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平原郡

平原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原屬濟北國。其地大致在今山東省德州市中部、南部以及惠民縣陽信縣一帶。

建置沿革

西漢

漢景帝武帝之際[1],分濟北國北部置平原郡。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濟北王子侯國安陽、羽,屬平原郡。其後割平原郡北部數縣屬勃海郡漢昭帝元凤六年(前75年),徙陳留郡富平侯國於厭次縣。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平原郡領十九縣:平原縣、鬲縣、高唐縣、重丘縣、平昌侯國、羽侯國、般縣、樂陵縣、祝阿縣、瑗縣、阿陽縣、漯陰縣、朸縣[2]、富平侯國、安悳縣[3]、合陽侯國、樓虛侯國[4]、龍頟侯國、安侯國。郡治在平原縣,都尉治所在樂陵縣。隸屬於青州刺史部。

東漢

王莽改平原為河平。兩漢之際,平原郡為張步所據。東漢初,省併重丘、羽、瑗、阿陽、朸、合陽、樓虛、龍頟、安等九縣。朝陽縣由濟南郡來屬,後改名為東朝陽縣。光武帝章帝時,祝阿、安德、東朝陽、西平昌、漯陰五縣兩次改屬濟南,其後又兩次還屬平原。漢明帝時改富平侯國為厭次侯國。漢殤帝延平元年(106年),封和帝兄劉勝為平原王,置平原國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平原國除為郡。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平原郡領平原、高唐、般、鬲侯國、祝阿、樂陵、濕陰、安德侯國、厭次侯國、西平昌十縣,[5]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復置平原國。漢獻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平原國除為郡。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分平原郡、樂安郡與勃海郡數縣置樂陵郡。平原郡之樂陵、厭次兩縣改屬樂陵郡。

東漢平原王

劉翼

刘翼(?-?)為河间孝王刘开的儿子,其母赵氏汉桓帝刘志的父亲,東漢第3任平原王。

夫人马氏,妾室匽明,兒子劉志刘硕劉悝,女兒長社公主益陽公主

劉碩

刘硕(?-?),又作刘顾汉桓帝的弟弟,蠡吾侯刘翼的儿子,汉章帝的曾孙,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東漢第四任平原王。

劉硕的子女無考。汉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平原国废除。

魏晉南北朝

曹魏時平原郡由青州改屬冀州。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封皇子曹叡為平原王,改平原郡為平原國。黃初七年(226年),復為平原郡[6]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馬幹為平原王,改平原郡為平原國太康三年(282年),平原國領九縣:平原、高唐、茌平、博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7]永嘉之亂後,國除為平原郡

十六國時期,平原郡先後為後趙及其殘餘勢力(319年-353年)、前燕(353年-370年)、前秦(370年-386年)、後燕(386年-396年)所有。[8]

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分冀州等州置濟州,平原郡改屬濟州。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分平原郡平原、安德、鬲三縣置安德郡,般、平昌二縣改屬勃海郡清河郡鄃、零二縣改屬平原郡。北魏孝明帝孝昌中,分聊城縣置西聊縣。北魏節閔帝普泰八年(531年),分平原郡鄃、零、高唐三縣置南清河郡。至此,平原郡僅餘聊城、博平、茌平、西聊四縣[9]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茌平、西聊二縣。[10]

隋唐

初郡廢。開皇九年(589年)置德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德州為平原郡,領安樂、平原、將陵、平昌、般、長河、弓高、東光、胡蘇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竇建德,復置德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德州為平原郡。領安德县平原县、长河县、将陵县平昌县、安陵县、蓨县七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德州。

人口

行政長官

平原守(-前148年)

平原太守(前148-9年)

平原太守(23年-106年)

平原相(106年-121年)

平原太守(121年-148年)

  • 何臨,字子陵,陳國人。[14]

平原相(148年-206年)

平原太守(206年-222年)

平原相(222年-226年)

平原太守(226年-265年)

  • 潘滿,河南人。[23]
  • 顏斐,字文林,濟北人,未之郡即卒。[24]
  • 劉邠。[25]
  • 劉陶,淮南成德人,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255年)拜,未之郡即為司馬師所殺。[26]

