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或稱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气海洋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变暖效应

从1880年到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值,相对于1951年-1980年的14.19°C平均值而言。[1] 黑线是全球年均值,红线是5年局部回归英语Local regression线。蓝色的不确定条显示了95%的置信区间。
2014-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与1951-1980年基准温度对比,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数据。
環境氣體循環圖

在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影响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2]

人类的影响包括排放诸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这样的温室气体,鉴于人类活动在全球变暖中扮演主要角色,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人为全球变暖”或“人为气候变化”。报告中的气候模型预测总结指出在21世纪,根据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球表面温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0.3-1.7°C至2.6-4.8°C。[3]这些发现已被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院所认可,[4][a]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级或有着国际地位的科学机构对此提出异议。[6][7]

未来的气候变更及相关的影响将存在地区差异。[8][9]已经在进行以及预期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降水变更和亚热带地区的沙漠扩张[10]预计将来陆地变暖情况要比海洋严重,最严重的会是北极冰川冻土海冰将不断缩减。其它地区的改变包括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例如热浪干旱山火洪水雪暴[11]海洋酸化和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大规模物种灭绝。对人类重大的影响包括因农作物减产引发的粮食安全危机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人口稠密地区[12][13]

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包括通过削减排放来减缓变化、适应其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气候工程。大部分国家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缔约国,其最终目标是防止危险的人为气候变化,[14][15]缔约国同意大幅减排是必须的,[16]并且全球升温应该限制在相对于工业革命前2.0°C内,[b]争取控制在1.5°C内。[18]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也质疑2摄氏度的目标。[19]

公众对全球变暖的担心也在增加。一份2015年的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出全球受访者中认可“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的中位数比例为54%,受访者的地区差异明显,美国和中国大陸(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地區)的受访者最不担心。[20]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21]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21]

命名

原則上,「全球变暖」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全球变暖」意味著人類對環境的影響。[22][23]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歷史

 
根據不同的重組所展示過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溫度。每十年找一個平均值。特別顯示2004年的溫度來作參考。

根據儀器記錄,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75度。自1979年,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25度,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13度)。根據衛星溫度探測,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2005年是地球有温度记录以来第二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年平均地表温度記錄低了0.06摄氏度。世界氣象組織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24][25]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到了1979年,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

各地高温记录

在2003年夏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26][27],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28]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29]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30] 2006年8月16日,中國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31]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32]2018年7月23日,日本埼玉縣北部熊谷市溫度高達41.1度,打破了5年前高知縣四萬十市的日本最高温度記錄。[33]法国南部加尔省加拉盖来蒙蒂厄在2019年6月29日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5.9度,比2003年的历史最高温度还高1.8度。[34]2019年7月下旬,西欧多个国家都遭受了热浪的袭击,英国、比利时、德国、卢森堡与荷兰均打破了之前的温度记录,分别达到了38.7度,41.8度,41.5度,40.8度和40.7度。[35][36]法国更是因为热浪导致了868人死亡,而上个月的热浪已经造成了567人死亡。[37]澳大利亚在2019年12月18日全国的平均温度更是达到了41.9度,[38]打破了24小时之前创造的40.9度的记录,连续两天都超过了2013年1月7日的创下的40.3度的历史记录。[39]俄罗斯位于北极圈内的上扬斯克在2020年6月22日创下了38度的高温记录,这座城市也是吉尼斯最低温度(-68度)的记录地点。[40]

最热年份和整体趋势

科学家正式宣布,2019年7月是人类在一个多世纪前开始记录温度以来最热的一个月,[41]2019年8月是有史以来第二热的8月,9月和10月分别是历史上最热的9月和10月,[42][43]11月则追平了在2016年出现的史上最热11月的记录。[44]有温度记录以来的22个最热的年份有20个出现在最近的20年,而历史上最热的5个年份全部出现在最近的5年里,全球变暖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45]尽管不断破纪录的年份吸引到了相当的公众关注,但单个年份走势的重要性还是比不上整体趋势。一些气象学家批评大众媒体标榜“最热一年”来吸引注意的做法。特别是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可导致某年气温热一些或冷一些,而这和造成整体趋势的原因是不相关的。气候学家加文·施密特指出:“长期趋势或可预计的破记录情形远比单个年份是否打破记录重要。”[46]

成因

 
過去4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與自工業革命的急速飆升;地球軌道的週期性改變(又稱為米蘭柯維奇旋迴)被相信是十萬年的冰河時期循環的背後推動者。

氣候系統的改變來自自然或內部運作及對外來力量的改變作出的反應。這些外來力量包括了人為與非人為因素,譬如太陽活動火山活動及溫室氣體。幾乎所有的氣候學家同意地球近年來已經变暖。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仍然是活躍的研究範疇,科學界的共識認為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变暖的主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

在地球大氣層排放二氧化碳甲烷,而其他情況不變下,會促使地面升溫,溫室氣體產生天然的溫室效應。如果沒有它,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攝氏30度,使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排放至地球大氣層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已令大氣層溫室氣體含量超出自然平衡水平,造成全球暖化。而全球暖化現象會造成自我回饋,令暖化更趨嚴重。其中一個重要的回饋過程就是冰反照率回饋。大氣層中增加二氧化碳暖化了地球表面,導致兩極冰塊溶解。陸地與開放水域便佔據更多的地方。兩者比冰的反射還要少,所以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這樣使变暖加劇,到頭來促使更多冰塊溶化,循環不斷持續。因為地球的熱力慣性與對其他間接效應的緩慢反應,地球現今的氣候在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下變得不平衡。氣候行為研究指出,縱使人類立即達成零碳排放,令溫室氣體維持現今的水平,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仍然會上升攝氏0.5至1度。

大气层中的溫室氣體

 
1980年至2003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的趨勢圖
 
從1958年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燃料類造成的排放比較

溫室氣體對於太陽的短波輻射來說是透明的。可是,它們卻吸收了來自地球發放的(黑體輻射)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這樣使地球難以降溫。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自1750年比前工業化水平(280百萬分率)分別上升了31%與149%。而現在的水平已經長期高於380百萬分率,並即將突破400ppm。從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數據指出,與過去65萬年的作比較,這是個明顯的飆升。從一些非直接的地質學證據,有理由相信過去400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在過去的20年中,大約四分之三的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其他的人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47]

美國賓州大學科学家从1958年开始在夏威夷大島海拔約3400公尺的毛纳洛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每小时采样4次,[48][49]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開了最漫長的連續的儀器測量。從此以後,人們發現每年的測量結果不斷攀升,如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顯示,數值由當初的315百萬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過了380百萬分率,升幅大約是21%。[50][51]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個月出現輕微季節性變動而整體上全年是不斷上升。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52]正是全球变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據資料顯示[53]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從700ppbv增加到1,720ppbv,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于人類的活動。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

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虽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東安格里亞大學联合研究的结果,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温度变化情况见下图。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54],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甲烷天然气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由生物生產和從天然氣管道和其它基礎設施洩漏出來。一些甲烷的生物來源是自然的,譬如白蟻。可是其他來源則是由人類農業活動增加而帶動的,例如稻米的耕種。[55]最近的證據顯示,森林也許是甲烷的來源[56][57]。如果屬實,這會是對天然溫室效應的額外貢獻,而不是人為溫室效應的。[58]

雖然實際的趨勢軌線視乎不確定的經濟、社會、科技及自然發展,預期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將因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續攀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排放情況的特殊報告》羅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況,在2100年可以達致由541至970百萬分率的水平。[59]如果煤與焦油被廣泛地採用,現時的化石燃料儲備是有能力實現這個水平並且在2100年後繼續排放。

 
於2000年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餘下的大部分來自“短暫的燃料”(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工業及農業體增多。生產中的排放。在1990年,他們的比重分別是5.8%、5.2%和3.3%。當前的數據都可以作比較。[60]大約17%來自發電時所耗用的燃料。很少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生物來源,大約只有6.3%來自農業所產生的甲烷氧化亞氮

其他理論

雖然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例如城市熱島效應[61]太陽輻射自然變化等[62],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歸納模型研究後,總結這些現象對全球暖化的影響遠少於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63][64]

科學雜誌中,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學教授納奧秘·奧勒斯克斯從科學資訊機構中的928份科學文獻的摘要中尋找全球氣候改變(global climate change)關鍵字,並總括,當中75%明示或暗示接受了「在過去50年觀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類活動所致的」這個觀點,顯示科學界普遍接受人類活動是全球暖化的主因。[65][66]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67]

气候变化反馈

 
深色的海洋表面只反射6%的太阳辐射,而海冰可以反射50%到70%。[68]

一系列的反馈主导了系统对气候改变因素的反应。正反馈增强了初始成因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而负反馈降低了影响。[69] 气候系统中有一系列的反馈,包括水蒸气、冰反射率(冰雪的覆盖与否影响地球表面吸收还是反射多少阳光)的改变、云和地球碳循环(例如从土壤中释放出碳)。[70]主要的负反馈是到太空的红外辐射导致的辐射冷却[71]当温度升高时这种效应也大大增强。[72]

反馈是决定气候系统对已增加的温室气体浓度的敏感度的重要因素。其它因素也是一样的,更高的气候敏感度意味着增加同样的温室气体,温度会升高的更多。[73]反馈影响的不确定性是不同的气候模型在一个既定的场景中得出不同升温幅度的主要原因。要理解云[69]和碳循环在气候预测中扮演的角色还需要更多的研究。[74]

正回授效果會導致更多溫室氣體的來源。譬如從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的泥煤田釋放的甲烷可能多達7百億噸。[75]注意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如硫酸鹽氣溶膠有冷卻的作用。雖然被干擾的自然循環可能導致二十世紀中期的溫度記錄中所見的高原,但那些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在某個程度上也引致同樣的溫度記錄。[76]

哈佛有一项从1991年开始的未来气候变更研究,该研究基于观察,关于土壤碳反馈,这项研究暗示到2100年,地球表层1米的土壤可能释放出的碳多达1900亿吨,这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总量,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改变了微生物群落。[77][78]气候模型没有考虑这些可能的反馈机制。另一项哈佛的研究暗示因为温度升高,注入到平流层的水蒸气增多,这加剧了臭氧消耗,以后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并会伤害农作物。[79]

