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喬遠煐

喬遠煐(1761年8月5日-1823年7月8日,乾隆辛巳七月初六日-道光癸未六月初一日),又名遠瑛,字賁山,號筆珊[1],又字蘊華[2]碧珊[3]湖北省漢陽府孝感縣(今屬孝感市孝南區)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道光年間官至通政使司副使

生平

乾隆四十年(1775年),年十四歲成為邑廩生[4]

五十三年(1788年),中式戊申科湖北鄉試舉人。五十五年(1790年),中式庚戌恩科會試殿試位列第二甲第三十二名。以主事用,籤分戶部學習行走。補戶部陝西司主事。[5]

嘉慶三年(1798年)五月,以戶部主事差充戊午科四川鄉試副考官。[6]十月十八日,吏部引見,硃批記名以都察院監察御史用。[7]

後升戶部貴州司員外郎、陝西司郎中。五年(1800年),充庚申恩科順天鄉試同考官。[5]

六年(1801年),考選山東道監察御史。[8]

七年(1802年)二月,奏請調整湖北省鹽務、以杜積弊:「楚省行銷兩淮綱引,近年該管道員私立封輪之禁,將淮綱先到船隻查驗號數開售,其後到船隻均封貯漢河,不准搶賣,奸商得以居奇壟斷,民閒有淡食之虞。又將已裁漢商匣費酌定銀數,並逐漸加增,致該商等暗扣折頭、濫行開支……己未庚申兩年,共派銀八十餘萬及百萬兩不等。」嘉慶帝命湖廣總督吳熊光徹查。[9]

八年(1803年)十一月,奏陳:「本年查辦貴州陝西經理軍需各員案內,有原參『嚴加議處』而吏部僅照常例核議者。有原參『分別嚴議』而吏部不按銀數多寡、概議以降五級調用者。」吏部覆奏,按照定例,各省督撫參劾屬員,不得用嚴加議處字樣;嘉慶帝諭嗣後吏部將奏請處分未協之原參督撫隨摺聲明,候皇帝定奪。[10]

九年(1804年)八月,奏參當年二月刑部被竊贓罰庫銀一案,刑部反覆派員研訊,遷延半年,仍未審明正賊真贓,請將堂官、司員分別核議。嘉慶帝認為刑部只偵訊看守庫房的低階小馬兵丁人等、反覆刑求以致忽然認罪又忽然翻供,且刑求到體無完膚,顯然有冤抑、拖斃無辜,諭將長麟賡音交吏部察議,董誥德瑛、熊枚、姜晟瑚素通阿及審辦司員交部議處,並改派精明司員訊辦。[11]此後升轉河南道掌道監察御史、刑科給事中[5]

十二年(1807年)十一月,奏稱:「運使崇福改用御史、郎中,其他年衰重聽者概不得援以為例,並請敕下部院大臣如有龍鍾衰頹之員,隨時秉公查核。」嘉慶帝認為外省司道大員,於引見召對時如果年老重聽、精力衰頹,往往酌量改授京職;而量材簡用都出自皇帝裁示,原無定例,且京察引見時可令衰老官員休致,批評喬遠煐所奏「妄言國政」。[12]

十三年(1808年),充戊辰恩科順天鄉試同考官。[5]

十六年(1811年)二月,奏陳「考試供事,請毋令翰林院編檢及庶吉士代出圖結。」獲採納,上諭:「翰林為京員清秩,非在署行走司曹可比。若紛紛代供事出結考試,臨期識認,於體制未協。嗣後各衙門考試供事,所有編修檢討及庶吉士等官不准出具圖結。其邊遠省分,在京六品以上人員較少,著准其取具七品京官圖結,再加印結收考。若有六品以上人員可出印結者,亦不准出具圖結。」[13]九月,與御史劉奕煜、左副都御史誠安先後奏參吏部銓選兵部主事員缺程序錯誤,最終使管理吏部事務大學士勒保及全體堂官遭到處分、滿吏部尚書瑚圖禮遭降調副都統阿克蘇辦事大臣。[14]十一月,彈劾湖北按察使周季堂偏袒署知縣黃南金「濫責生員,案件拖延一年不結,並蓄養戲班、收買優伶,且每逢放告之期,先令代書呈繳制錢五十千文」[15],周季堂因此遭到革職審辦、發遣新疆烏魯木齊效力贖罪。[4]

十七年(1812年)十一月,奏請諭令直省督撫,嚴飭州縣官速結詞訟及緝捕要犯、按例處分。獲讚賞及採納。[16]

十八年(1813年)十月,奏請宣揚教化,以正人心,以厚風俗。獲得採納。[17]此後記名以道員即用[2],升遷戶科掌印給事中內閣侍讀學士太僕寺少卿通政使司副使。誥封資政大夫[5]

道光三年(1823年)六月初一日,卒,年六十三歲。[5]

著作

  • 《銀臺文稿》[5]

家庭及關聯[5]

