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唐灭高昌

唐灭高昌,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遣军队平定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延续了140多年的麹氏王朝就此灭亡。唐朝政府在高昌国故地设置了西昌州(后改为西州),并在吐鲁番西北的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这时唐朝初年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唐朝政的统治开始进入西域地区。

唐朝时期的高昌与周边国家

高昌历史

高昌王国是公元460年——640年建立在中国西北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个地方封建政权。从汉武帝经略西域,设立高昌郡,中国历代史书均有对高昌王国的记录。从公元460年柔然阚伯周为高昌王,作为高昌国之始。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高昌经历了阚氏、张氏、马氏、麴氏高昌王国政权[1]

麴氏高昌创始人麴嘉,于499年即王位,至640年为唐朝所统一,经历九世,麴姓王族统治高昌达140年。

 
高昌古城
 
交河故城

丝绸之路

高昌地处西域与内地之间,是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自西汉至隋朝,由内地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线分南、中、北三道。从敦煌出发,南道通过鄯善;中道通过高昌、北道通过伊吾(也可以通过高昌)至波斯达于欧洲。古代“丝绸之路”的三条主要通道,高昌占了两条[2]。丝绸之路对古代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隋唐时期,由于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大量商品通过丝路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远销波斯、大食(阿拉伯地区)以至于东罗马帝国等地;而西域各国商人经营的奇珍异宝,也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生活的必需品。从新疆地区和中国内地出土的许多文物中都得到了证明,可以想象,当时中西贸易往来的规模是多么的巨大,西域各国的富裕也由此可知。

随着中西贸易的繁荣,高昌国的发展,由北魏时期的八城,北周时期的十六城,隋时期的十八城,递增至唐时期的二十二城。它的国境的东西距离,也由北魏时期的二百里,周隋时期的三百里,扩展到唐时期的八百里。特别是在隋末战乱之后,中西交通途经鄯善的南道废弃,途经焉耆的碛路闭塞,“西域朝贡皆道高昌,”[3]高昌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第六代国王麹伯雅同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他在隋炀帝时曾入朝觐见,受封为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弁国公,并将外戚宇文氏女封为华容公主许配给他为妻[4]

高昌与唐朝的关系

唐朝建立后不久,麹伯雅去世,其子麹文泰继位。他继续保持对唐朝的友好关系,武德七年(623年)刚即位即遣使向唐朝报丧,并献雌雄“拂菻狗”一对,高六寸,长一尺多,能听人号令“曳马衔烛”。唐高祖也派河州刺史朱惠表前往吊唁;贞观元年(627年)又遣使献“玄狐裘、玉盘”,并且“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极力表示效忠于唐朝;贞观四年十二月,又亲自入朝,受到唐太宗的盛大款待。其妻宇文氏被赐姓李氏,归属唐宗室,封常乐公主[4]

同时,高昌国也是西突厥的附属国。据《麹斌造寺碑》记载,西魏时期,麹氏高昌就已向西突厥称臣。以后历代均有通婚。麹文泰的妹妹就嫁给了统叶护可汗的长子呾度设。唐高祖武德年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619年—628年在位)统一了西域地区,授予西域诸国王以“颉利发”官号,并且派遣吐屯一人监统,督其征赋。由于西突厥此时对唐朝也保持着友好关系,对于高昌与唐朝的交往也采取支持的态度。

高昌与唐朝的交恶

贞观二年(628年),统叶护可汗因内乱被杀,西突厥逐渐陷入分裂。各部酋长各起纷争,战事连年不息。高昌与西突厥欲谷设结成盟友,唐朝所立的咥利失可汗未能维持统一,不得不分其国为十部:左厢咄陆五部和右厢弩失毕五部。咄陆五部不久被拥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可汗分庭抗礼。两方后以伊犁河为界,分称北庭、南庭[4]

贞观六年(632年),焉耆王突骑支遣使入贡,请求恢复由焉耆通往中原的碛路以便往来,得到了唐太宗的允许。这条碛路以便亦为中西交通中道的支线。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大为愤怒,作为咄陆可汗的盟友,他开始追随咄陆可汗对抗唐朝。麹文泰派兵袭焉耆,大掠而去。此后又联合西突厥攻击归属唐朝的伊吾。贞观十二年(638年)再次与西突厥处月、处密两部“攻拔焉耆五城,掠男女一千五百人,焚其庐而去。”[5]十三年,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再次联兵攻打已成为唐朝西伊州的伊吾[4]

