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是1930年由天津的《北洋畫報》所舉辦的一次選舉,目的是選出當時京劇界公認最佳的四位女性旦角演員,在當時中國戲劇界娛樂界造成很大的轟動和回響。這個事件也反映了民國時期城市社會文化的許多面向。

背景

在近代以前,也有類似於此活動的菊選,其與有長久傳統的妓女花榜一脈相承,方式是由文人之間私下聚會,選出心目中的好演員來表彰,如在清代北京,每逢科舉會試之年必菊選一次,選十或二十名,二十名則分文武(旦生二榜),放榜時選名勝之地,通知入選者師徒參加盛會,入選演員聲望增加生意也會變好。

而利用現代報刊採公開的方式來舉辦類似的選舉,則始於清末文人李伯元上海辦《遊戲報》中的花榜,之後類似的妓女花榜選舉陸在續各種小報出現。演員的公開選舉也在民初開始出現,如北京的《順天時報》,於1917年即曾舉辦過票選名角名劇的活動。但一直要到了1930年代,即京劇發展的鼎盛時期,這類的選舉才更加風行熱絡,許多娛樂性報刊紛紛舉辦各種演員票選活動,而其中又以女伶四大皇后選舉最轟動,最受注目。

選舉經過

1930年5月3日,天津《北洋畫報》的戲劇專刊出刊滿百期,除了刊有一些紀念性的文章之外,並發布了四大女伶皇后選舉的公告。其大致內容是希望藉由所謂的「公意選舉」來解決戲劇界對於誰才是四個最佳女性旦角演員的爭論,其投票方式採不記名投票,每期的北洋畫報都會附選選票,將所選的四個人寫上寄至報社即可。期限為一個月。

但過了一個月之後,《北洋畫報》又「應讀者要求」延長選期半個月,並且每天公布各演員的票數。開始公布票數之後,各演員的支持者開始緊張,拚命追趕競爭,票數突然開始快速增加,甚至到最後兩天,各主要女演員的票數都增加了一倍之多。當時參選者之一的章遏雲回憶到當時演員和捧角者都努力互相競爭,造成《北洋畫報》銷路大為增加。

選舉結果

最後經過激烈的競爭,票數依序為胡碧蘭、孟麗君、雪豔琴、章遏雲獲選為四大女伶皇后,而其中在當時受重視的女演員之一新豔秋則落選為第五名。前幾名得票數都在兩萬票上下,以當時全國最大報紙上海《申報》的銷售量約數萬份來比較,《北洋畫報》以一個小報,能達成此的票數是相當可觀的,也是在當時各報刊所辦演員選舉中少見的。

還舉結束後,在當期的《北洋畫報》刊登了四人的照片上面畫了后冠。並撰文強調四個當選人在演技、武功、唱腔等方面各有優點,因此無分先後,盼望平息支持者們可能的爭端,根據章遏雲回憶,當時有不少落選者的支持者認為有作弊偽造選票等,在各個報刊上引發很多爭論攻訐。

《北洋畫報》並進一步徵求各演員的當選賀詞,於是之後幾期的戲劇專刊上出現了讀者的各種賀表文書,如給胡碧蘭的賀表中,作者自稱臣,模仿古代皇后登基的賀表文字形式,並用古雅的文字把演員的種種好處吹捧一番,而其中一個章遏雲的支持者,甚至因為她只得到第四名,非常難過,在賀詞寫道「臣甯蹈東海死耳,豈能於小朝廷求活耶?」表現出支持者的「忠心」。

事件的歷史分析

捧角文化的發展

隨著京劇在清末民國時期的發展,一種演員與觀眾之間捧角文化逐漸產生,參與的「捧角家」來自於有錢商人、文人、學生、清代遺老等,他們用贈詩、寫劇評、捧場、經濟援助等方式與演員們建立私下的關係,並進一步一起認同其所支持的演員,並希望所支持的演員能有好的形象和地位。

四大坤伶選舉的參與,即反映了捧角家們的這種心態和作法。選舉這種看似較有公信力的競爭方式(相較而言,劇評或贈詩裡的吹捧比較像是一家之言),使他們甚為在意勝負,用盡各種方式希望所支持的演員能夠獲勝,以提高所支持者其在戲劇界的形象,選後賀表的內容中的吹捧和落敗者的失望,更鮮明反映他們對演員的認同感。

女演員地位的改變

在近代以前,京劇的舞台上僅有男性演員,一直到清同治年間才有女演員開始在上海出現,並逐漸影響到天津武漢,最後是北京。但早期的女演員地位低下,被視同於妓女,而她們演的戲,也被一般看戲人士評為「不入流」,捧場的觀眾也大多是喜好女演員的外貌或為私下結識女演員而來。

但到了1930年代,隨著女演員人數的增加以及技藝上的進步,雖然對她們輕視仍然存在,且女性旦角在京劇藝術上的地位仍不能與「四大名旦」為首的男性演員相提並論,但已經有不少劇評開始對她們另眼相待,認為頂尖的女性演員已足以匹敵男性演員。

