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九三〇事件

九三〇事件[註 1]印尼語Gerakan 30 September,缩写为G-30-S或Gestok),或稱為“印尼反共運動”[2]。是以总统卫队翁东为首的军官发动军事政变 [註 2],而后被親西方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平定,並隨後在全国策动反共大屠杀

九三〇事件
Gerakan 30 September

1965年10月3日,從雅加達郊區的一口老井中取出7具遇難者屍體
日期1965年10月1日
地点
结果

九三〇运动政变失败

参战方
九三〇运动(印度尼西亚陆军中的自称派系)

印度尼西亞政府

  • 印度尼西亚陆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翁東 蘇卡諾
伤亡与损失
6 名印度尼西亚军方指挥官在政变中被杀。
苏哈托於1963年

背景

自從1945年,印度尼西亚国父蘇卡諾成功领导獨立運動脫離荷蘭殖民以来,在外交政策上便越来越向苏联靠拢及倾向共产主义阵营。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華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和帮助下,蘇卡諾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执政政府发展得越来越蓬勃。同时在1965年,印尼共产党的势力已几乎无处不在,得到眾多民众支持。

印尼总统兼总理蘇卡諾主張「大印度尼西亞」,1962年起宣稱「馬來西亞是新殖民地產物」,并反對馬來西亞建國[3],並支持砂拉越以當地華人為主的共产黨游擊隊。西方國家因此將蘇卡諾視為對東南亞地區穩定的威脅,希望推翻蘇卡諾政權。

政变及大清洗

1965年9月30日,翁东中校宣布发动“九三〇运动”。10月1日凌晨,翁东中校指挥的部队分头袭击了陆军司令雅尼英语Ahmad Yani中将和纳苏蒂安等七位将领的住所,绑架了以雅尼中将为首的六名将领并将他们杀害。翁东中校透过电台向全国宣布,他已粉碎印尼“将领委员会”的政变阴谋,并成立“革命委员会”。然而將領委員會中的軍事強人,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并不在逮捕之列。他在得知政变发生的消息后,召开了陆军战略司令部工作人员会议,随后接管了陆军的领导权,從蘇門答臘調動大量軍隊進入雅加達。当天傍晚时分,苏哈托的部队夺回印尼共和国电台和中央电报大楼,午夜时分又夺取了哈利姆空军基地。

 
1966年10月从印尼撤离到中国的侨民

10月2日,印尼共产党在雅加達的日報發表社論支持“九三〇运动”,梭羅市印尼共产党的市長同日也宣佈支持“九三〇运动”,印尼共产党也參加日惹支持“九三〇运动”的遊行。加上印尼共产党參與殺死六名将领,導致反共的軍官決心摧毀印尼共产党[4]。翁東中校等人被抓获并判处死刑,印尼共产党领导人艾地於11月22日被捕並秘密處決[5]。虽然总统蘇卡諾并未公开表示支持九三〇運動,但他的權力也被政變的軍方架空。

陆军在苏哈托的领导下,隨即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大清洗。由于印尼共产党的华人居多,许多非共產黨黨員的华人也受牽連被處決。军方还对共产党的村落发动突袭,杀死大部分或全部的村民。死亡人数估计在10万至300万人之间,但学界的共识约在50万人左右[6]

在苏哈托掌权后,印尼共产党的倖存者被称为「tapol」(tahanan politik 或“政治拘留者”)。Tapol常未经审判便被监禁,财产遭没收或摧毁,配偶、子女与亲戚因“连带关系”获罪。近年来,许多tapol提出了上诉,要求公民权以及赔偿,其中最著名者是曾获国际笔会自由写作奖的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当时的强迫劳动、饥饿、拷打及其他虐待[7]

后续发展

除了导致大量共产党员被殺害之外,大量华人因為當時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中国共产党的關係也遭处决。此事件使眾多的印尼华人被迫离开印尼,僑居海外生活。印尼政治從1966年起轉向苏哈托威權的新秩序三十餘年,這期間強調以建國五項原則來對抗共產主義[8]

这次政变对印尼政局的影响包括:

