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指学术界进行学术活动的自由。更可仔細定義為「具專業資格的人士在他們勝任的範圍內探索、發現、發表及講授他所見的真理、除了鑒定真理的理性方法的管束之外,不受任何權力約束的自由」。[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情形下,包含不同的意义。对于学术自由本身,虽然到现代已经有根本的共识,但在一些个别课题上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場支持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集會

學術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另一個表現模式,一個普遍的定義是大學教職員及研究者以其專業和學識貢獻所長,在教學和研究時不受學院內外制度與勢力的箝制或干預,籍以保障學者可以探索各種領域的知識,及研究成果的中立性及可信性。而大學教師有發表、討論學術意見而免於被除職或降職恐懼的自由。

历史

學術自由的概念開始於1810年的德國,時值柏林大學正式成立。[2] 當時柏林大學與眾不同,並非由教會所主持。學術自由成為一項法律權利,則始於1848年德國的《 保羅教堂憲法》,規定“學術及其教學是自由的”。此 規定其後於1850年為《普魯士基本法》所採納,成為最早以成文法形式公佈的學術自由條款。由於當時德國正在引領着大學潮流,美國有大批學者遠赴德國求學,並隨之將學術自由的思想傳入美國大學學府,逐漸 形成為普世價值觀。

學術自由泛指三大範疇。講學自由:凡是透過研究方法所獲取的知識,可自由傳授。研究自由:凡是基礎性或應用性研究都應受法律保障。學習自由:無明文規定,依董保城教授看法,學習括入學、選課、上課及旁聽以及積極參與討論與表達意見等方面的自由。

学术与政府

曾担任过多所大学校长的英国政治家理查德·博登·霍尔丹英语Richard Burdon Haldane曾提出著名的霍尔丹原则,指出学术研究的经费分配要一分为二,不应该由政府完全操控。如果是由政府指定开展的研究活动,在经费上可以受政府监管。但如果是学者的常规研究,则只受到研究委员会的监管,而不被来自政府的压力所干扰。换句话说政府无权从财政上干预许多基础科学的研究,即使在政治家看来这些研究本身的实用价值很小。这一原则为学术界所广泛推崇。

学术与教会

歐洲自公元五世紀起,知識文化活動便被集中至教會,古老的文學經典和教會的著作被收藏於各地隱修院供隱修士學習與抄寫。其後各教堂也開始設法在自己的主教座堂設立一個小規模的學校,教導知識與文字,目的在讓信徒能研讀聖經和教會傳統的書籍,以利擴大傳教。其後在查理大帝支持下,修道院學校開始在歐洲各地持續開辦,教會成為主要的知識傳播的教育機構,直到十一世紀,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反對領主的鬥爭,迫切需要能讀會寫、具有各方面知識的大量人才,隱修院與修道院學校無法滿足這需求,而開始出現由商業公會或城市設立的學校、大學,之後這些學校在1158年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頒布敕令的保護,取得了一定的自由權利和特權,才使得教會不再掌握歐洲所有的教育機構。 由於於教會注重教義、信念、信條、等傳統。因此只要與之有衝突的往往被視為異端,捍衛教會獨真理為首要任務。在這前題下,學術自由自然受到打壓,許多羅馬與希臘時期文明遺產、文書等被視為異教的遺物而遭到破壞,使得歐洲在中世紀前期各類學術出現衰退現象,其後隨著天主教會大分裂,文藝復興的開始與印刷術的發展,教會權威開始受到挑戰,故羅馬教廷於1474年開始製作禁書目錄,1543年,羅馬教廷宣布不得印刷或出售任何未經教會許可的書籍,自此之後,每次頒布禁書目錄,就意味著要銷毀一批書籍,自1559年第1版至1948年最後1版,共發布32版。1966年被廢除為止,超過四千多書籍被禁,包含尼古拉·哥白尼天體運行論德尼·狄德羅為首編纂的百科全書等被現今定義為科學的基礎的書籍,更有如焦爾達諾·布魯諾伽利略·伽利萊等人還在世時便直接受到教會的嚴重迫害。

现状

世界上的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拥有者

學者教授

有觀點認為,學者會否自由行使學術自由,往往受到爭取院校續約所限制。由於近年大專取消終身教席,改以大量合約教員及兼職教員任教,聘用條件及任職期限未有清晰界定,令教職員在行使學術自由有所顧忌[3]

學術教育機構

梁亦華(2010)認為,大專院校的學術自由往往取決於學校領導者的身份。內地的大學均設有黨委書記(最高可至副部長級)負責學校發展方向,其權力與校長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部份大學校長擁有政協委員或其他政治身分,容易令市民質疑校方決策是否能保持「政治中立」[3]

香港學術自由的爭議

2002年

2002年

2007年

2012年

2015-2016年

參見

參考資料

  1. ^ 何謂「學術自由」. 大公報. 2007-05-19 [2009-10-05]. (原始内容于2008-06-10). 
  2. ^ NEIL KHOR and KHALDUN MALEK. The real enemy of freedom. The StarOnline. 2008-09-14 [2009-10-05]. [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梁亦華(2010.6.12)︰後殖民時代的學術自由,《明報》,A30。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8/1/1/1547837/1.html[永久失效連結]