平原相(265年-289年)

平原內史(289年-330年)

  • 鄭徽,滎陽開封人。[28]
  •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至太安二年(303年)在任。[29]
  • 王景,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被殺。[30]
  • 邵續,字嗣祖,魏郡安陽人,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至四年(316年)在任。[31]
  • 劉遐,字正長,廣平易陽人,晉愍帝建興四年(316年)至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在任。[32]

平原太守(330年-370年)

平原相(370年-386年)

平原太守(386年-577年)

平原郡守(577年-583年)

平原郡太守(607年-621年)

平原郡太守(742年-758年)

國主

  • 平原懷王劉勝,106年-113年在位。
    • 平原哀王劉得(繼子),114年-119年在位。
    • 平原王劉翼(繼子),120年-121年在位。
      • 平原王劉碩,148年-?在位,206年國除。[57]
  • 平原王曹叡,222年-226年在位。
  • 平原王司馬幹,265年-311年在位。
  • 趙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平原郡為趙國封內二十四郡之一。
  • 平原公苻暉,357年封,370年始有實土,385年卒,386年封土失陷。

參見

注釋及徵引文獻

  1. ^ 《西漢政區地理》以為分置平原郡之年代為景帝四年(前153年)。
  2. ^ 《漢書》高五王傳作
  3. ^ 悳,音德,東漢以後作安德。
  4. ^ 樓虛,《漢書》高五王傳作楊虛。
  5. ^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十四補西平昌縣。西平昌,《續漢書》郡國志誤入樂安國注中。
  6. ^ 《三國志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7. ^ 7.0 7.1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9. ^ 9.0 9.1 《魏書 卷一百六 地形志第五》
  10. ^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11. ^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12. ^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3. ^ 13.0 13.1 《後漢書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14. ^ 《後漢書 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15. ^ 《後漢書》卷63:政有異績,遷平原令。時國相徐曾,中常侍璜之兄也,匡恥與接事,託疾牧豕云。
  16. ^ 《後漢書 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17. ^ 《後漢書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18. ^ 18.0 18.1 《後漢書 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19. ^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20. ^ 《後漢書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21. ^ 21.0 21.1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22. ^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23. ^ 《三國志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裴註引《文章志》
  24. ^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25. ^ 《三國志 卷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方技傳第二十九》
  26. ^ 《三國志 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27. ^ 《晉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28. ^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29. ^ 《晉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30.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31. ^ 《晉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32. ^ 《資治通鑒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
  33. ^ 《資治通鑒 卷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34. ^ 《魏書 卷一百五之二 天象志一之二第二》
  35. ^ 《資治通鑒 卷一一三 晉紀三十五》
  36. ^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37. ^ 《漢魏南北朝墓志銘彙編》魏故使持節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司徒公彭城武宣王墓誌銘
  38.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大魏宮內司馬高唐縣君楊氏墓誌
  39. ^ 《魏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40. ^ 《魏書 卷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41. ^ 《隋書 卷一 帝紀第一》
  42. ^ 42.0 42.1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43. ^ 《魏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44. ^ 《魏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45. ^ 《魏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46.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賈散騎之墓誌
  47. ^ 47.0 47.1 《魏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48. ^ 《魏書 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49. ^ 《魏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
  50. ^ 《魏書 卷八十三下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51.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齊故豫州刺史李公銘
  52. ^ 《北齊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53. ^ 《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54. ^ 《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一》
  55. ^ 《北齊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56. ^ 56.0 56.1 56.2 56.3 56.4 《唐刺史考全編》
  57. ^ 《後漢書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傳第四十五》