北极的温升幅度几乎是世界其它地区的2倍。[80]这似乎既是因为极地强化热量传输,更因为当地的净辐射平衡。[81]一些能想到的反馈例子包括雪和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少,大气和海洋环流的变化,北极环境中的人为烟尘,云量增加和水蒸发。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3年的报告,模型经常倾向于低估北极强化现象。[82][83]一些研究将快速变暖的北极与消失的冰雪圈、中纬度地区的极端天气[84][85]高速气流的变化联系起来。[86]

根据国际能源署2018年5月发布的报告[87],随着全球变暖和世界上较热的国家地区的人们收入增加,到本世纪中期,全球的空调数量预计会从16亿台升至56亿台。为了满足空调用电需求的温室气体排放将翻倍,从2016年的12.5亿吨增长至22.8亿吨,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88]

地区趋势和短期波动

 
2000年-2009年的平均温度与1951年-1980年的对比,北极的变化明显更大一些。

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增加,但并不是全球每个地方增幅一致,不同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大的。[89]自从1979年以来,全球陆地平均温度的增幅是海洋的2倍(每10年增温0.25°C比0.13°C)。[90]海洋温度比陆地增加的慢是因为其热容量更大,且可以通过蒸发来散发更多的热量。[91]自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以来,南北地球半球的温度差异便增大了,因为北半球的雪和海冰的融化更多,并且陆地占比更大。[92]在过去的100年里,北极的平均温升幅度几乎是地球其它地区的2倍,[93]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北极放大英语Arctic amplification”。

尽管北半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南半球多,但这并不是形成南北半球温差的原因,因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比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均匀的时间要长很多。[94]

气候变更的原因有多种,但是因为气候系统有着巨大的热惯性,气候的改变过程要花上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一项气候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温室气体维持在2000年的水平,表面温度仍然将增加0.5°C。[95]另一个发现表明如果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表面温度增加将超过一摄氏度。一些温升可归因于之前的自然因素,因为地球能量收支有一定的滞后性。一项研究使用高度简化的气候模型,该模型指出过往的因素驱使的升温可占到2050年表面温升的64%,而它们的影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才会逐渐减缓。[96]

全球温度的短期波动可能超过长期趋势的影响,并且可以暂时掩盖或放大长期趋势。[97][98]2002年到2009年,全球温度相对稳定,媒体和一些科学家因此称之为全球变暖中断,[99]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100][101]2015年更新后不同的测量海洋表面温度的方法显示过去的最近十年海水温度一直在上升。[102][103]

植物、森林资源与全球变暖的關係

全球森林资源是有效防止全球变暖的工具。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糖类。当人类将森林破坏后有一部分会被用作燃料使用用于供暖或是烧制成碳木。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进一步加重温室效应,加速全球气温变暖。因此,一方面减少吸收二氧化碳这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数量,另一方面又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破坏或是不合理使用森林资源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一大诱因。[104]大面積的草原與植物同樣具有吸收二氧化碳與涵養地下水的功能,草原與植物被嚴重破壞的區域同時會造成嚴重沙塵暴,加速草原與植被的沙漠化。

 
現存大氣中積累的溫室氣體,主要歷史責任國分布

道德、社會及政治爭議

過去幾年以來,大眾對地球暖化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105]人們對地球暖化原因的各項科學解釋高度關注,同時引起了政治與經濟上的辯論。雖然貧窮地區,特別是非洲的排放量很微小,但卻面對著全球变暖所帶來的極大風險。[106]同時,美國不滿發展中國家能夠免除京都協議書的約束,並且以這個為拒絕簽署協議書的理由。[107]西方社會中,相比美國歐洲有很多人接納了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及努力對抗变暖這些說法。[108][109]應當注意的是,對於「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存在,並正在發生」的事實本身,是有著科學共識且沒有爭議的,獲得有關專家的一致支持的;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合格的氣候學家都認為,全球暖化存在,全球暖化是近幾十年持續發生的現象,而人類活動是造成此次全球暖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化石燃料組織及公司譬如由菲利普·庫尼英语Philip Cooney及某些智庫-競爭企業協會和卡托研究所所代表的美國石油學會艾克森美孚利用一些運動來淡化全球变暖的風險[110][111][112][113]環保團體及公眾人物則舉行運動來強調當中的風險。最近,一些化石燃料公司已經減少了淡化運動[114],甚至呼籲制定避免全球变暖的政策。[115]

這個議題促發了關於限制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的辯論。在美國,對科學證據及報告作政治操控也成了重要的議題。[116][117]其他國家則更會討論為了減排而採取另外一些更潔淨能源時所需要的成本。[118]

其他爭論焦點則在於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及中國大陸在控制排放的力度應該有多大。2007年,中國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越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因為中國大陸的人均排放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一(2010年),所以在減排上沒有很大責任。美國稱如果他們必要承擔減排成本,中國大陸也要。[119][120]印度也即將成為工業排放的大國之一,將會與中國大陸面臨同樣的問題。[121]

影响

 
海平面上升6米,地球将被淹没的地区用红色表示。
 
受全球暖化影響,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阿萊奇冰川正在不斷後退。
  1.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南极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会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陆地面积缩小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居住环境,甚至可能导致战争。河、海堤的建立,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保護地勢低的地區。(要注意,广为流传的“海洋上漂浮的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实际上,海洋上漂浮的冰川融化后海平面仍会保持不变。只有当陆地的冰川融化后流入海洋才会改变海平面的高度)
  2.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水蒸发加快,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频繁的发生,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3.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目前已有热带传染病扩散的迹象。而过去在低温下难以存活的病毒随着冬季温度上升,有全年活动的可能,最近一段时间的监控发现,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结核病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4.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令蒸发量上升,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物覆盖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漠化地区,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扩大的危险(实际上沙漠化问题已经困扰着东亚和中亚国家,在撒哈拉边界地区更是情况堪忧)。
  5. 由于温度升高,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樣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6. 由于两极冰山崩塌,北欧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潛熱,大量冰同時溶化會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7. 澳洲流行病學家安東尼奧·麥克邁克爾英语Tony McMichael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122]
  8. 由於極端氣候會使農作物失收,減少糧食供應,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引致饥荒,例如乾旱會使非洲荒漠化範圍擴大,農地生產力下降。
  9. 全球变暖导致热带洋面的表层海温升高,导致热带气旋台风飓风等)的发生频率与平均威力显著增高、行进速度变缓,破坏力更大。

解决和缓和方案

不少公司和團體組織設法削減全球暖化,為全球暖化的削減與緩和提議了某些戰略戰術,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策略等。許多環境小組鼓勵單獨行動抵抗全球變暖,經常瞄準消費者,並且有對氣候變化的業務商業活動。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3年的报告,畜牧业一年的排放量相当于7.1亿吨二氧化碳,[123]其中牛(包括肉牛和奶牛)的排放量占比多达65%。[124]因此有专家就认为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125]

在《Drawdown》这本书里面,作者保罗·霍肯英语Paul Hawken一共列出了100种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法[126]。按照其模型计算,从2020年到2050年,如果实施前80种方法,累计可减少相当于10509.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127]平均每年350亿吨,大致相当于2016年的世界排放总量。[128]在这些解决方法里面,排名第一的是制冷剂管理,前十名里面和食物相关的占3个。

京都議定書

關於參與全球变暖的主要世界性國際協議就是京都協議書。京都協議書是1997年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應變中心(UNFCCC),批准這個協議的國家承諾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五種溫室氣體,如果他們繼續增加排放這些氣體,他們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

