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吳景略

吳景略(1907年2月5日—1987年8月16日[1][2]),名,号缉曼,别號縵叟,中國古琴演奏家,創立了“虞山吳派”,有“琴壇一代宗師”之稱。[2][3]亦對古琴製作頗有研究,是現代所用的鋼絲尼龍弦的發明者之一。

吳景略
传统音乐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1907-02-05)1907年2月5日
 大清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
逝世1987年8月16日(1987歲—08—16)(80歲)
 中国北京市
职业古琴演奏家
儿女吳文光
音乐类型中國傳統音樂
演奏乐器古琴
代表作品《吳景略古琴藝術》
《虞山吳氏琴譜》
相关团体今虞琴社
北京古琴研究會

生平 编辑

吳景略祖籍江蘇常熟(虞山),他亦出生在常熟西塘。少時從赵剑侯、周少梅吴梦非等學習音律,也曾從蕭退庵樊少雲學習書畫。1930年吳景略開始師從王端璞學琴,三月閒共學《湘江怨》和《醉渔唱晚》二首。据他的學生吳寧回憶,吳景略曾説:“王先生是票友...他没有好的琴谱,他弹琴也没有节奏感。我与王先生只学了三个多月,以后他去吴江县任官,我就没有老师了”。此後他基本靠自學,某次在上海的古籍书店找琴谱時,從书店的夥計処得知有一名為徐少峰的医生懂得弹琴。吳景略前去拜訪,因後者行醫出門不在家而折返,但又向其寄出信件求學。徐少峰爲他所感動,因請上海琴人李明德前往常熟教他彈琴。但吳僅與李明德學過一首曲子,即《梅花三弄》。按吳景略所述,原因是他衹上了一節課就基本摸清全曲,李明德稱“你根本不需要老师,你是无师自通的琴人、天才”,而後將他介紹給了查阜西和李子昭,查阜西又請他加入了今虞琴社。他在抗日戰爭期間主持琴社事務。1950年代初在上海創立“簫聲琴韵室”,在上海、常熟教授古琴。[2][4][5]

1953年吳景略受聘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擔任通訊研究員,三年後成爲教授、亦在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彈撥教研室擔任主任一職。居住北京期間參加了北京古琴研究會。1950年代他曾改良過今虞琴絃,[4]也曾試圖改良古琴的弦軫和音量。[6]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被迫下牛棚。1974年左右,以看病、養病的名義住在上海的女兒家中。[7]這段時期與今虞琴社成員胡維禮是鄰居,吳景略曾教導他彈琴。據胡回憶,吳景略可以做到叼着煙彈琴而至曲終菸灰不墜。[4]但同時因生活所迫而賣掉了許多藏琴。[5]實際上,吳景略因為勞改中斷彈琴多年,當時能彈的曲子很少。[8]

文革結束後回到中央音樂學院,並成爲終身教授。後來亦曾擔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1]在1970年代和劉景韶林友仁龔一等人及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一同發明鋼絲尼龍琴絃。[4][9][10]1986年時,中國音協、中國音樂研究所、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文藝部、北京古琴研究會、中央音樂學院等六個單位曾合辦「祝賀吳景略古琴藝術生涯六十周年慶祝活動」。[3][11]1987年8月16日因肺癌在北京逝世。

其學生人數眾多,包括古琴家王吉儒吳自英呂振原孫貴生謝孝苹陳長林李祥霆吳釗趙家珍余青欣等人都是他的學生。[12]由於吳景略在文革以後已不太能彈琴,當時收的學生(例如:趙家珍、余青欣)實際上是由吳文光上課。[8]

音樂風格 编辑

  • 喬建中:「飛騰綺麗」。[3][13]
  • 藍玉崧:「技術精熟,[14]氣韻生動,[15]深入淺出。[16]風格健美,意境深遠。[17]氣象恢宏,骨氣洞達。[18]
  • 蕭興華:「以氣韻見長,兼有北之雄奇,豪宕與宏廓,又有南之清潤,柔婉和流麗,融南北風格為一體。」[19]
  • 成公亮:「旋律清晰,句和句之間會有強弱對比。」[20]

