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倫蒂尼恩

伦敦拉丁文:Londinium),又譯倫丁尼姆朗蒂尼亞姆,又稱羅馬倫敦,公元約43年建於今倫敦市一帶的聚居地。有賴泰晤士河上的橋樑,倫蒂尼恩發展為道路樞紐和主港口,是羅馬帝國不列顛尼亞行省的重要商業中心,及至5世紀衰亡。

古典时代晚期不列顛尼亞行省的略圖,按現今泰晤士河河岸繪製。已發現的道路標為雙線,據推測者則標為單線。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早期伦敦僅佔地1.4平方公里(0.5平方英里),相當於今日海德公園的範圍,其中一座山丘上駐有守兵。及至60、61年左右,愛西尼族酋長布狄卡女王率領眾布立吞部落揭桿起義,逼使羅馬守軍棄城,並將該處夷為平地。布立吞起義軍於惠特靈大道戰役被擊敗後,倫蒂尼恩遂重建為羅馬的規劃城鎮,歷經十年才復甦。1世紀後期,倫蒂尼恩擴展迅速,不久便成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最大的城市。時值新世紀之交,伦敦的人口攀升至60,000人,取代卡姆羅多努英语Camulodunum(Camulodunum;今科尔切斯特)成為首府。2世紀期間,倫蒂尼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其羅馬廣場(forum)及巴西利卡,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型的建築群。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122年到訪這裏。考古發掘證實,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其後再度重建。2世紀後半葉,倫蒂尼恩的範圍和人口均再度萎縮。

雖然倫蒂尼恩在羅馬時期餘下的光景中仍見重要,然而已大不如前。考古學家發現,城內大部分地區被黑土覆蓋了數個世紀。190至225年間,羅馬人於城中近陸處修築了防衛牆,是不列顛尼亞行省的最大建設之一,與哈德良長城及羅馬道路網絡齊名。倫敦城牆自此矗立了1,600年之久,粗略地劃定了古時倫敦市的邊界。

名稱 编辑

Londinium語源不詳。如蒙茅斯的杰弗里所著的野史不列顛諸王史》所述,[1][2]Londinium的名祖不列顛王Heli英语Heli, King of Britain的兒子——Lud英语Lud son of Heli。這是訴諸民族詞源學和建國神話,不見於正史。較可靠的說法是,拉丁語名稱可能建基於凱爾特布立吞人布立吞亞支地名,該名構擬為*Londinion。[4] 在語言形態學上,這展現了由兩個後綴所組成的結構:-in-jo-。然而,羅馬人的Londinium不是London最接近的來源(古英語Lunden),因為i輔音變化,或會演變出Lyndon。另一說指,來自布立吞亞支]Londonion;[7] 換個角度來看,不列颠拉丁语的本地發音,可能將Londinium變讀作Lundeiniu或Lundein,這亦避免了古英語中的i輔音變化。[8] 9世紀《歷史上的不列顛》一書所載的不列顛二十八個城市英语28 Cities of Britain列表,明確地註解了London[9]古威爾斯語Cair英语Caer Lundem[10]或Lundein。[12][9]

 
不列顛尼亞行省的地圖[13]

地理位置 编辑

伦敦的所在地保衛了羅馬人泰晤士河北岸的橋頭堡和道路樞紐。它座落於康希爾山丘和泰晤士河支流瓦爾布魯克河英语Walbrook(Walbrook)一帶,西臨盧德門山英语Ludgate Hill(Ludgate Hill),東至塔丘羅馬征服不列顛以前,該地被西面的卡圖維勞尼人英语Catuvellauni(Catuvellauni)和東面的特里諾文特人爭奪;並與泰晤士河南岸的坎蒂人英语Cantiaci(Cantiaci)的領域接壤。

伦敦包含了現今倫敦市的範圍,大概以從前的倫敦城牆為邊界。其泰晤士河沿岸大概以西面的盧德門山及東面的倫敦塔為起訖點,全長約1.5公里(0.93英里)。北部城牆到達主教門倫敦博物館附近的克里波門英语Cripplegate(Cripplegate),有一條路段標示為「倫敦城牆」。墓地市郊在市區外圍。

地位 编辑

伦敦的地位不明確。起初它似乎僅僅是一個小村(拉丁語vicus英语vicus;自布狄卡王后起義復甦以來,亦未見改變。[14]Durovernum英语Durovernum(今坎特伯雷)是諸部落的中心(拉丁語civitas)。作為保衛泰晤士河新橋的北端的小要塞,伦敦逐漸發展為不列顛尼亞行省與大陸上其他羅馬帝國行省之間的重要的貿易港口。羅馬帝國歷史學家塔西陀的《編年史》寫道,正值布狄卡王后起義之時,「伦敦……雖未授以『殖民地』之名,但商旅、貿易船隻往來不絕。」[16][17] 從建立時間上來看,伦敦的第一個廣場較為質樸,或反映出城市拉丁語municipium)地位初步提升,或反映出行政上獲承認為低等級而較大的羅馬-不列顛人英语Romano-British(Romano-British)聚居地。[18] 無庸置疑,在全面再規劃當地街道(約120年的第二個廣場隨此而來)以前,伦敦幾乎獲授予殖民地的地位。[19]

此時,不列顛的行政機關亦由卡姆羅多努英语Camulodunum(Camulodunum;今科爾切斯特)遷至伦敦。是項變革的日期已無從稽考,亦無倖存資料足以表明伦敦為「不列顛首府」;然則其地位有數項有力的象徵:2世紀屋瓦上的標記,證實來自「總督拉丁語Procurator)」或「在伦敦的不列顛尼亞行省的稅吏」;[21] 羅馬總督官邸,以及總督人員墓碑等遺跡相繼被發現;再者,該處守備優良,有一個2世紀初的新建軍營(縱使離邊境甚遠)。[22] 撇除個別的文字訛誤,314年阿爾斯議會英语Council of Arles(Council of Arles;在法國南部)的主教名單表明,Restitutus英语Restitutus(羅馬-不列顛人主教)或Adelphius(不列顛人主教)其中一位來自伦敦。[25] 伦敦似乎是羅馬教區主教代理人的駐地(但非主教教座),以及一位行省總督(遵循約300年羅馬帝國戴克里先皇帝改革)的轄地;368年之前,它改稱「Augusta」,一個用於首府的常見別稱。[26]