  • 祖父:喬士偉(1700年-1762年),誥贈資政大夫
  • 祖母:周氏(1699年-1745年),誥贈夫人
  • 父:喬志行(1730年-1804年),乾隆三十年舉人,候選知縣,誥贈資政大夫。
  • 母:夏氏(1731年-1791年),夏方國之女,誥贈夫人。

妻室

  • 正室:黃陂張氏(1761年-1827年),誥封夫人。
  • 無側室。

子女

有一子二女:

参考文献

  1. ^ 給事中升侍讀學士時嘉慶帝硃批誤寫為遠瑛,即遵從改名。《孝感喬氏族譜》(道光十九年重修)卷一,葉二十五。
  2. ^ 2.0 2.1 顧廷龍主編,《清代硃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5冊,頁143。
  3. ^ 王家相等撰,《清秘述聞續》卷十三,同考官類一。載張偉點校,《清秘述聞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5月),中冊,頁817。
  4. ^ 4.0 4.1 (光緒)《孝感縣志》卷十四,人物志,臣林,葉二十七。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孝感喬氏族譜》(道光十九年重修)卷一,葉二十一至二十六。
  6.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三十,嘉慶三年戊午,五月己丑。
  7. ^ 秦國經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3冊,頁509。
  8. ^ 蘇樹蕃編,《清朝御史題名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頁345。
  9.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九十四,嘉慶七年壬戌,二月庚申。
  10.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三,嘉慶八年癸亥,十一月己酉。
  11.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三十三,嘉慶九年甲子,八月辛巳。
  12.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八,嘉慶十二年丁卯,十一月丙寅。
  13.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三十九,嘉慶十六年辛未,二月辛丑。
  14.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四十八,嘉慶十六年辛未,九月乙未。
  15.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嘉慶十六年辛未,十一月己丑。
  16.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三,嘉慶十七年壬申,十一月癸未。
  17. ^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七,嘉慶十八年癸酉,十月辛酉。