相关國際公約

參見

参考文献

  1. ^ http://berkeleyearth.lbl.gov/auto/Global/Land_and_Ocean_summary.tx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rkeley Earth – Land and Ocean Summary
  2. ^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AR5 WG1)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7.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2). It is extremely likely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been the dominant cause of the observed warming since the mid-20th century. 
  3. ^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89–90.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23). 
  4. ^ Joint Science Academies' Statement (PDF). [2014-01-06]. (原始内容 (PDF)于2020-04-11). 
  5. ^ Kirby, Alex. Science academies back Kyoto. BBC News. 2001-05-17 [2011-07-27]. (原始内容于2007-02-17). 
  6. ^ .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NASA).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7. ^ .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Planning & Research, State of California.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8. ^ Field, Christopher B.; Barros, Vicente R.; Mach, Katharine J.; Mastrandrea, Michael D.; et al.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44–46. (原始内容 (PDF)于2019-12-19). 
  9. ^ Solomon et al., Technical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ction TS.5.3: Regional-Scale Proje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
  10. ^ Zeng, Ning; Yoon, Jinho. Expansion of the world's deserts due to vegetation-albedo feedback under global warm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09-01, 36 (17): L17401 [2018-12-29]. Bibcode:2009GeoRL..3617401Z. ISSN 1944-8007. doi:10.1029/2009GL039699. (原始内容于2017-08-07) (英语). 
  11. ^ On snowfall:
    • Christopher Joyce. Get This: Warming Planet Can Mean More Snow. NPR. 2010-02-15 [2018-12-29]. (原始内容于2018-03-21). 
    • Global warming means more snowstorms: scientists. 2011-03-01 [2018-12-29]. (原始内容于2014-12-14). 
    • Does record snowfall disprove global warming?. 2010-07-09 [2014-12-14]. (原始内容于2019-05-25). 
  12. ^ Battisti, David S.; Naylor, Rosamond L. Historical Warnings of Future Food Insecurity with Unprecedented Seasonal Heat. Science. 2009-01-09, 323 (5911): 240–44 [2018-12-29]. ISSN 0036-8075. PMID 19131626. doi:10.1126/science.1164363. (原始内容于2017-07-21) (英语). 
  13. ^ US NRC 2012,第26頁
  14. ^ Status of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1 [2018-12-29]. (原始内容于2012-11-11). .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缔约国,该公约采用了2°C限制。截至2011年11月25日,一共有195个缔约方(194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
  15. ^ .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Preventing "dangerous"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is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UNFCCC. 
  16. ^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Sixteenth Session: Decision 1/CP.16: The Cancun Agreements: Outcome of the work of the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Long-term Cooperative Action under the Convention (English): Paragraph 4 (PDF).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3. 2011 [2018-12-29]. (原始内容 (PDF)于2019-11-13).  "(...) deep cuts in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required according to science, and as documented in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ith a view to reducing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o as to hold the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2°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17. ^ America's Climate Choice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15 [2018-12-29]. ISBN 978-0-309-14585-5. (原始内容于2015-07-21).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creased by about 1.4 °F變化(0.8 °C變化)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ith about 1.0 °F變化(0.6 °C變化) of this warming occurring over just the past three decades. 
  18. ^ * Sutter, John D.; Berlinger, Joshua. Final draft of climate deal formally accepted in Paris. CNN. 2015-12-12 [2015-12-12]. (原始内容于2015-12-12). 
    • Vaughan, A. Paris climate deal: key points at a glance. The Guardian (London and Manchester). 2015-12-12 [2015-12-12]. (原始内容于2015-12-13). . Archived .
  19. ^ Will Steffen et al. Trajectories of 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 PNAS. 2018 [2018-12-29]. doi:10.1073/pnas.1810141115. (原始内容于2018-08-06). 
  20. ^ Stokes, Bruce; Wike, Richard; Carle, Jill. Global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Broad Support for Limiting Emissions. Pew Research Center's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15-11-05 [2017-08-07]. (原始内容于2019-05-24). 
  21. ^ 21.0 21.1 關於政策制定者的概要 (PDF). 2007年氣候變化-物理基礎.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個評估報告第一個工作小組提供.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7-02-05 [2007-02-02]. (原始内容 (PDF)于2017-12-20). The updated hundred-year linear trend(1906 to 2005)of 0.74 °C [0.56 °C to 0.92 °C] is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trend for 1901 to 2000 given in the TAR of 0.6 °C [0.4 °C to 0.8 °C]. 
  22. ^ global warming - Definition from the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08-08-28]. (原始内容于2011-10-14). 
  23. ^ Climate Change: Basic Information.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12-14 [2007-02-09]. (原始内容于2011-09-25). In common usage, 'global warming' often refers to the warming that can occur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24.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全球溫度趨勢. [2006-10-30]. (原始内容于2016-07-28). 
  25. ^ . [2006-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8). 
  26. ^ . 天氣在線. [2006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27日) (中文(中国大陆)). 
  27. ^ . 人民網. [200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23) (中文(中国大陆)). 
  28. ^ 浙江高溫記錄不斷刷新 成為全國最熱地區之一. 湖南新聞網 (中文(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29. ^ 廣州出現五十三年來罕見高溫. 大紀元. [2006-12-18]. (原始内容于2007-09-29) (中文(香港)). 
  30. ^ 美國兩百個城市單日高溫創歷史記錄. 大紀元. [2006-12-18]. (原始内容于2007-09-29) (中文(香港)). 
  31. ^ 重庆创高温记录 南方各地暑热难耐. 新華網. [2006-12-18]. (原始内容于2008-07-07) (中文(香港)). 
  32. ^ . 大紀元. [200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臺灣)). 
  33. ^ Record High Temperatures in Japan. nippon.com. 2018-08-30 [2019-07-02]. (原始内容于2019-07-02) (英语). 
  34. ^ 45.9度!法国高温打破多项历史记录. 2019-06-30 [2019-06-30]. (原始内容于2020-02-22) (中文(中国大陆)). 
  35. ^ Climate crisis fuels year of record temperatures in UK, says Met Office. 卫报. 2020-01-03 [2020-01-04]. (原始内容于2020-01-04) (英语). The hottest temperature ever recorded in the UK was exceeded on 25 July in Cambridge, where the thermometer hit 38.7C (101F). 
  36. ^ Europe heatwave: Paris latest to break record with 42.6C. BBC. 2019-07-26 [2019-08-12]. (原始内容于2019-08-12) (英语). Meanwhile Belgium, Germany, Luxembourg and the Netherlands also reached new record highs, of 41.8C, 41.5C, 40.8C and 40.7C respectively. 
  37. ^ Summer heat killed nearly 1,500 in France, officials say. BBC. 2019-09-09 [2020-01-04]. (原始内容于2019-12-02) (英语).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567 people died during France's first heatwave this year, from 24 June to 7 July. A further 868 died during the second from 21 to 27 July. 
  38. ^ Australia records its hottest day ever – one day after previous record. 卫报. 2019-12-19 [2019-12-20]. (原始内容于2019-12-19) (英语). Australia record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on Wednesday, with an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41.9C (107.4F), beating the previous record by 1C that had been set only 24 hours earlier. 
  39. ^ Australia heatwave: Nation endures hottest day on record. BBC. 2019-12-18 [2019-12-20]. (原始内容于2019-12-19) (英语). Australia has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reaching a high of 40.9C (105.6F). 
  40. ^ Temperature hits 100 F degrees in Arctic Russian town. ABC新闻. 2020-06-22 [2020-06-23]. (原始内容于2020-06-22) (英语). The temperature in Verkhoyansk hit 38 degrees Celsius (100.4 F) on Saturday, according to Pogoda i Klimat, a website that compiles Russian meteorological data.The town of about 1,300 residents is recognized by th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for the most extreme temperature range, with a low of minus-68 degrees C (minus-90 F) and a previous high of 37.2 C (98.96 F..) 
  41. ^ Brady Dennis and Andrew Freedman. Here's how the hottest month in recorded history unfolded around the world. 华盛顿邮报. 2019-08-05 [2019-08-29]. (原始内容于2019-08-30) (英语). On Monday, scientists officially pronounced July 2019 the warmest month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since record-keeping began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42. ^ Sophie Lewis. Earth just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September ever recorded. CBS新闻. 2019-10-05 [2019-11-08]. (原始内容于2019-11-07) (英语). Last month was officially the hottest September on record, just slightly hotter (.04 degrees Fahrenheit) than the previous record-holder, September 2016. 
  43. ^ Sophie Lewis. Earth just experienced its hottest-ever October. CBS新闻. 2019-11-05 [2019-11-08]. (原始内容于2019-11-07) (英语). Last month was the hottest ever October on record globally,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Friday by the 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an organization that tracks global temperatures. 
  44. ^ Sophie Lewis. November 2019 was joint hottest on record: data. eNCA英语eNCA. 2019-12-04 [2019-12-06]. (原始内容于2019-12-05) (英语). Last month was the joint hottest November in history, satellite data showed on Wednesday, marking six consecutive months where the world either broke or equalled record temperatures. 
  45. ^ The 10 Hottest Global Years on Record. Climate Central英语Climate Central. 2019-02-06 [2019-07-02]. (原始内容于2019-06-25) (英语). With the five warmest years on record happening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 and the 20 warmest occurring over the past 22 — a consistent warming trend couldn't be clearer. 
  46. ^ Schmidt, Gavin. Thoughts on 2014 and ongoing temperature trends. RealClimate. 2015-01-22 [2015-09-04]. (原始内容于2017-06-30). 
  47. ^ 2001年氣候改變的科學基礎. [2006-11-20]. (原始内容于2004-01-18). 
  48. ^ (英文)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 first signs of increa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9. ^ . [200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6). 
  50. ^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 [2006-11-22]. (原始内容于2006-09-29). 
  51. ^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消息公告. [2006-11-22]. (原始内容于2004-08-11). 
  52. ^ . 國立橡樹嶺研究所. [2007-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6) (英语). 
  53. ^ (PDF). IPCC: 3. [2013-02-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3-09) (英语). carbon dioxide(CO2),methane(CH4)and nitrous oxide(N2O),have grown significantly since pre-industrial times(about 1750 A.D.):CO2 from about 280 to almost 360 ppmv3, CH4 from 700 to 1720 ppbv and N2O from about 275 to about 310 ppbv. These trends can be attributed largely to human activities, mostly fossil-fuel use, land-us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54. ^ 美國環保局:全球变暖潛力與大氣中壽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55.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1年的科學數據. [200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56. ^ 真實氣候.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6-12-30). 
  57. ^ BBC新聞:發現植物也釋放甲烷.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6-10-13). 
  58. ^ Ealert.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6-09-01). 
  59. ^ .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8). 
  60. ^ 溫室氣體資料庫.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4-12-15). 
  61. ^ ReasonOnline:Stars in Her Eyes. [2006-11-25]. (原始内容于2006-11-22). 
  62. ^ Hegerl, et al., Chapter 9: Understanding and Attributing Climate Chan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ecutiv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
  63.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6章第13節. [2006-11-27]. (原始内容于2007-12-01). 
  64.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11章第2節. [2006-11-27]. (原始内容于2007-10-22). 
  65. ^ RealClim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ensus.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6-09-28). 