擅長琴曲 编辑

瀟湘水雲〉、〈廣陵散〉、〈胡笳十八拍〉、〈墨子悲絲〉、〈秋塞吟〉、〈陽春〉、〈漁樵問答〉、〈梧葉舞秋風〉、〈憶故人〉,以上皆由吳景略自行打譜。[21]

作品列表 编辑

  • 《七絃琴教材》,後合併至《虞山吳氏琴譜》
  • 《虞山琴話》
  • 《古琴改良》
  • 《虞山吴氏琴谱》(與吳文光合著,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ISBN 7506014548
  • 《吴景略古琴艺术》(CD,龍音,1998年)

家庭 编辑

其子吳文光後來亦成爲古琴演奏家,繼承並發揚虞山吳派。[2][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古琴家吴景略生。. 上海年华. 上海图书馆. [2021-10-07]. (原始内容于2021-10-07) (中文). 
  2. ^ 2.0 2.1 2.2 2.3 “琴坛一代宗师”吴景略. 中國古曲網. 2006-07-29 [2014-06-26]. (原始内容于2015-01-10). 
  3. ^ 3.0 3.1 3.2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3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4. ^ 4.0 4.1 4.2 4.3 . 中央音乐学院网站. 2013-01-17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5.0 5.1 5.2 吴宁. 怀念我的古琴老师吴景略先生. 騰訊儒學,轉自七弦古琴网. 2015-11-17 [2016-10-26]. (原始内容于2016-12-21). 
  6. ^ 林晨. 20 世纪上半叶的古琴改良.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12, 37–42 (3)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7. ^ 吳景略軼事. 新民晚報. 2013-05-03 [2014-06-26]. (原始内容于2016-12-21). 
  8. ^ 8.0 8.1 何謙. 《幽蘭:古琴家李仲唐口述實錄》. 西安: 太白文藝. 2011: 105–106. ISBN 978-7-5513-0101-5. 
  9. ^ 成公亮. 《秋籟居琴話》. 〈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ISBN 9787108032553. 
  10. ^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42. ISBN 9787556604463. 
  11. ^ 杜慶云. 〈吳景略古琴藝術生涯六十周年慶祝活動在京舉行〉. 《人民音樂》. 1986, (11): 35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12. ^ 張為群. 〈吴自英、姚公白——海上琴缘香江续〉 (PDF). 《南風》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15-12-29, (023) [2021-07-24]. (原始内容 (PDF)于2021-07-24). 
  13. ^ 喬建中. 〈高懷寄寸心,絕學傳千古——香港龍音制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CD專輯”系列制品述評(四)《吳景略》〉. 《中國音樂學》. 2004, (2): 14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14. ^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我从50年代初期就开始广泛地听南北琴人的演奏(有的当面听,有的听录音),有的老先生搞琴艺搞了很长时期,在技术上大部分做不到精准。吴老在众多的琴人中很难得地做到了技艺精熟。 