歷史 编辑

建城 编辑

羅馬軍團來臨以前,該處為鄉郊地帶,地勢稍微起伏,有數條水流穿越(現闢為地下河流),並無凱爾特布立吞人的主聚居地。城市的拉丁文名稱現推斷源於布立吞亞支。當時倫敦的丘陵上即使沒有小村莊盤踞,亦時常有人聚集,而手工藝品的發現印證了此說。[27]

伦敦在泰晤士河口周邊發展,地狹有利搭建羅馬橋,水深亦允許其時的遠洋艦艇進入。[28] 潮汐水道的設置方便了船隻逆流而上。[28][29] 巨大的橋墩底座遺址1981年在今倫敦橋旁發現。另有一些羅馬帝國克勞狄一世皇帝時期的兵營溝重見天日,[30] 然而,倫敦博物館都市考古部(Department of Urban Archaeology;現為倫敦博物館考古部(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Service, MOLAS)1970年代開始進行的考古發掘,則主張早期的聚居地很可能是私人企業所為。[31] 羅馬大路邊的一道木製排水溝,於波特麗一號英语No 1 Poultry(No 1 Poultry)開鑿。根據樹輪年代學,該排水溝可追溯至47年,這可能是建造年份。[32]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早期羅馬倫敦範圍不大,僅佔地1.4平方公里(550英畝),相當於今日的海德公園考古學家藉着當時不少從羅馬帝國各地進口的商品,提出羅馬倫敦起初是高度國際化的社區,帝國各地的商旅絡繹不絕,本地集市應運而生。

 
地圖顯示了已知的羅馬道路網絡地圖,並標示了《安敦尼皇帝路線》(拉丁文Itinerarium Antonini Augusti)中的路線

道路 编辑

記錄於《安敦尼皇帝路線》(拉丁語Itinerarium Antonini Augusti)(2至3世紀間)的十五條不列顛路線中,有七條連接伦敦。[26][34] 大多數在建城(約47年)後隨即動工。[35] 這些道路現以威爾斯語古英語名稱識別,而原來的羅馬語名稱由於記載(不論書寫或刻寫)匱乏,已悉數佚失。(依慣例,凡是羅馬帝國皇帝治下以其命名的街道,理應完工;克勞狄一世在位時,要數不列顛有多少道路和鄰近地區竣工,卻是不切實際的。)

起自肯特郡港口——Rutupiae英语Rutupiae(今Richborough英语Richborough)、Dubris英语Dubris(今多佛)及Lemanis英语Portus Lemanis(今Lympne英语Lympne)的一條道路,經過Durovernum英语Durovernum Cantiacorum(今坎特伯雷)後,似乎先在西敏地區附近的淺灘橫越泰晤士河,再轉向北面的倫敦新橋。[42] 羅馬人為確保該條橫越沼澤地帶的道路不會下陷,特地鋪了一至三層原木組成的底土層。[35][41] 這條路線,今日名為惠特靈街英语Watling Street。然後,從橋頭堡垂直穿過城中,接合其通向Viroconium英语Viroconium(今Wroxeter英语Wroxeter)及Deva Victrix英语Deva Victrix(今車士打)羅馬軍團基地的北延路段。大道通向東北,穿過古兵營英语Old Ford通往Camulodunum英语Camulodunum(今高車士打),從那裏沿Pye路英语Pye Road向東北通往Venta Icenorum英语Venta Icenorum(今凱斯特圣艾德蒙)。Ermine街英语Ermine Street從伦敦北至Lindum英语Lindum Colonia(今林肯)及Eboracum英语Eboracum(今約克)。惡魔公路(Devil's Highway)這條公路連接伦敦至Calleva英语Calleva Atrebatum(今西爾切斯特),以及其通向西面那些橋樑(今斯坦斯)道岔的道路。一條小路直達城東南的主墓地,另有古時的路線通向西敏地區的淺灘。Stane街英语Stane StreetNoviomagus英语Noviomagus Reginorum(今奇切斯特)沒連接伦敦市區,而是起自薩瑟克南部市郊的橋頭堡。這些道路寬12-20(39-66)不等。[35]

1世紀60年代重建後,伦敦的街道呈網格狀。為了與羅馬要塞類比,那條東西向主街道現通稱「第十步兵隊路」(拉丁語Via Decumana[44] [45],而那條南北向主街道(被與「第十步兵隊路」交界的十字路口以北的廣場中斷),則稱為「司令部路」(拉丁語Via Principalis)。[45] 主街道寬9-10米(30-33呎),橫街窄巷一般寬5米(16呎)。[35]

 
塔西陀作品的再發現,喚醒了英格蘭對布狄卡王后的興趣,尤其是時值維多利亞時代,她用作維多利亞女皇大英帝國的象徵。[46]

布狄卡 编辑

60、61年左右,就在倫蒂尼恩建城後十多年,愛西尼部落普拉蘇塔古斯國王逝世。47年,愛西尼起義,反對P. Ostorius Scapula英语Publius Ostorius Scapula向結盟部落提出解除武裝。普拉蘇塔古斯很可能就在起義宣告失敗後獲羅馬人任命,[47] 甚或他曾在起義中協助羅馬人對抗他的部落居民。他的遺願是要將財產和土地分配予羅馬和兩個女兒,但羅馬法不允許女性繼承,而按照常規,聯盟領域為終身財產,在統治者死後被侵佔;這種情況發生於比提尼亞[48]加拉太[49] 羅馬金融家,包括塞內卡,立即請求收回國王的所有未償還的貸款,[50]行省總督Catus Decianus英语Catus Decianus充公了國王及其貴族的財產。根據羅馬帝國史家塔西陀的記載,布狄卡王后反對之際,羅馬人鞭打她,強姦她兩個女兒,並使貴族和男親屬為奴。[51] 布狄卡遂領導了起義,反抗羅馬統治,終告失敗。

200個裝備不良的戰士,被調派至保衛首府及羅馬殖民地Camulodunum英语Camulodunum(今高車士打),他們很可能是來自倫蒂尼恩的守兵。[52] 愛西尼與聯盟擊潰了他們,並將倫蒂尼恩夷為平地。Q. Petillius Cerialis英语Quintus Petillius Cerialis領導的第九「西班牙」軍團,從弗斯要道英语Fosse Way(Fosse Way;Fosse為意大利語詞,源自拉丁語的fossa,指溝渠)南來,於Camulodunum戰役英语Battle of Camulodunum中被伏擊,大舉殲滅。當時,總督Catus Decianus帶着金銀財寶逃脫,或許經倫蒂尼恩逃至高盧[52] G. Suetonius Paulinus英语Gaius Suetonius Paulinus一直於安格爾西島侵略(現稱為Menai大屠殺英语Menai massacre)中,領導第十四合組軍團第二十英勇凱旋軍團;得知起義爆發後,他與軍團騎兵立即沿惠特靈大道Watling Street英语惠特靈大道Watling Street(Watling Street)折返。[52] 第一則倫敦的相關記載見於塔西陀的《編年史》,書中描述他到達倫蒂尼恩,發現第九「西班牙」軍團時的境況:[15][17]