  66. ^ 科學雜誌: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10-10-23). 
  67. ^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2006-11-23]. (原始内容于2007-06-01). 
  68. ^ Thermodynamics: Albedo. NSIDC.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7-10-11). 
  69. ^ 69.0 69.1 Jackson, R.; A. Jenkins.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uncertainties. Earth Science Communications Team at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2-11-17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3-05-08). 
  70. ^ Riebeek, H. The Carbon Cycle: Feature Articles: Effects of Changing the Carbon Cycle. Earth Observatory, part of the EOS Project Science Office located a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11-06-16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3-02-06). 
  71. ^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 1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Feedback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3: 19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4-12-05). 
  72. ^ Lindsey, R. Earth's Energy Budget, in: Climate and Earth's Energy Budget: Feature Articles. Earth Observatory, part of the EOS Project Science Office, located a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4. 2009-01-14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8-09-02). 
  73. ^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 1 Introduction to Technical Chapters.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Last 2,000 Yea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6: 26–27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4-12-05). 
  74. ^ AMS Council. 2012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 Information Statement on Climate Change. Boston, Massachusetts. 2012-08-20 [2018-12-31]. (原始内容于2018-04-11). 
  75. ^ .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6). 
  76. ^ . [2006-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1). 
  77. ^ Mooney, Chris. One of the oldest climate change experiments has led to a troubling conclusion.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10-05. (原始内容于2019-01-10). 
  78. ^ Melillo, J.M.; Frey, S.D.; DeAngelis, K.M.; Werner, W.J.; Bernard, M.J.; Bowles, F.P.; Pold, G.; Knorr, M.A.; Grandy, A.S. Long-term pattern and magnitude of soil carbon feedback to the climate system in a warming world. Science. 6 October 2017. Bibcode:2017Sci...358..101M. doi:10.1126/science.aan2874. (原始内容于2019-01-24). 
  79. ^ . Harvard University. 2012 [2018-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80. ^ TS.3.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and Related Variables – AR4 WGI Technical Summary. [2018-12-30]. (原始内容于2018-12-23). 
  81. ^ Alexeev V. A., Langen P. L., Bates J. R. Polar amplification of surface warming on an aquaplanet in "ghost forcing" experiments without sea ice feedbacks. Climate Dynamics. 2005, 24 (7–8): 655–666. Bibcode:2005ClDy...24..655A. doi:10.1007/s00382-005-0018-3. 
  82. ^ IPCC AR5 – Near-term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and Predictability (Chapter 11 / page 983 ) (PDF). 2013 [2018-12-31]. (原始内容 (PDF)于2019-12-20). 
  83. ^ . NASA. 2013 [2018-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1). 
  84. ^ Francis Jennifer A. Evidence linking Arctic amplific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in mid-latitud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 Bibcode:2012GeoRL..39.6801F. doi:10.1029/2012GL051000. 
  85. ^ Vladimir Petoukhov & Vladimir A. Semenov. A link between reduced Barents-Kara sea ice and cold winter extremes over northern contin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November 2010, 115 (21) [2018-12-31]. Bibcode:2010JGRD..11521111P. doi:10.1029/2009JD013568. (原始内容于2017-09-14). 
  86. ^ Francis, J. A.; Vavrus, S. J. Evidence linking Arctic amplific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in mid-latitud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 (6). Bibcode:2012GeoRL..39.6801F. doi:10.1029/2012GL051000. 
  87. ^ Air conditioning use emerges as one of the key drivers of global electricity-demand growth. 国际能源署. 2018-05-15 [2019-01-01]. (原始内容于2019-01-01) (英语). 
  88. ^ KENDRA PIERRE-LOUIS. 全世界爱上空调,人类的未来却因此陷入危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8-05-16 [2019-01-01]. (原始内容于2019-01-01) (中文(中国大陆)). 
  89. ^ Leavenworth, Stuart. . McClatchy Washington Bureau. 2018-02-15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3). 
  90. ^ Trenberth et al., Chap 3, Observations: Atmospheric Surface and Climate Chan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ecutiv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3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
  91. ^ Sutton, Rowan T.; Dong, Buwen; Gregory, Jonathan M. Land/sea warming ratio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PCC AR4 model results and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6 January 2007, 34 (2): L02701 [2007-09-19]. Bibcode:2007GeoRL..3402701S. doi:10.1029/2006GL028164. (原始内容于2012-09-23). 
  92. ^ Feulner, Georg; Rahmstorf, Stefan; Levermann, Anders; Volkwardt, Silvia. On the Origin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mispheres in Earth's Present-Day Climate. Journal of Climate. March 2013, 26: 130325101629005 [2013-04-25]. Bibcode:2013JCli...26.7136F. doi:10.1175/JCLI-D-12-00636.1. (原始内容于2015-03-30). 
  93. ^ TS.3.1.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and Related Variables – AR4 WGI Technical Summary. [2018-12-30]. (原始内容于2018-12-23). 
  94. ^ Ehhalt et al., Chapter 4: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Greenhouse Gas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ction 4.2.3.1: Carbon monoxide (CO) and hydrogen (H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5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TAR WG1 2001.
  95. ^ Meehl, Gerald A.; Washington, Warren M.; Collins, William D.; Arblaster, Julie M.; Hu, Aixue; Buja, Lawrence E.; Strand, Warren G.; Teng, Haiyan. How Much More Global Warming and Sea Level Rise (PDF). Science. 2005-03-18, 307 (5716): 1769–72 [2007-02-11]. Bibcode:2005Sci...307.1769M. PMID 15774757. doi:10.1126/science.1106663. (原始内容于2016-01-28). 
  96. ^ Wigley, T. M. L.; et al. The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 (PDF).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2005. Bibcode:2005Sci...307.1766W. doi:10.1126/science.1103934. Even i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were fixed today,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rise would continue due to oceanic thermal inertia. These constant-composition (CC) commitments and their uncertainties are quantified. Constant-emissions (CE) commitments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CC warming commitment could exceed 1C. The CE warming commitment is 2 to 6C by the year 2400." (...) "A breakdown of the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omponents of the CC commitment, together with uncertainties arising from ocean mixing (Kz) uncertainties, is given in table S1. Past natural forcing (inclusion of which is the default case here) has a marked effect. The natural forcing component is surprisingly large, 64% of the total commitment in 2050, reducing to 52% by 2400. [失效連結]
  97. ^ Florian Sévellec & Sybren S. Drijfhout. A novel probabilistic forecast system predicting anomalously warm 2018–2022 reinforcing the long-term global warming trend.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2018-12-30]. doi:10.1038/s41467-018-05442-8. (原始内容于2018-12-28). 
  98. ^ The next five years will be 'anomalously warm,' scientists predict. The Washington Post. 2018 [2018-12-30]. (原始内容于2018-08-14). 
  99. ^ England, Matthew H.; McGregor, Shayne; Spence, Paul; Meehl, Gerald A.; Timmermann, Axel; Cai, Wenju; Sen Gupta, Alex; McPhaden, Michael J.; Purich, Ariaan; Santoso, Agus. Recent intensification of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Pacific and the ongoing warming hiatus. 自然气候变化. 9 February 2014, 4: 222–27 [2018-12-30]. Bibcode:2014NatCC...4..222E. doi:10.1038/nclimate2106. (原始内容于2019-02-01). 
  100. ^ Knight, J.; Kenney, J.J.; Folland, C.; Harris, G.; Jones, G.S.; Palmer, M.; Parker, D.; Scaife, A.; Stott, P. Do Global Temperature Trends Over the Last Decade Falsify Climate Predictions? [in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08"] (PDF). Bull. Amer. Meteor. Soc. August 2009, 90 (8): S75–79 [2011-08-13]. (原始内容 (PDF)于2011-11-23). 
  101. ^ Global temperature slowdown – not an end to climate change. UK Met Office. [201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9). 
  102. ^ Schmidt, Gavin. . RealClimate. 2015-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2). 
  103. ^ Science publishes new NOAA analysis: Data show no recent slowdown in global warming. NOAA. 2015-06-04. (原始内容于2018-03-27). 
  104. ^ . 《林业勘查设计》,西平林业网. 2007-10-02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105. ^ Weart, Spencer, The Public and Climate Change, Weart, Spencer (编), The Discovery of Global Warming,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06 [2007-04-14], (原始内容于2015-06-22) 
  106. ^ Revkin, Andrew. Poor Nations to Bear Brunt as World Warms.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4-01 [2007-05-02]. (原始内容于2007-11-03). 
  107. ^ Brahic, Catherine. China's emissions may surpass the US in 2007. New Scientist. 2006-04-25 [2007-05-02]. (原始内容于2008-04-26). 
  108. ^ Crampton, Thomas. More in Europe worry about climate than in U.S., poll show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7-01-04 [2007-04-14]. (原始内容于2007-01-06). 
  109. ^ Summary of Findings. Little Consensus on Global Warming. Partisanship Drives Opinion. Pew Research Center. 2006-07-12 [2007-04-14]. (原始内容于2007-03-02). 
  110. ^ Begley, Sharon. The Truth About Denial. Newsweek. [2007-08-08]. (原始内容于2007-08-18). 
  111. ^ Adams, David. Royal Society tells Exxon: stop funding climate change denial. The Guardian. 2006-09-20 [2007-08-09]. (原始内容于2013-01-29). 
  112. ^ Exxon cuts ties to global warming skeptics. MSNBC. 2007-01-12 [2007-05-02]. (原始内容于2007-06-18). 
  113. ^ Sandell, Clayton. Report: Big Money Confusing Public on Global Warming. ABC. 2007-01-03 [2007-04-27]. (原始内容于2013-02-16). 
  114. ^ Greenpeace: Exxon still funding climate skeptics. USA Today. 2007-05-18 [2007-07-09]. (原始内容于2007-06-30). 
  115. ^ Global Warming Resolutions at U.S. Oil Companies Bring Policy Commitments from Leaders, and Record High Votes at Laggards (新闻稿). Ceres. 2004-04-28 [2007-07-27]. (原始内容于2005-12-30). 
  116. ^ Holzer, Jessica. Global warming becomes hot topic on Capitol Hill. The Hill. 2007-01-18 [2007-05-02]. (原始内容于2007-10-11). 
  117. ^ Zabarenko, Deborah. U.S. rejects 'high cost'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 Reuters. 2007-05-04 [2007-05-04]. 
  118. ^ EU agrees on carbon dioxide cuts. BBC. 2007-03-09 [2007-05-04]. (原始内容于2007-05-23). 
  119. ^ Chinese object to climate draft. BBC. 2007-01-05 [2007-11-26]. (原始内容于2011-08-12) (英语). 
  120. ^ Steven Mufson. In Battle for U.S. Carbon Caps, Eyes and Efforts Focus on China. Washington Post. 2007-06-06 [2007-11-26]. (原始内容于2012-11-14) (英语). 
  121. ^ Somni Sengupta. India's glaciers give grim message on warming. New York Times via oregonlive.com. 2007-07-17 [2020-09-30]. (原始内容于2016-06-02) (英语). 
  122. ^ . 蘋果日報. 2007-07-20: A18 [2007-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2) (中文(香港)). 
  123. ^ Major cu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livestock within reach.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3-09-26 [2019-01-01]. (原始内容于2019-01-01). 
  124. ^ Key facts and findings.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9-01-01]. (原始内容于2019-01-01). 
  125. ^ 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牛津大学专家:的确如此. 凤凰网. 2018-06-01 [2019-01-01]. (原始内容于2019-01-01). 
  126. ^ 保罗·霍肯英语Paul Hawken. Drawdow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lan Ever Proposed to Reverse Global Warming. 企鹅出版集团. 2017-04-18 [2019-01-06]. ISBN 978-0143130444. (原始内容于2019-01-05) (英语). 
  127. ^ Summary of Solutions by Overall Rank. 2017-04-18 [2019-01-06]. (原始内容于2019-01-06). 
  128. ^ JRC SCIENCE FOR POLICY REPORT Fossil CO2 & GHG emissions of all world countries (PDF). EDGAR. 2017 [2018-03-30]. (原始内容 (PDF)于2018-03-30). 

