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威丁

威丁(Wedding)又译韦丁,是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西北部的一个分区,2001年以前是单独的区,此后与米特区蒂尔加滕合并成立新的米特区;同时,原威丁区以赖尼肯多夫大街为界,分为2个分区,西半部为威丁分区,东半部称为格孙德布伦嫩(Gesundbrunnen)分区。

位置

18世纪,格森布鲁能开辟为矿泉疗养地,威丁因而由乡村演变为娱乐区,赌博和娼妓进入。19世纪末,大批农民进城,将威丁变为工人阶级居住区,工人们住在拥挤狭窄的住宅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丁被称为“红色威丁”,以好斗的工人阶级(多数是共产党)著称;1929年5月1日的暴力抗议活动在此发生。由于威丁工人的政治活动,1930年代成为纳粹政府的攻击目标。

二战后,威丁和赖尼肯多夫成为法国占领区。贝尔瑙大街北侧和南北两侧的人行道都为法国占领区,而南侧建筑物为苏联占领区。1961年修筑柏林墙时,许多住在这些楼房的住户在被疏散之前从窗户跳到下面的人行道(窗户后来用砖砌死)。

威丁是在柏林墙下面开挖的第一条难民隧道的西部终点。从苏联占领区Schönholzer大街废弃工厂的地下室开始。

威丁地铁站

今天,威丁是柏林的贫穷区域之一,失业率高达26%,17%的人口依靠社会福利为生,2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外国人占人口的30%[2]。在這裡隨處可見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的双语招牌。威丁没有经历柏林的繁荣和中产阶级化。贫穷伴随低租金,像许多大城市廉价地区,它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家社区。

威丁的建筑是欧洲战后现代建筑的遗产。一些建筑经过战争和旧城改建仍幸存下来。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09-04-24]. (原始内容于2007-09-28). 
  2. ^ .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坐标52°33′N 13°22′E / 52.550°N 13.367°E / 52.550; 13.367

威丁, wedding, 又译韦丁, 是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西北部的一个分区, 2001年以前是单独的区, 此后与米特区和蒂尔加滕合并成立新的米特区, 同时, 原区以赖尼肯多夫大街为界, 分为2个分区, 西半部为分区, 东半部称为格孙德布伦嫩, gesundbrunnen, 分区, 位置18世纪, 格森布鲁能开辟为矿泉疗养地, 因而由乡村演变为娱乐区, 赌博和娼妓进入, 19世纪末, 大批农民进城, 将变为工人阶级居住区, 工人们住在拥挤狭窄的住宅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被称为, 红色, 以好斗的工人阶级, 多数是. 威丁 Wedding 又译韦丁 是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西北部的一个分区 2001年以前是单独的区 此后与米特区和蒂尔加滕合并成立新的米特区 同时 原威丁区以赖尼肯多夫大街为界 分为2个分区 西半部为威丁分区 东半部称为格孙德布伦嫩 Gesundbrunnen 分区 位置18世纪 格森布鲁能开辟为矿泉疗养地 威丁因而由乡村演变为娱乐区 赌博和娼妓进入 19世纪末 大批农民进城 将威丁变为工人阶级居住区 工人们住在拥挤狭窄的住宅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威丁被称为 红色威丁 以好斗的工人阶级 多数是共产党 著称 1929年5月1日的暴力抗议活动在此发生 由于威丁工人的政治活动 1930年代成为纳粹政府的攻击目标 二战后 威丁和赖尼肯多夫成为法国占领区 贝尔瑙大街北侧和南北两侧的人行道都为法国占领区 而南侧建筑物为苏联占领区 1961年修筑柏林墙时 许多住在这些楼房的住户在被疏散之前从窗户跳到下面的人行道 窗户后来用砖砌死 威丁是在柏林墙下面开挖的第一条难民隧道的西部终点 从苏联占领区Schonholzer大街废弃工厂的地下室开始 威丁地铁站今天 威丁是柏林的贫穷区域之一 失业率高达26 17 的人口依靠社会福利为生 27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 外国人占人口的30 2 在這裡隨處可見土耳其语或阿拉伯语的双语招牌 威丁没有经历柏林的繁荣和中产阶级化 贫穷伴随低租金 像许多大城市廉价地区 它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家社区 威丁的建筑是欧洲战后现代建筑的遗产 一些建筑经过战争和旧城改建仍幸存下来 参考文献 编辑 存档副本 2009 04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8 存档副本 2009 04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7 27 坐标 52 33 N 13 22 E 52 550 N 13 367 E 52 550 13 367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威丁 amp oldid 6753954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