考古挖掘披露了相當全面的證據,城市底下的一層紅灰燼,足見當年火災為害。Suetonius其後回到軍團較落後的步兵團,他在惠特靈大道戰役中與不列顛軍隊交戰,大捷,屠殺多達70,000人,當中包括敵方的軍營侍從。源遠流長的民間傳說指,戰役發生於英皇十字區英语King’s Cross(King’s Cross),這純粹因為它在中世紀時是叫作戰役橋(Battle Bridge)的村莊。Suetonius的小隊回到戰士當中、Verulamium(今聖奧爾本斯)被夷為平地,以及其後在「一個山谷入口狹小,後有森林的地方」發生的戰役,[15][17] 正正駁斥了該傳說;再者,現時並無考古跡象加以佐證。[53]

 
85-90年間倫敦的模型於倫敦博物館展出,展示了泰晤士河上的第一道橋

1世紀 编辑

滿目瘡痍過後,倫蒂尼恩重建為羅馬規劃城鎮。街道呈網格狀,主道路自橋頭堡橫越,而本地水流上的渡口又成一直線,故出現了這種傾向性。[54] 一道防禦圍牆築於康希爾山丘(今Plantation Place英语Plantation Place一帶)。首個羅馬廣場建於70至80年代間,[18] 開鑿成一個戶外庭院,周邊有一座巴西利卡及數間商店,總面積約100米×50米(330呎×160呎)。[55] 巴西利卡貴為倫蒂尼恩的行政中心,依照羅馬法審理案件,亦為本地元老院的議事場所。這成了廣場北緣,而南入口位於今恩典堂街朗伯德街芬喬奇街交界北緣。[56] 典型的羅馬廣場(forum),集市地區內會建有一座民間神廟;不列顛人則不然,他們是在巴西利卡內建立一座奉行羅馬儀式的小神殿。倫蒂尼恩的首個廣場似乎具備一座完整的神廟,置於廣場以西。[57]

1世紀餘下的數十個年代,倫蒂尼恩擴展迅速,不久便成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最大的城市,縱然當地房屋大多數沿用木製。時值新世紀之交,倫蒂尼恩的人口攀升至60,000人,[58][59] 取代卡姆羅多努英语Camulodunum(Camulodunum;今高車士打)成為首府。一座大建築於景隆街站附近被發現,其建造日期可追溯至該時期,估計曾用作總督宮殿(拉丁文praetorium);殿中置有庭園、水池及數間大廳,個別大廳飾以羅馬式鑲嵌地板。[60] 它位處泰晤士河口周邊的支流瓦爾布魯克河英语Walbrook(Walbrook;現闢為地下河流)東岸。構築物的部件(可能是主入口部分),據推斷是倫敦石英语London Stone(London Stone)的前身。位於Huggin山英语Huggin Hill上的羅馬浴場拉丁語thermae)是另一同屬該時期的遺址,使用多年,及至200年被毀。經營妓院合法,但須納稅。[61]

 
圖中為沿泰晤士河岸開鑿的倫蒂尼恩港口(100年)的羅馬構築物

港口 编辑

這個羅馬港口的主體於布狄卡起義後迅速重建,[62] 水邊鋪滿碎石延伸開去,以利營建垂直於海岸的碼頭。港口分四段建造,發於倫敦橋上游,下達倫蒂尼恩中心地帶的瓦爾布魯克河英语Walbrook。這個繁盛的港口後於3世紀擴建。裝甲碎片、皮帶和木建材上的軍事標記,反映出該處由城中的羅馬軍團所建置。[63] 主要進口商品包括羅馬的精細陶器、珠寶和酒。[64] 而兩個大倉庫的發現,意味着倫蒂尼恩實為熙來攘往的貿易樞紐,而非像鄰近羅馬奧斯蒂亞英语Ostia (Rome)(Ostia)般純屬集散中心。[63]

 
倫敦大英博物館內的哈德良皇帝銅首

2世紀 编辑

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122年到訪這裏。這時期前後別具一格的建築,可能因應其到訪而建造,甚或於「哈德良時期大火」後隨着城鎮重建而出現。考古學家發現這場火災為禍甚深,城中滿目瘡痍。這場大火缺乏力證,但似乎是發生於不列顛的相關時期;基於各種因素,此事被假定為偶發。

 
倫敦博物館展示了擴建後的羅馬廣場的模型

2世紀初,倫蒂尼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它從大火中復原,約140年再度擁有45,000-60,000的人口,石屋和公共建築相繼施工。一些地區營建了密集的住宅(多姆斯),供上流和富人居住。城內以管道供水,[65] 排水系統亦「相當精密」。[66] 總督宮殿重建。[60] 而羅馬廣場圍繞着原來的廣場延伸,90年動工,120年完工,歷時30年,形成一個接近完美的正方形,面積168米 × 167米(551呎 × 548呎)。[55] 三層高的巴西利卡,在城中各處皆可望到,亦是羅馬帝國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最大型建築;[55][67] 倫蒂尼恩的集市比得上羅馬同類的規模,亦是奥古斯塔·特里沃鲁姆英语Roman Trier(Augusta Treverorum;今德國特里爾)成為首都前,羅馬帝國北部最大的集市。 [68] 朱比特神廟得以復修。[69] 公共、私人浴場相繼建造。一座兵營拉丁語arx英语Arx (Roman))約建於120年,負責城西北的防禦。[70] 要塞呈正方形(有小圓角),面積逾200米 x 200米,佔地4.9公頃(12英畝)。每面中央有一間門房,角落和牆角築起數座石塔。[70] 圓形競技場在現今市政廳的地下和旁邊被發現;[71] 場內的羅馬角鬥免費。[72] 兩岸的大型的港口建設(近今倫敦橋)1980年代被發現。

 
羅馬式鑲嵌地板(倫敦博物館藏)