引文

  1. ^ 2001年,这份联合声明已被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加勒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瑞典和英国的国家级科学院所签署。[5]2005年的声明加上了日本、俄罗斯和美国。2007年的声明加上了墨西哥和南非。非洲科学院网络英语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波兰科学院分别发布声明。专业的科学社团包括 美国天文学会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美国物理联合会美国气象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第四纪协会英语Americ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澳大利亚气象和海洋学会英语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加拿大气候与大气科学基金会英语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加拿大气象和海洋学会英语Canad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欧洲地球科学联盟英语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欧洲科学基金会英语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地质学会澳大利亚地质学会英语Ge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伦敦地质学会地层学委员会、国际科学院组织英语InterAcademy Panel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美国国家地球科学教师协会、美国科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皇家气象学会英语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世界气象组织
  2. ^ Earth has already experienced almost 1/2 of the 2.0 °C變化(3.6 °F變化) described in the Cancún Agreement. In the last 100 years, Earth's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about 0.8 °C變化(1.4 °F變化) with about two thirds of the increase occurring over just the last three decades.[17]

延伸閱讀

  • 什么是气候变化. 联合国. [2022-01-28]. (原始内容于2022-01-28)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科學

  • 简体中文出版物.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2-14). 
  • 綠色和平:全球暖化相關資料 (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長春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海洋及氣候改變協會的全球变暖資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院(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 美國太空總署全球水文學和氣候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最近二氧化碳含量的測量與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聯合國環保計劃中有關全球变暖的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真實氣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一群氣候科學家的網誌
  • 國家大氣層研究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發現全球变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發現過程的詳盡介紹與歷史
  •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 [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4-03) (英语). 
  • Climate.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4-04) (英语). 
  • Climate Change. 美國環境保護署.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4-04) (英语). 
  • Climate Science Policy Watch [氣候科學監測].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Project.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4-01) (英语). 
  • 節能減碳全民行動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

  • 气候变化.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中文. [2022-01-26]. (原始内容于2022-04-03). 