学术自由,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3月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指学术界进行学术活动的自.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3月2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学术自由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学术自由指学术界进行学术活动的自由 更可仔細定義為 具專業資格的人士在他們勝任的範圍內探索 發現 發表及講授他所見的真理 除了鑒定真理的理性方法的管束之外 不受任何權力約束的自由 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情形下 包含不同的意义 对于学术自由本身 虽然到现代已经有根本的共识 但在一些个别课题上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場支持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集會 學術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另一個表現模式 一個普遍的定義是大學教職員及研究者以其專業和學識貢獻所長 在教學和研究時不受學院內外制度與勢力的箝制或干預 籍以保障學者可以探索各種領域的知識 及研究成果的中立性及可信性 而大學教師有發表 討論學術意見而免於被除職或降職恐懼的自由 目录 1 历史 1 1 学术与政府 1 2 学术与教会 2 现状 2 1 世界上的学术自由 3 学术自由拥有者 3 1 學者教授 3 2 學術教育機構 4 香港學術自由的爭議 5 參見 6 參考資料历史 编辑學術自由的概念開始於1810年的德國 時值柏林大學正式成立 2 當時柏林大學與眾不同 並非由教會所主持 學術自由成為一項法律權利 則始於1848年德國的 保羅教堂憲法 規定 學術及其教學是自由的 此 規定其後於1850年為 普魯士基本法 所採納 成為最早以成文法形式公佈的學術自由條款 由於當時德國正在引領着大學潮流 美國有大批學者遠赴德國求學 並隨之將學術自由的思想傳入美國大學學府 逐漸 形成為普世價值觀 學術自由泛指三大範疇 講學自由 凡是透過研究方法所獲取的知識 可自由傳授 研究自由 凡是基礎性或應用性研究都應受法律保障 學習自由 無明文規定 依董保城教授看法 學習括入學 選課 上課及旁聽以及積極參與討論與表達意見等方面的自由 学术与政府 编辑 曾担任过多所大学校长的英国政治家理查德 博登 霍尔丹 英语 Richard Burdon Haldane 曾提出著名的霍尔丹原则 指出学术研究的经费分配要一分为二 不应该由政府完全操控 如果是由政府指定开展的研究活动 在经费上可以受政府监管 但如果是学者的常规研究 则只受到研究委员会的监管 而不被来自政府的压力所干扰 换句话说政府无权从财政上干预许多基础科学的研究 即使在政治家看来这些研究本身的实用价值很小 这一原则为学术界所广泛推崇 学术与教会 编辑 歐洲自公元五世紀起 知識文化活動便被集中至教會 古老的文學經典和教會的著作被收藏於各地隱修院供隱修士學習與抄寫 其後各教堂也開始設法在自己的主教座堂設立一個小規模的學校 教導知識與文字 目的在讓信徒能研讀聖經和教會傳統的書籍 以利擴大傳教 其後在查理大帝支持下 修道院學校開始在歐洲各地持續開辦 教會成為主要的知識傳播的教育機構 直到十一世紀 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反對領主的鬥爭 迫切需要能讀會寫 具有各方面知識的大量人才 隱修院與修道院學校無法滿足這需求 而開始出現由商業公會或城市設立的學校 大學 之後這些學校在1158年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頒布敕令的保護 取得了一定的自由權利和特權 才使得教會不再掌握歐洲所有的教育機構 由於於教會注重教義 信念 信條 等傳統 因此只要與之有衝突的往往被視為異端 捍衛教會獨真理為首要任務 在這前題下 學術自由自然受到打壓 許多羅馬與希臘時期文明遺產 文書等被視為異教的遺物而遭到破壞 使得歐洲在中世紀前期各類學術出現衰退現象 其後隨著天主教會大分裂 文藝復興的開始與印刷術的發展 教會權威開始受到挑戰 故羅馬教廷於1474年開始製作禁書目錄 1543年 羅馬教廷宣布不得印刷或出售任何未經教會許可的書籍 自此之後 每次頒布禁書目錄 就意味著要銷毀一批書籍 自1559年第1版至1948年最後1版 共發布32版 1966年被廢除為止 超過四千多書籍被禁 包含尼古拉 哥白尼著天體運行論 德尼 狄德羅為首編纂的百科全書等被現今定義為科學的基礎的書籍 更有如焦爾達諾 布魯諾 伽利略 伽利萊等人還在世時便直接受到教會的嚴重迫害 现状 编辑世界上的学术自由 编辑学术自由拥有者 编辑學者教授 编辑 有觀點認為 學者會否自由行使學術自由 往往受到爭取院校續約所限制 由於近年大專取消終身教席 改以大量合約教員及兼職教員任教 聘用條件及任職期限未有清晰界定 令教職員在行使學術自由有所顧忌 3 學術教育機構 编辑 梁亦華 2010 認為 大專院校的學術自由往往取決於學校領導者的身份 內地的大學均設有黨委書記 最高可至副部長級 負責學校發展方向 其權力與校長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部份大學校長擁有政協委員或其他政治身分 容易令市民質疑校方決策是否能保持 政治中立 3 香港學術自由的爭議 编辑2002年主条目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2002年主条目 中大科大合併風波2007年主条目 香港教院風波2012年主条目 香港浸會大學民意調查風波2015 2016年主条目 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參見 编辑大学自治 教授治校參考資料 编辑 何謂 學術自由 大公報 2007 05 19 2009 10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6 10 NEIL KHOR and KHALDUN MALEK The real enemy of freedom The StarOnline 2008 09 14 2009 10 05 永久失效連結 3 0 3 1 梁亦華 2010 6 12 後殖民時代的學術自由 明報 A30 http news sina com hk cgi bin nw show cgi 8 1 1 1547837 1 html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学术自由 amp oldid 6907241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