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希望 (国歌)

希望》(希伯來語הַתִּקְוָה发音:[hatikˈva];轉寫:Hatikvah 或 Hatikva),是一首19世紀的猶太詩歌,也是以色列國歌。這首浪漫作品的主題反映了猶太人二千年來重返以色列地並重建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的希望。它的歌詞改編自 Złoczów(今烏克蘭佐洛喬夫)的猶太詩人納夫塔里·赫爾茨·伊姆貝爾的一首詩,當時該地在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1]伊姆貝爾於1878年寫下這首詩的第一個版本,當時他是羅馬尼亞雅西一位猶太學者的客人。

《希望》
הַתִּקְוָה
以色列國旗下的《希望》歌詞

 以色列国歌
作詞纳夫塔里·赫尔茨·伊姆贝尔,1878
作曲薩繆爾·寇恩英语Shmuel Cohen,1888年
採用1948年 (非官方)
2004年 (官方)
音频样本
演奏版

歷史 编辑

《希望》原詞係由加利西亞诗人纳夫塔里·赫尔茨·伊姆贝尔於1878年所創作。当时共9节,名字叫做《我们的希望》(Tikavatenu)。

1882年,伊姆貝爾移民到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並向早期猶太村莊——里雄萊錫安雷霍沃特蓋代拉耶素哈馬亞拉英语Yesud HaMa'ala的移民先驅們朗讀他的詩。[2]1887年,里雄萊錫安一位非常年輕、有音樂背景的居民薩繆爾·寇恩英语Shmuel Cohen,在目睹聽到這首詩的猶太農民情緒反應後,用他從羅馬尼亞知道的旋律,將它演唱成一首歌曲。[3]寇恩的音樂改編產生催化劑的作用,促使這首詩在巴勒斯坦的猶太復國主義社區迅速傳播。

伊姆貝爾的九節詩《我們的希望》表達了他在1878年新移民聚落佩塔提克瓦希伯來語פֶּתַח תִּקְוָהIPA:[ˌpe.taχ ˈtik.va];轉寫:Petah Tikva;語義:打開希望)建立後的想法和感受。1886年,發表在伊姆貝爾出版的第一本書《閃亮的晨星》中。[4]隨後被錫安之愛和後來的錫安復國運動採用為國歌。

以色列建國前 编辑

錫安主義組織曾舉辦過兩次國歌比賽,第一次是在1898年,第二次是在1900年的第四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參賽作品的質量都令人不滿意而未中選。然而,伊姆貝爾的《我們的希望》卻很受歡迎,1901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五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的一次會議以這首詩的演唱作為結束。1903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六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英语Sixth Zionist Congress期間,反對接受在烏干達建立猶太國家者唱了這首詩,他們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家園的立場在“一隻眼睛仍然注視著錫安”這一句中充分表達出來。[5]

儘管這首詩在隨後的代表大會上持續被演唱,但直到1933年布拉格第十八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才通過一項動議,正式採用《希望》作為錫安主義運動的國歌。[5]

1919年,巴勒斯坦的英國託管政府曾短暫禁止其公開表演和廣播,以應對阿拉伯反錫安主義政治活動的增加。[6]

一名前納粹特遣隊成員表示,捷克猶太人於1944年在奧斯威辛-比克瑙毒氣室入口處自發演唱這首歌。在唱歌時,他們被武裝黨衛軍警衛毆打。[7]

成為以色列國歌 编辑

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希望》被非正式地宣佈為國歌。直到2004年11月,它才正式成為國歌,當時以色列議會在對《國旗和國徽法》(現在更名為《國旗、國徽和國歌法》)的修正案中批准了一個精簡和修訂的版本。[8]

在其現代版本,國歌的官方文本僅包含原詩的第一節和疊句。其餘詩節的主題是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一個主權和自由的國家,這一希望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隨著以色列建國而實現。

旋律 编辑

以色列國歌的音乐是源自羅馬尼亞傳統民謠“Cucuruz cu frunza-n sus”,由出身於比薩拉比亞的移民薩繆爾·寇恩英语Shmuel Cohen改編而成。捷克作曲家貝多伊齊·史麥塔納的著名交響詩《我的祖國》第二首《伏尔塔瓦河》中也曾經引用相類的樂段。

《希望》是用小调写的,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是压抑悲哀的调子,但标题《希望》表明歌曲的情感实际上是振奋人心的。

歌詞 编辑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含音標)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נפש יהודי הומיה,
ולפאתי מזרח קדימה
עין לציון צופיה -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התקווה בת שנות אלפים,
𝄇 להיות עם חופשי בארצנו
ארץ ציון וירושלים.𝄆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נֶפֶשׁ יְהוּדִי הוֹמִיָּה,
וּלְפַאֲתֵי מִזְרָח, קָדִימָה
עַיִן לְצִיּוֹן צוֹפִיָּה -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הַתִּקְוָה בַּת שְׁנוֹת אַלְפַּיִם,
𝄇 לִהְיוֹת עַם חָפְשִׁי בְּאַרְצֵנוּ
אֶרֶץ צִיּוֹן וִירוּשָׁלַיִם.𝄆

转写 中文意譯

Kol od balevav p'nimah
Nefesh Yehudi homiyah
Ulfa'atey mizrakh kadimah
Ayin l'tzion tzofiyah.