  15. ^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就古琴来谈古琴,常常提倡“萧散闲远”的一面,这一面的极端就是枯窘。有相当一部分琴人弹的枯窘,不够生动。吴老弹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气韵生动。一方面是他艺术的天赋所致,一方面是融汇了其他民乐演奏的特长,所以他能保持古琴的特点、古琴的魅力,同时他比多数琴人弹的更富有表现力。 
  16. ^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古琴的“萧散闲远”这个传统的美学观点,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琴人弹的比较干枯。强调古,强调苍古,容易走向另一面。就在书家,也有几个相当有名的书家写的字象干柴一样,强调苍劲就走向这一面,我不赞成。苍劲也应该包括韵的一面,应该有艺术性,不应仅仅是强调苍老,还应该具备人的生动活泼的内心的感受,应该传神。我觉得吴先生弹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可解性。他的作品有一定的深度,但都比较容易懂。 
  17. ^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在演奏古曲中,有的人标榜“古”,实际却非常平淡平庸,那个“古”,我就把它叫做假古董;真正的古董、好的古董都是生动活泼的,具有古代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力量。吴老弹的《渔樵问答》也有古人的那种闲远的东西,它的主要方面却是入世的东西,而不是出世的东西,不是隐逸的东西。他弹的很潇洒,和古人的情趣是一致的,但他有健美的一面。健美在古琴里边或在民乐的很多古曲里都是难得做到的,而吴老的古琴演奏风格具备这样一个健美的特点,他的演奏整个比较雄迈;同时它又有美的绮丽的一面。我常常联想到清朝的一个书法家刘墉(刘石庵),他用的一个图章叫“飞腾绮丽”,我觉得这四个字跟吴先生的演奏风格比较贴切。它很生动但又很美,整个是绮丽的,又是健美的,它具备了健美的一面,又具备了苍古的一面,所以他弹的很有力。特别是他近些年的演奏,非常苍古遒劲,坚、亮、彩都具备了,又很松活。 
  18. ^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艺术总是要精细的,再豪放的东西也是在精心的琢磨下产生的,粗心大意不可能有好的艺术。苏东坡说:“始知真放在精微”。吴先生弹的很精细,但并不琐碎,听起来落落大方,气象宽博挺拔,弹的很绮丽但是没有任何靡靡之音的色彩,整个音乐从头到尾都是非常畅达的。畅达也不是所有的演奏家都能做到的,很多人的演奏听起来是疙疙痞瘩的,音乐的内涵不那么通畅。而吴老弹的非常畅达,是所谓的骨气洞达,他弹的既有松风流水古人超逸的一面,又不像有些人颓唐衰飒。吴先生之所以能形成他这样的风格,我觉得是由于能“通古今之变”。他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继承了古代的东西,又接受了艺术发展上的普遍规律,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19. ^ 蕭興華. 〈吴景略的古琴艺术〉. 《人民音樂》. 1986, (11): 17 [2021-08-15]. (原始内容于2021-08-15). 
  20. ^ 成, 公亮. 《秋籟居憶舊》. 〈人生就是一瞬間的過程〉 (北京: 中華書局). 2015: 258. ISBN 9787101107050. 
  21. ^ 中央音乐学院. 吴景略介绍. 2006北京‧國際古琴音樂文化週——暨紀念古琴大師吳景略誕辰100周年. 2006-06-30 [2021-11-11]. (原始内容于2021-11-10). 