全球变暖,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 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 以避免偏頗, 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介紹的是的具体变化, 关于气候变化的一般讨论, 请见, 氣候變遷, 或稱全球暖化, 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 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 為公地悲劇之一, 而其所造成.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 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 以避免偏頗 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介紹的是全球变暖的具体变化 关于气候变化的一般讨论 请见 氣候變遷 全球变暖 或稱全球暖化 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 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 為公地悲劇之一 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变暖效应 从1880年到2017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值 相对于1951年 1980年的14 19 C平均值而言 1 黑线是全球年均值 红线是5年局部回归 英语 Local regression 线 蓝色的不确定条显示了95 的置信区间 2014 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与1951 1980年基准温度对比 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数据 環境氣體循環圖 在2013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 人类影响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 2 人类的影响包括排放诸如二氧化碳 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样的温室气体 鉴于人类活动在全球变暖中扮演主要角色 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 人为全球变暖 或 人为气候变化 报告中的气候模型预测总结指出在21世纪 根据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全球表面温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0 3 1 7 C至2 6 4 8 C 3 这些发现已被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院所认可 4 a 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级或有着国际地位的科学机构对此提出异议 6 7 未来的气候变更及相关的影响将存在地区差异 8 9 已经在进行以及预期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 降水变更和亚热带地区的沙漠扩张 10 预计将来陆地变暖情况要比海洋严重 最严重的会是北极 冰川 冻土和海冰将不断缩减 其它地区的改变包括更频繁的极端天气 例如热浪 干旱 山火 洪水 雪暴 11 海洋酸化和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大规模物种灭绝 对人类重大的影响包括因农作物减产引发的粮食安全危机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人口稠密地区 12 13 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包括通过削减排放来减缓变化 适应其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气候工程 大部分国家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的缔约国 其最终目标是防止危险的人为气候变化 14 15 缔约国同意大幅减排是必须的 16 并且全球升温应该限制在相对于工业革命前2 0 C内 b 争取控制在1 5 C内 18 与此同时 一些科学家也质疑2摄氏度的目标 19 公众对全球变暖的担心也在增加 一份2015年的皮尤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出全球受访者中认可 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 的中位数比例为54 受访者的地区差异明显 美国和中国大陸 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地區 的受访者最不担心 20 在1906至2005年間 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 74攝氏度 21 普遍來說 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 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 21 目录 1 命名 2 歷史 2 1 各地高温记录 2 2 最热年份和整体趋势 3 成因 3 1 大气层中的溫室氣體 3 2 其他理論 4 气候变化反馈 5 地区趋势和短期波动 6 植物 森林资源与全球变暖的關係 7 道德 社會及政治爭議 8 影响 9 解决和缓和方案 9 1 京都議定書 10 相关國際公約 11 參見 12 参考文献 13 引文 14 延伸閱讀 15 外部链接 15 1 科學 15 2 其他命名原則上 全球变暖 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 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 全球变暖 意味著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22 23 其他組織則使用 人為的氣候改變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歷史 根據不同的重組所展示過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溫度 每十年找一個平均值 特別顯示2004年的溫度來作參考 根據儀器記錄 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 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 75度 自1979年 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 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 25度 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 13度 根據衛星溫度探測 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 12度至0 22度 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 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與小冰河時期 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 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 2005年是地球有温度记录以来第二溫暖的年份 比1998年的年平均地表温度記錄低了0 06摄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 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 24 25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 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 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 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 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 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 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 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 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 到了1979年 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 各地高温记录 在2003年夏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杭州 武漢 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 26 27 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 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 28 2004年7月 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 29 2005年7月 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 30 2006年8月16日 中國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 31 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 8度 破了1997年的記錄 32 2018年7月23日 日本埼玉縣北部熊谷市溫度高達41 1度 打破了5年前高知縣四萬十市的日本最高温度記錄 33 法国南部加尔省的加拉盖来蒙蒂厄在2019年6月29日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5 9度 比2003年的历史最高温度还高1 8度 34 2019年7月下旬 西欧多个国家都遭受了热浪的袭击 英国 比利时 德国 卢森堡与荷兰均打破了之前的温度记录 分别达到了38 7度 41 8度 41 5度 40 8度和40 7度 35 36 法国更是因为热浪导致了868人死亡 而上个月的热浪已经造成了567人死亡 37 澳大利亚在2019年12月18日全国的平均温度更是达到了41 9度 38 打破了24小时之前创造的40 9度的记录 连续两天都超过了2013年1月7日的创下的40 3度的历史记录 39 俄罗斯位于北极圈内的上扬斯克在2020年6月22日创下了38度的高温记录 这座城市也是吉尼斯最低温度 68度 的记录地点 40 最热年份和整体趋势 科学家正式宣布 2019年7月是人类在一个多世纪前开始记录温度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41 2019年8月是有史以来第二热的8月 9月和10月分别是历史上最热的9月和10月 42 43 11月则追平了在2016年出现的史上最热11月的记录 44 有温度记录以来的22个最热的年份有20个出现在最近的20年 而历史上最热的5个年份全部出现在最近的5年里 全球变暖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45 尽管不断破纪录的年份吸引到了相当的公众关注 但单个年份走势的重要性还是比不上整体趋势 一些气象学家批评大众媒体标榜 最热一年 来吸引注意的做法 特别是厄尔尼诺 南方振荡现象可导致某年气温热一些或冷一些 而这和造成整体趋势的原因是不相关的 气候学家加文 施密特指出 长期趋势或可预计的破记录情形远比单个年份是否打破记录重要 46 成因参见 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和氣候轉變的科學觀點 過去4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與自工業革命的急速飆升 地球軌道的週期性改變 又稱為米蘭柯維奇旋迴 被相信是十萬年的冰河時期循環的背後推動者 氣候系統的改變來自自然或內部運作及對外來力量的改變作出的反應 這些外來力量包括了人為與非人為因素 譬如太陽活動 火山活動及溫室氣體 幾乎所有的氣候學家同意地球近年來已經变暖 近代氣候轉變的成因仍然是活躍的研究範疇 科學界的共識認為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對於這點 學界並無爭議 在地球大氣層排放二氧化碳及甲烷 而其他情況不變下 會促使地面升溫 溫室氣體產生天然的溫室效應 如果沒有它 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攝氏30度 使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 但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排放至地球大氣層排放的二氧化碳 甲烷等溫室氣體已令大氣層溫室氣體含量超出自然平衡水平 造成全球暖化 而全球暖化現象會造成自我回饋 令暖化更趨嚴重 其中一個重要的回饋過程就是冰反照率回饋 大氣層中增加二氧化碳暖化了地球表面 導致兩極冰塊溶解 陸地與開放水域便佔據更多的地方 兩者比冰的反射還要少 所以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 這樣使变暖加劇 到頭來促使更多冰塊溶化 循環不斷持續 因為地球的熱力慣性與對其他間接效應的緩慢反應 地球現今的氣候在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下變得不平衡 氣候行為研究指出 縱使人類立即達成零碳排放 令溫室氣體維持現今的水平 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仍然會上升攝氏0 5至1度 大气层中的溫室氣體 1980年至2003年 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的趨勢圖 從1958年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燃料類造成的排放比較 溫室氣體對於太陽的短波輻射來說是透明的 可是 它們卻吸收了來自地球發放的 黑體輻射 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 這樣使地球難以降溫 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自1750年比前工業化水平 280百萬分率 分別上升了31 與149 而現在的水平已經長期高於380百萬分率 並即將突破400ppm 從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數據指出 與過去65萬年的作比較 這是個明顯的飆升 從一些非直接的地質學證據 有理由相信過去400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 在過去的20年中 大約四分之三的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 其他的人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 特別是砍伐森林 47 美國賓州大學的科学家从1958年开始在夏威夷大島海拔約3400公尺的毛纳洛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 每小时采样4次 48 49 對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開了最漫長的連續的儀器測量 從此以後 人們發現每年的測量結果不斷攀升 如基林曲線 Keeling Curve 顯示 數值由當初的315百萬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過了380百萬分率 升幅大約是21 50 51 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個月出現輕微季節性變動而整體上全年是不斷上升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 52 正是全球变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 據資料顯示 53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 N2O 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 1750年 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 二氧化碳 CO2 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 甲烷 CH4 從700ppbv增加到1 720ppbv 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于人類的活動 燃燒化石燃料 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 从工业革命开始 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 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 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鈣 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 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東安格里亞大學联合研究的结果 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 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温度变化情况见下图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 54 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 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 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 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 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 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 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組成部分 大部分由生物生產和從天然氣管道和其它基礎設施洩漏出來 一些甲烷的生物來源是自然的 譬如白蟻 可是其他來源則是由人類農業活動增加而帶動的 例如稻米的耕種 55 最近的證據顯示 森林也許是甲烷的來源 56 57 如果屬實 這會是對天然溫室效應的額外貢獻 而不是人為溫室效應的 58 雖然實際的趨勢軌線視乎不確定的經濟 社會 科技及自然發展 預期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將因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續攀升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 排放情況的特殊報告 羅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況 在2100年可以達致由541至970百萬分率的水平 59 如果煤與焦油被廣泛地採用 現時的化石燃料儲備是有能力實現這個水平並且在2100年後繼續排放 於2000年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 餘下的大部分來自 短暫的燃料 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 工業及農業體增多 生產中的排放 在1990年 他們的比重分別是5 8 5 2 和3 3 當前的數據都可以作比較 60 大約17 來自發電時所耗用的燃料 很少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生物來源 大約只有6 3 來自農業所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 其他理論 雖然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 例如城市熱島效應 61 太陽輻射自然變化等 62 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歸納模型研究後 總結這些現象對全球暖化的影響遠少於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63 64 在科學雜誌中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學教授納奧秘 奧勒斯克斯從科學資訊機構中的928份科學文獻的摘要中尋找全球氣候改變 global climate change 關鍵字 並總括 當中75 明示或暗示接受了 在過去50年觀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類活動所致的 這個觀點 顯示科學界普遍接受人類活動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65 66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 全球暖化存在 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點 學界並無爭議 67 气候变化反馈 深色的海洋表面只反射6 的太阳辐射 而海冰可以反射50 到70 68 一系列的反馈主导了系统对气候改变因素的反应 正反馈增强了初始成因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而负反馈降低了影响 69 气候系统中有一系列的反馈 包括水蒸气 冰反射率 冰雪的覆盖与否影响地球表面吸收还是反射多少阳光 的改变 云和地球碳循环 例如从土壤中释放出碳 70 主要的负反馈是到太空的红外辐射导致的辐射冷却 71 当温度升高时这种效应也大大增强 72 反馈是决定气候系统对已增加的温室气体浓度的敏感度的重要因素 其它因素也是一样的 更高的气候敏感度意味着增加同样的温室气体 温度会升高的更多 73 反馈影响的不确定性是不同的气候模型在一个既定的场景中得出不同升温幅度的主要原因 要理解云 69 和碳循环在气候预测中扮演的角色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74 正回授效果會導致更多溫室氣體的來源 譬如從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的泥煤田釋放的甲烷可能多達7百億噸 75 注意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如硫酸鹽氣溶膠有冷卻的作用 雖然被干擾的自然循環可能導致二十世紀中期的溫度記錄中所見的高原 但那些人類排放的污染物在某個程度上也引致同樣的溫度記錄 76 哈佛有一项从1991年开始的未来气候变更研究 该研究基于观察 关于土壤碳反馈 这项研究暗示到2100年 地球表层1米的土壤可能释放出的碳多达1900亿吨 这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总量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改变了微生物群落 77 78 气候模型没有考虑这些可能的反馈机制 另一项哈佛的研究暗示因为温度升高 注入到平流层的水蒸气增多 这加剧了臭氧消耗 以后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并会伤害农作物 79 北极的温升幅度几乎是世界其它地区的2倍 80 这似乎既是因为极地强化热量传输 更因为当地的净辐射平衡 81 一些能想到的反馈例子包括雪和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少 大气和海洋环流的变化 北极环境中的人为烟尘 云量增加和水蒸发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3年的报告 模型经常倾向于低估北极强化现象 82 83 一些研究将快速变暖的北极与消失的冰雪圈 中纬度地区的极端天气 84 85 和高速气流的变化联系起来 86 根据国际能源署2018年5月发布的报告 87 随着全球变暖和世界上较热的国家地区的人们收入增加 到本世纪中期 全球的空调数量预计会从16亿台升至56亿台 为了满足空调用电需求的温室气体排放将翻倍 从2016年的12 5亿吨增长至22 8亿吨 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88 地区趋势和短期波动 2000年 2009年的平均温度与1951年 1980年的对比 北极的变化明显更大一些 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增加 但并不是全球每个地方增幅一致 不同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89 自从1979年以来 全球陆地平均温度的增幅是海洋的2倍 每10年增温0 25 C比0 13 C 90 海洋温度比陆地增加的慢是因为其热容量更大 且可以通过蒸发来散发更多的热量 91 自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以来 南北地球半球的温度差异便增大了 因为北半球的雪和海冰的融化更多 并且陆地占比更大 92 在过去的100年里 北极的平均温升幅度几乎是地球其它地区的2倍 93 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 北极放大 英语 Arctic amplification 尽管北半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南半球多 但这并不是形成南北半球温差的原因 因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比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均匀的时间要长很多 94 气候变更的原因有多种 但是因为气候系统有着巨大的热惯性 气候的改变过程要花上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 一项气候研究得出结论 如果温室气体维持在2000年的水平 表面温度仍然将增加0 5 C 95 另一个发现表明如果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 表面温度增加将超过一摄氏度 一些温升可归因于之前的自然因素 因为地球能量收支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项研究使用高度简化的气候模型 该模型指出过往的因素驱使的升温可占到2050年表面温升的64 而它们的影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才会逐渐减缓 96 全球温度的短期波动可能超过长期趋势的影响 并且可以暂时掩盖或放大长期趋势 97 98 2002年到2009年 全球温度相对稳定 媒体和一些科学家因此称之为全球变暖中断 99 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100 101 2015年更新后不同的测量海洋表面温度的方法显示过去的最近十年海水温度一直在上升 102 103 植物 森林资源与全球变暖的關係全球森林资源是有效防止全球变暖的工具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成氧气和糖类 当人类将森林破坏后有一部分会被用作燃料使用用于供暖或是烧制成碳木 在使用的过程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 进一步加重温室效应 加速全球气温变暖 因此 一方面减少吸收二氧化碳这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数量 另一方面又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破坏或是不合理使用森林资源是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一大诱因 104 大面積的草原與植物同樣具有吸收二氧化碳與涵養地下水的功能 草原與植物被嚴重破壞的區域同時會造成嚴重沙塵暴 加速草原與植被的沙漠化 現存大氣中積累的溫室氣體 主要歷史責任國分布道德 社會及政治爭議参见 地球暖化爭議 過去幾年以來 大眾對地球暖化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 105 人們對地球暖化原因的各項科學解釋高度關注 同時引起了政治與經濟上的辯論 雖然貧窮地區 特別是非洲的排放量很微小 但卻面對著全球变暖所帶來的極大風險 106 同時 美國不滿發展中國家能夠免除京都協議書的約束 並且以這個為拒絕簽署協議書的理由 107 在西方社會中 相比美國 歐洲有很多人接納了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及努力對抗变暖這些說法 108 109 應當注意的是 對於 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存在 並正在發生 的事實本身 是有著科學共識且沒有爭議的 獲得有關專家的一致支持的 也就是說 幾乎所有合格的氣候學家都認為 全球暖化存在 全球暖化是近幾十年持續發生的現象 而人類活動是造成此次全球暖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化石燃料組織及公司譬如由菲利普 庫尼 英语 Philip Cooney 及某些智庫 競爭企業協會和卡托研究所所代表的美國石油學會及艾克森美孚利用一些運動來淡化全球变暖的風險 110 111 112 113 環保團體及公眾人物則舉行運動來強調當中的風險 最近 一些化石燃料公司已經減少了淡化運動 114 甚至呼籲制定避免全球变暖的政策 115 這個議題促發了關於限制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的辯論 在美國 對科學證據及報告作政治操控也成了重要的議題 116 117 其他國家則更會討論為了減排而採取另外一些更潔淨能源時所需要的成本 118 其他爭論焦點則在於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及中國大陸在控制排放的力度應該有多大 2007年 中國大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越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因為中國大陸的人均排放量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2010年 所以在減排上沒有很大責任 美國稱如果他們必要承擔減排成本 中國大陸也要 119 120 印度也即將成為工業排放的大國之一 將會與中國大陸面臨同樣的問題 121 影响主条目 全球变暖的效应 海平面上升6米 地球将被淹没的地区用红色表示 受全球暖化影響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阿萊奇冰川正在不斷後退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 海水體積膨脹 南极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会加速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会淹没沿海低海拔地区 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 全世界有3 4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不足500公里的地方 陆地面积缩小会极大地影响人类居住环境 甚至可能导致战争 河 海堤的建立 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保護地勢低的地區 要注意 广为流传的 海洋上漂浮的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的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实际上 海洋上漂浮的冰川融化后海平面仍会保持不变 