  1. 印尼在外交上由倾向苏联变成倾向美国,在冷战时,印尼军方因此得到美国的支持。
  2. 大批华人被杀,以及逃往國外。由于两国间的双重国籍协定被印尼单方面撕毁,令不少印尼华人的国籍身份,至今仍有含混不清之处。而在当地幸存的华人,在1970年代被迫归化印尼国籍,放弃原有中文姓氏,在多方面受到种族歧视至今。而华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農曆新年要偷偷摸摸的庆祝。但在华裔穆斯林学者瓦希德当选总统,以及梅加瓦蒂总统、苏西洛总统努力下,情况渐有改善。
  3. 1960年代大量印尼华人回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中国大陆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活动。[9]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公开宣布准备从印尼接侨60万。到1967年10月30日中国大陸同印尼断绝外交关系为止,中国大陸共接侨9万多人。从1960年到1967年,共有20万人回國,使用了邮轮飞机等手段,在东南沿海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华侨农场[10][11]其中很多印尼华侨是中国大陸羽毛球的杰出运动员教练员,比如王文教,侯加昌汤仙虎
  4. 台灣在1960年亦有派遣船隻撤回華僑[12]
  5. 印尼在政变后,被蘇哈托独裁统治多年,因缺乏民主和言论自由,当地吏治亦因此长期败坏,得不到合理解决,至今仍有后遗症。
  6. 蘇哈托掌權後,改善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印尼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增加。1966年6月1日,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曼谷協定,中止兩國衝突;1966年8月11日,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雅加達協定,兩國重新建交。1967年8月6日,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於8月8日發表了《曼谷宣言》,東南亞國家協會正式成立。[13][14]

国际人民法庭判决

2016年7月20日,位于荷兰海牙非政府機構国际人民法庭(英語:International People’s Tribunal)作出判决,印尼政府在1965年镇压共产党支持者时犯下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并建议印尼政府向受害者道歉,惩罚作恶者,赔偿幸存者。但是,此判决没有法律约束力,发布次日印尼政府即表示拒绝接受和执行。该法庭同时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当时印尼政府反人类罪行的共犯:如美国在清楚知道印尼军方正在策动大规模屠杀计划时仍向印尼军方提供武器等支持并提供了大量共产主义分子名单、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利用本国媒体帮助印尼军方进行虚假的国际政治宣传,并且在知道反人类罪行发生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15][16][17]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年7月21日报道称,国际人民法庭在调查该案期间曾邀请印尼和美英澳派员参加,遭到拒绝。澳大利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法庭“不是正式的国际法庭或仲裁庭,而是个人权机构”,澳方拒绝任何共谋指控。[17]

外力介入的部分猜测

英国

英国记者Paul Lashmar与Oliver James自1997年起在《独立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探讨英国与九三零事件的幕后联系。根据这些报导所述,英国外交部的信息研究部(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简称IRD)曾针对印尼共产党、印尼华人与蘇卡諾展开一系列的反宣传,此计旨在复制英国对付马来亚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据当时BBC新加坡特派员Roland Challis之说,由于蘇卡諾拒绝记者入境,英国驻雅加达的大使馆就成为资讯的唯一来源,IRD 因此有机会操作新闻。例如,BBC報導共党将血洗雅加达,就是由IRD的心战专家Norman Reddaway所編造的谣言。[18][19]

在2000年8月16日的《独立报》上,战时国防部秘书Denis Healey爵士承认IRD曾介入此事,他否认英国秘密情报局占有任何角色,并称英国对印尼军方右翼的军事支持,其“个人一无所知”。但他也指出,如果确有此计划,他“无疑会支持”。[18]

英国政府一概否认秘密情报局在事件中的角色,相关文献早年仍未解密。[20]不過,據英國《衛報》2021年10月17日報道,英國國家檔案館新近解密的一份外交部解密文件顯示,蘇卡諾當時反對前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建國而作出敵意行為,包括自1963 年起派軍隊到馬來西亞邊境引發小型衝突及武裝入侵。英國外交部的IRD遂派出多名專業宣傳員到新加坡,對蘇卡諾政權及支持蘇卡諾的印尼共產黨進行「黑色宣傳」。IRD的小組製作的宣傳材料使用印尼語言,佯裝出自新加坡的印尼僑民之手,針對印尼當地的知名及具影響力人士,包括陸軍將領在內的反共分子展開宣傳。[21]