外部連結 编辑

  • 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瀟湘水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漁樵問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陽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吳景略, 1907年2月5日, 1987年8月16日, 名韜, 号缉曼, 别號縵叟, 中國古琴演奏家, 創立了, 虞山吳派, 琴壇一代宗師, 之稱, 亦對古琴製作頗有研究, 是現代所用的鋼絲尼龍弦的發明者之一, 传统音乐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1907, 1907年2月5日, 大清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逝世1987年8月16日, 1987歲, 80歲, 中国北京市职业古琴演奏家儿女吳文光音乐类型中國傳統音樂演奏乐器古琴代表作品, 古琴藝術, 虞山吳氏琴譜, 相关团体今虞琴社北京古琴研究會, 目录, 生平, 音樂風. 吳景略 1907年2月5日 1987年8月16日 1 2 名韜 号缉曼 别號縵叟 中國古琴演奏家 創立了 虞山吳派 有 琴壇一代宗師 之稱 2 3 亦對古琴製作頗有研究 是現代所用的鋼絲尼龍弦的發明者之一 吳景略传统音乐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1907 02 05 1907年2月5日 大清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逝世1987年8月16日 1987歲 08 16 80歲 中国北京市职业古琴演奏家儿女吳文光音乐类型中國傳統音樂演奏乐器古琴代表作品 吳景略古琴藝術 虞山吳氏琴譜 相关团体今虞琴社北京古琴研究會 目录 1 生平 2 音樂風格 3 擅長琴曲 4 作品列表 5 家庭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連結生平 编辑吳景略祖籍江蘇常熟 虞山 他亦出生在常熟西塘 少時從赵剑侯 周少梅 吴梦非等學習音律 也曾從蕭退庵 樊少雲學習書畫 1930年吳景略開始師從王端璞學琴 三月閒共學 湘江怨 和 醉渔唱晚 二首 据他的學生吳寧回憶 吳景略曾説 王先生是票友 他没有好的琴谱 他弹琴也没有节奏感 我与王先生只学了三个多月 以后他去吴江县任官 我就没有老师了 此後他基本靠自學 某次在上海的古籍书店找琴谱時 從书店的夥計処得知有一名為徐少峰的医生懂得弹琴 吳景略前去拜訪 因後者行醫出門不在家而折返 但又向其寄出信件求學 徐少峰爲他所感動 因請上海琴人李明德前往常熟教他彈琴 但吳僅與李明德學過一首曲子 即 梅花三弄 按吳景略所述 原因是他衹上了一節課就基本摸清全曲 李明德稱 你根本不需要老师 你是无师自通的琴人 天才 而後將他介紹給了查阜西和李子昭 查阜西又請他加入了今虞琴社 他在抗日戰爭期間主持琴社事務 1950年代初在上海創立 簫聲琴韵室 在上海 常熟教授古琴 2 4 5 1953年吳景略受聘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擔任通訊研究員 三年後成爲教授 亦在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彈撥教研室擔任主任一職 居住北京期間參加了北京古琴研究會 1950年代他曾改良過今虞琴絃 4 也曾試圖改良古琴的弦軫和音量 6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被迫下牛棚 1974年左右 以看病 養病的名義住在上海的女兒家中 7 這段時期與今虞琴社成員胡維禮是鄰居 吳景略曾教導他彈琴 據胡回憶 吳景略可以做到叼着煙彈琴而至曲終菸灰不墜 4 但同時因生活所迫而賣掉了許多藏琴 5 實際上 吳景略因為勞改中斷彈琴多年 當時能彈的曲子很少 8 文革結束後回到中央音樂學院 並成爲終身教授 後來亦曾擔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 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 1 在1970年代和劉景韶 林友仁及龔一等人及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一同發明鋼絲尼龍琴絃 4 9 10 1986年時 中國音協 中國音樂研究所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文藝部 北京古琴研究會 中央音樂學院等六個單位曾合辦 祝賀吳景略古琴藝術生涯六十周年慶祝活動 3 11 1987年8月16日因肺癌在北京逝世 其學生人數眾多 包括古琴家王吉儒 吳自英 呂振原 孫貴生 謝孝苹 陳長林 李祥霆 吳釗 趙家珍 余青欣等人都是他的學生 12 由於吳景略在文革以後已不太能彈琴 當時收的學生 例如 趙家珍 余青欣 實際上是由吳文光上課 8 音樂風格 编辑喬建中 飛騰綺麗 3 13 藍玉崧 技術精熟 14 氣韻生動 15 深入淺出 16 風格健美 意境深遠 17 氣象恢宏 骨氣洞達 18 蕭興華 以氣韻見長 兼有北之雄奇 豪宕與宏廓 又有南之清潤 柔婉和流麗 融南北風格為一體 19 成公亮 旋律清晰 句和句之間會有強弱對比 20 擅長琴曲 编辑 瀟湘水雲 廣陵散 胡笳十八拍 墨子悲絲 秋塞吟 陽春 漁樵問答 梧葉舞秋風 憶故人 以上皆由吳景略自行打譜 21 作品列表 编辑 七絃琴教材 後合併至 虞山吳氏琴譜 虞山琴話 古琴改良 虞山吴氏琴谱 與吳文光合著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01 ISBN 7506014548 吴景略古琴艺术 CD 龍音 1998年 家庭 编辑其子吳文光後來亦成爲古琴演奏家 繼承並發揚虞山吳派 2 5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古琴家吴景略生 上海年华 上海图书馆 2021 10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0 07 中文 2 0 2 1 2 2 2 3 琴坛一代宗师 吴景略 中國古曲網 2006 07 29 2014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1 10 3 0 3 1 3 2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3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4 0 4 1 4 2 4 3 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 