2世紀後半葉,倫蒂尼恩建有不少完備的大型石建築,一些更配以壁畫、羅馬式鑲嵌地板,以及底層地板火炕供暖装置。比靈斯門羅馬房屋英语Roman house at Billingsgate(Roman house at Billingsgate)臨水而建,設有浴場。[73] 這些建設大大降低了城內的建築密度。2世紀後半葉,倫蒂尼恩的範圍和人口均萎縮。此事起因不明,然而根據西歐其他地區的記載,165至190年間的安東尼瘟疫英语Antonine Plague(Antonine Plague)肆虐,殺害了大批人民。哈德良下令修築長城,羅馬帝國停止在不列顛擴張,亦可能打擊了倫蒂尼恩的經濟。倫蒂尼恩在羅馬時期餘下的光景中仍見重要,然而已大不如前。考古學家發現,城內大部分地區被黑土覆蓋了數個世紀。

 
塔山站後的倫敦城牆遺址(攝於2005年)

倫敦城牆 编辑

190至225年間,羅馬人在城中近陸處以用硬質岩英语ragstone(ragstone)修築了倫敦城牆,是不列顛尼亞行省的最大建設之一,與哈德良長城及羅馬道路網絡齊名。

3世紀 编辑

文物古蹟 编辑

考古發掘 编辑

不少遺跡尚埋藏倫敦地底,但難以探知。綜觀倫敦的地質,由地層深部磚土、沙粒,以及倫敦黏土上的碎石組成。[74] 羅馬碎石路的特徵,在於碎石反復分層堆放,或碎石的跨度可追蹤至數個地點。木組件的微小殘餘物難以察覺。石建築或曾留下地基,但往往在中世紀近世被拆除,石磈改用於大廣場的營建。[19]

 
1世紀總督宮殿(據推斷)的平面圖
 
羅馬時期倫敦城牆遺址之一(今St Alphege Gardens英语St Alphege London Wall

針對羅馬倫敦的首份全面的考古學報告成於17世紀,1666年倫敦大火後。建築師克里斯多佛·雷恩盧德門山英语Ludgate Hill(Ludgate Hill)上的聖保羅座堂修繕時,並無發現支持Camden論點的記載。[75] [76] 19世紀期間,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策動的倫敦大轟炸之後,倫敦的大範圍重建考慮到古倫敦的大部分地區,加以紀錄和保護,同時帶來現代的更新。[78]

 
倫敦博物館內重現的羅馬式廚房(culina)(攝於2014年)

展覽 编辑

羅馬倫敦的重要考古發現,包括鑲嵌工藝、城牆瓦礫及古建築,曾藏於倫敦博物館及數間市政廳博物館英语Guildhall_Museum(Guildhall Museum)。[64] 1965年後匯合,[79]展於現今的倫敦博物館(近巴比肯藝術中心)。一間以倫敦港口歷史為主題的分館——倫敦港區博物館英语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2003年在道格斯島開幕。其他羅馬倫敦的考古發現,將由大英博物館繼續存放。[64]