喬遠煐, 1761年8月5日, 1823年7月8日, 乾隆辛巳七月初六日, 道光癸未六月初一日, 又名遠瑛, 字賁山, 號筆珊, 又字蘊華, 碧珊, 湖北省漢陽府孝感縣, 今屬孝感市孝南區, 清朝政治人物, 詩人, 道光年間官至通政使司副使, 目录, 生平, 著作, 家庭及關聯, 妻室, 子女,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乾隆四十年, 1775年, 年十四歲成為邑廩生, 五十三年, 1788年, 中式戊申科湖北鄉試舉人, 五十五年, 1790年, 中式庚戌恩科會試, 殿試位列第二甲第三十二名, 以主事用, 籤分戶部學習行. 喬遠煐 1761年8月5日 1823年7月8日 乾隆辛巳七月初六日 道光癸未六月初一日 又名遠瑛 字賁山 號筆珊 1 又字蘊華 2 碧珊 3 湖北省漢陽府孝感縣 今屬孝感市孝南區 人 清朝政治人物 詩人 道光年間官至通政使司副使 目录 1 生平 2 著作 3 家庭及關聯 5 3 1 妻室 3 2 子女 4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乾隆四十年 1775年 年十四歲成為邑廩生 4 五十三年 1788年 中式戊申科湖北鄉試舉人 五十五年 1790年 中式庚戌恩科會試 殿試位列第二甲第三十二名 以主事用 籤分戶部學習行走 補戶部陝西司主事 5 嘉慶三年 1798年 五月 以戶部主事差充戊午科四川鄉試副考官 6 十月十八日 吏部引見 硃批記名以都察院監察御史用 7 後升戶部貴州司員外郎 陝西司郎中 五年 1800年 充庚申恩科順天鄉試同考官 5 六年 1801年 考選山東道監察御史 8 七年 1802年 二月 奏請調整湖北省鹽務 以杜積弊 楚省行銷兩淮綱引 近年該管道員私立封輪之禁 將淮綱先到船隻查驗號數開售 其後到船隻均封貯漢河 不准搶賣 奸商得以居奇壟斷 民閒有淡食之虞 又將已裁漢商匣費酌定銀數 並逐漸加增 致該商等暗扣折頭 濫行開支 己未庚申兩年 共派銀八十餘萬及百萬兩不等 嘉慶帝命湖廣總督吳熊光徹查 9 八年 1803年 十一月 奏陳 本年查辦貴州陝西經理軍需各員案內 有原參 嚴加議處 而吏部僅照常例核議者 有原參 分別嚴議 而吏部不按銀數多寡 概議以降五級調用者 吏部覆奏 按照定例 各省督撫參劾屬員 不得用嚴加議處字樣 嘉慶帝諭嗣後吏部將奏請處分未協之原參督撫隨摺聲明 候皇帝定奪 10 九年 1804年 八月 奏參當年二月刑部被竊贓罰庫銀一案 刑部反覆派員研訊 遷延半年 仍未審明正賊真贓 請將堂官 司員分別核議 嘉慶帝認為刑部只偵訊看守庫房的低階小馬兵丁人等 反覆刑求以致忽然認罪又忽然翻供 且刑求到體無完膚 顯然有冤抑 拖斃無辜 諭將長麟 賡音交吏部察議 董誥 德瑛 熊枚 姜晟 瑚素通阿及審辦司員交部議處 並改派精明司員訊辦 11 此後升轉河南道掌道監察御史 刑科給事中 5 十二年 1807年 十一月 奏稱 運使崇福改用御史 郎中 其他年衰重聽者概不得援以為例 並請敕下部院大臣如有龍鍾衰頹之員 隨時秉公查核 嘉慶帝認為外省司道大員 於引見召對時如果年老重聽 精力衰頹 往往酌量改授京職 而量材簡用都出自皇帝裁示 原無定例 且京察引見時可令衰老官員休致 批評喬遠煐所奏 妄言國政 12 十三年 1808年 充戊辰恩科順天鄉試同考官 5 十六年 1811年 二月 奏陳 考試供事 請毋令翰林院編檢及庶吉士代出圖結 獲採納 上諭 翰林為京員清秩 非在署行走司曹可比 若紛紛代供事出結考試 臨期識認 於體制未協 嗣後各衙門考試供事 所有編修檢討及庶吉士等官不准出具圖結 其邊遠省分 在京六品以上人員較少 著准其取具七品京官圖結 再加印結收考 若有六品以上人員可出印結者 亦不准出具圖結 13 九月 與御史劉奕煜 左副都御史誠安先後奏參吏部銓選兵部主事員缺程序錯誤 最終使管理吏部事務大學士勒保及全體堂官遭到處分 滿吏部尚書瑚圖禮遭降調副都統阿克蘇辦事大臣 14 十一月 彈劾湖北按察使周季堂偏袒署知縣黃南金 濫責生員 案件拖延一年不結 並蓄養戲班 收買優伶 且每逢放告之期 先令代書呈繳制錢五十千文 15 周季堂因此遭到革職審辦 發遣新疆烏魯木齊效力贖罪 4 十七年 1812年 十一月 奏請諭令直省督撫 嚴飭州縣官速結詞訟及緝捕要犯 按例處分 獲讚賞及採納 16 十八年 1813年 十月 奏請宣揚教化 以正人心 以厚風俗 獲得採納 17 此後記名以道員即用 2 升遷戶科掌印給事中 內閣侍讀學士 太僕寺少卿 通政使司副使 誥封資政大夫 5 道光三年 1823年 六月初一日 卒 年六十三歲 5 著作 编辑 銀臺文稿 5 家庭及關聯 5 编辑祖父 喬士偉 1700年 1762年 誥贈資政大夫 祖母 周氏 1699年 1745年 誥贈夫人 父 喬志行 1730年 1804年 乾隆三十年舉人 候選知縣 誥贈資政大夫 母 夏氏 1731年 1791年 夏方國之女 誥贈夫人 遠煐為次子 另有一兄一弟一姊妹 喬遠炳 1758年 1825年 乾隆六十年進士 官至刑部郎中 喬遠煜 1767年 1786年 姊妹 適黃陂邑庠生張紹銘 妻室 编辑 正室 黃陂張氏 1761年 1827年 誥封夫人 無側室 子女 编辑 有一子二女 子 喬用遴 年 年 道光二年恩廕生 官至四川布政使司經歷 娶蔣氏 乾隆五十五年進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蔣祥墀次女 長女 適安徽蕪湖邑庠生同知銜黃少民 次女 適同邑候選巡檢程惇溥 参考文献 编辑 給事中升侍讀學士時嘉慶帝硃批誤寫為遠瑛 即遵從改名 孝感喬氏族譜 道光十九年重修 卷一 葉二十五 2 0 2 1 顧廷龍主編 清代硃卷集成 臺北 成文出版社 1992年 5冊 頁143 王家相等撰 清秘述聞續 卷十三 同考官類一 載張偉點校 清秘述聞三種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年5月 中冊 頁817 4 0 4 1 光緒 孝感縣志 卷十四 人物志 臣林 葉二十七 5 0 5 1 5 2 5 3 5 4 5 5 5 6 5 7 孝感喬氏族譜 道光十九年重修 卷一 葉二十一至二十六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三十 嘉慶三年戊午 五月己丑 秦國經主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年 第23冊 頁509 蘇樹蕃編 清朝御史題名錄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7年 頁345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九十四 嘉慶七年壬戌 二月庚申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二十三 嘉慶八年癸亥 十一月己酉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三十三 嘉慶九年甲子 八月辛巳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一百八十八 嘉慶十二年丁卯 十一月丙寅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三十九 嘉慶十六年辛未 二月辛丑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四十八 嘉慶十六年辛未 九月乙未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五十 嘉慶十六年辛未 十一月己丑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六十三 嘉慶十七年壬申 十一月癸未 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卷二百七十七 嘉慶十八年癸酉 十月辛酉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喬遠煐 amp oldid 6820218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