此外,麹文泰又“遏绝西域朝贡,”拘留各国遣唐使,以至于出现“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珍宝遭其寇攘,道路由其拥塞”的状况[6]。他甚至还挑拨一些西域部族和唐朝的关系,公然对薛延陀部落酋长说:“既自为可汗,与汉天子敌也,何须拜谒其使”[4]

麹文泰在对抗唐朝时,对唐朝采取了两面派的态度。一方面在受到唐太宗谴责的时候派遣官员去谢罪;另一方面又“增城深堑,预备讨伐”,进行军事抵抗的准备。他公开对唐朝的使臣说:“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表明不再臣服于唐朝的态度[4]

高昌与唐朝的战争

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吐谷浑后,进而统一西域成了其主要目标。对于唐军的武威,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臣服。贞观十三年,薛延陁部落遣使上书,请求为唐军向导,讨伐高昌。至此,唐太宗下诏征麹文泰入朝,想给麹文泰最后一次机会,示以祸福,冀其悔过。麹文泰称疾不至[4]

同年十二月,唐朝中央任命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左屯卫将军、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为副总管,左骁卫将军薛孤吴仁、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等人为行军总管,征调“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悉遣从军”,集结大军,联合突厥契苾等部族兵马,步骑数万征伐高昌[4]

唐军未至时,麹文泰还持乐观态度,对所亲近的人说:“吾往者朝觐,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设今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若发三万以下,吾能制之。加以碛路艰险,自然疲顿,吾以逸待劳,坐收其弊,何足为忧也?”又言:“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4]

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唐军到达伊吾,副总管姜行本先出伊州,在天山柳谷百余里外,依山制造攻具。此时麹文泰病死,其子麹智盛继位。侯君集大军汇集于柳谷,诸将请求攻击安葬麹文泰的高昌国人,侯君集认为此举不合礼义。于是唐军开始攻打田地城。田地城作为高昌最为重要的三城之一(中间为国都高昌城,西面为车师前国故都交河城,东面为戊己校尉故治所田地城),守军严密。侯君集先是劝降,不果。唐军于是采木填壕,推撞车撞其城楼,于数丈外挖地道,以抛石车投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高昌守军以氈被抵挡抛石,但也阻碍了守军的防御,唐军乘机登城,田地城被攻下,城中男女七千余人被俘。仍进军围攻其都城高昌。麹智盛致书于侯君集:“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侯君集不从,让其开城投降。麹智盛犹在抵抗不出。唐军填壕抛石,又设立十丈高楼,俯视城内,有行人被飞石所中,皆高声喝彩。守军多躲在室避石。至八月,麹智盛在得知西突厥盟军欲谷设西走千余里躲避唐军,绝望之下开门投降[4]。之后唐军分兵掠地,高昌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根据出土文书、墓志等,认为是三府、五郡、二十二县[7])皆被拿下。

唐朝对高昌的统治

唐朝在平定高昌麹氏王朝后,鉴于高昌地区的重要性,决定按照中原的制度在高昌实行州县制,以高昌为西州,并在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又设置了折冲府,以便唐朝政府能够在西州地区征集一部分军队[2]。这些折冲府的府兵对打击西突厥、抵御吐蕃、维护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侯君集在十二月凯旋归朝,把麹智盛和高昌宗室重臣带回长安。在经过太庙献俘等一系列盛大仪式后,麹智盛仍被委任为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其弟麹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天水郡公[4]。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征辽东的时候,还曾任命麹智盛为行军总管,隶属于李世勣麾下[4]

在按照中原地区实施均田制、租庸调制、驿站制度后,以及修建水利及设置官市,唐朝对高昌的统治迅速稳定下来[2]。唐高宗永徽初年,唐朝政为了更好的统治西州,又把高昌宗室旧部派回西州。任命麹智湛为安西都护府都护、西州刺史[4]。在唐朝致力于经营西域的时候,委任麹智湛为西州刺史,说明唐朝在西州的统治已经很巩固了。