美国

从1990年起,一些美国外交官开始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透漏他们曾编写印尼“共产特工”名单,交予亲苏哈托的军人与情报人员。美国记者 Kathy Kadane 访问了许多前美军军官与中情局人员,他们提到一份印尼共产党特工名单,一旦其中有人被捕或身亡,美方即在名字上打勾。他们与英国密切合作,因为英国也须保护它在马来西亚的利益。[22]

2001年,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库获得了几份美国国务院的内部文件,表明美国与苏哈托的紧密联系。[23]不过国家安全档案库方面则指出这些通信文件曾被严重修改。

洛杉磯加州大學 Geoffrey Robinson 教授認為,雖然很難証實美國政府參與的程度,但有証據証明美國政策使得政變更容易成功。[24]伯恩大學克里斯汀·格拉赫英语Christian Gerlach教授認為缺乏英美導演政變的証據,但是在政變後英美用宣傳支持政變。[25]

澳大利亚

 
九三〇事件纪念碑

近年来的资料也表明,澳大利亚對印尼的大屠杀知情。[26]如据澳大利亚《雪梨晨鋒報》称,澳知道实情,但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军队的血腥政变”。[27]1990年代初,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说,苏哈托的政变,是澳大利亚战后战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27]

参见

注释

  1. ^ 亦因大量无辜印尼华人被牵连亦被列“印尼排華”事件之一[1]
  2. ^ 印度尼西亚政府认为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的政变

参考文献

  1. ^ 印尼总统大选:历史上的反华、排华事件. BBCnews中文. BBC. 2019年4月17日 [2022-12-18]. (原始内容于2020-02-15). 
  2. ^ Leo Suryadinata.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Glossary and index.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年: 10 [2014-09-23]. ISBN 978-981-4414-13-5.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英文)
  3. ^ 謝詩堅. 馬來西亞在磨難中誕生. 東方日報. 2012年9月12日 [2013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于2014年2月2日). 
  4. ^ Merle Calvin Rickl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9–340 [2013-10-07]. ISBN 978-0-8047-4480-5. (原始内容于2014-07-05). 
  5. ^ John Roosa. Pretext for Mass Murder: The September 30th Movement and Suharto's Coup d'Etat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5 September 2006: 69 [2013-10-07]. ISBN 978-0-299-22033-4.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6. ^ Robert Cribb. Genocide in Indonesia, 1965-1966.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June 2001, 3 (no. 2): pp. 219–239. doi:10.1080/713677655. 
  7. ^ Pramoedya Ananta Toer, The Mute's Soliloquy: A Memoir, Penguin (April 3, 2000). ISBN 978-0-14-028904-6
  8. ^ Ursula Rao; John Hutnyk. Celebrating Transgression: Method and Politics i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ulture. Berghahn Books. 2006年: 94 [2014-09-23]. ISBN 978-1-84545-025-0.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9. ^ 1960年中共建政後首次海外大撤侨 从印尼接回6万多华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搜狐
  10. ^ 印尼的闽籍华侨华人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6-15.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11. ^ 亲历1966年光华轮印尼大撤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犀乡资讯网
  12. ^ 葉欣玟. (PDF). [2020-08-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1-14). 當時臺灣和大陸皆有派船到印尼 
  13. ^ Jurgen Haacke.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Routledge. 13 May 2013: 40–43 [2013-10-07]. ISBN 978-1-136-13146-2. (原始内容于2014-06-26). (英文)
  14. ^ Franklin B. Weinstein. Indonesia Abandons Confronta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Functions of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 Equinox Publishing. 1 July 2009: 36–42 [2013-10-07]. ISBN 978-602-8397-45-2. (原始内容于2014-06-26). (英文)
  15. ^ Indonesia's Mass Killings of 1965 Wer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ternational Judges Say. Time. 2016-07-20 [2017-07-05]. (原始内容于2017-06-06). (英文)
  16. ^ International Court Revisits Indonesia's 1965 Mass Killings. The Diplomat. 2015-11-19 [2017-07-05]. (原始内容于2017-07-31). (英文)
  17. ^ 17.0 17.1 作者:辛斌; 责编:何卓谦. 印尼屠华事件被判“反人类” 美英澳是军方的帮凶. 环球网. 环球时报. [2022-12-18]. (原始内容于2022-12-18). 
  18. ^ 18.0 18.1 Bandana Rai. Gorkhas: The Warrior Race.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9: 238–239 [2014-04-23]. ISBN 978-81-7835-776-8.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19. ^ Obituary: Norman Reddaway. 《独立报》. November 3, 1999 [2014-02-02]. (原始内容于2014-02-26). (英文)
  20. ^ The Independent, December 6, 2000
  21. ^ 英情報文件解密印尼排華 揭英間諜煽動大屠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力報 2021年10月19日
  22. ^ San Francisco Examiner, May 20, 1990
  23. ^ CIA Stalling State Department Histories.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乔治华盛顿大学. [2014-02-02]. (原始内容于2014-01-22). (英文)
  24. ^ Geoffrey Robinson. Post-Coup Massacre in Bali. Daniel S. Lev; Ruth Thomas McVey (编). Making Indonesia. SEAP Publications. 1 January 1996: 125–126 [2014-02-02]. ISBN 978-0-87727-719-4. (原始内容于2014-06-27). (英文)
  25. ^ Christian Gerlach. Extremely Violent Societies: Mass Violence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October 2010: 79–81 [2014-02-02]. ISBN 978-1-139-49351-2. (原始内容于2014-06-27). (英文)
  26. ^ Accomplices in Atrocity. The Indonesian killings of 1965. 澳洲廣播公司. 2008-09-07 [2014-04-14]. (原始内容于2014-04-24). (英文)
  27. ^ 27.0 27.1 The nation builder. 雪梨晨鋒報. 2008-02-02 [2014-04-14]. (原始内容于2015-02-25). (英文)