只有当陆地的冰川融化后流入海洋才会改变海平面的高度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 水蒸发加快 大量水气被输送进入大气 会导致局部地区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然升高 这样暴雨天气就会导致水灾 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更加频繁的发生 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于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胁 水灾面积因为短时的强降水而迅速扩大 水土流失问题也比过去更加严峻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 导致热带传染病向高纬扩散 目前已有热带传染病扩散的迹象 而过去在低温下难以存活的病毒随着冬季温度上升 有全年活动的可能 最近一段时间的监控发现 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结核病等有再度爆发的可能 由于大气温度升高 令蒸发量上升 在以往干旱少雨的地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而不正确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让以前植物覆盖的半干旱地区失去保护成为半沙漠化地区 从而导致内陆地区沙漠化加速 沙漠有扩大的危险 实际上沙漠化问题已经困扰着东亚和中亚国家 在撒哈拉边界地区更是情况堪忧 由于温度升高 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 整个生物多樣性会受到威胁 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 由于两极冰山崩塌 北欧 南美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 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潛熱 大量冰同時溶化會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 所以近极地的地方温度会迅速下降 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 造成不可逆的变化 澳洲流行病學家安東尼奧 麥克邁克爾 英语 Tony McMichael 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 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 122 由於極端氣候會使農作物失收 減少糧食供應 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甚至引致饥荒 例如乾旱會使非洲的荒漠化範圍擴大 農地生產力下降 全球变暖导致热带洋面的表层海温升高 导致热带气旋 台风 飓风等 的发生频率与平均威力显著增高 行进速度变缓 破坏力更大 解决和缓和方案主条目 全球性变暖的緩和 不少公司和團體組織設法削減全球暖化 為全球暖化的削減與緩和提議了某些戰略戰術 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 風能 太陽能 核融合 純電動車 混合動力車輛 碳稅 人口管控策略等 許多環境小組鼓勵單獨行動抵抗全球變暖 經常瞄準消費者 並且有對氣候變化的業務商業活動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3年的报告 畜牧业一年的排放量相当于7 1亿吨二氧化碳 123 其中牛 包括肉牛和奶牛 的排放量占比多达65 124 因此有专家就认为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 125 在 Drawdown 这本书里面 作者保罗 霍肯 英语 Paul Hawken 一共列出了100种解决全球变暖的方法 126 按照其模型计算 从2020年到2050年 如果实施前80种方法 累计可减少相当于10509 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127 平均每年350亿吨 大致相当于2016年的世界排放总量 128 在这些解决方法里面 排名第一的是制冷剂管理 前十名里面和食物相关的占3个 京都議定書 主条目 京都議定書 關於參與全球变暖的主要世界性國際協議就是京都協議書 京都協議書是1997年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應變中心 UNFCCC 批准這個協議的國家承諾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五種溫室氣體 如果他們繼續增加排放這些氣體 他們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 相关國際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蒙特婁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 1997年 巴厘路線圖 哥本哈根协议 2009年 巴黎协定 2016年 參見全球暖化大騙局 氣候研究小組電郵爭議 溫室效應 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 全球变暖的效应 氣候變化 氣候緊急狀態宣言 全球黯化 聖嬰 南方振盪現象 大气层 環境保護 污染 天災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京都議定書 可再生能源 生物燃油 輸電網路 節能減碳 建築整合太陽能 綠建築 太陽能 風能 風力發電廠 發電廠 混合動力車 純電動車 即電池電動車 BEV 電動車 混合動力鐵路車輛 氫能車参考文献 http berkeleyearth lbl gov auto Global Land and Ocean summary tx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rkeley Earth Land and Ocean Summary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AR5 WG1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2 It is extremely likely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been the dominant cause of the observed warming since the mid 20th century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89 9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23 Joint Science Academies Statement PDF 2014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 04 11 Kirby Alex Science academies back Kyoto BBC News 2001 05 17 2011 07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2 17 Scientific consensus Earth s climate is warming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NASA 2017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28 List of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or s Office of Planning amp Research State of California 2017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07 Field Christopher B Barros Vicente R Mach Katharine J Mastrandrea Michael D et al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44 4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12 19 Solomon et al Technical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ction TS 5 3 Regional Scale Proje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IPCC AR4 WG12007 help Zeng Ning Yoon Jinho Expansion of the world s deserts due to vegetation albedo feedback under global warm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 09 01 36 17 L17401 2018 12 29 Bibcode 2009GeoRL 3617401Z ISSN 1944 8007 doi 10 1029 2009GL0396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07 英语 On snowfall Christopher Joyce Get This Warming Planet Can Mean More Snow NPR 2010 02 15 2018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21 Global warming means more snowstorms scientists 2011 03 01 2018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14 Does record snowfall disprove global warming 2010 07 09 2014 12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25 Battisti David S Naylor Rosamond L Historical Warnings of Future Food Insecurity with Unprecedented Seasonal Heat Science 2009 01 09 323 5911 240 44 2018 12 29 ISSN 0036 8075 PMID 19131626 doi 10 1126 science 11643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7 21 英语 US NRC 2012 第26頁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US NRC2012 help Status of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1 2018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11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的缔约国 该公约采用了2 C限制 截至2011年11月25日 一共有195个缔约方 194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盟 First steps to a safer future Introducing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7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1 08 Preventing dangerous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is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UNFCCC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Sixteenth Session Decision 1 CP 16 The Cancun Agreements Outcome of the work of the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Long term Cooperative Action under the Convention English Paragraph 4 PDF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3 2011 2018 12 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11 13 deep cuts in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required according to science and as documented in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ith a view to reducing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o as to hold the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2 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merica s Climate Choices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15 2018 12 29 ISBN 978 0 309 14585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21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s surface increased by about 1 4 F變化 0 8 C變化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ith about 1 0 F變化 0 6 C變化 of this warming occurring over just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utter John D Berlinger Joshua Final draft of climate deal formally accepted in Paris CNN 2015 12 12 2015 12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12 Vaughan A Paris climate deal key points at a glance The Guardian London and Manchester 2015 12 12 2015 12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13 Archived Will Steffen et al Trajectories of 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 PNAS 2018 2018 12 29 doi 10 1073 pnas 181014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06 引文格式1维护 显式使用等标签 link Stokes Bruce Wike Richard Carle Jill Global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Broad Support for Limiting Emissions Pew Research Center s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15 11 05 2017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24 21 0 21 1 關於政策制定者的概要 PDF 2007年氣候變化 物理基礎 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個評估報告第一個工作小組提供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7 02 05 2007 02 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7 12 20 The updated hundred year linear trend 1906 to 2005 of 0 74 C 0 56 C to 0 92 C is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trend for 1901 to 2000 given in the TAR of 0 6 C 0 4 C to 0 8 C global warming Definition from the Merriam 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08 08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14 Climate Change Basic Information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 12 14 2007 02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9 25 In common usage global warming often refers to the warming that can occur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太空總署 戈達德太空研究所 的研究報告全球溫度趨勢 2006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28 2005年的溫度 2006 10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28 入夏以來中國和歐洲的高溫記錄 天氣在線 2006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27日 中文 中国大陆 武漢又創高溫記錄 昨日百年最熱一天 人民網 2006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9 23 中文 中国大陆 浙江高溫記錄不斷刷新 成為全國最熱地區之一 湖南新聞網 中文 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廣州出現五十三年來罕見高溫 大紀元 2006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9 中文 香港 美國兩百個城市單日高溫創歷史記錄 大紀元 2006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9 中文 香港 重庆创高温记录 南方各地暑热难耐 新華網 2006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7 07 中文 香港 宜蘭出現焚風 高溫破入夏記錄 38 8度 大紀元 2006 12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9 29 中文 臺灣 Record High Temperatures in Japan nippon com 2018 08 30 2019 07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7 02 英语 45 9度 法国高温打破多项历史记录 2019 06 30 2019 06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22 中文 中国大陆 Climate crisis fuels year of record temperatures in UK says Met Office 卫报 2020 01 03 2020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1 04 英语 The hottest temperature ever recorded in the UK was exceeded on 25 July in Cambridge where the thermometer hit 38 7C 101F Europe heatwave Paris latest to break record with 42 6C BBC 2019 07 26 2019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12 英语 Meanwhile Belgium Germany Luxembourg and the Netherlands also reached new record highs of 41 8C 41 5C 40 8C and 40 7C respectively Summer heat killed nearly 1 500 in France officials say BBC 2019 09 09 2020 01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2 英语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567 people died during France s first heatwave this year from 24 June to 7 July A further 868 died during the second from 21 to 27 July Australia records its hottest day ever one day after previous record 卫报 2019 12 19 2019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9 英语 Australia record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on Wednesday with an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41 9C 107 4F beating the previous record by 1C that had been set only 24 hours earlier Australia heatwave Nation endures hottest day on record BBC 2019 12 18 2019 12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9 英语 Australia has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reaching a high of 40 9C 105 6F Temperature hits 100 F degrees in Arctic Russian town ABC新闻 2020 06 22 2020 06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22 英语 The temperature in Verkhoyansk hit 38 degrees Celsius 100 4 F on Saturday according to Pogoda i Klimat a website that compiles Russian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town of about 1 300 residents is recognized by th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for the most extreme temperature range with a low of minus 68 degrees C minus 90 F and a previous high of 37 2 C 98 96 F Brady Dennis and Andrew Freedman Here s how the hottest month in recorded history unfolded around the world 华盛顿邮报 2019 08 05 2019 08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30 英语 On Monday scientists officially pronounced July 2019 the warmest month the world has experienced since record keeping began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Sophie Lewis Earth just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September ever recorded CBS新闻 2019 10 05 2019 1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7 英语 Last month was officially the hottest September on record just slightly hotter 04 degrees Fahrenheit than the previous record holder September 2016 Sophie Lewis Earth just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ever October CBS新闻 2019 11 05 2019 1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1 07 英语 Last month was the hottest ever October on record globally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Friday by the 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an organization that tracks global temperatures Sophie Lewis November 2019 was joint hottest on record data eNCA 英语 eNCA 2019 12 04 2019 12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5 英语 Last month was the joint hottest November in history satellite data showed on Wednesday marking six consecutive months where the world either broke or equalled record temperatures The 10 Hottest Global Years on Record Climate Central 英语 Climate Central 2019 02 06 2019 07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5 英语 With the five warmest years on record happening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the 20 warmest occurring over the past 22 a consistent warming trend couldn t be clearer Schmidt Gavin Thoughts on 2014 and ongoing temperature trends RealClimate 2015 01 22 2015 09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30 2001年氣候改變的科學基礎 2006 11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1 18 英文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first signs of increa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茂納羅亞峰上採集的數據 2007 05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26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 環球監察科 2006 1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29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 環球監察科 消息公告 2006 1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08 11 大氣層二氧化碳與碳同位素的記錄 國立橡樹嶺研究所 2007 0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16 英语 IPCC Second Assessment Synthesis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Information PDF IPCC 3 2013 02 27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3 03 09 英语 carbon dioxide CO2 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have grown significantly since pre industrial times about 1750 A D CO2 from about 280 to almost 360 ppmv3 CH4 from 700 to 1720 ppbv and N2O from about 275 to about 310 ppbv These trends can be attributed largely to human activities mostly fossil fuel use land us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美國環保局 全球变暖潛力與大氣中壽命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1年的科學數據 2006 11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8 05 真實氣候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30 BBC新聞 發現植物也釋放甲烷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13 Ealert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1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2 08 溫室氣體資料庫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 12 15 ReasonOnline Stars in Her Eyes 2006 11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1 22 Hegerl et al Chapter 9 Understanding and Attributing Climate Chan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ecutiv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IPCC AR4 WG12007 help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 第6章第13節 2006 1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2 01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 第11章第2節 2006 1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22 RealClim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ensus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28 