继平定高昌后,贞观十八年,唐军平定焉耆,设焉耆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唐军平定龟兹。此后,唐朝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疏勒(今新疆喀什市)、于阗(今新疆和田县)、碎叶(今吉尔吉斯北部托马克城附近)四镇,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合称“安西四镇”[4]。到唐高宗显庆四年(654年),唐军击灭西突厥,在其地设置昆陵和濛池两个都护府及一系列的行政、军事管理设施。唐朝在西域的统治达到了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 ^ 陈国灿《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2003年7月兰州大学学报
  2. ^ 2.0 2.1 2.2 2.3 王譞《唐太宗平定高昌的历史意义》
  3. ^ 《新唐书》卷二二一《焉耆传》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
  5. ^ 《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太宗贞观十二年
  6. ^ 《册府元龟》卷九八五《征讨四》:《讨高昌麹文泰诏》
  7. ^ 王素《麹氏王国末期三府五郡二十二县考》

唐灭高昌, 贞观十四年, 640年, 唐太宗派遣军队平定了高昌国, 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延续了140多年的麹氏王朝就此灭亡, 唐朝政府在高昌国故地设置了西昌州, 后改为西州, 并在吐鲁番西北的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这时唐朝初年的一个重要事件, 标志着唐朝政的统治开始进入西域地区, 唐朝时期的高昌与周边国家, 目录, 高昌历史, 丝绸之路, 高昌与唐朝的关系, 高昌与唐朝的交恶, 高昌与唐朝的战争, 唐朝对高昌的统治, 参考文献高昌历史, 编辑高昌王国是公元460年, 640年建立在中国西北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个. 唐灭高昌 贞观十四年 640年 唐太宗派遣军队平定了高昌国 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延续了140多年的麹氏王朝就此灭亡 唐朝政府在高昌国故地设置了西昌州 后改为西州 并在吐鲁番西北的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这时唐朝初年的一个重要事件 标志着唐朝政的统治开始进入西域地区 唐朝时期的高昌与周边国家 目录 1 高昌历史 2 丝绸之路 3 高昌与唐朝的关系 4 高昌与唐朝的交恶 5 高昌与唐朝的战争 6 唐朝对高昌的统治 7 参考文献高昌历史 编辑高昌王国是公元460年 640年建立在中国西北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个地方封建政权 从汉武帝经略西域 设立高昌郡 中国历代史书均有对高昌王国的记录 从公元460年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 作为高昌国之始 在这两百多年的历史中 高昌经历了阚氏 张氏 马氏 麴氏高昌王国政权 1 麴氏高昌创始人麴嘉 于499年即王位 至640年为唐朝所统一 经历九世 麴姓王族统治高昌达140年 高昌古城 交河故城丝绸之路 编辑高昌地处西域与内地之间 是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 自西汉至隋朝 由内地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线分南 中 北三道 从敦煌出发 南道通过鄯善 中道通过高昌 北道通过伊吾 也可以通过高昌 至波斯达于欧洲 古代 丝绸之路 的三条主要通道 高昌占了两条 2 丝绸之路对古代东 西方的文化 经济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隋唐时期 由于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 大量商品通过丝路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交换 中国的丝绸 瓷器等物品 远销波斯 大食 阿拉伯地区 以至于东罗马帝国等地 而西域各国商人经营的奇珍异宝 