外部链接

九三, 事件, 印尼語, gerakan, september, 缩写为g, s或gestok, 或稱為, 印尼反共運動, 是以总统卫队翁东为首的军官发动军事政变, 而后被親西方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平定, 並隨後在全国策动反共大屠杀, gerakan, september1965年10月3日, 從雅加達郊區的一口老井中取出7具遇難者屍體日期1965年10月1日地点, 印度尼西亞雅加达, 爪哇岛结果九三, 运动政变失败, 印度尼西亚爆发反共清洗, 印度尼西亚大屠杀, 1965年, 1966年, 苏哈托, . 九三 事件 註 1 印尼語 Gerakan 30 September 缩写为G 30 S或Gestok 或稱為 印尼反共運動 2 是以总统卫队翁东为首的军官发动军事政变 註 2 而后被親西方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平定 並隨後在全国策动反共大屠杀 九三 事件Gerakan 30 September1965年10月3日 從雅加達郊區的一口老井中取出7具遇難者屍體日期1965年10月1日地点 印度尼西亞雅加达 爪哇岛结果九三 运动政变失败 印度尼西亚爆发反共清洗 印度尼西亚大屠杀 1965年 1966年 苏哈托 纳苏蒂安等反共将领夺取国家政权 印尼共产党和 共产主义 馬克思列寧主義 在1966年的人民协商会议同时禁止参战方九三 运动 印度尼西亚陆军中的自称派系 印度尼西亞政府 印度尼西亚陆军指挥官与领导者翁東蘇卡諾伤亡与损失6 名印度尼西亚军方指挥官在政变中被杀 苏哈托於1963年 目录 1 背景 2 政变及大清洗 3 后续发展 3 1 国际人民法庭判决 4 外力介入的部分猜测 4 1 英国 4 2 美国 4 3 澳大利亚 5 参见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8 外部链接背景 编辑自從1945年 印度尼西亚国父蘇卡諾成功领导獨立運動脫離荷蘭殖民以来 在外交政策上便越来越向苏联靠拢及倾向共产主义阵营 在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和帮助下 蘇卡諾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党执政政府发展得越来越蓬勃 同时在1965年 印尼共产党的势力已几乎无处不在 得到眾多民众支持 印尼总统兼总理蘇卡諾主張 大印度尼西亞 1962年起宣稱 馬來西亞是新殖民地產物 并反對馬來西亞建國 3 並支持砂拉越以當地華人為主的共产黨游擊隊 西方國家因此將蘇卡諾視為對東南亞地區穩定的威脅 希望推翻蘇卡諾政權 政变及大清洗 编辑1965年9月30日 翁东中校宣布发动 九三 运动 10月1日凌晨 翁东中校指挥的部队分头袭击了陆军司令雅尼 英语 Ahmad Yani 中将和纳苏蒂安等七位将领的住所 绑架了以雅尼中将为首的六名将领并将他们杀害 翁东中校透过电台向全国宣布 他已粉碎印尼 将领委员会 的政变阴谋 并成立 革命委员会 然而將領委員會中的軍事強人 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 并不在逮捕之列 他在得知政变发生的消息后 召开了陆军战略司令部工作人员会议 随后接管了陆军的领导权 從蘇門答臘調動大量軍隊進入雅加達 当天傍晚时分 苏哈托的部队夺回印尼共和国电台和中央电报大楼 午夜时分又夺取了哈利姆空军基地 1966年10月从印尼撤离到中国的侨民 10月2日 印尼共产党在雅加達的日報發表社論支持 九三 运动 梭羅市印尼共产党的市長同日也宣佈支持 九三 运动 印尼共产党也參加日惹支持 九三 运动 的遊行 加上印尼共产党參與殺死六名将领 導致反共的軍官決心摧毀印尼共产党 4 翁東中校等人被抓获并判处死刑 印尼共产党领导人艾地於11月22日被捕並秘密處決 5 虽然总统蘇卡諾并未公开表示支持九三 運動 但他的權力也被政變的軍方架空 陆军在苏哈托的领导下 隨即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大清洗 由于印尼共产党的华人居多 许多非共產黨黨員的华人也受牽連被處決 军方还对共产党的村落发动突袭 杀死大部分或全部的村民 死亡人数估计在10万至300万人之间 但学界的共识约在50万人左右 6 在苏哈托掌权后 印尼共产党的倖存者被称为 tapol tahanan politik 或 政治拘留者 Tapol常未经审判便被监禁 财产遭没收或摧毁 配偶 子女与亲戚因 连带关系 获罪 近年来 许多tapol提出了上诉 要求公民权以及赔偿 其中最著名者是曾获国际笔会自由写作奖的作家普拉姆迪亚 阿南达 杜尔 在他的回忆录中 提到当时的强迫劳动 饥饿 拷打及其他虐待 7 后续发展 编辑除了导致大量共产党员被殺害之外 大量华人因為當時印度尼西亞共產黨親中国共产党的關係也遭处决 此事件使眾多的印尼华人被迫离开印尼 僑居海外生活 印尼政治從1966年起轉向苏哈托威權的新秩序三十餘年 這期間強調以建國五項原則來對抗共產主義 8 这次政变对印尼政局的影响包括 印尼在外交上由倾向苏联变成倾向美国 在冷战时 印尼军方因此得到美国的支持 大批华人被杀 以及逃往國外 由于两国间的双重国籍协定被印尼单方面撕毁 令不少印尼华人的国籍身份 至今仍有含混不清之处 而在当地幸存的华人 在1970年代被迫归化印尼国籍 放弃原有中文姓氏 在多方面受到种族歧视至今 而华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農曆新年要偷偷摸摸的庆祝 