科學雜誌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23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01 Thermodynamics Albedo NSIDC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0 11 69 0 69 1 Jackson R A Jenkins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uncertainties Earth Science Communications Team at NASA 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2 11 17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08 Riebeek H The Carbon Cycle Feature Articles Effects of Changing the Carbon Cycle Earth Observatory part of the EOS Project Science Office located a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11 06 16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06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 1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Feedback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3 19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05 Lindsey R Earth s Energy Budget in Climate and Earth s Energy Budget Feature Articles Earth Observatory part of the EOS Project Science Office located a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4 2009 01 14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9 02 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 1 Introduction to Technical Chapters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Last 2 000 Yea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6 26 27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2 05 AMS Council 2012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 Information Statement on Climate Change Boston Massachusetts 2012 08 20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4 11 英國衛報 全球变暖命中 打翻點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11 06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2006 11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7 11 Mooney Chris One of the oldest climate change experiments has led to a troubling conclusion The Washington Post 2017 10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10 Melillo J M Frey S D DeAngelis K M Werner W J Bernard M J Bowles F P Pold G Knorr M A Grandy A S Long term pattern and magnitude of soil carbon feedback to the climate system in a warming world Science 6 October 2017 Bibcode 2017Sci 358 101M doi 10 1126 science aan28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24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health Harvard University 2012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07 TS 3 1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and Related Variables AR4 WGI Technical Summary 2018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3 Alexeev V A Langen P L Bates J R Polar amplification of surface warming on an aquaplanet in ghost forcing experiments without sea ice feedbacks Climate Dynamics 2005 24 7 8 655 666 Bibcode 2005ClDy 24 655A doi 10 1007 s00382 005 0018 3 IPCC AR5 Near term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and Predictability Chapter 11 page 983 PDF 2013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 12 20 Arctic amplification NASA 2013 2018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7 31 Francis Jennifer A Evidence linking Arctic amplific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in mid latitud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 Bibcode 2012GeoRL 39 6801F doi 10 1029 2012GL051000 Vladimir Petoukhov amp Vladimir A Semenov A link between reduced Barents Kara sea ice and cold winter extremes over northern contin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November 2010 115 21 2018 12 31 Bibcode 2010JGRD 11521111P doi 10 1029 2009JD0135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9 14 Francis J A Vavrus S J Evidence linking Arctic amplific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in mid latitud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 6 Bibcode 2012GeoRL 39 6801F doi 10 1029 2012GL051000 Air conditioning use emerges as one of the key drivers of global electricity demand growth 国际能源署 2018 05 15 2019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1 英语 KENDRA PIERRE LOUIS 全世界爱上空调 人类的未来却因此陷入危机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8 05 16 2019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1 中文 中国大陆 Leavenworth Stuart Snow covered beaches Chilly iguanas They are part of a mysterious hole in global warming McClatchy Washington Bureau 2018 02 15 2018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03 Trenberth et al Chap 3 Observations Atmospheric Surface and Climate Chang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xecutive Summa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37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AR4 WG1 2007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IPCC AR4 WG12007 help Sutton Rowan T Dong Buwen Gregory Jonathan M Land sea warming ratio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PCC AR4 model results and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6 January 2007 34 2 L02701 2007 09 19 Bibcode 2007GeoRL 3402701S doi 10 1029 2006GL0281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23 Feulner Georg Rahmstorf Stefan Levermann Anders Volkwardt Silvia On the Origin of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mispheres in Earth s Present Day Climate Journal of Climate March 2013 26 130325101629005 2013 04 25 Bibcode 2013JCli 26 7136F doi 10 1175 JCLI D 12 00636 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30 TS 3 1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and Related Variables AR4 WGI Technical Summary 2018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3 Ehhalt et al Chapter 4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Greenhouse Gas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ction 4 2 3 1 Carbon monoxide CO and hydrogen H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256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IPCC TAR WG1 2001harvnb error no target CITEREFIPCC TAR WG12001 help Meehl Gerald A Washington Warren M Collins William D Arblaster Julie M Hu Aixue Buja Lawrence E Strand Warren G Teng Haiyan How Much More Global Warming and Sea Level Rise PDF Science 2005 03 18 307 5716 1769 72 2007 02 11 Bibcode 2005Sci 307 1769M PMID 15774757 doi 10 1126 science 11066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1 28 Wigley T M L et al The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 PDF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2005 Bibcode 2005Sci 307 1766W doi 10 1126 science 1103934 Even i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were fixed today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rise would continue due to oceanic thermal inertia These constant composition CC commitments and their uncertainties are quantified Constant emissions CE commitments are also considered The CC warming commitment could exceed 1C The CE warming commitment is 2 to 6C by the year 2400 A breakdown of the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omponents of the CC commitment together with uncertainties arising from ocean mixing Kz uncertainties is given in table S1 Past natural forcing inclusion of which is the default case here has a marked effect The natural forcing component is surprisingly large 64 of the total commitment in 2050 reducing to 52 by 2400 失效連結 Florian Sevellec amp Sybren S Drijfhout A novel probabilistic forecast system predicting anomalously warm 2018 2022 reinforcing the long term global warming trend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2018 12 30 doi 10 1038 s41467 018 05442 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28 The next five years will be anomalously warm scientists predict The Washington Post 2018 2018 12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14 England Matthew H McGregor Shayne Spence Paul Meehl Gerald A Timmermann Axel Cai Wenju Sen Gupta Alex McPhaden Michael J Purich Ariaan Santoso Agus Recent intensification of wind driven circulation in the Pacific and the ongoing warming hiatus 自然气候变化 9 February 2014 4 222 27 2018 12 30 Bibcode 2014NatCC 4 222E doi 10 1038 nclimate2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01 Knight J Kenney J J Folland C Harris G Jones G S Palmer M Parker D Scaife A Stott P Do Global Temperature Trends Over the Last Decade Falsify Climate Predictions in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08 PDF Bull Amer Meteor Soc August 2009 90 8 S75 79 2011 08 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1 11 23 Global temperature slowdown not an end to climate change UK Met Office 2011 03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2 09 Schmidt Gavin NOAA temperature record updates and the hiatus RealClimate 2015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6 12 Science publishes new NOAA analysis Data show no recent slowdown in global warming NOAA 2015 06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3 27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 林业勘查设计 西平林业网 2007 10 02 2008 11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13 Weart Spencer The Public and Climate Change Weart Spencer 编 The Discovery of Global Warming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06 2007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22 Revkin Andrew Poor Nations to Bear Brunt as World Warms The New York Times 2007 04 01 2007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03 Brahic Catherine China s emissions may surpass the US in 2007 New Scientist 2006 04 25 2007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4 26 Crampton Thomas More in Europe worry about climate than in U S poll show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7 01 04 2007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1 06 Summary of Findings Little Consensus on Global Warming Partisanship Drives Opinion Pew Research Center 2006 07 12 2007 04 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02 Begley Sharon The Truth About Denial Newsweek 2007 08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8 18 Adams David Royal Society tells Exxon stop funding climate change denial The Guardian 2006 09 20 2007 08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1 29 Exxon cuts ties to global warming skeptics MSNBC 2007 01 12 2007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18 Sandell Clayton Report Big Money Confusing Public on Global Warming ABC 2007 01 03 2007 04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2 16 Greenpeace Exxon still funding climate skeptics USA Today 2007 05 18 2007 07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6 30 Global Warming Resolutions at U S Oil Companies Bring Policy Commitments from Leaders and Record High Votes at Laggards 新闻稿 Ceres 2004 04 28 2007 07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12 30 Holzer Jessica Global warming becomes hot topic on Capitol Hill The Hill 2007 01 18 2007 05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0 11 Zabarenko Deborah U S rejects high cost global warming scenarios Reuters 2007 05 04 2007 05 04 EU agrees on carbon dioxide cuts BBC 2007 03 09 2007 05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23 Chinese object to climate draft BBC 2007 01 05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8 12 英语 Steven Mufson In Battle for U S Carbon Caps Eyes and Efforts Focus on China Washington Post 2007 06 06 2007 1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1 14 英语 Somni Sengupta India s glaciers give grim message on warming New York Times via oregonlive com 2007 07 17 2020 09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2 英语 全球暖化流感不分季節 加速傳染病擴散 料每年奪命500萬 蘋果日報 2007 07 20 A18 2007 09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11 02 中文 香港 Major cu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livestock within reach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3 09 26 2019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1 Key facts and findings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9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1 少吃牛肉少喝奶能减轻全球变暖 牛津大学专家 的确如此 凤凰网 2018 06 01 2019 01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1 保罗 霍肯 英语 Paul Hawken Drawdow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lan Ever Proposed to Reverse Global Warming 企鹅出版集团 2017 04 18 2019 01 06 ISBN 978 01431304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5 英语 Summary of Solutions by Overall Rank 2017 04 18 2019 01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06 JRC SCIENCE FOR POLICY REPORT Fossil CO2 amp GHG emissions of all world countries PDF EDGAR 2017 2018 03 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03 30 引文 2001年 这份联合声明已被澳大利亚 比利时 巴西 加拿大 加勒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爱尔兰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新西兰 瑞典和英国的国家级科学院所签署 5 2005年的声明加上了日本 俄罗斯和美国 2007年的声明加上了墨西哥和南非 非洲科学院网络 英语 Network of African Science Academies 和波兰科学院分别发布声明 专业的科学社团包括 美国天文学会 美国化学学会 美国地球物理联盟 美国物理联合会 美国气象学会 美国物理学会 美国第四纪协会 英语 Americ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 澳大利亚气象和海洋学会 英语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加拿大气候与大气科学基金会 英语 Canadian Foundation for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加拿大气象和海洋学会 英语 Canad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Society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 欧洲地球科学联盟 英语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欧洲科学基金会 英语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美国地质学会 澳大利亚地质学会 英语 Ge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伦敦地质学会地层学委员会 国际科学院组织 英语 InterAcademy Panel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英语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美国国家地球科学教师协会 美国科学院 工程学院和医学院 皇家气象学会 英语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和世界气象组织 Earth has already experienced almost 1 2 of the 2 0 C變化 3 6 F變化 described in the Cancun Agreement In the last 100 years Earth s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about 0 8 C變化 1 4 F變化 with about two thirds of the increase occurring over just the last three decades 17 延伸閱讀什么是气候变化 联合国 2022 01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28 中文 简体 外部链接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全球变暖科學 Scholia 上有關全球变暖 Q7942 的信息简体中文出版物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2 14 綠色和平 全球暖化相關資料 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長春社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海洋及氣候改變協會的全球变暖資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院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美國太空總署全球水文學和氣候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最近二氧化碳含量的測量與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聯合國環保計劃中有關全球变暖的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真實氣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群氣候科學家的網誌 國家大氣層研究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發現全球变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發現過程的詳盡介紹與歷史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 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limate and Energy Solutions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3 英语 Climate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4 英语 Climate Change 美國環境保護署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4 英语 Climate Science Policy Watch 氣候科學監測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Project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1 英语 節能減碳全民行動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 气候变化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中文 2022 01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0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全球变暖 amp oldid 7504492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