參考書目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晉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書》州郡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5. 魏書》地形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6. 隋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7. 舊唐書》地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8.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9.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0.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1.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平原郡, 中國古代郡, 國名, 西漢置, 原屬濟北國, 其地大致在今山東省德州市中部, 南部以及惠民縣, 陽信縣一帶, 目录, 建置沿革, 西漢, 東漢, 東漢平原王, 劉翼, 劉碩, 魏晉南北朝, 隋唐, 人口, 行政長官, 平原守, 前148年, 平原太守, 前148, 9年, 平原太守, 23年, 106年, 平原相, 106年, 121年, 平原太守, 121年, 148年, 平原相, 148年, 206年, 平原太守, 206年, 222年, 平原相, 222年, 226年, 平原太守, 226年, 26. 平原郡 中國古代郡 國名 西漢置 原屬濟北國 其地大致在今山東省德州市中部 南部以及惠民縣 陽信縣一帶 目录 1 建置沿革 1 1 西漢 1 2 東漢 1 2 1 東漢平原王 1 2 1 1 劉翼 1 2 1 2 劉碩 1 3 魏晉南北朝 1 4 隋唐 2 人口 3 行政長官 3 1 平原守 前148年 3 2 平原太守 前148 9年 3 3 平原太守 23年 106年 3 4 平原相 106年 121年 3 5 平原太守 121年 148年 3 6 平原相 148年 206年 3 7 平原太守 206年 222年 3 8 平原相 222年 226年 3 9 平原太守 226年 265年 3 10 平原相 265年 289年 3 11 平原內史 289年 330年 3 12 平原太守 330年 370年 3 13 平原相 370年 386年 3 14 平原太守 386年 577年 3 15 平原郡守 577年 583年 3 16 平原郡太守 607年 621年 3 17 平原郡太守 742年 758年 4 國主 5 參見 6 注釋及徵引文獻 7 參考書目建置沿革 编辑西漢 编辑 漢景帝 武帝之際 1 分濟北國北部置平原郡 武帝元朔三年 前126年 封濟北王子侯國安陽 羽 屬平原郡 其後割平原郡北部數縣屬勃海郡 漢昭帝元凤六年 前75年 徙陳留郡富平侯國於厭次縣 漢成帝綏和元年 前8年 平原郡領十九縣 平原縣 鬲縣 高唐縣 重丘縣 平昌侯國 羽侯國 般縣 樂陵縣 祝阿縣 瑗縣 阿陽縣 漯陰縣 朸縣 2 富平侯國 安悳縣 3 合陽侯國 樓虛侯國 4 龍頟侯國 安侯國 郡治在平原縣 都尉治所在樂陵縣 隸屬於青州刺史部 東漢 编辑 王莽改平原為河平 兩漢之際 平原郡為張步所據 東漢初 省併重丘 羽 瑗 阿陽 朸 合陽 樓虛 龍頟 安等九縣 朝陽縣由濟南郡來屬 後改名為東朝陽縣 光武帝 章帝時 祝阿 安德 東朝陽 西平昌 漯陰五縣兩次改屬濟南 其後又兩次還屬平原 漢明帝時改富平侯國為厭次侯國 漢殤帝延平元年 106年 封和帝兄劉勝為平原王 置平原國 漢安帝建光元年 121年 平原國除為郡 漢順帝永和五年 140年 平原郡領平原 高唐 般 鬲侯國 祝阿 樂陵 濕陰 安德侯國 厭次侯國 西平昌十縣 5 漢桓帝建和二年 148年 復置平原國 漢獻帝建安十一年 206年 平原國除為郡 建安十八年 213年 曹操分平原郡 樂安郡與勃海郡數縣置樂陵郡 平原郡之樂陵 厭次兩縣改屬樂陵郡 東漢平原王 编辑 劉翼 编辑 主条目 刘翼 刘翼 為河间孝王刘开的儿子 其母赵氏 汉桓帝刘志的父亲 東漢第3任平原王 夫人马氏 妾室匽明 兒子劉志 刘硕 劉悝 女兒長社公主 益陽公主 劉碩 编辑 主条目 刘硕 刘硕 又作刘顾 汉桓帝的弟弟 蠡吾侯刘翼的儿子 汉章帝的曾孙 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 東漢第四任平原王 劉硕的子女無考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 206年 平原国废除 魏晉南北朝 编辑 曹魏時平原郡由青州改屬冀州 魏文帝黃初三年 222年 封皇子曹叡為平原王 改平原郡為平原國 黃初七年 226年 復為平原郡 6 晉武帝泰始元年 265年 封宗室司馬幹為平原王 改平原郡為平原國 太康三年 282年 平原國領九縣 平原 高唐 茌平 博平 聊城 安德 西平昌 般 鬲 7 永嘉之亂後 國除為平原郡 十六國時期 平原郡先後為後趙及其殘餘勢力 319年 353年 前燕 353年 370年 前秦 370年 386年 後燕 386年 396年 所有 8 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 423年 分冀州等州置濟州 平原郡改屬濟州 北魏孝文帝太和中 分平原郡平原 安德 鬲三縣置安德郡 般 平昌二縣改屬勃海郡 清河郡鄃 零二縣改屬平原郡 北魏孝明帝孝昌中 分聊城縣置西聊縣 北魏節閔帝普泰八年 531年 分平原郡鄃 零 高唐三縣置南清河郡 至此 平原郡僅餘聊城 博平 茌平 西聊四縣 9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 556年 省併茌平 西聊二縣 10 隋唐 编辑 隋初郡廢 開皇九年 589年 置德州 大業三年 607年 改德州為平原郡 領安樂 平原 將陵 平昌 般 長河 弓高 東光 胡蘇九縣 唐武德四年 621年 平竇建德 復置德州 天寶元年 742年 改德州為平原郡 領安德县 平原县 长河县 