但在华裔穆斯林学者瓦希德当选总统 以及梅加瓦蒂总统 苏西洛总统努力下 情况渐有改善 1960年代大量印尼华人回到中国大陆 香港和台湾 中国大陆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活动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公开宣布准备从印尼接侨60万 到1967年10月30日中国大陸同印尼断绝外交关系为止 中国大陸共接侨9万多人 从1960年到1967年 共有20万人回國 使用了邮轮飞机等手段 在东南沿海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华侨农场 10 11 其中很多印尼华侨是中国大陸羽毛球的杰出运动员教练员 比如王文教 侯加昌 汤仙虎 台灣在1960年亦有派遣船隻撤回華僑 12 印尼在政变后 被蘇哈托独裁统治多年 因缺乏民主和言论自由 当地吏治亦因此长期败坏 得不到合理解决 至今仍有后遗症 蘇哈托掌權後 改善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 印尼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增加 1966年6月1日 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曼谷協定 中止兩國衝突 1966年8月11日 印尼與馬來西亞簽訂雅加達協定 兩國重新建交 1967年8月6日 印尼 馬來西亞 新加坡 菲律賓 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 於8月8日發表了 曼谷宣言 東南亞國家協會正式成立 13 14 国际人民法庭判决 编辑 2016年7月20日 位于荷兰海牙的非政府機構国际人民法庭 英語 International People s Tribunal 作出判决 印尼政府在1965年镇压共产党支持者时犯下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 并建议印尼政府向受害者道歉 惩罚作恶者 赔偿幸存者 但是 此判决没有法律约束力 发布次日印尼政府即表示拒绝接受和执行 该法庭同时认为 美国 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当时印尼政府反人类罪行的共犯 如美国在清楚知道印尼军方正在策动大规模屠杀计划时仍向印尼军方提供武器等支持并提供了大量共产主义分子名单 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利用本国媒体帮助印尼军方进行虚假的国际政治宣传 并且在知道反人类罪行发生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 15 16 17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同年7月21日报道称 国际人民法庭在调查该案期间曾邀请印尼和美英澳派员参加 遭到拒绝 澳大利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该法庭 不是正式的国际法庭或仲裁庭 而是个人权机构 澳方拒绝任何共谋指控 17 外力介入的部分猜测 编辑英国 编辑 英国记者Paul Lashmar与Oliver James自1997年起在 独立报 上发表一系列文章 探讨英国与九三零事件的幕后联系 根据这些报导所述 英国外交部的信息研究部 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 简称IRD 曾针对印尼共产党 印尼华人与蘇卡諾展开一系列的反宣传 此计旨在复制英国对付马来亚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据当时BBC驻新加坡特派员Roland Challis之说 由于蘇卡諾拒绝记者入境 英国驻雅加达的大使馆就成为资讯的唯一来源 IRD 因此有机会操作新闻 例如 BBC報導共党将血洗雅加达 就是由IRD的心战专家Norman Reddaway所編造的谣言 18 19 在2000年8月16日的 独立报 上 战时国防部秘书Denis Healey爵士承认IRD曾介入此事 他否认英国秘密情报局占有任何角色 并称英国对印尼军方右翼的军事支持 其 个人一无所知 但他也指出 如果确有此计划 他 无疑会支持 18 英国政府一概否认秘密情报局在事件中的角色 相关文献早年仍未解密 20 不過 據英國 衛報 2021年10月17日報道 英國國家檔案館新近解密的一份外交部解密文件顯示 蘇卡諾當時反對前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建國而作出敵意行為 包括自1963 年起派軍隊到馬來西亞邊境引發小型衝突及武裝入侵 英國外交部的IRD遂派出多名專業宣傳員到新加坡 對蘇卡諾政權及支持蘇卡諾的印尼共產黨進行 黑色宣傳 IRD的小組製作的宣傳材料使用印尼語言 佯裝出自新加坡的印尼僑民之手 針對印尼當地的知名及具影響力人士 包括陸軍將領在內的反共分子展開宣傳 21 美国 编辑 从1990年起 一些美国外交官开始向 华盛顿邮报 等媒体透漏他们曾编写印尼 共产特工 名单 交予亲苏哈托的军人与情报人员 美国记者 Kathy Kadane 访问了许多前美军军官与中情局人员 他们提到一份印尼共产党特工名单 一旦其中有人被捕或身亡 美方即在名字上打勾 他们与英国密切合作 