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孟德爾

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德語: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1])是一位奥地利科學家天主教圣职人员。孟德爾出生於奧地利帝國(今天的捷克共和國)的西里西亞,是現代遺傳學的創始人。儘管幾千年來農民就知道動植物的雜交可以促進某些理想的性狀,但孟德爾在1856年至1863年之間進行的豌豆植物實驗建立了許多遺傳規則,現在被稱為孟德爾定律[2]

格雷戈尔·孟德尔
Gregor Mendel
出生约翰·孟德尔
Johann Mendel

(1822-07-20)1822年7月20日
 奥地利帝國西里西亚海因岑多夫(今捷克亨奇采
逝世1884年1月6日(1884歲-01-06)(61歲)
 奥匈帝国布尔诺(今捷克)
国籍 奥地利帝國
 奥匈帝国
母校奥洛穆茨大学
维也纳大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遗传学
机构聖多默隱修院
孟德尔半身銅像
孟德尔纪念碑

孟德爾研究了豌豆的七大特徵:植物高度,豆莢的形狀及顏色,種子的形狀及顏色,以及花的位置和顏色。以種子的顏色為例,孟德爾表示當一個真實遺傳的黃豌豆種子和一個真實遺傳的綠豌豆種子雜交時,它們的後代一定是產生黃色種子,但是在下一代中,豌豆種子以1綠色對3黃色的比率重新出現。為了解釋這種現象,孟德爾針對這些特徵創造了“隱性”和“顯性”兩個術語(在前面的例子中,在第一代中消失的綠色特徵是隱性的特徵,而黃色則是顯性特徵)。孟德尔在1866年出版了他的论文,说明某种看不见的因素(也就是基因 )可预测並确定生物体的性状。而民間傳說,因為孟德爾的實驗,孟德爾所在修道院的修女與修士們與孟德爾一起吃了數年的豌豆。

孟德爾的重大研究直到20世紀初(超過三十年)才被科學家們重新被人提起[3]埃里克·冯·切尔马克许霍·德弗里斯卡尔·科伦斯和William Jasper Spillman獨立地驗證了孟德爾的幾個實驗,從而迎來了遺傳學的時代。[2]

孟德爾也從事過植物嫁接和養蜂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他還進行了長期的氣象觀測。他生前是維也納動植物學會會員,並且是布呂恩自然科學研究協會和奧地利氣象學會的創始人之一。

生平

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生于奥地利的海因岑多夫(今捷克的亨奇采)一個德語家庭[4]。他是Anton 和 Rosine (Schwirtlich) Mendel的兒子,有一個姐姐Veronika和一個妹妹Theresia。孟德爾在童年時期曾擔任園丁,並研究養蜂。他于1840年毕业于特罗保的预科学校,进入帕拉茨基大學哲學學院學習理論哲學以及物理學。1843年因家贫而辍学,同年10月到聖湯瑪斯修道院修士。1847年被任命为神父。1849年受委派到茨纳伊姆中学任希腊文数学代课教师。1851年-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5]。1853年,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修道院。1854年被委派到布吕恩技术学校任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代理教师。并在那里工作了14年。1884年1月6日卒于布吕恩(今捷克的布尔诺)。

研究

遺傳研究

约从1856年到1863年,他进行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豌豆通常是自花授粉的,但是孟德尔人工地将一个高的同一个矮的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只产生高植株的种子。当这种种子自花受精时,它产生的高植株和矮植株是3:1。这样产生的矮植株总是繁育同样的后代,但是三个高植株中只有一个如此,其他两个仍是以三与一的比例生出高和矮的植株来。

孟德尔把他的实验结果解释为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性状的因子,每一亲体赋予一个因子。高的因子是显性,而矮的因子是隐性,因此杂交后第一代的植株全都是高的。当这一代自花受精后,这些因子在子代中排列可以是两个高因子在一起,或者两个矮因子在一起,或者一高一矮,一矮一高。前两种组合将会繁育出同样的后代,各自生出全是高的或全是矮的植物,而后面的两种组合则将以三与一之比生出高的或矮的植物来。

