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冯乃超

冯乃超(1901年10月12日-1983年9月9日),笔名冯子韬,祖籍广东南海,生于日本横滨山下町56番地[1],中国现代诗人、文艺活动家。创造社左联等文艺社团的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人事部副部长、中山大学副校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李声韵丈夫。

生平

出身日本侨领之家。父亲冯德明。

1923年,在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1926年加入日本共产青年同盟外围组织。1926年3月开始,在创造社《创造月刊》上发表组诗《幻想的窗》等具有象征色彩的诗歌,成为创造社出版部日本东京分部的联络人,并参加了日本革命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艺术研究会,参与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接受苏联和日本的“左”翼文艺理论。

1927年秋中国国民党清党后,在成仿吾邀请下毅然弃学回国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1月发表在《文化批判》创刊号上的两首诗《上海》和《与街头上人》,标志其诗风从低沉到革命的转变。1928年任《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编辑,成为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后期的中坚和主将。1928年9月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与郑伯奇等组织中国艺术剧社,任文学部长。与鲁迅等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被推举为《理论纲领》的起草人。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当选常务委员,并任左联首任党团书记兼宣传部长。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文总”)党团书记。1931年3月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周报》编辑。

1932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以中共中央特科成员身份到武汉投靠岳父(同盟会元老、湖北省民政厅长李书城),在湖北省民政厅统计股任职,并作情报工作。[2]

1938年在长江局领导下,参加筹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先后任筹备会书记、文协理事、常务理事,编辑《抗战文艺》。4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第七处第三科(对敌宣传科)科长,是郭沫若的助手。[1]是第三厅中共领导小组成员,还是中共特支书记,并领导“孩子剧团”。1940年10月,第三厅撤销,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出任文工会支部书记。1942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委员。

重庆国共谈判期间,任中共代表团顾问。1946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委员会文化组副组长,5月任上海工委委员、“文委”书记。1946年10月,赴香港,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香港工委委员、“文委”书记,主管香港文化和统战工作,编辑《大众文艺丛刊》。[3]1947年7月编选了瞿秋白著《论中国文学革命》和诗集《毛泽东颂》,由中共在香港的出版社海洋书屋出版。1949年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党组代表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党委文教分党委书记。1950年9月任中央人事部副部长兼第四局局长。

叶剑英方方要求,1951年2月降级出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从管高教部的变为被高教部管,但仍然服从安排。[2]后曾任中山大学党委第一书记。与校内非中共的校长许崇清、副校长陈序经、名教授陈寅恪等均关系融洽。曾当选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相继兼任中共广东省委高等学校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中共广东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等职。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第四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潘汉年被定为汉奸特务后,他依旧坚持潘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

文革期间受冲击。文革期间到北京,曾要求周扬去向冯雪峰道歉。1971年7月被解放。1975年4月调离中山大学转任北京图书馆顾问。

1983年9月9日在北京病逝[4]

家庭

独生女冯真,画家,1950年代苏联留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评价

陈寅恪夫人唐筲曾说冯乃超:“虽是个老党员,但倒是个念书的。”

著作

  • 诗集《红纱灯》,1928年,创造社
  • 小说散文集《傀儡美人》,1929年,上海长风书店
  • 短篇小说集《抚恤》,1929年,上海沪滨书局
  • 《冯乃超文集》,1986年、1991年,中山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 1.0 1.1 . [200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5). 
  2. ^ 2.0 2.1 冯真. . 求是. 2001年, (第21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3. ^ 3.0 3.1 . [200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3). 
  4.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冯乃超同志辞世. 人民日报. 新华社. 1983-09-28. 