因为英国也须保护它在马来西亚的利益 22 2001年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档案库获得了几份美国国务院的内部文件 表明美国与苏哈托的紧密联系 23 不过国家安全档案库方面则指出这些通信文件曾被严重修改 洛杉磯加州大學 Geoffrey Robinson 教授認為 雖然很難証實美國政府參與的程度 但有証據証明美國政策使得政變更容易成功 24 伯恩大學的克里斯汀 格拉赫 英语 Christian Gerlach 教授認為缺乏英美導演政變的証據 但是在政變後英美用宣傳支持政變 25 澳大利亚 编辑 九三 事件纪念碑 近年来的资料也表明 澳大利亚對印尼的大屠杀知情 26 如据澳大利亚 雪梨晨鋒報 称 澳知道实情 但仍 一如既往地支持军队的血腥政变 27 1990年代初 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保罗 基廷说 苏哈托的政变 是澳大利亚战后战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 27 参见 编辑黑色五月暴动 杀戮演绎 红溪惨案注释 编辑 亦因大量无辜印尼华人被牵连亦被列 印尼排華 事件之一 1 印度尼西亚政府认为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的政变参考文献 编辑 印尼总统大选 历史上的反华 排华事件 BBCnews中文 BBC 2019年4月17日 2022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15 Leo Suryadinata Southeast Asian Personalities of Chinese Descent Glossary and index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年 10 2014 09 23 ISBN 978 981 4414 13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英文 謝詩堅 馬來西亞在磨難中誕生 東方日報 2012年9月12日 2013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日 Merle Calvin Rickl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9 340 2013 10 07 ISBN 978 0 8047 4480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5 John Roosa Pretext for Mass Murder The September 30th Movement and Suharto s Coup d Etat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5 September 2006 69 2013 10 07 ISBN 978 0 299 22033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Robert Cribb Genocide in Indonesia 1965 1966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June 2001 3 no 2 pp 219 239 doi 10 1080 713677655 引文格式1维护 冗余文本 link Pramoedya Ananta Toer The Mute s Soliloquy A Memoir Penguin April 3 2000 ISBN 978 0 14 028904 6 Ursula Rao John Hutnyk Celebrating Transgression Method and Politics i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Culture Berghahn Books 2006年 94 2014 09 23 ISBN 978 1 84545 025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1960年中共建政後首次海外大撤侨 从印尼接回6万多华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搜狐 印尼的闽籍华侨华人 Archive is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4 06 15 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亲历1966年光华轮印尼大撤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犀乡资讯网 葉欣玟 從異域到在地 印尼華僑來台後的生活面貌 PDF 2020 08 31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1 14 當時臺灣和大陸皆有派船到印尼 Jurgen Haacke ASEAN 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Routledge 13 May 2013 40 