孟德尔的研究支持了遗传的颗粒说,他并且把研究结果送给提出颗粒说的耐格里。但是耐格里对孟德尔的发现不予重视,因为他认为这些发现是“依靠经验的而不是依靠理智的”。

孟德尔于1865年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1866年又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现称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但是他的这些发现当时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6] 。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才由3位植物学家荷兰德弗里斯德国科伦斯奥地利切尔马克通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7]

统计学的怀疑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太过于接近理论值,以至于统计学家罗纳德·费舍尔在重复实验时怀疑其涉嫌伪造数据[8],但由已知的情况看来,孟德尔又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事。一种解释是他为了使自己的成果尽快获得公认,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第二种解释是,他犯了确认偏误。.还有第三种解释,就是孟德尔可能觉得有必要“简化他的数据,以迎合真实存在的,或者他所担心的,在编辑方面的反对意见”。[9] 不过,现在的说法是,孟德尔并没有伪造数据,也没有犯确认偏误,当然,费舍尔也无意推翻孟德尔的理论[10]

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性状 第二子代显性数目 第二子代隐性数目 显性
种子的形状 圆粒5474 皱粒1850 2.96:1
茎的高度 高茎787 矮茎277 2.84:1
子叶的颜色 黄色6022 绿色2001 3.01:1
种皮的颜色 灰色705 白色224 3.15:1
豆荚的形状 饱满882 不饱满299 2.95:1
豆荚的颜色 未成熟428 黄色152 2.82:1
花的位置 腋生651 顶生207 3.14:1

第二遺傳定律未突變之研究

豌豆種子的兩種特徵分別是:圓形(R)對皺型(r)為顯性,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 基因型分別是RrYy(提供花粉)和rryy(做為雌株)。 1.RrYy產生的配子所有基因型比例為1:1:1:1 2.授粉後所結的種子表現型為皺型黃色 3.胚乳細胞的基因型為RrrYyy、Rrryyy、rrrYyy、rrryyy 4.外觀圓型黃色、圓型綠色、皺型黃色、皺型綠色等四種的種子比例為9:3:3:1

注释

参考文献

  1. ^ . mendelmuseum.muni.cz.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0). 
  2. ^ 2.0 2.1 . history.nih.gov.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7). 
  3. ^ Bowler, Peter J.,. Evolution : the history of an idea. Third edition, completely revised and expanded. Berkeley https://www.worldcat.org/oclc/49824702. ISBN 0-520-23693-9. OCLC 49824702.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4. ^ Solitude of a Humble Genius - Gregor Johann Mendel: Volume 1: Formative Years, Jan Klein and Norman Klein, pp 91-103
  5. ^ Henig 2000,第47–62頁.
  6. ^ Bowler, Peter J.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0-520-23693-9. 
  7. ^ .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7). 
  8. ^ Fisher, R.A. Has Mendel's work been rediscovered?. Annals of Science. 1936-04-15, 1 (2). ISSN 0003-3790. doi:10.1080/00033793600200111. 
  9. ^ Nissani, M. (1994).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and Et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Mendelian Paradox".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37 (2): 182–96.
  10. ^ Franklin, Allan. Ending the Mendel-Fisher controversy.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https://www.worldcat.org/oclc/649873416. 2008. ISBN 978-0-8229-7340-9. OCLC 649873416.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外部链接