暨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一百周年 即将举办 中央音乐学院网站 2013 01 17 2014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5 0 5 1 5 2 吴宁 怀念我的古琴老师吴景略先生 騰訊儒學 轉自七弦古琴网 2015 11 17 2016 10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21 林晨 20 世纪上半叶的古琴改良 樂府新聲 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12 37 42 3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吳景略軼事 新民晚報 2013 05 03 2014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21 8 0 8 1 何謙 幽蘭 古琴家李仲唐口述實錄 西安 太白文藝 2011 105 106 ISBN 978 7 5513 0101 5 成公亮 秋籟居琴話 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9 ISBN 9787108032553 上海古琴百年紀事 1855 1999 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20 142 ISBN 9787556604463 杜慶云 吳景略古琴藝術生涯六十周年慶祝活動在京舉行 人民音樂 1986 11 35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張為群 吴自英 姚公白 海上琴缘香江续 PDF 南風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15 12 29 023 2021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 07 24 喬建中 高懷寄寸心 絕學傳千古 香港龍音制作有限公司 國樂大師CD專輯 系列制品述評 四 吳景略 中國音樂學 2004 2 14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我从50年代初期就开始广泛地听南北琴人的演奏 有的当面听 有的听录音 有的老先生搞琴艺搞了很长时期 在技术上大部分做不到精准 吴老在众多的琴人中很难得地做到了技艺精熟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就古琴来谈古琴 常常提倡 萧散闲远 的一面 这一面的极端就是枯窘 有相当一部分琴人弹的枯窘 不够生动 吴老弹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气韵生动 一方面是他艺术的天赋所致 一方面是融汇了其他民乐演奏的特长 所以他能保持古琴的特点 古琴的魅力 同时他比多数琴人弹的更富有表现力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古琴的 萧散闲远 这个传统的美学观点 造就了相当一部分琴人弹的比较干枯 强调古 强调苍古 容易走向另一面 就在书家 也有几个相当有名的书家写的字象干柴一样 强调苍劲就走向这一面 我不赞成 苍劲也应该包括韵的一面 应该有艺术性 不应仅仅是强调苍老 还应该具备人的生动活泼的内心的感受 应该传神 我觉得吴先生弹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它的可解性 他的作品有一定的深度 但都比较容易懂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在演奏古曲中 有的人标榜 古 实际却非常平淡平庸 那个 古 我就把它叫做假古董 真正的古董 好的古董都是生动活泼的 具有古代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力量 吴老弹的 渔樵问答 也有古人的那种闲远的东西 它的主要方面却是入世的东西 而不是出世的东西 不是隐逸的东西 他弹的很潇洒 和古人的情趣是一致的 但他有健美的一面 健美在古琴里边或在民乐的很多古曲里都是难得做到的 而吴老的古琴演奏风格具备这样一个健美的特点 他的演奏整个比较雄迈 同时它又有美的绮丽的一面 我常常联想到清朝的一个书法家刘墉 刘石庵 他用的一个图章叫 飞腾绮丽 我觉得这四个字跟吴先生的演奏风格比较贴切 它很生动但又很美 整个是绮丽的 又是健美的 它具备了健美的一面 又具备了苍古的一面 所以他弹的很有力 特别是他近些年的演奏 非常苍古遒劲 坚 亮 彩都具备了 又很松活 藍玉崧 飛騰綺麗 一代宗師 人民音樂 1986 11 14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艺术总是要精细的 再豪放的东西也是在精心的琢磨下产生的 粗心大意不可能有好的艺术 苏东坡说 始知真放在精微 吴先生弹的很精细 但并不琐碎 听起来落落大方 气象宽博挺拔 弹的很绮丽但是没有任何靡靡之音的色彩 整个音乐从头到尾都是非常畅达的 畅达也不是所有的演奏家都能做到的 很多人的演奏听起来是疙疙痞瘩的 音乐的内涵不那么通畅 而吴老弹的非常畅达 是所谓的骨气洞达 他弹的既有松风流水古人超逸的一面 又不像有些人颓唐衰飒 吴先生之所以能形成他这样的风格 我觉得是由于能 通古今之变 他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既继承了古代的东西 又接受了艺术发展上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蕭興華 吴景略的古琴艺术 人民音樂 1986 11 17 2021 08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8 15 成 公亮 秋籟居憶舊 人生就是一瞬間的過程 北京 中華書局 2015 258 ISBN 9787101107050 中央音乐学院 吴景略介绍 2006北京 國際古琴音樂文化週 暨紀念古琴大師吳景略誕辰100周年 2006 06 30 2021 1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10 外部連結 编辑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 瀟湘水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 漁樵問答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上的吳景略演奏之 陽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吳景略 amp oldid 7391670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