外部链接

  • 冯乃超-中国作家协会

冯乃超, 1901年10月12日, 1983年9月9日, 笔名冯子韬, 祖籍广东南海, 生于日本横滨山下町56番地, 中国现代诗人, 文艺活动家, 创造社和左联等文艺社团的领导人, 曾任中共中央人事部副部长, 中山大学副校长,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声韵丈夫, 目录, 生平, 家庭, 评价, 著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出身日本侨领之家, 父亲冯德明, 1923年, 在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 先后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 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 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 1926年加入日本. 冯乃超 1901年10月12日 1983年9月9日 笔名冯子韬 祖籍广东南海 生于日本横滨山下町56番地 1 中国现代诗人 文艺活动家 创造社和左联等文艺社团的领导人 曾任中共中央人事部副部长 中山大学副校长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声韵丈夫 目录 1 生平 2 家庭 3 评价 4 著作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出身日本侨领之家 父亲冯德明 1923年 在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 先后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 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 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 1926年加入日本共产青年同盟外围组织 1926年3月开始 在创造社 创造月刊 上发表组诗 幻想的窗 等具有象征色彩的诗歌 成为创造社出版部日本东京分部的联络人 并参加了日本革命学生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和艺术研究会 参与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 接受苏联和日本的 左 翼文艺理论 1927年秋中国国民党清党后 在成仿吾邀请下毅然弃学回国参加革命工作 1928年1月发表在 文化批判 创刊号上的两首诗 上海 和 与街头上人 标志其诗风从低沉到革命的转变 1928年任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编辑 成为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后期的中坚和主将 1928年9月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秋与郑伯奇等组织中国艺术剧社 任文学部长 与鲁迅等筹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被推举为 理论纲领 的起草人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 当选常务委员 并任左联首任党团书记兼宣传部长 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文委 书记 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 文总 党团书记 1931年3月任中共中央机关报 红旗周报 编辑 1932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以中共中央特科成员身份到武汉投靠岳父 同盟会元老 湖北省民政厅长李书城 在湖北省民政厅统计股任职 并作情报工作 2 1938年在长江局领导下 参加筹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文协 先后任筹备会书记 文协理事 常务理事 编辑 抗战文艺 4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任第七处第三科 对敌宣传科 科长 是郭沫若的助手 1 是第三厅中共领导小组成员 还是中共特支书记 并领导 孩子剧团 1940年10月 第三厅撤销 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出任文工会支部书记 1942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 文委 委员 重庆国共谈判期间 任中共代表团顾问 1946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委员会文化组副组长 5月任上海工委委员 文委 书记 1946年10月 赴香港 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香港工委委员 文委 书记 主管香港文化和统战工作 编辑 大众文艺丛刊 3 1947年7月编选了瞿秋白著 论中国文学革命 和诗集 毛泽东颂 由中共在香港的出版社海洋书屋出版 1949年春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 党组代表成员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 华北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处处长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中央直属机关党委文教分党委书记 1950年9月任中央人事部副部长兼第四局局长 应叶剑英 方方要求 1951年2月降级出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 从管高教部的变为被高教部管 但仍然服从安排 2 后曾任中山大学党委第一书记 与校内非中共的校长许崇清 副校长陈序经 名教授陈寅恪等均关系融洽 曾当选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相继兼任中共广东省委高等学校委员会第一书记 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中共广东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等职 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共八大代表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一第四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潘汉年被定为汉奸特务后 他依旧坚持潘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 文革期间受冲击 文革期间到北京 曾要求周扬去向冯雪峰道歉 1971年7月被解放 1975年4月调离中山大学转任北京图书馆顾问 1983年9月9日在北京病逝 4 家庭 编辑独生女冯真 画家 1950年代苏联留学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评价 编辑陈寅恪夫人唐筲曾说冯乃超 虽是个老党员 但倒是个念书的 著作 编辑诗集 红纱灯 1928年 创造社 小说散文集 傀儡美人 1929年 上海长风书店 短篇小说集 抚恤 1929年 上海沪滨书局 冯乃超文集 1986年 1991年 中山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存档副本 2009 10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15 2 0 2 1 冯真 回忆父亲冯乃超 求是 2001年 第21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12 03 3 0 3 1 存档副本 2009 10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0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冯乃超同志辞世 人民日报 新华社 1983 09 28 外部链接 编辑冯乃超 中国作家协会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冯乃超 amp oldid 7562426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