孟德爾, 格雷戈爾, 約翰, 德語,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0日, 1884年1月6日, 是一位奥地利科學家, 天主教圣职人员, 出生於奧地利帝國, 今天的捷克共和國, 的西里西亞, 是現代遺傳學的創始人, 儘管幾千年來農民就知道動植物的雜交可以促進某些理想的性狀, 但在1856年至1863年之間進行的豌豆植物實驗建立了許多遺傳規則, 現在被稱為定律, 格雷戈尔, 孟德尔gregor, mendel出生约翰, 孟德尔johann, mendel, 1822, 1822年7月. 格雷戈爾 約翰 孟德爾 德語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0日 1884年1月6日 1 是一位奥地利科學家 天主教圣职人员 孟德爾出生於奧地利帝國 今天的捷克共和國 的西里西亞 是現代遺傳學的創始人 儘管幾千年來農民就知道動植物的雜交可以促進某些理想的性狀 但孟德爾在1856年至1863年之間進行的豌豆植物實驗建立了許多遺傳規則 現在被稱為孟德爾定律 2 格雷戈尔 孟德尔Gregor Mendel出生约翰 孟德尔Johann Mendel 1822 07 20 1822年7月20日 奥地利帝國西里西亚海因岑多夫 今捷克亨奇采 逝世1884年1月6日 1884歲 01 06 61歲 奥匈帝国布尔诺 今捷克 国籍 奥地利帝國 奥匈帝国母校奥洛穆茨大学维也纳大学科学生涯研究领域遗传学机构聖多默隱修院孟德尔半身銅像 孟德尔纪念碑 孟德爾研究了豌豆的七大特徵 植物高度 豆莢的形狀及顏色 種子的形狀及顏色 以及花的位置和顏色 以種子的顏色為例 孟德爾表示當一個真實遺傳的黃豌豆種子和一個真實遺傳的綠豌豆種子雜交時 它們的後代一定是產生黃色種子 但是在下一代中 豌豆種子以1綠色對3黃色的比率重新出現 為了解釋這種現象 孟德爾針對這些特徵創造了 隱性 和 顯性 兩個術語 在前面的例子中 在第一代中消失的綠色特徵是隱性的特徵 而黃色則是顯性特徵 孟德尔在1866年出版了他的论文 说明某种看不见的因素 也就是基因 可预测並确定生物体的性状 而民間傳說 因為孟德爾的實驗 孟德爾所在修道院的修女與修士們與孟德爾一起吃了數年的豌豆 孟德爾的重大研究直到20世紀初 超過三十年 才被科學家們重新被人提起 3 埃里克 冯 切尔马克 许霍 德弗里斯 卡尔 科伦斯和William Jasper Spillman獨立地驗證了孟德爾的幾個實驗 從而迎來了遺傳學的時代 2 孟德爾也從事過植物嫁接和養蜂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 他還進行了長期的氣象觀測 他生前是維也納動植物學會會員 並且是布呂恩自然科學研究協會和奧地利氣象學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录 1 生平 2 研究 2 1 遺傳研究 2 2 统计学的怀疑 3 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4 第二遺傳定律未突變之研究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生于奥地利的海因岑多夫 今捷克的亨奇采 一個德語家庭 4 他是Anton 和 Rosine Schwirtlich Mendel的兒子 有一個姐姐Veronika和一個妹妹Theresia 孟德爾在童年時期曾擔任園丁 並研究養蜂 他于1840年毕业于特罗保的预科学校 进入帕拉茨基大學哲學學院學習理論哲學以及物理學 1843年因家贫而辍学 同年10月到聖湯瑪斯修道院做修士 1847年被任命为神父 1849年受委派到茨纳伊姆中学任希腊文和数学代课教师 1851年 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 化学 数学 动物学和植物学 5 1853年 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修道院 1854年被委派到布吕恩技术学校任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代理教师 并在那里工作了14年 1884年1月6日卒于布吕恩 今捷克的布尔诺 研究 编辑遺傳研究 编辑 约从1856年到1863年 他进行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 豌豆通常是自花授粉的 但是孟德尔人工地将一个高的同一个矮的品种进行杂交 获得了只产生高植株的种子 当这种种子自花受精时 它产生的高植株和矮植株是3 1 这样产生的矮植株总是繁育同样的后代 但是三个高植株中只有一个如此 其他两个仍是以三与一的比例生出高和矮的植株来 孟德尔把他的实验结果解释为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性状的因子 每一亲体赋予一个因子 高的因子是显性 而矮的因子是隐性 因此杂交后第一代的植株全都是高的 当这一代自花受精后 这些因子在子代中排列可以是两个高因子在一起 或者两个矮因子在一起 或者一高一矮 一矮一高 前两种组合将会繁育出同样的后代 各自生出全是高的或全是矮的植物 而后面的两种组合则将以三与一之比生出高的或矮的植物来 孟德尔的研究支持了遗传的颗粒说 他并且把研究结果送给提出颗粒说的耐格里 但是耐格里对孟德尔的发现不予重视 因为他认为这些发现是 依靠经验的而不是依靠理智的 孟德尔于1865年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 1866年又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 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 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 现称基因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 并阐明其遗传规律 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 