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加尔默罗会

加尔默罗会拉丁語Ordo fratrum Beatæ Virginis Mariæ de monte Carmelo,又譯迦密會,俗称圣衣会,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12世纪中叶,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Bertold)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又译“迦密山”)。会规严格,包括守斋、苦行、缄默不语、与世隔绝。

加爾默羅山聖母瑪利亞兄弟修會
Order of the Brothers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Mount Carmel
簡稱加尔默罗会
(Order of Carmelites;O.Carm.)
命名缘由迦密山
成立時間12世紀末期
創始人Saint Bertold[*]
類型羅馬天主教修會英语Catholic religious order
總部義大利羅馬喬凡尼蘭薩街
總會長
總主教弗蘭多·米蘭·羅梅諾神父
(Most Rev. Fr. Fernando Millán Romeral)
標語Zelo zelatus sum pro Domino Deo exercituum
("With zeal have I been zealous for the Lord God of hosts")
網站www.ocarm.org

歷史

加爾默耳山是以色列的一座高山,在聖經上屢被上主降福的象徵(依35:2 ;歌7:6),是眾先知時代苦修祈禱的地方。厄里亞先知曾久居此地,是以亦名「厄里亞山」他在這山上曾與依則貝耳供養的450個假先知對質(列上18:19-20),證明其虛偽。耶穌降生後,那些先知的弟子們都移到歐洲等各地成立嘉爾默羅隱修院,傳福音的方式和以前一樣:祈禱、隱修和勞動工作。

公元1251年,在英國的隱修院院長聖西滿思鐸神父和各會士日夕熱切祈禱。因此聖母特別顯現於聖西滿思鐸神父,頒授棕色的聖母聖衣;並許諾:「凡佩戴而孝愛聖母的人,能得到善終,死後在煉獄,聖母要迅速救他升天堂」。因此,加尔默罗会也中譯聖衣會。

现状

 
阿根廷諾戈亞的加尔默罗会修女

2001年,成员增长到25个主教轄區的2,100名男性修道士,和70座修道院的700名隐修女。此外,全世界还有25,000-30,000名在俗会员。主教轄區分佈於澳大利亚、巴西、英国、加拿大、智利、匈牙利、德国、印度、印尼、爱尔兰、意大利、马耳他、荷兰、波兰、新加坡、西班牙、葡萄牙與美国。直属于總會長的組織分布在阿根廷、法国、捷克、多米尼加共和国、黎巴嫩、菲律宾和葡萄牙。

加尔默罗会傳教團分佈於玻利维亚、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哥伦比亚、印度、肯尼亚、立陶宛、墨西哥、莫桑比克、秘鲁、罗马尼亚、坦桑尼亚、特立尼达、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

隐修院修女分布在巴西、丹麥、多米尼加共和国、芬蘭、德国、匈牙利、印尼、冰島、愛爾蘭、意大利、肯尼亚、荷兰、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秘鲁、菲律宾、西班牙、瑞典、葡萄牙、臺灣、英國和美国。男女隐修院分布在巴西、法国、印尼、黎巴嫩、意大利和美国。

各地情形

中国

18世紀,曾有2名加爾默羅會士至北京,並客死於中國[1]。1869年加尔默罗会传入中国上海,1874年在上海建立土山湾圣衣院(原址即今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后又在重庆、云南和香港赤柱建立修院。男修会则在湖北黄州创立修院。1950年撤出中国大陆,当时有修女14人,其中外籍6人。

2008年底,为建造电影博物馆,上海电影制片厂拆除了圣衣院大楼

上海

重慶

1920年9月,天主教重慶教區主教舒福隆邀請上海聖衣院來渝。1921年5月18日,上海派法籍安納保祿為首的外籍修女4人、中國修女3人來渝成立重慶修會,暫住曾家岩諶家院子,設苦修院1所,1925年在龍家灣152、153號的修會房屋落成,才由諶家院子搬入,隨即招收萬席珍等3名中國修女入會。該院設正、副院長、當家各1人。歷任院長均法籍。修女著灰衣,入院後即不得外出,平時在院內做手工、種菜、念經、學拉丁文。死後葬該院內。該院經濟來源為修女入院交納保證金、修女繼承遺產和親友捐贈、羅馬和法國聖衣會常年補貼、修女手工收入等。該會在重慶成立後,先後入會的有中國修女30人,外籍修女15人,其中除病故、退出和還俗者外,至1949年12月院內尚有中國修女13人,外籍修女7人。50年代初,有修女18人,1951年8月1日,7名外籍修女離渝回國。1952年,中國修女萬席珍任院長、鄧宇芳任副職,1985年,尚有萬席珍等5名修女住在若瑟堂附近的教會房內[2][3]。1995年舊城改造時,苦修院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市環保局宿舍。