在這場選舉中即可以看到這種對京劇女演員看法的改變,首先「四大皇后」即是因為先有「四大名旦」而出現的頭銜,即表示雖然認為男女演員之間仍有差距,因此要以性別作區分來選舉,但也認為女性演員中,足以選出各方面表現優異的演員,而不再完全是「不入流」的。其次,在選舉的過程及結果裡,她們被支持者的文字們形塑成具有很崇高的地位形象,而雖然許多投票的人不一定是因藝而是因色才支持某位女演員,但《北洋畫報》卻更強調她們唱腔、身段、武功表現等方面的優異,來展示這各選舉結果的合理性。

新式媒體與「公意」的展現

新式的媒體報刊在清代後期開始出現,逐漸成為城市居民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並在市民心中取得了較高的地位權,重要的報紙如上海的《申報》開始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並藉著讀者投書成為市民發抒討論看法的媒介,但儘管如此,仍然只能是少數精英人物參與其中。

娛樂性質的小報則改變了這種情形,其輕鬆娛樂的性質讓更多人能參與投稿,而類似選舉的舉辦則讓在民國時期現實政治混亂之下,無從表達民意的市民,有了一種抒發意見的管道。《北洋畫報》即為小報性質的刊物,其所舉辦的這次選舉即發揮這種展現「公意」的作用,各派的捧角家雖然平常也會自己替支持的演員奉上種種響亮的稱號,但其遠不及這種以「公意」為號召的選舉所得到的頭銜來的重要,因此這次選舉能受到大家的歡迎重視。而報刊則藉菊選的方式,也可看出其企圖在廣大的戲劇觀眾之中,掌握「公意」的力量,藉此來增加其刊物的權威性及發售量。

