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德語:Schöpferische Zerstörung;英語:creative destruction,又称创造性毁灭)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其创新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历史 编辑

“创造性破坏”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战争与资本主义》(Krieg und Kapitalismus)。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认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和消灭财富,而且通过战争和经济危机不断毁灭人类财富。[1]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熊彼特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并在书的第二部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

后来,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把“创造性破坏”视为资本主义的优点,用于描述公司和产业的兴衰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方向进行。在这种观点下,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而创新能够从内部不停地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有的秩序和结构, 同时再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这一过程便被称为“创造性破坏”。通过创新,企业家不断创造性地打破旧的市场均衡,而经济增长就是以这种“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竞争的过程。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einert, Hugo; Reinert, Erik S. . 2006 [201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2), Word document 

创造性破坏, 德語, schöpferische, zerstörung, 英語, creative, destruction, 又称创造性毁灭, 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观点, 是其创新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历史, 编辑, 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 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 战争与资本主义, krieg, kapitalismus, 在早期著作中, 马克思认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和消灭财富, 而且通过战争和经济危机不断毁灭人类财富,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民主. 创造性破坏 德語 Schopferische Zerstorung 英語 creative destruction 又称创造性毁灭 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观点 是其创新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历史 编辑 创造性破坏 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 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 战争与资本主义 Krieg und Kapitalismus 在早期著作中 马克思认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和消灭财富 而且通过战争和经济危机不断毁灭人类财富 1 在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民主 1942 中 熊彼特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并在书的第二部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的 创造性破坏 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 后来 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把 创造性破坏 视为资本主义的优点 用于描述公司和产业的兴衰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方向进行 在这种观点下 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而创新能够从内部不停地革新经济结构 即不断地破坏旧有的秩序和结构 同时再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 这一过程便被称为 创造性破坏 通过创新 企业家不断创造性地打破旧的市场均衡 而经济增长就是以这种 创造性破坏 为特征的动态竞争的过程 参考文献 编辑 Reinert Hugo Reinert Erik S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Economics Nietzsche Sombart Schumpeter 2006 2015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02 Word document nbsp 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论编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创造性破坏 amp oldid 7201933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