Od lo avdah tikvatenu
Hatikvah bat shnot alpayim:
𝄆 Li'hyot am khofshi b'artzenu -
Eretz Tzion v'Yerushalayim. 𝄇

只要在心底裡,
还有一个犹太灵魂在渴望,
向前向着东方,
还有一颗眼睛望着锡安

我们的希望还未破灭,
两千年的古老希望——
𝄆 成为自由的人民,在我们的土地上,
锡安之地和耶路撒冷。 𝄇

比較 编辑

疊句開頭的「我们的希望还未破灭」(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和波蘭國歌中“波蘭還沒有滅亡”(Jeszcze Polska nie zginęła)頗為相似,也顯示猶太復國主義者和波蘭民族主義者之間的相似性。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he Hatikva Text. The Jewish Press. May 1, 1998: 17. 
  2. ^ Tobianah, Vicky. Pianist explores Hatikva's origins. Canadian Jewish News. 12 May 2012 [16 May 2017]. (原始内容于2016-06-05). 
  3. ^ Seroussi, Edwin. Hatikvah: Conceptions, Receptions and Reflections. Yuval – Studies of the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JMRC),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2015, IX [6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于2021-12-31) –通过JMRC website. 
  4. ^ Naphtali Herz Imber (1904) Barkoi or The Blood Aveng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H. Rosenberg, New York (Hebrew and English)
  5. ^ 5.0 5.1 Hatikvah: Conceptions, Receptions and Reflections.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1 Dec 2009 [20 Dec 2020]. (原始内容于2022-01-19). 
  6. ^ Morris, B, Righteous Victims: A History of the Zionist–Arab Conflict, 1881–1999, Knopf, 1999 [2021-12-31], ISBN 9780307788054, (原始内容于2021-12-31) .
  7. ^ Gilbert, Shirli, Music in the Holocaust: Confronting Life in the Nazi Ghettos and Camps: 154 .
  8. ^ Ben Zion, Ilan. How an unwieldy romantic poem and a Romanian folk song combined to produce 'Hatikva'. The Times of Israel. 16 Apr 2013 [20 Dec 2020]. (原始内容于2017-08-21). 