将陵县 平昌县 安陵县 蓨县七縣 乾元元年 758年 復為德州 人口 编辑漢平帝元始二年 2年 平原郡有154387戶 664543口 11 漢順帝永和五年 140年 平原郡有155588戶 1002658口 晉武帝太康中 280年 289年 平原國有31000戶 7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 543年 550年 平原郡有22250戶 59437口 9 隋煬帝大業五年 609年 平原郡有135822戶 唐玄宗天寶中 742年 755年 平原郡有83311戶 659855口 行政長官 编辑平原守 前148年 编辑 平原太守 前148 9年 编辑 蕭望之 字長倩 東海蘭陵人 漢宣帝元康元年 前65年 離任 12 平原太守 23年 106年 编辑 伏湛 字惠公 琅邪東武人 漢更始帝時在任 13 趙憙 字伯陽 南陽宛人 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 41年 至二十六年 50年 在任 13 平原相 106年 121年 编辑 平原太守 121年 148年 编辑 何臨 字子陵 陳國人 14 平原相 148年 206年 编辑 徐曾 中常侍徐璜之兄 15 史弼 字公謙 陳留考城人 漢桓帝時在任 16 陽球 字方正 漁陽泉州人 漢靈帝時在任 17 陳紀 字元方 潁川許人 漢獻帝中平六年 189年 拜 未之官 18 荀爽 字慈明 潁川潁陰人 漢獻帝中平六年 189年 拜 未之官 18 劉備 字玄德 涿郡涿縣人 19 劉琬 魯國人 漢獻帝初平四年 193年 出任 20 平原太守 206年 222年 编辑 常林 字伯槐 河內溫人 漢獻帝建安中在任 21 楊俊 字季才 河內獲嘉人 漢獻帝建安中在任 21 孫禮 字德達 涿郡容城人 22 平原相 222年 226年 编辑 平原太守 226年 265年 编辑 潘滿 河南人 23 顏斐 字文林 濟北人 未之郡即卒 24 劉邠 25 劉陶 淮南成德人 魏高貴鄉公正元二年 255年 拜 未之郡即為司馬師所殺 26 平原相 265年 289年 编辑 阮种 字德猷 陳留尉氏人 晉武帝時在任 27 平原內史 289年 330年 编辑 鄭徽 滎陽開封人 28 陸機 字士衡 吳郡人 晉惠帝永寧元年 301年 至太安二年 303年 在任 29 王景 晉惠帝永興二年 305年 被殺 30 邵續 字嗣祖 魏郡安陽人 晉愍帝建興二年 314年 至四年 316年 在任 31 劉遐 字正長 廣平易陽人 晉愍帝建興四年 316年 至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 在任 32 平原太守 330年 370年 编辑 杜能 平原人 前燕景昭帝元璽二年 353年 出任 33 平原相 370年 386年 编辑 平原太守 386年 577年 编辑 劉曜 北魏道武帝時在任 34 和跋 代人 北魏道武帝天興六年 403年 伏誅 35 刁道履 勃海饒安人 北魏獻文帝皇興中在任 36 潘彌 長樂人 37 楊景 恒農華陰人 38 邢祐 字宗祐 河間鄚人 39 韓瑚 昌黎棘城人 40 楊烈 弘農華陰人 41 田隨興 光城人 42 馮僧集 東魏郡肥鄉人 43 崔敞 字公世 清河東武城人 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在任 44 房亮 字景高 清河人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 508年 前後在任 45 賈敬伯 武威姑臧人 46 王文遙 京兆霸城人 北魏孝明帝初出任 在郡六年 47 裴約 字元儉 河東聞喜人 北魏孝明帝神龜中追贈 47 元子業 河南洛陽人 48 房士達 清河繹幕人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 528年 至北魏孝莊帝永安三年 530年 在任 49 高安定 勃海蓨人 50 李雲 字惠雲 黎陽衛國人 51 畢義遠 東平須昌人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在任 42 許遜 字仲讓 高陽新城人 北齊廢帝乾明元年 560年 在任 52 張雕 中山北平人 53 高構 字孝基 北海人 54 顏之推 字介 琅邪臨沂人 北齊末在任 55 平原郡守 577年 583年 编辑 平原郡太守 607年 621年 编辑 平原郡太守 742年 758年 编辑 尹中庸 唐玄宗天寶中在任 56 宋渾 鉅鹿南和人 唐玄宗天寶中在任 56 上官经野 唐玄宗天寶中在任 56 顏真卿 京兆萬年人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 753年 至唐肅宗至德元載 756年 在任 56 董秦 范陽薊人 唐肅宗至德二載 757年 在任 56 國主 编辑平原懷王劉勝 106年 113年在位 平原哀王劉得 繼子 114年 119年在位 平原王劉翼 繼子 120年 121年在位 平原王劉碩 148年 在位 206年國除 57 平原王曹叡 222年 226年在位 平原王司馬幹 265年 311年在位 趙王石勒 319年 330年在位 平原郡為趙國封內二十四郡之一 平原公苻暉 357年封 370年始有實土 385年卒 386年封土失陷 參見 编辑南平原郡 北平原郡 東平原郡注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西漢政區地理 以為分置平原郡之年代為景帝四年 前153年 漢書 高五王傳作扐 悳 音德 東漢以後作安德 樓虛 漢書 高五王傳作楊虛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 卷十四補西平昌縣 西平昌 續漢書 郡國志誤入樂安國注中 三國志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7 0 7 1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十六國北朝卷 9 0 9 1 魏書 卷一百六 地形志第五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13 0 13 1 後漢書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後漢書 