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但是他的这些发现当时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6 直到1900年 孟德尔定律才由3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 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通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 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 从此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 7 统计学的怀疑 编辑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太过于接近理论值 以至于统计学家罗纳德 费舍尔在重复实验时怀疑其涉嫌伪造数据 8 但由已知的情况看来 孟德尔又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事 一种解释是他为了使自己的成果尽快获得公认 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第二种解释是 他犯了确认偏误 还有第三种解释 就是孟德尔可能觉得有必要 简化他的数据 以迎合真实存在的 或者他所担心的 在编辑方面的反对意见 9 不过 现在的说法是 孟德尔并没有伪造数据 也没有犯确认偏误 当然 费舍尔也无意推翻孟德尔的理论 10 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编辑性状 第二子代显性数目 第二子代隐性数目 显性种子的形状 圆粒5474 皱粒1850 2 96 1茎的高度 高茎787 矮茎277 2 84 1子叶的颜色 黄色6022 绿色2001 3 01 1种皮的颜色 灰色705 白色224 3 15 1豆荚的形状 饱满882 不饱满299 2 95 1豆荚的颜色 未成熟428 黄色152 2 82 1花的位置 腋生651 顶生207 3 14 1第二遺傳定律未突變之研究 编辑豌豆種子的兩種特徵分別是 圓形 R 對皺型 r 為顯性 黃色 Y 對綠色 y 為顯性 基因型分別是RrYy 提供花粉 和rryy 做為雌株 1 RrYy產生的配子所有基因型比例為1 1 1 1 2 授粉後所結的種子表現型為皺型黃色 3 胚乳細胞的基因型為RrrYyy Rrryyy rrrYyy rrryyy 4 外觀圓型黃色 圓型綠色 皺型黃色 皺型綠色等四種的種子比例為9 3 3 1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Mendelovo muzeum CV mendelmuseum muni cz 2019 1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0 2 0 2 1 Nirenberg History Section Gregor Mendel history nih gov 2019 12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07 Bowler Peter J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Third edition completely revised and expanded Berkeley https www worldcat org oclc 49824702 ISBN 0 520 23693 9 OCLC 49824702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Solitude of a Humble Genius Gregor Johann Mendel Volume 1 Formative Years Jan Klein and Norman Klein pp 91 103 Henig 2000 第47 62頁 sfn error no target CITEREFHenig2000 help Bowler Peter J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0 520 23693 9 Nirenberg History Section Gregor Mendel 2017 07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3 07 Fisher R A Has Mendel s work been rediscovered Annals of Science 1936 04 15 1 2 ISSN 0003 3790 doi 10 1080 00033793600200111 Nissani M 1994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and Et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Mendelian Paradox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37 2 182 96 Franklin Allan Ending the Mendel Fisher controversy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https www worldcat org oclc 649873416 2008 ISBN 978 0 8229 7340 9 OCLC 649873416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孟德爾孟德尔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孟德尔 孤独的天才 下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孟德爾 amp oldid 749267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