該堂地址在今渝中區龍家灣關聖梯聖家醫院[4]。另外民國時期明誠中學位於上曾家岩苦修院內,其前身為啟明學堂。學校設初小、初中,教師主要以教堂修女兼任,教授法語、格致學和其他科學知識。上曾家岩天主教苦修院創辦人為法國傳教士潘耶,教堂選址在曾家岩北面山坡的上部,總體規劃依山就勢,房屋依地形的變化由下往上分台布置,教堂分為誦經區和教學區兩大部分,其間由一條名為「梯聖關」的十字形甬道從中分開。該甬道在平面上又恰好形成拉丁十字造型。除經堂為二層樓房外,其餘多為平房,體量都不大,唯有經堂前的尖頂塔樓向上突起,打破了附近建築群的橫向格局。教堂在巧妙利用自然山形地貌上手法獨特,可以讓人隱約感受到歐洲古典同林式布局構圖的趣味[5]

臺灣

1954年在台湾新竹芎林建立修女隱修院,1996年在台北深坑建立另個修女隱修院。2018年底,芎林隱修院人數再次達到上限,於是在台湾嘉義縣大林籌建另個修女隱修院,並發出公開募款信[6]

知名人物

註釋

  1. ^ 《基督教大辭典》
  2. ^ 《四川省志宗教志》
  3. ^ 《重慶市市中區志》
  4. ^ 重慶市警察局:外國教會調查表(1937年10月6日),《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社會》
  5. ^ 《學舍百年-重慶中小學校近代建築》
  6. ^ 加爾默羅靈修網 http://www.carmelangel.org/mainpage/10325-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源与外部链接