也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生活的必需品 从新疆地区和中国内地出土的许多文物中都得到了证明 可以想象 当时中西贸易往来的规模是多么的巨大 西域各国的富裕也由此可知 随着中西贸易的繁荣 高昌国的发展 由北魏时期的八城 北周时期的十六城 隋时期的十八城 递增至唐时期的二十二城 它的国境的东西距离 也由北魏时期的二百里 周隋时期的三百里 扩展到唐时期的八百里 特别是在隋末战乱之后 中西交通途经鄯善的南道废弃 途经焉耆的碛路闭塞 西域朝贡皆道高昌 3 高昌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第六代国王麹伯雅同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他在隋炀帝时曾入朝觐见 受封为左光禄大夫 车师太守 弁国公 并将外戚宇文氏女封为华容公主许配给他为妻 4 高昌与唐朝的关系 编辑唐朝建立后不久 麹伯雅去世 其子麹文泰继位 他继续保持对唐朝的友好关系 武德七年 623年 刚即位即遣使向唐朝报丧 并献雌雄 拂菻狗 一对 高六寸 长一尺多 能听人号令 曳马衔烛 唐高祖也派河州刺史朱惠表前往吊唁 贞观元年 627年 又遣使献 玄狐裘 玉盘 并且 西域诸国所有动静 辄以奏闻 极力表示效忠于唐朝 贞观四年十二月 又亲自入朝 受到唐太宗的盛大款待 其妻宇文氏被赐姓李氏 归属唐宗室 封常乐公主 4 同时 高昌国也是西突厥的附属国 据 麹斌造寺碑 记载 西魏时期 麹氏高昌就已向西突厥称臣 以后历代均有通婚 麹文泰的妹妹就嫁给了统叶护可汗的长子呾度设 唐高祖武德年间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 619年 628年在位 统一了西域地区 授予西域诸国王以 颉利发 官号 并且派遣吐屯一人监统 督其征赋 由于西突厥此时对唐朝也保持着友好关系 对于高昌与唐朝的交往也采取支持的态度 高昌与唐朝的交恶 编辑贞观二年 628年 统叶护可汗因内乱被杀 西突厥逐渐陷入分裂 各部酋长各起纷争 战事连年不息 高昌与西突厥欲谷设结成盟友 唐朝所立的咥利失可汗未能维持统一 不得不分其国为十部 左厢咄陆五部和右厢弩失毕五部 咄陆五部不久被拥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 与咥利失可汗分庭抗礼 两方后以伊犁河为界 分称北庭 南庭 4 贞观六年 632年 焉耆王突骑支遣使入贡 请求恢复由焉耆通往中原的碛路以便往来 得到了唐太宗的允许 这条碛路以便亦为中西交通中道的支线 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 大为愤怒 作为咄陆可汗的盟友 他开始追随咄陆可汗对抗唐朝 麹文泰派兵袭焉耆 大掠而去 此后又联合西突厥攻击归属唐朝的伊吾 贞观十二年 638年 再次与西突厥处月 处密两部 攻拔焉耆五城 掠男女一千五百人 焚其庐而去 5 十三年 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再次联兵攻打已成为唐朝西伊州的伊吾 4 此外 麹文泰又 遏绝西域朝贡 拘留各国遣唐使 以至于出现 伊吾之右 波斯以东 职贡不绝 商旅相继 珍宝遭其寇攘 道路由其拥塞 的状况 6 他甚至还挑拨一些西域部族和唐朝的关系 公然对薛延陀部落酋长说 既自为可汗 与汉天子敌也 何须拜谒其使 4 麹文泰在对抗唐朝时 对唐朝采取了两面派的态度 一方面在受到唐太宗谴责的时候派遣官员去谢罪 另一方面又 增城深堑 预备讨伐 进行军事抵抗的准备 他公开对唐朝的使臣说 鹰飞于天 雉窜于蒿 猫游于堂 鼠安于穴 各得其所 岂不活耶 表明不再臣服于唐朝的态度 4 高昌与唐朝的战争 编辑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 吐谷浑后 进而统一西域成了其主要目标 对于唐军的武威 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臣服 贞观十三年 薛延陁部落遣使上书 请求为唐军向导 讨伐高昌 至此 唐太宗下诏征麹文泰入朝 想给麹文泰最后一次机会 示以祸福 冀其悔过 麹文泰称疾不至 4 同年十二月 唐朝中央任命吏部尚书 陈国公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 左屯卫大将军 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 左屯卫将军 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为副总管 左骁卫将军薛孤吴仁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等人为行军总管 征调 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 