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後漢書 卷63 政有異績 遷平原令 時國相徐曾 中常侍璜之兄也 匡恥與接事 託疾牧豕云 後漢書 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後漢書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18 0 18 1 後漢書 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後漢書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21 0 21 1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三國志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裴註引 文章志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三國志 卷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方技傳第二十九 三國志 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晉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晉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三 晉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晉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資治通鑒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 資治通鑒 卷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魏書 卷一百五之二 天象志一之二第二 資治通鑒 卷一一三 晉紀三十五 魏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漢魏南北朝墓志銘彙編 魏故使持節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司徒公彭城武宣王墓誌銘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大魏宮內司馬高唐縣君楊氏墓誌 魏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魏書 卷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隋書 卷一 帝紀第一 42 0 42 1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魏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魏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魏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賈散騎之墓誌 47 0 47 1 魏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魏書 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魏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 魏書 卷八十三下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齊故豫州刺史李公銘 北齊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一 北齊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56 0 56 1 56 2 56 3 56 4 唐刺史考全編 後漢書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傳第四十五 參考書目 编辑王先謙 漢書補注 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 後漢書集解 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晉書 地理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書 州郡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魏書 地形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隋書 地理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舊唐書 地理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譚其驤等 1974 中國歷史地圖集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周振鶴 1987 西漢政區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李曉傑 1999 東漢政區地理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周振鶴 2006 漢書地理志匯釋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平原郡 amp oldid 745633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