外部链接 编辑

希望, 国歌, 希望, 希伯來語, 发音, hatikˈva, 轉寫, hatikvah, hatikva, 是一首19世紀的猶太詩歌, 也是以色列的國歌, 這首浪漫作品的主題反映了猶太人二千年來重返以色列地並重建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的希望, 它的歌詞改編自, złoczów, 今烏克蘭佐洛喬夫, 的猶太詩人納夫塔里, 赫爾茨, 伊姆貝爾的一首詩, 當時該地在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 伊姆貝爾於1878年寫下這首詩的第一個版本, 當時他是羅馬尼亞雅西一位猶太學者的客人, 希望, 以色列國旗下的, 希望. 希望 希伯來語 ה ת ק ו ה 发音 hatikˈva 轉寫 Hatikvah 或 Hatikva 是一首19世紀的猶太詩歌 也是以色列的國歌 這首浪漫作品的主題反映了猶太人二千年來重返以色列地並重建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的希望 它的歌詞改編自 Zloczow 今烏克蘭佐洛喬夫 的猶太詩人納夫塔里 赫爾茨 伊姆貝爾的一首詩 當時該地在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 1 伊姆貝爾於1878年寫下這首詩的第一個版本 當時他是羅馬尼亞雅西一位猶太學者的客人 希望 ה ת ק ו ה 以色列國旗下的 希望 歌詞 以色列国歌作詞纳夫塔里 赫尔茨 伊姆贝尔 1878作曲薩繆爾 寇恩 英语 Shmuel Cohen 1888年採用1948年 非官方 2004年 官方 音频样本 source source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track 演奏版文件帮助 目录 1 歷史 1 1 以色列建國前 1 2 成為以色列國歌 2 旋律 3 歌詞 4 比較 5 参考资料 6 外部链接歷史 编辑 希望 原詞係由加利西亞诗人纳夫塔里 赫尔茨 伊姆贝尔於1878年所創作 当时共9节 名字叫做 我们的希望 Tikavatenu 1882年 伊姆貝爾移民到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 並向早期猶太村莊 里雄萊錫安 雷霍沃特 蓋代拉和耶素哈馬亞拉 英语 Yesud HaMa ala 的移民先驅們朗讀他的詩 2 1887年 里雄萊錫安一位非常年輕 有音樂背景的居民薩繆爾 寇恩 英语 Shmuel Cohen 在目睹聽到這首詩的猶太農民情緒反應後 用他從羅馬尼亞知道的旋律 將它演唱成一首歌曲 3 寇恩的音樂改編產生催化劑的作用 促使這首詩在巴勒斯坦的猶太復國主義社區迅速傳播 伊姆貝爾的九節詩 我們的希望 表達了他在1878年新移民聚落佩塔提克瓦 希伯來語 פ ת ח ת ק ו ה IPA ˌpe tax ˈtik va 轉寫 Petah Tikva 語義 打開希望 建立後的想法和感受 1886年 發表在伊姆貝爾出版的第一本書 閃亮的晨星 中 4 隨後被錫安之愛和後來的錫安復國運動採用為國歌 以色列建國前 编辑 錫安主義組織曾舉辦過兩次國歌比賽 第一次是在1898年 第二次是在1900年的第四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 參賽作品的質量都令人不滿意而未中選 然而 伊姆貝爾的 我們的希望 卻很受歡迎 1901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五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的一次會議以這首詩的演唱作為結束 1903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六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 英语 Sixth Zionist Congress 期間 反對接受在烏干達建立猶太國家者唱了這首詩 他們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家園的立場在 一隻眼睛仍然注視著錫安 這一句中充分表達出來 5 儘管這首詩在隨後的代表大會上持續被演唱 但直到1933年布拉格第十八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才通過一項動議 正式採用 希望 作為錫安主義運動的國歌 5 1919年 巴勒斯坦的英國託管政府曾短暫禁止其公開表演和廣播 以應對阿拉伯反錫安主義政治活動的增加 6 一名前納粹特遣隊成員表示 捷克猶太人於1944年在奧斯威辛 比克瑙毒氣室入口處自發演唱這首歌 在唱歌時 他們被武裝黨衛軍警衛毆打 7 成為以色列國歌 编辑 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 希望 被非正式地宣佈為國歌 直到2004年11月 它才正式成為國歌 當時以色列議會在對 國旗和國徽法 現在更名為 國旗 國徽和國歌法 的修正案中批准了一個精簡和修訂的版本 8 在其現代版本 國歌的官方文本僅包含原詩的第一節和疊句 其餘詩節的主題是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一個主權和自由的國家 這一希望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隨著以色列建國而實現 旋律 编辑以色列國歌的音乐是源自羅馬尼亞傳統民謠 Cucuruz cu frunza n sus 由出身於比薩拉比亞的移民薩繆爾 寇恩 英语 Shmuel Cohen 改編而成 捷克作曲家貝多伊齊 史麥塔納的著名交響詩 我的祖國 第二首 伏尔塔瓦河 中也曾經引用相類的樂段 希望 是用小调写的 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是压抑悲哀的调子 但标题 希望 表明歌曲的情感实际上是振奋人心的 歌詞 编辑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 含音標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נפש יהודי הומיה ולפאתי מזרח קדימה עין לציון צופיה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התקווה בת שנות אלפים להיות עם חופשי בארצנו ארץ ציון וירושלים כ ל עו ד ב ל ב ב פ נ ימ ה נ פ ש י הו ד י הו מ י ה ו ל פ א ת י מ ז ר ח ק ד ימ ה ע י ן ל צ י ו ן צו פ י ה עו ד ל א א ב ד ה ת ק ו ת נו ה ת ק ו ה ב ת ש נו ת א ל פ י ם ל ה יו ת ע ם ח פ ש י ב א ר צ נו א ר ץ צ י ו ן ו ירו ש ל י ם 转写 中文意譯 Kol od balevav p nimah Nefesh Yehudi homiyah Ulfa atey mizrakh kadimah Ayin l tzion tzofiyah Od lo avdah tikvatenu Hatikvah bat shnot alpayim Li hyot am khofshi b artzenu Eretz Tzion v Yerushalayim 只要在心底裡 还有一个犹太灵魂在渴望 向前向着东方 还有一颗眼睛望着锡安 我们的希望还未破灭 两千年的古老希望 成为自由的人民 在我们的土地上 锡安之地和耶路撒冷 比較 编辑疊句開頭的 我们的希望还未破灭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和波蘭國歌中 波蘭還沒有滅亡 Jeszcze Polska nie zginela 頗為相似 也顯示猶太復國主義者和波蘭民族主義者之間的相似性 参考资料 编辑 The Hatikva Text The Jewish Press May 1 1998 17 Tobianah Vicky Pianist explores Hatikva s origins Canadian Jewish News 12 May 2012 16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5 Seroussi Edwin Hatikvah Conceptions Receptions and Reflections Yuval Studies of the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JMRC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2015 IX 6 Jan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31 通过JMRC website Naphtali Herz Imber 1904 Barkoi or The Blood Aveng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H Rosenberg New York Hebrew and English 5 0 5 1 Hatikvah Conceptions Receptions and Reflections Jewish Music Research Centr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1 Dec 2009 20 Dec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9 Morris B Righteous Victims A History of the Zionist Arab Conflict 1881 1999 Knopf 1999 2021 12 31 ISBN 9780307788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2 31 Gilbert Shirli Music in the Holocaust Confronting Life in the Nazi Ghettos and Camps 154 Ben Zion Ilan How an unwieldy romantic poem and a Romanian folk song combined to produce Hatikva The Times of Israel 16 Apr 2013 20 Dec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21 外部链接 编辑音频文件 多個版本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希望 合唱版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我們的希望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希望 国歌 amp oldid 7936806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