參考資料

  • 劉嵩崑《梨園軼聞》〈四大皇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 章遏雲,《章遏雲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葉凱蒂〈從護花人到知音〉,見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 是1930年由天津的, 北洋畫報, 所舉辦的一次選舉, 目的是選出當時京劇界公認最佳的四位女性旦角演員, 在當時中國戲劇界娛樂界造成很大的轟動和回響, 這個事件也反映了民國時期城市社會文化的許多面向, 目录, 背景, 選舉經過, 選舉結果, 事件的歷史分析, 捧角文化的發展, 女演員地位的改變, 新式媒體與, 公意, 的展現, 參考資料背景, 编辑在近代以前, 也有類似於此活動的菊選, 其與有長久傳統的妓女花榜一脈相承, 方式是由文人之間私下聚會, 選出心目中的好演員來表彰, 如在清代的北京, .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 是1930年由天津的 北洋畫報 所舉辦的一次選舉 目的是選出當時京劇界公認最佳的四位女性旦角演員 在當時中國戲劇界娛樂界造成很大的轟動和回響 這個事件也反映了民國時期城市社會文化的許多面向 目录 1 背景 2 選舉經過 3 選舉結果 4 事件的歷史分析 4 1 捧角文化的發展 4 2 女演員地位的改變 4 3 新式媒體與 公意 的展現 5 參考資料背景 编辑在近代以前 也有類似於此活動的菊選 其與有長久傳統的妓女花榜一脈相承 方式是由文人之間私下聚會 選出心目中的好演員來表彰 如在清代的北京 每逢科舉會試之年必菊選一次 選十或二十名 二十名則分文武 旦生二榜 放榜時選名勝之地 通知入選者師徒參加盛會 入選演員聲望增加生意也會變好 而利用現代報刊採公開的方式來舉辦類似的選舉 則始於清末文人李伯元在上海辦 遊戲報 中的花榜 之後類似的妓女花榜選舉陸在續各種小報出現 演員的公開選舉也在民初開始出現 如北京的 順天時報 於1917年即曾舉辦過票選名角名劇的活動 但一直要到了1930年代 即京劇發展的鼎盛時期 這類的選舉才更加風行熱絡 許多娛樂性報刊紛紛舉辦各種演員票選活動 而其中又以女伶四大皇后選舉最轟動 最受注目 選舉經過 编辑1930年5月3日 天津 北洋畫報 的戲劇專刊出刊滿百期 除了刊有一些紀念性的文章之外 並發布了四大女伶皇后選舉的公告 其大致內容是希望藉由所謂的 公意選舉 來解決戲劇界對於誰才是四個最佳女性旦角演員的爭論 其投票方式採不記名投票 每期的北洋畫報都會附選選票 將所選的四個人寫上寄至報社即可 期限為一個月 但過了一個月之後 北洋畫報 又 應讀者要求 延長選期半個月 並且每天公布各演員的票數 開始公布票數之後 各演員的支持者開始緊張 拚命追趕競爭 票數突然開始快速增加 甚至到最後兩天 各主要女演員的票數都增加了一倍之多 當時參選者之一的章遏雲回憶到當時演員和捧角者都努力互相競爭 造成 北洋畫報 銷路大為增加 選舉結果 编辑最後經過激烈的競爭 票數依序為胡碧蘭 孟麗君 雪豔琴 章遏雲獲選為四大女伶皇后 而其中在當時受重視的女演員之一新豔秋則落選為第五名 前幾名得票數都在兩萬票上下 以當時全國最大報紙上海 申報 的銷售量約數萬份來比較 北洋畫報 以一個小報 能達成此的票數是相當可觀的 也是在當時各報刊所辦演員選舉中少見的 還舉結束後 在當期的 北洋畫報 刊登了四人的照片上面畫了后冠 並撰文強調四個當選人在演技 武功 唱腔等方面各有優點 因此無分先後 盼望平息支持者們可能的爭端 根據章遏雲回憶 當時有不少落選者的支持者認為有作弊偽造選票等 在各個報刊上引發很多爭論攻訐 北洋畫報 並進一步徵求各演員的當選賀詞 於是之後幾期的戲劇專刊上出現了讀者的各種賀表文書 如給胡碧蘭的賀表中 作者自稱臣 模仿古代皇后登基的賀表文字形式 並用古雅的文字把演員的種種好處吹捧一番 而其中一個章遏雲的支持者 甚至因為她只得到第四名 非常難過 在賀詞寫道 臣甯蹈東海死耳 豈能於小朝廷求活耶 表現出支持者的 忠心 事件的歷史分析 编辑捧角文化的發展 编辑 隨著京劇在清末民國時期的發展 一種演員與觀眾之間捧角文化逐漸產生 參與的 捧角家 來自於有錢商人 文人 學生 清代遺老等 他們用贈詩 寫劇評 捧場 經濟援助等方式與演員們建立私下的關係 並進一步一起認同其所支持的演員 並希望所支持的演員能有好的形象和地位 四大坤伶選舉的參與 即反映了捧角家們的這種心態和作法 選舉這種看似較有公信力的競爭方式 相較而言 劇評或贈詩裡的吹捧比較像是一家之言 使他們甚為在意勝負 用盡各種方式希望所支持的演員能夠獲勝 以提高所支持者其在戲劇界的形象 選後賀表的內容中的吹捧和落敗者的失望 更鮮明反映他們對演員的認同感 女演員地位的改變 编辑 在近代以前 京劇的舞台上僅有男性演員 一直到清同治年間才有女演員開始在上海出現 並逐漸影響到天津武漢 最後是北京 但早期的女演員地位低下 被視同於妓女 而她們演的戲 也被一般看戲人士評為 不入流 捧場的觀眾也大多是喜好女演員的外貌或為私下結識女演員而來 但到了1930年代 隨著女演員人數的增加以及技藝上的進步 雖然對她們輕視仍然存在 且女性旦角在京劇藝術上的地位仍不能與 四大名旦 為首的男性演員相提並論 但已經有不少劇評開始對她們另眼相待 認為頂尖的女性演員已足以匹敵男性演員 在這場選舉中即可以看到這種對京劇女演員看法的改變 首先 四大皇后 即是因為先有 四大名旦 而出現的頭銜 即表示雖然認為男女演員之間仍有差距 因此要以性別作區分來選舉 但也認為女性演員中 足以選出各方面表現優異的演員 而不再完全是 不入流 的 其次 在選舉的過程及結果裡 她們被支持者的文字們形塑成具有很崇高的地位形象 而雖然許多投票的人不一定是因藝而是因色才支持某位女演員 但 北洋畫報 卻更強調她們唱腔 身段 武功表現等方面的優異 來展示這各選舉結果的合理性 新式媒體與 公意 的展現 编辑 新式的媒體報刊在清代後期開始出現 逐漸成為城市居民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 並在市民心中取得了較高的地位權 重要的報紙如上海的 申報 開始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 並藉著讀者投書成為市民發抒討論看法的媒介 但儘管如此 仍然只能是少數精英人物參與其中 娛樂性質的小報則改變了這種情形 其輕鬆娛樂的性質讓更多人能參與投稿 而類似選舉的舉辦則讓在民國時期現實政治混亂之下 無從表達民意的市民 有了一種抒發意見的管道 北洋畫報 即為小報性質的刊物 其所舉辦的這次選舉即發揮這種展現 公意 的作用 各派的捧角家雖然平常也會自己替支持的演員奉上種種響亮的稱號 但其遠不及這種以 公意 為號召的選舉所得到的頭銜來的重要 因此這次選舉能受到大家的歡迎重視 而報刊則藉菊選的方式 也可看出其企圖在廣大的戲劇觀眾之中 掌握 公意 的力量 藉此來增加其刊物的權威性及發售量 參考資料 编辑劉嵩崑 梨園軼聞 四大皇后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8 章遏雲 章遏雲自傳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葉凱蒂 從護花人到知音 見陳平原王德威編 北京 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 amp oldid 6931760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