城牆遺跡大部分屬於中世紀,而羅馬時期一段在塔丘站附近、Coopers Row 8-10號一間酒店的庭院,以及Wood街旁邊的St Alphege Gardens英语St Alphege London Wall都可以見到。[80] 有一段河堤可在倫敦塔上眺望。[81] 圓形競技場的局部遺跡於市政廳藝廊英语Guildhall Art Gallery(Guildhall Art Gallery)展出。[71] 城西北的羅馬時期要塞,其西南塔樓仍可從Noble街見到。[70] 偶有羅馬時期遺跡納入了新建築地基的範圍,有待日後研究,但公眾一般無法造訪。[55][73]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Galfredus Monumetensis [Geoffrey of Monmouth]. Historia Regnum Britanniae [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 Vol. III, Ch. x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约1136. (拉丁文)
  2. ^ 蒙茅斯的杰弗里. Translated by J.A. Giles & al. as Geoffrey of Monmouth's British History, Vol. III, Ch. XX, in Six Old English Chronicles of Which Two Are Now First Translated from the Monkish Latin Originals: Ethelwerd's Chronicle, Asser's Life of Alfred, Geoffrey of Monmouth's British History, Gildas, Nennius, and Richard of Cirencester. Henry G. Bohn (London), 1848. Hosted at Wikisource.
  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averfield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This etymology was first suggested in 1899 by d'Arbois de Jubainville and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by Haverfield.[3]
  5. ^ Jackson, Kenneth H. Nennius and the 28 cities of Britain. Antiquity. 1938, 12: 44–55. 
  6. ^ Coates, Rich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name of Lond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998, 96 (2): 203–29. doi:10.1111/1467-968X.00027. 
  7. ^ 論點由Jackson英语Kenneth H. Jackson[5] 提出,並獲Coates英语Richard Coates採納。[6]
  8. ^ Peter Schrijver, Language Contact and the Origins of the Germanic Languages (2013), p. 57.
  9. ^ 9.0 9.1 Ford, David Nash. "The 28 Cities of Britai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Britannia. 2000.
  10. ^ Nennius (attrib.). Theodor Mommsen (ed.). Historia Brittonum, VI. Composed after ad 830. (拉丁文) Hosted at Latin Wikisource.
  11. ^ Newman, John Henry & al. Lives of the English Saints: St. German, Bishop of Auxerre, Ch. X: "Britain in 429, A. D.", p. 9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mes Toovey (London), 1844.
  12. ^ Bishop Ussher, cited in Newman[11]
  13.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1911.
  14. ^ Merrifield, p. 6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15.0 15.1 15.2 Tacitus. Ab Excessu Divi Augusti Historiarum Libri [Books of History from the Death of the Divine Augustus], Vol. XIV, Ch. XXXIII. 约ad 105. Hosted at Latin Wikisource. (拉丁文)
  16. ^ Latin: Londinium..., cognomento quidem coloniae non insigne, sed copia negotiatorum et commeatuum maxime celebre.[15]
  17. ^ 17.0 17.1 17.2 Tacitus. Translated by Alfred John Church & William Jackson Brodribb. Annals of Tacitu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Notes and Maps, Book XIV, §33. Macmillan & Co. (London, 1876. Reprinted by Random House, 1942. Reprinted by the Perseus Project, 约2011. Hosed at Wikisource.
  18. ^ 18.0 18.1 Merrifield, pp. 64–6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19.0 19.1 Merrifield, p. 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Egbert, James.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tin Inscriptions, p. 447. American Book Co. (Cincinnati),1896.
  21. ^ Latin: P·P·BR·LON [Publicani Provinciae Britanniae Londinienses] & P·PR·LON [Publicani Provinciae Londinienses][20]
  22. ^ Wacher, p. 85.
  23. ^ Labbé, Philippe & Gabriel Cossart (eds.) Sacrosancta Concilia ad Regiam Editionem Exacta: quae Nunc Quarta Parte Prodit Actior [The Sancrosanct Councils Exacted for the Royal Edition: which the Editors Now Produce in Four Parts], Vol. I: "Ab Initiis Æræ Christianæ ad Annum CCCXXIV"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to the Year 324"], col. 1429. The Typographical Society for Ecclesiastical Books (Paris), 1671. (拉丁文)
  24. ^ Thackery, Francis. Researches into the Ecclesiastic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Ancient Britain under the Roman Emperors: with Observations upon the Principal Events and Characters Connected with the Christian Religion, during the First Five Centuries, pp. 272 f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 Cadell (London), 1843. (拉丁文) & (英文)
  25. ^ "Nomina Episcoporum, cum Clericis Suis, Quinam, et ex Quibus Provinciis, ad Arelatensem Synodum Convenerint" ["The Names of the Bishops with Their Clerics who Came Together at the Synod of Arles and from which Province They Came"] from the Consilia[23] in Thackery[24]
  26. ^ 26.0 26.1 Living in Roman London: From Londinium to London. London: The Museum of London. [17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3-20). 
  27. ^ Grimes, Ch. 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28.0 28.1 28.2 Merrifield, p. 4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這樣可能跨越了泰晤士河的潮區界限,潮汐水域的港口及上游的橋不受潮汐影響。[28] 這是不確知的,聊備一說:在中世紀,泰晤士河的潮汐湧到斯坦斯,現時它仍可湧到Teddington
  30. ^ Togodumnus. . Roman Britain. 2011 [16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0). 
  31. ^ Wacher, pp. 88–90.
  32. ^ Number 1 Poultry (ONE 94),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haeology Data Service, The University of York.
  33. ^ Antonine Itinerary. British Routes. Routes 2, 3, & 4.
  34. ^ 而其中三條於城內共用同一路線。[33]
  35. ^ 35.0 35.1 35.2 35.3 Public life: All roads lead to Londinium.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2-22). 
  36. ^ Margary, Ivan Donald. Roman Roads in Britain 2nd. London: John Baker. 1967: 54. ISBN 9780319229422. 