  • Scaff-Herzog宗教百科全书
  • 加尔默罗会网站目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加尔默罗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nedict Zimmerman. 天主教百科全书, 1908.
  • 加尔默罗会主页(O.Car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加尔默罗会, 拉丁語, ordo, fratrum, beatæ, virginis, mariæ, monte, carmelo, 又譯迦密會, 俗称圣衣会, 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 12世纪中叶, 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 bertold, 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 又译, 迦密山, 会规严格, 包括守斋, 苦行, 缄默不语, 与世隔绝, 加爾默羅山聖母瑪利亞兄弟修會order, brothers, blessed, virgin, mary, mount, carmel簡稱, order, carmelite. 加尔默罗会 拉丁語 Ordo fratrum Beatae Virginis Mariae de monte Carmelo 又譯迦密會 俗称圣衣会 是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 12世纪中叶 由意大利人贝托尔德 Bertold 创建于巴勒斯坦的加尔默罗山 又译 迦密山 会规严格 包括守斋 苦行 缄默不语 与世隔绝 加爾默羅山聖母瑪利亞兄弟修會Order of the Brothers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Mount Carmel簡稱加尔默罗会 Order of Carmelites O Carm 命名缘由迦密山成立時間12世紀末期創始人Saint Bertold 類型羅馬天主教修會 英语 Catholic religious order 總部義大利羅馬喬凡尼蘭薩街總會長總主教弗蘭多 米蘭 羅梅諾神父 Most Rev Fr Fernando Millan Romeral 標語Zelo zelatus sum pro Domino Deo exercituum With zeal have I been zealous for the Lord God of hosts 網站www ocarm org 目录 1 歷史 1 1 现状 2 各地情形 2 1 中国 2 1 1 上海 2 1 2 重慶 2 2 臺灣 3 知名人物 4 註釋 5 资源与外部链接歷史 编辑加爾默耳山是以色列的一座高山 在聖經上屢被上主降福的象徵 依35 2 歌7 6 是眾先知時代苦修祈禱的地方 厄里亞先知曾久居此地 是以亦名 厄里亞山 他在這山上曾與依則貝耳供養的450個假先知對質 列上18 19 20 證明其虛偽 耶穌降生後 那些先知的弟子們都移到歐洲等各地成立嘉爾默羅隱修院 傳福音的方式和以前一樣 祈禱 隱修和勞動工作 公元1251年 在英國的隱修院院長聖西滿思鐸神父和各會士日夕熱切祈禱 因此聖母特別顯現於聖西滿思鐸神父 頒授棕色的聖母聖衣 並許諾 凡佩戴而孝愛聖母的人 能得到善終 死後在煉獄 聖母要迅速救他升天堂 因此 加尔默罗会也中譯聖衣會 现状 编辑 阿根廷諾戈亞的加尔默罗会修女 2001年 成员增长到25个主教轄區的2 100名男性修道士 和70座修道院的700名隐修女 此外 全世界还有25 000 30 000名在俗会员 主教轄區分佈於澳大利亚 巴西 英国 加拿大 智利 匈牙利 德国 印度 印尼 爱尔兰 意大利 马耳他 荷兰 波兰 新加坡 西班牙 葡萄牙與美国 直属于總會長的組織分布在阿根廷 法国 捷克 多米尼加共和国 黎巴嫩 菲律宾和葡萄牙 加尔默罗会傳教團分佈於玻利维亚 布基纳法索 喀麦隆 哥伦比亚 印度 肯尼亚 立陶宛 墨西哥 莫桑比克 秘鲁 罗马尼亚 坦桑尼亚 特立尼达 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 隐修院修女分布在巴西 丹麥 多米尼加共和国 芬蘭 德国 匈牙利 印尼 冰島 愛爾蘭 意大利 肯尼亚 荷兰 紐西蘭 尼加拉瓜 挪威 秘鲁 菲律宾 西班牙 瑞典 葡萄牙 臺灣 英國和美国 男女隐修院分布在巴西 法国 印尼 黎巴嫩 意大利和美国 各地情形 编辑中国 编辑 18世紀 曾有2名加爾默羅會士至北京 並客死於中國 1 1869年加尔默罗会传入中国上海 1874年在上海建立土山湾圣衣院 原址即今上海电影制片厂 以后又在重庆 云南和香港赤柱建立修院 男修会则在湖北黄州创立修院 1950年撤出中国大陆 当时有修女14人 其中外籍6人 2008年底 为建造电影博物馆 上海电影制片厂拆除了圣衣院大楼 上海 编辑 主条目 加尔默罗会圣若瑟圣衣院 重慶 编辑 1920年9月 天主教重慶教區主教舒福隆邀請上海聖衣院來渝 1921年5月18日 上海派法籍安納保祿為首的外籍修女4人 中國修女3人來渝成立重慶修會 暫住曾家岩諶家院子 設苦修院1所 1925年在龍家灣152 153號的修會房屋落成 才由諶家院子搬入 隨即招收萬席珍等3名中國修女入會 該院設正 副院長 當家各1人 歷任院長均法籍 修女著灰衣 入院後即不得外出 平時在院內做手工 種菜 念經 學拉丁文 死後葬該院內 該院經濟來源為修女入院交納保證金 修女繼承遺產和親友捐贈 羅馬和法國聖衣會常年補貼 修女手工收入等 該會在重慶成立後 先後入會的有中國修女30人 外籍修女15人 其中除病故 退出和還俗者外 至1949年12月院內尚有中國修女13人 外籍修女7人 50年代初 有修女18人 1951年8月1日 7名外籍修女離渝回國 1952年 中國修女萬席珍任院長 鄧宇芳任副職 1985年 尚有萬席珍等5名修女住在若瑟堂附近的教會房內 2 3 1995年舊城改造時 苦修院被拆除 在原址上建起了市環保局宿舍 該堂地址在今渝中區龍家灣關聖梯聖家醫院 4 另外民國時期明誠中學位於上曾家岩苦修院內 其前身為啟明學堂 學校設初小 初中 教師主要以教堂修女兼任 教授法語 格致學和其他科學知識 上曾家岩天主教苦修院創辦人為法國傳教士潘耶 教堂選址在曾家岩北面山坡的上部 總體規劃依山就勢 房屋依地形的變化由下往上分台布置 教堂分為誦經區和教學區兩大部分 其間由一條名為 梯聖關 的十字形甬道從中分開 該甬道在平面上又恰好形成拉丁十字造型 除經堂為二層樓房外 其餘多為平房 體量都不大 唯有經堂前的尖頂塔樓向上突起 打破了附近建築群的橫向格局 教堂在巧妙利用自然山形地貌上手法獨特 可以讓人隱約感受到歐洲古典同林式布局構圖的趣味 5 臺灣 编辑 1954年在台湾新竹芎林建立修女隱修院 1996年在台北深坑建立另個修女隱修院 2018年底 芎林隱修院人數再次達到上限 於是在台湾嘉義縣大林籌建另個修女隱修院 並發出公開募款信 6 知名人物 编辑阿維拉的德蘭 十字若望 利雪的德蘭 艾蒂特 史坦茵註釋 编辑 基督教大辭典 四川省志宗教志 重慶市市中區志 重慶市警察局 外國教會調查表 1937年10月6日 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社會 學舍百年 重慶中小學校近代建築 加爾默羅靈修網 http www carmelangel org mainpage 10325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源与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加尔默罗会Scaff Herzog宗教百科全书 加尔默罗会网站目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圣母无玷始胎加尔默罗会 加尔默罗会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nedict Zimmerman 天主教百科全书 1908 加尔默罗会主页 O Car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加尔默罗会 amp oldid 7169212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