43 2013 10 07 ISBN 978 1 136 13146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26 英文 Franklin B Weinstein Indonesia Abandons Confronta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Functions of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 Equinox Publishing 1 July 2009 36 42 2013 10 07 ISBN 978 602 8397 45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26 英文 Indonesia s Mass Killings of 1965 Were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ternational Judges Say Time 2016 07 20 2017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06 英文 International Court Revisits Indonesia s 1965 Mass Killings The Diplomat 2015 11 19 2017 07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31 英文 17 0 17 1 作者 辛斌 责编 何卓谦 印尼屠华事件被判 反人类 美英澳是军方的帮凶 环球网 环球时报 2022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2 18 18 0 18 1 Bandana Rai Gorkhas The Warrior Race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9 238 239 2014 04 23 ISBN 978 81 7835 776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Obituary Norman Reddaway 独立报 November 3 1999 2014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26 英文 The Independent December 6 2000 英情報文件解密印尼排華 揭英間諜煽動大屠殺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力報 2021年10月19日 San Francisco Examiner May 20 1990 CIA Stalling State Department Histories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乔治华盛顿大学 2014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22 英文 Geoffrey Robinson Post Coup Massacre in Bali Daniel S Lev Ruth Thomas McVey 编 Making Indonesia SEAP Publications 1 January 1996 125 126 2014 02 02 ISBN 978 0 87727 719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27 英文 Christian Gerlach Extremely Violent Societies Mass Viol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October 2010 79 81 2014 02 02 ISBN 978 1 139 49351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6 27 英文 Accomplices in Atrocity The Indonesian killings of 1965 澳洲廣播公司 2008 09 07 2014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24 英文 27 0 27 1 The nation builder 雪梨晨鋒報 2008 02 02 2014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25 英文 外部链接 编辑Shadow Pla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ger Tales Indonesi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onesia 1965 The Coup That Backfired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九三 事件 amp oldid 7782885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