  37. ^ 37.0 37.1 37.2 Perring, Dominic. Roman London: The Archaeology of London. Abingdon: Routledge. 1991: 5 [2015-08-07]. ISBN 0-41562-010-4. (原始内容于2019-06-10). 
  38. ^ Fearnside, William Gray; Harral, Thomas. The History of London: Illustrated by Views of London and Westminster. Illustrated by John Woods. London: Orr & Co. 1838: 15 [2015-08-07]. (原始内容于2020-03-13). 
  39. ^ 39.0 39.1 Sheppard, Francis. London: A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13 [2015-08-07]. ISBN 978-0-19-822922-3. (原始内容于2020-03-13). 
  40. ^ 40.0 40.1 Merrifield, Ralph. London, City of the Roma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116–119 [2015-08-07]. ISBN 0-520-04922-5. (原始内容于2020-03-13). 
  41. ^ 41.0 41.1 Merrifield, pp. 32–3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2. ^ Margary,[36] 轉引自Perring:[37] 然而,他提及這尚屬推測:已知的道路若然直線走向,便不會在河相接。[37] 現時並無有關西敏地區淺灘的文獻或考古跡象,[37]撒克遜人的淺灘在上游更遠處的金斯頓[38] 為了駁斥上述的懷疑,Sheppard英语Francis Sheppard提及已知的路線大體上直達西敏地區;若然它們通往伦敦的渡船處,在某種意義上,會令人「難以置信」;[39] 而梅里菲(Ralph Merrifield)則表明,是起自Southwark通向推測的淺灘的路線。[40] 兩種說法均引用了倫敦各處已知路線的地圖,以及他們主張要重現的主聯絡。[39][40][41]
  43. ^ Rowsome, Peter. Heart of the City: Roman, Medieval, and Modern London Revealed by Archaeology at 1 Poultry.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Service. 2000: 18. ISBN 1901992144. 
  44. ^ As by Rowsome.[43]
  45. ^ 45.0 45.1 Togodumnus. . Roman Britain Online. 2010 [2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3). 
  46. ^ Boadicea and Her Daughters by Thomas Thornycroft, 1860s, cast by his son in 1902.
  47. ^ Tacitus, Annals, 12.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8. ^ H. H. Scullard英语H. H. Scullard, From the Gracchi to Nero, 1982, p. 90
  49. ^ John Morris, Londinium: London in the Roman Empire, 1982, pp. 107–108
  50. ^ Cassius Dio, Roman History 6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1. ^ Tacitus, Annals, 14.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2. ^ 52.0 52.1 52.2 Merrifield, p. 5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3. ^ "Highbury, Upper Holloway and King's Cros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ld and New London: Volume 2 (1878:273–279). Date accessed: 26 December 2007.
  54. ^ Merrifield, pp. 66–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5. ^ 55.0 55.1 55.2 55.3 Londinium Today: Basilica and forum.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6-16). 
  56. ^ Merrifield, p. 6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7. ^ Merrifield, p. 63–6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8. ^ 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volume 3: Caesar and Christ. Simon and Schuster. 2011: 468 [2015-08-07]. ISBN 978-1-4516-4760-0. (原始内容于2020-09-20). 
  59. ^ Anne Lancashire. London Civic Theatre: City Drama and Pageantry from Roman Times to 155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2015-08-07]. ISBN 978-0-5216-3278-2. (原始内容于2020-08-11). 
  60. ^ 60.0 60.1 P. Marsden. The Excavation of a Roman Palace Site in London. Trans. London and Middlesex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75, 26: 1–102. 
  61. ^ Emerson, Giles. City of Sin: London in Pursuit of Pleasure. Carlton Books. 2003: 24–25. ISBN 9781842229019. 
  62. ^ Milne.
  63. ^ 63.0 63.1 Brigham.
  64. ^ 64.0 64.1 64.2 Hall & Merrifield.
  65. ^ Fields, Nic. Campaign 233: Boudicca's Rebellion AD 60–61: The Britons rise up against Rome. Illustrated by Peter Denni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1 [2015-08-10]. ISBN 978-1-84908-313-3. (原始内容于2016-03-05). 
  66. ^ Merrifield, p. 5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7. ^ P. Marsden. The Roman Forum Site in London: Discoveries before 1985. 1987. ISBN 0-11-290442-4. 
  68. ^ Merrifield, p. 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9. ^ According to a recovered inscription. The location of the Temple of Jupiter has not been discovered yet.
  70. ^ 70.0 70.1 70.2 Londinium Today: The fort.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8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6-22). 
  71. ^ 71.0 71.1 Londinium Today: The amphitheatre.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6-14). 
  72. ^ Emerson, pp. 76–77.
  73. ^ 73.0 73.1 Londinium Today: House and baths at Billingsgate.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0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6-16). 
  74. ^ Grimes, Ch. 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5. ^ Camden, William, Britannia, London: G. Bishop & J. Norton: 306–7, 1607 (拉丁语) 
  76. ^ Clark, John. The Temple of Diana. Bird, Joanna; et al (编). Interpreting Roman London. Oxbow Monograph 58. Oxford: Oxbow. 1996: 1–9. 
  77. ^ Grimes, William Francis. Map of the walled city of London showing areas devastated by bombing, with sites excavated by the Excavation Council. The Excavation of Roman and Mediaeval London. Routledge. 1968 [2015-08-11]. ISBN 1317604717. (原始内容于2020-08-05). 
  78. ^ 伦敦文物学会(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的羅馬時期及中世紀倫敦考古發掘委員會(Roman and Medieval London Excavation Council)發掘出的當時倫敦市的爆炸點,相關的位置圖參見Grimes英语W.F. Grimes[77]
  79. ^ Museum of London Act 1965. legislation.gov.uk. National Archives. [26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于2018-08-28). 
  8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all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1. ^ Londinium Today: Riverside wall.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7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于2015-08-22). 

