惊溃 是主将怯弱的缘故 今京师兵还多 臣请尽率他们西行 扼关而守 招集流亡散卒 做以后的打算 请陛下不要太担忧 其实想率禁军投降李从珂以求自免 闵帝遣使想召石敬瑭来率兵拒敌 康义诚坚请自己去 闵帝信以为真 幸左藏库 亲自给将士每人绢二十匹 钱五千 当时 明宗葬事未完 国库空虚 闵帝许诺平定凤翔后 每人再赏二百缗 府库不足就以宫中衣服珍玩相抵 军士们越发骄横 无所畏忌 得到赏赐又在路上扬言 到凤翔再请一份 时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见军士无斗志 而康义诚尽率他们西征 怀疑康义诚有二心 对他说 出军讨逆 多次发出军队 今闻小败 却无一人一骑回来 可知人心了 不如以禁军守住京师各门 对方即使侥幸取胜也只是得到张虔钊一支军队 诸镇军队在其后 怎敢直接前来 然后我们徐图进取 是万全之策 康义诚怒道 若如此言 朱洪实反了 朱洪实说 公自己反了 还说谁反了 声音渐渐加厉 闵帝听见 召见讯问 朱洪实还说自己之前的谋划 又说 义诚说臣谋反 从发兵来看 义诚必反了 闵帝不能明辨 诛杀朱洪实 诏以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 24 率全部禁军西行 1 2 21 23 当时朝廷后来派出讨伐凤翔的军队遇到凤翔军都直接投降 没有一人与其战斗 只有保义节度使康思立还想固守军部陕州等候康义诚 李从珂前锋到陕州城下向城上呼喊 禁军十万已奉新帝 你们数人能做什么 白白连累一城人涂地罢了 守军争相出迎 康思立禁止不住 无奈也只能出迎 25 康义诚率军到新安 但部下诸军争先逃往陕州解甲迎降于李从珂 康义诚到干壕时 麾下只剩数十人 遇到李从珂候骑十余人 康义诚解所佩弓剑为信物 通过候骑请求投降李从珂请罪 24 康义诚到军门请罪 李从珂面责他 先帝晏驾 立嗣在诸公 今上居丧 政事出自诸公 为何不能终始 陷我弟弟至此 康义诚大惧 叩头请死 李从珂素来厌恶康义诚为人奸邪 但不想马上诛杀他 姑且宽宥了他 1 2 21 26 四月 闵帝出奔到卫州东数里 遇石敬瑭 大喜 问以社稷大计 石敬瑭说 闻康义诚西讨 何如 陛下为何至此 闵帝下马痛哭 潞王危害社稷 康义诚等也都叛去了 27 石敬瑭见闵帝已无力翻盘 遂杀其左右将其控制 21 23 当月 闵帝被废 李从珂登基 即后唐末帝 斩康义诚于兴教门外 24 26 夷其族 1 2 21 末帝削夺康义诚官爵 后下诏准许其归葬 但亲族部属仍流放 28 后晋出帝开运三年 946年 七月 诏复康义诚官爵 29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947年 闰七月 赠康义诚中书令 30 评价 编辑 旧五代史 史臣曰 自 朱 宏昭而下 力不能卫社稷 谋不能安国家 相踵而亡 又谁咎也 1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旧五代史 卷六十六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新五代史 卷二十七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四 旧五代史 卷三十六 旧五代史 称其 镇邠州刺史 疑误 邠州刺史在926年 927年间由历任静难节度使毛璋 梁汉颙兼领 旧五代史 卷三十八 7 0 7 1 新五代史 卷六 旧五代史 卷三十九 旧五代史 卷四十 旧五代史 卷四十一 太平广记 旧五代史 卷七十五 旧五代史 卷一百零八 新五代史 卷五十七 旧五代史 卷四十三 16 0 16 1 16 2 16 3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八 17 0 17 1 旧五代史 卷四十四 旧五代史 卷七十二 旧五代史 卷五十一 新五代史 卷一十五 21 0 21 1 21 2 21 3 21 4 21 5 资治通鉴 卷二百七十九 旧五代史 卷六十九 23 0 23 1 23 2 旧五代史 卷四十五 24 0 24 1 24 2 新五代史 卷七 旧五代史 卷七十 26 0 26 1 旧五代史 卷四十六 新五代史 卷四十八 许朱宏昭等归葬诏 旧五代史 卷八十四 旧五代史 卷一百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康义诚 amp oldid 7242309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