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語: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是法国社会学家艾彌爾·涂爾幹最后一部學術著作,出版于1912年。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為涂爾幹晚年之作。意圖為從初民社會的基本互動方式,建構出社會構成的最基本元素,加以認識。涂爾幹歸結出一個社會構成的最基本要素有:神聖/世俗之分,圖騰崇拜儀式,節慶活動,氏族等要素。涂爾幹认为,这些元素无不以社会文化为模板[1]

主要概念

在日常生活裡面,人們散居在自然各地,但是當聚集一起,開始交流時,其實为集體情感與集體意識的肇生與增強過程,这种「不知名力量」遠超過個體可以控制的,於是被視為是具有神聖性的東西,而與各個個體、一般世俗物區隔開來。

在该书中,涂爾幹认为神聖與世俗絕對的二分,是宗教最基本構成的第一要件。但人總想回到那個神聖而狂歡的狀態,於是透過定期舉辦節慶活動與特殊節日,並透過反覆的儀式舉動,人們漸次可以再喚醒彼此身上的集體情感,最後共同達到先前的神聖狀態。這就是慶典的重要性。同時,在共同交流的過程中,也由於那股力量、集體情感太過抽象而無以名狀,當群體一齊認可的對象,就會把情感投射到它身上,於是出現圖騰,以及將圖騰轉型到其他對象身上的「圖騰標記」,這些東西多少都分享著最初的神聖性,並提醒著人們神聖的集體情感在哪。此即為圖騰崇拜之源。

另外從上述延伸出來的,就是崇拜團體(氏族)內依照神/俗二分所建構出來的世界觀與分類系統。按照神聖性,依次可以透過氏族的分類與詮釋(包括對於善惡的觀念),開展出對整個世界的觀點與認知架構。這個想法,後來透過他姪子牟斯傳給法國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為結構主義最原初的模型。

影响

涂爾幹雖然並未在该書完整陳述自己終身研究的奧義,上述幾個元素的歸總,對後世人文社會科學影響甚鉅。但该书中因为取材及论述的问题,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2]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托卡列夫. 《外国民族学史》. 由汤正方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223–224 (中文(简体)). 
  2. ^ E. Evens-Pritchard. A Historyof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London: Faberand Faber Limited. 1981: 153–169 (英语). 

来源

  •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ly Translated By Karen E. Fields. ISBN 0029079373.
  •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Oxford World's Classics): Translated by Carol Cosman. ISBN 0199540128.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法語, formes, élémentaires, religieuse, 是法国社会学家艾彌爾, 涂爾幹最后一部學術著作, 出版于1912年, 為涂爾幹晚年之作, 意圖為從初民社會的基本互動方式, 建構出社會構成的最基本元素, 加以認識, 涂爾幹歸結出一個社會構成的最基本要素有, 神聖, 世俗之分, 圖騰崇拜, 儀式, 節慶活動, 氏族等要素, 涂爾幹认为, 这些元素无不以社会文化为模板, 目录, 主要概念, 影响,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主要概念, 编辑在日常生活裡面, 人們散居在自然各.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法語 Les formes e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是法国社会学家艾彌爾 涂爾幹最后一部學術著作 出版于1912年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為涂爾幹晚年之作 意圖為從初民社會的基本互動方式 建構出社會構成的最基本元素 加以認識 涂爾幹歸結出一個社會構成的最基本要素有 神聖 世俗之分 圖騰崇拜 儀式 節慶活動 氏族等要素 涂爾幹认为 这些元素无不以社会文化为模板 1 目录 1 主要概念 2 影响 3 參考文獻 3 1 引用 3 2 来源主要概念 编辑在日常生活裡面 人們散居在自然各地 但是當聚集一起 開始交流時 其實为集體情感與集體意識的肇生與增強過程 这种 不知名力量 遠超過個體可以控制的 於是被視為是具有神聖性的東西 而與各個個體 一般世俗物區隔開來 在该书中 涂爾幹认为神聖與世俗絕對的二分 是宗教最基本構成的第一要件 但人總想回到那個神聖而狂歡的狀態 於是透過定期舉辦節慶活動與特殊節日 並透過反覆的儀式舉動 人們漸次可以再喚醒彼此身上的集體情感 最後共同達到先前的神聖狀態 這就是慶典的重要性 同時 在共同交流的過程中 也由於那股力量 集體情感太過抽象而無以名狀 當群體一齊認可的對象 就會把情感投射到它身上 於是出現圖騰 以及將圖騰轉型到其他對象身上的 圖騰標記 這些東西多少都分享著最初的神聖性 並提醒著人們神聖的集體情感在哪 此即為圖騰崇拜之源 另外從上述延伸出來的 就是崇拜團體 氏族 內依照神 俗二分所建構出來的世界觀與分類系統 按照神聖性 依次可以透過氏族的分類與詮釋 包括對於善惡的觀念 開展出對整個世界的觀點與認知架構 這個想法 後來透過他姪子牟斯傳給法國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 為結構主義最原初的模型 影响 编辑涂爾幹雖然並未在该書完整陳述自己終身研究的奧義 上述幾個元素的歸總 對後世人文社會科學影響甚鉅 但该书中因为取材及论述的问题 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2 參考文獻 编辑引用 编辑 托卡列夫 外国民族学史 由汤正方翻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223 224 中文 简体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E Evens Pritchard A Historyof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London Faberand Faber Limited 1981 153 169 英语 使用 accessdate 需要含有 url 帮助 来源 编辑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ly Translated By Karen E Fields ISBN 0029079373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Oxford World s Classics Translated by Carol Cosman ISBN 019954012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amp oldid 6755857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