悉遣从军 集结大军 联合突厥契苾等部族兵马 步骑数万征伐高昌 4 唐军未至时 麹文泰还持乐观态度 对所亲近的人说 吾往者朝觐 见秦 陇之北 城邑萧条 非复有隋之比 设今伐我 发兵多则粮运不给 若发三万以下 吾能制之 加以碛路艰险 自然疲顿 吾以逸待劳 坐收其弊 何足为忧也 又言 唐国去此七千里 涉碛阔二千里 地无水草 冬风冻寒 夏风如焚 风之所吹 行人多死 当行百人不能得至 安能致大军乎 若顿兵于吾城下 二十日食必尽 自然鱼溃 乃接而虏之 何足忧也 4 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唐军到达伊吾 副总管姜行本先出伊州 在天山柳谷百余里外 依山制造攻具 此时麹文泰病死 其子麹智盛继位 侯君集大军汇集于柳谷 诸将请求攻击安葬麹文泰的高昌国人 侯君集认为此举不合礼义 于是唐军开始攻打田地城 田地城作为高昌最为重要的三城之一 中间为国都高昌城 西面为车师前国故都交河城 东面为戊己校尉故治所田地城 守军严密 侯君集先是劝降 不果 唐军于是采木填壕 推撞车撞其城楼 于数丈外挖地道 以抛石车投石击其城中 其所当者无不糜碎 高昌守军以氈被抵挡抛石 但也阻碍了守军的防御 唐军乘机登城 田地城被攻下 城中男女七千余人被俘 仍进军围攻其都城高昌 麹智盛致书于侯君集 有罪于天子者 先王也 天罚所加 身已丧背 智盛袭位未几 不知所以愆阙 冀尚书哀怜 侯君集不从 让其开城投降 麹智盛犹在抵抗不出 唐军填壕抛石 又设立十丈高楼 俯视城内 有行人被飞石所中 皆高声喝彩 守军多躲在室避石 至八月 麹智盛在得知西突厥盟军欲谷设西走千余里躲避唐军 绝望之下开门投降 4 之后唐军分兵掠地 高昌三郡 五县 二十二城 根据出土文书 墓志等 认为是三府 五郡 二十二县 7 皆被拿下 唐朝对高昌的统治 编辑唐朝在平定高昌麹氏王朝后 鉴于高昌地区的重要性 决定按照中原的制度在高昌实行州县制 以高昌为西州 并在交河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又设置了折冲府 以便唐朝政府能够在西州地区征集一部分军队 2 这些折冲府的府兵对打击西突厥 抵御吐蕃 维护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侯君集在十二月凯旋归朝 把麹智盛和高昌宗室重臣带回长安 在经过太庙献俘等一系列盛大仪式后 麹智盛仍被委任为左武卫将军 金城郡公 其弟麹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 天水郡公 4 贞观十八年 644年 唐太宗征辽东的时候 还曾任命麹智盛为行军总管 隶属于李世勣麾下 4 在按照中原地区实施均田制 租庸调制 驿站制度后 以及修建水利及设置官市 唐朝对高昌的统治迅速稳定下来 2 唐高宗永徽初年 唐朝政为了更好的统治西州 又把高昌宗室旧部派回西州 任命麹智湛为安西都护府都护 西州刺史 4 在唐朝致力于经营西域的时候 委任麹智湛为西州刺史 说明唐朝在西州的统治已经很巩固了 继平定高昌后 贞观十八年 唐军平定焉耆 设焉耆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 唐军平定龟兹 此后 唐朝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龟兹 今新疆库车县 疏勒 今新疆喀什市 于阗 今新疆和田县 碎叶 今吉尔吉斯北部托马克城附近 四镇 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合称 安西四镇 4 到唐高宗显庆四年 654年 唐军击灭西突厥 在其地设置昆陵和濛池两个都护府及一系列的行政 军事管理设施 唐朝在西域的统治达到了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编辑 陈国灿 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 2003年7月兰州大学学报 2 0 2 1 2 2 2 3 王譞 唐太宗平定高昌的历史意义 新唐书 卷二二一 焉耆传 4 00 4 01 4 02 4 03 4 04 4 05 4 06 4 07 4 08 4 09 4 10 4 11 4 12 4 13 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八 资治通鉴 卷一九五 太宗贞观十二年 册府元龟 卷九八五 征讨四 讨高昌麹文泰诏 王素 麹氏王国末期三府五郡二十二县考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唐灭高昌 amp oldid 548028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