參考文獻 编辑

  • Billings, Malcolm (1994), London: a companion to its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ISBN 1-85626-153-0
  • Brigham, Trevor. 1998. “The Port of Roman London.” In Roman London Recent Archeological Work, edited by B. Watson, 23–34. Michigan: Cushing–Malloy Inc. Paper read at a seminar held at The Museum of London, 16 November.
  • Hall, Jenny, and Ralph Merrifield. Roman London. London: HMSO Publications, 1986.
  • Haverfield, F. "Roman London."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1 (1911): 141–72.
  • Inwood, Stephen. A History of London (1998) ISBN 0-333-67153-8
  • John Wacher: The Towns of Roman Britain, London/New York 1997, p. 88–111. ISBN 0-415-17041-9
  • Gordon Home: Roman London: A.D. 43–457 Illustrated with black and white plates of artefacts. diagrams and plans. Published by Eyre and Spottiswoode (London) in 1948 with no ISBN.
  • Milne, Gustav. The Port of Roman London. London: B.T. Batsford, 1985.

延伸閱讀 编辑

  • John Timbs英语John Timbs, Roman London, Curiosities of London 2nd, J.C. Hotten, 1867, OCLC 12878129 

外部連結 编辑

倫蒂尼恩, 伦敦, 拉丁文, londinium, 又譯倫丁尼姆, 朗蒂尼亞姆, 又稱羅馬倫敦, 公元約43年建於今倫敦市一帶的聚居地, 有賴泰晤士河上的橋樑, 發展為道路樞紐和主港口, 是羅馬帝國不列顛尼亞行省的重要商業中心, 及至5世紀衰亡, 古典时代晚期不列顛尼亞行省的略圖, 按現今泰晤士河河岸繪製, 已發現的道路標為雙線, 據推測者則標為單線,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 早期伦敦僅佔地1, 4平方公里, 5平方英里, 相當於今日海德公園的範圍, 其中一座山丘上駐有守兵, 及至60, 61年左右, 愛西尼族酋長布. 伦敦 拉丁文 Londinium 又譯倫丁尼姆 朗蒂尼亞姆 又稱羅馬倫敦 公元約43年建於今倫敦市一帶的聚居地 有賴泰晤士河上的橋樑 倫蒂尼恩發展為道路樞紐和主港口 是羅馬帝國不列顛尼亞行省的重要商業中心 及至5世紀衰亡 古典时代晚期不列顛尼亞行省的略圖 按現今泰晤士河河岸繪製 已發現的道路標為雙線 據推測者則標為單線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 早期伦敦僅佔地1 4平方公里 0 5平方英里 相當於今日海德公園的範圍 其中一座山丘上駐有守兵 及至60 61年左右 愛西尼族酋長布狄卡女王率領眾布立吞部落揭桿起義 逼使羅馬守軍棄城 並將該處夷為平地 布立吞起義軍於惠特靈大道戰役被擊敗後 倫蒂尼恩遂重建為羅馬的規劃城鎮 歷經十年才復甦 1世紀後期 倫蒂尼恩擴展迅速 不久便成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最大的城市 時值新世紀之交 伦敦的人口攀升至60 000人 取代卡姆羅多努 英语 Camulodunum Camulodunum 今科尔切斯特 成為首府 2世紀期間 倫蒂尼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其羅馬廣場 forum 及巴西利卡 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型的建築群 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122年到訪這裏 考古發掘證實 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座城 其後再度重建 2世紀後半葉 倫蒂尼恩的範圍和人口均再度萎縮 雖然倫蒂尼恩在羅馬時期餘下的光景中仍見重要 然而已大不如前 考古學家發現 城內大部分地區被黑土覆蓋了數個世紀 190至225年間 羅馬人於城中近陸處修築了防衛牆 是不列顛尼亞行省的最大建設之一 與哈德良長城及羅馬道路網絡齊名 倫敦城牆自此矗立了1 600年之久 粗略地劃定了古時倫敦市的邊界 目录 1 名稱 2 地理位置 3 地位 4 歷史 4 1 建城 4 2 道路 4 3 布狄卡 4 4 1世紀 4 5 港口 4 6 2世紀 4 7 倫敦城牆 4 8 3世紀 5 文物古蹟 5 1 考古發掘 5 2 展覽 6 參見 7 註釋 8 參考文獻 9 延伸閱讀 10 外部連結名稱 编辑Londinium語源不詳 如蒙茅斯的杰弗里所著的野史 不列顛諸王史 所述 1 2 Londinium的名祖是不列顛王Heli 英语 Heli King of Britain 的兒子 Lud 英语 Lud son of Heli 這是訴諸民族詞源學和建國神話 不見於正史 較可靠的說法是 拉丁語名稱可能建基於凱爾特布立吞人的布立吞亞支地名 該名構擬為 Londinion 4 在語言形態學上 這展現了由兩個後綴所組成的結構 in jo 然而 羅馬人的Londinium不是London最接近的來源 古英語 Lunden 因為i輔音變化 或會演變出Lyndon 另一說指 來自布立吞亞支 Londonion 7 換個角度來看 不列颠拉丁语的本地發音 可能將Londinium變讀作Lundeiniu或Lundein 這亦避免了古英語中的i輔音變化 8 9世紀 歷史上的不列顛 一書所載的不列顛二十八個城市 英语 28 Cities of Britain 列表 明確地註解了London 9 在古威爾斯語作Cair 英语 Caer Lundem 10 或Lundein 12 9 nbsp 不列顛尼亞行省的地圖 13 地理位置 编辑伦敦的所在地保衛了羅馬人在泰晤士河北岸的橋頭堡和道路樞紐 它座落於康希爾山丘和泰晤士河支流瓦爾布魯克河 英语 Walbrook Walbrook 一帶 西臨盧德門山 英语 Ludgate Hill Ludgate Hill 東至塔丘 羅馬征服不列顛以前 該地被西面的卡圖維勞尼人 英语 Catuvellauni Catuvellauni 和東面的特里諾文特人爭奪 並與泰晤士河南岸的坎蒂人 英语 Cantiaci Cantiaci 的領域接壤 伦敦包含了現今倫敦市的範圍 大概以從前的倫敦城牆為邊界 其泰晤士河沿岸大概以西面的盧德門山及東面的倫敦塔為起訖點 全長約1 5公里 0 93英里 北部城牆到達主教門及倫敦博物館附近的克里波門 英语 Cripplegate Cripplegate 有一條路段標示為 倫敦城牆 墓地和市郊在市區外圍 地位 编辑伦敦的地位不明確 起初它似乎僅僅是一個小村 拉丁語 vicus 英语 vicus 自布狄卡王后起義復甦以來 亦未見改變 14 而Durovernum 英语 Durovernum 今坎特伯雷 是諸部落的中心 拉丁語 civitas 作為保衛泰晤士河新橋的北端的小要塞 伦敦逐漸發展為不列顛尼亞行省與大陸上其他羅馬帝國行省之間的重要的貿易港口 羅馬帝國歷史學家塔西陀的 編年史 寫道 正值布狄卡王后起義之時 伦敦 雖未授以 殖民地 之名 但商旅 貿易船隻往來不絕 16 17 從建立時間上來看 伦敦的第一個廣場較為質樸 或反映出城市 拉丁語 municipium 地位初步提升 或反映出行政上獲承認為低等級而較大的羅馬 不列顛人 英语 Romano British Romano British 聚居地 18 無庸置疑 在全面再規劃當地街道 約120年的第二個廣場隨此而來 以前 伦敦幾乎獲授予殖民地的地位 19 此時 不列顛的行政機關亦由卡姆羅多努 英语 Camulodunum Camulodunum 今科爾切斯特 遷至伦敦 是項變革的日期已無從稽考 亦無倖存資料足以表明伦敦為 不列顛首府 然則其地位有數項有力的象徵 2世紀屋瓦上的標記 證實來自 總督 拉丁語 Procurator 或 在伦敦的不列顛尼亞行省的稅吏 21 羅馬總督官邸 以及總督人員墓碑等遺跡相繼被發現 再者 該處守備優良 有一個2世紀初的新建軍營 縱使離邊境甚遠 22 撇除個別的文字訛誤 314年阿爾斯議會 英语 Council of Arles Council of Arles 在法國南部 的主教名單表明 Restitutus 英语 Restitutus 羅馬 不列顛人主教 或Adelphius 不列顛人主教 其中一位來自伦敦 25 伦敦似乎是羅馬教區主教代理人的駐地 但非主教教座 以及一位行省總督 遵循約300年羅馬帝國戴克里先皇帝改革 的轄地 368年之前 它改稱 Augusta 一個用於首府的常見別稱 26 歷史 编辑建城 编辑 参见 羅馬征服不列顛 羅馬軍團來臨以前 該處為鄉郊地帶 地勢稍微起伏 有數條水流穿越 現闢為地下河流 並無凱爾特布立吞人的主聚居地 城市的拉丁文名稱現推斷源於布立吞亞支 當時倫敦的丘陵上即使沒有小村莊盤踞 亦時常有人聚集 而手工藝品的發現印證了此說 27 伦敦在泰晤士河口周邊發展 地狹有利搭建羅馬橋 水深亦允許其時的遠洋艦艇進入 28 潮汐水道的設置方便了船隻逆流而上 28 29 巨大的橋墩底座遺址1981年在今倫敦橋旁發現 另有一些羅馬帝國克勞狄一世皇帝時期的兵營溝重見天日 30 然而 倫敦博物館都市考古部 Department of Urban Archaeology 現為倫敦博物館考古部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Service MOLAS 1970年代開始進行的考古發掘 則主張早期的聚居地很可能是私人企業所為 31 羅馬大路邊的一道木製排水溝 於波特麗一號 英语 No 1 Poultry No 1 Poultry 開鑿 根據樹輪年代學 該排水溝可追溯至47年 這可能是建造年份 32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 早期羅馬倫敦範圍不大 僅佔地1 4平方公里 550英畝 相當於今日的海德公園 考古學家藉着當時不少從羅馬帝國各地進口的商品 提出羅馬倫敦起初是高度國際化的社區 帝國各地的商旅絡繹不絕 本地集市應運而生 nbsp 地圖顯示了已知的羅馬道路網絡地圖 並標示了 安敦尼皇帝路線 拉丁文Itinerarium Antonini Augusti 中的路線道路 编辑 主条目 不列顛的羅馬道路 記錄於 安敦尼皇帝路線 拉丁語 Itinerarium Antonini Augusti 2至3世紀間 的十五條不列顛路線中 有七條連接伦敦 26 34 大多數在建城 約47年 後隨即動工 35 這些道路現以威爾斯語或古英語名稱識別 而原來的羅馬語名稱由於記載 不論書寫或刻寫 匱乏 已悉數佚失 依慣例 凡是羅馬帝國皇帝治下以其命名的街道 理應完工 克勞狄一世在位時 要數不列顛有多少道路和鄰近地區竣工 卻是不切實際的 起自肯特郡港口 Rutupiae 英语 Rutupiae 今Richborough 英语 Richborough Dubris 英语 Dubris 今多佛 及Lemanis 英语 Portus Lemanis 今Lympne 英语 Lympne 的一條道路 經過Durovernum 英语 Durovernum Cantiacorum 今坎特伯雷 後 似乎先在西敏地區附近的淺灘橫越泰晤士河 再轉向北面的倫敦新橋 42 羅馬人為確保該條橫越沼澤地帶的道路不會下陷 特地鋪了一至三層原木組成的底土層 35 41 這條路線 今日名為惠特靈街 英语 Watling Street 然後 從橋頭堡垂直穿過城中 接合其通向Viroconium 英语 Viroconium 今Wroxeter 英语 Wroxeter 及Deva Victrix 英语 Deva Victrix 今車士打 羅馬軍團基地的北延路段 大道通向東北 穿過古兵營 英语 Old Ford 通往Camulodunum 英语 Camulodunum 今高車士打 從那裏沿Pye路 英语 Pye Road 向東北通往Venta Icenorum 英语 Venta Icenorum 今凱斯特圣艾德蒙 Ermine街 英语 Ermine Street 從伦敦北至Lindum 英语 Lindum Colonia 今林肯 及Eboracum 英语 Eboracum 今約克 惡魔公路 Devil s Highway 這條公路連接伦敦至Calleva 英语 Calleva Atrebatum 今西爾切斯特 以及其通向西面那些橋樑 今斯坦斯 道岔的道路 一條小路直達城東南的主墓地 另有古時的路線通向西敏地區的淺灘 Stane街 英语 Stane Street 至Noviomagus 英语 Noviomagus Reginorum 今奇切斯特 沒連接伦敦市區 而是起自薩瑟克南部市郊的橋頭堡 這些道路寬12 20米 39 66呎 不等 35 1世紀60年代重建後 伦敦的街道呈網格狀 為了與羅馬要塞類比 那條東西向主街道現通稱 第十步兵隊路 拉丁語 Via Decumana 44 45 而那條南北向主街道 被與 第十步兵隊路 交界的十字路口以北的廣場中斷 則稱為 司令部路 拉丁語 Via Principalis 45 主街道寬9 10米 30 33呎 橫街窄巷一般寬5米 16呎 35 nbsp 塔西陀作品的再發現 喚醒了英格蘭對布狄卡王后的興趣 尤其是時值維多利亞時代 她用作維多利亞女皇及大英帝國的象徵 46 布狄卡 编辑 主条目 布狄卡 60 61年左右 就在倫蒂尼恩建城後十多年 愛西尼部落普拉蘇塔古斯國王逝世 47年 愛西尼起義 反對P Ostorius Scapula 英语 Publius Ostorius Scapula 向結盟部落提出解除武裝 普拉蘇塔古斯很可能就在起義宣告失敗後獲羅馬人任命 47 甚或他曾在起義中協助羅馬人對抗他的部落居民 他的遺願是要將財產和土地分配予羅馬和兩個女兒 但羅馬法不允許女性繼承 而按照常規 聯盟領域為終身財產 在統治者死後被侵佔 這種情況發生於比提尼亞 48 及加拉太 49 羅馬金融家 包括塞內卡 立即請求收回國王的所有未償還的貸款 50 而行省總督Catus Decianus 英语 Catus Decianus 充公了國王及其貴族的財產 根據羅馬帝國史家塔西陀的記載 布狄卡王后反對之際 羅馬人鞭打她 強姦她兩個女兒 並使貴族和男親屬為奴 51 布狄卡遂領導了起義 反抗羅馬統治 終告失敗 200個裝備不良的戰士 被調派至保衛首府及羅馬殖民地Camulodunum 英语 Camulodunum 今高車士打 他們很可能是來自倫蒂尼恩的守兵 52 愛西尼與聯盟擊潰了他們 並將倫蒂尼恩夷為平地 Q Petillius Cerialis 英语 Quintus Petillius Cerialis 領導的第九 西班牙 軍團 從弗斯要道 英语 Fosse Way Fosse Way Fosse為意大利語詞 源自拉丁語的fossa 指溝渠 南來 於Camulodunum戰役 英语 Battle of Camulodunum 中被伏擊 大舉殲滅 當時 總督Catus Decianus帶着金銀財寶逃脫 或許經倫蒂尼恩逃至高盧 52 G Suetonius Paulinus 英语 Gaius Suetonius Paulinus 一直於安格爾西島侵略 現稱為Menai大屠殺 英语 Menai massacre 中 領導第十四合組軍團及第二十英勇凱旋軍團 得知起義爆發後 他與軍團騎兵立即沿惠特靈大道Watling Street 英语 惠特靈大道Watling Street Watling Street 折返 52 第一則倫敦的相關記載見於塔西陀的 編年史 書中描述他到達倫蒂尼恩 發現第九 西班牙 軍團時的境況 15 17 一開頭 他 指G Suetonius Paulinus 猶豫到底在那裏停手還是戰鬥 最終 他的算術不精 代價顯然是出於師指揮官 指Q Petillius Cerialis 的草率 決意要他犧牲一座倫蒂尼恩城 以顧全整個行省 Suetonius沒受悲痛和控訴動搖 給了信號示意離去 當地居民獲准跟隨他 而那些留下來的婦女 老人 或眷戀不走的 一概被敵方屠殺 考古挖掘披露了相當全面的證據 城市底下的一層紅灰燼 足見當年火災為害 Suetonius其後回到軍團較落後的步兵團 他在惠特靈大道戰役中與不列顛軍隊交戰 大捷 屠殺多達70 000人 當中包括敵方的軍營侍從 源遠流長的民間傳說指 戰役發生於英皇十字區 英语 King s Cross King s Cross 這純粹因為它在中世紀時是叫作戰役橋 Battle Bridge 的村莊 Suetonius的小隊回到戰士當中 Verulamium 今聖奧爾本斯 被夷為平地 以及其後在 一個山谷入口狹小 後有森林的地方 發生的戰役 15 17 正正駁斥了該傳說 再者 現時並無考古跡象加以佐證 53 nbsp 85 90年間倫敦的模型於倫敦博物館展出 展示了泰晤士河上的第一道橋1世紀 编辑 滿目瘡痍過後 倫蒂尼恩重建為羅馬規劃城鎮 街道呈網格狀 主道路自橋頭堡橫越 而本地水流上的渡口又成一直線 故出現了這種傾向性 54 一道防禦圍牆築於康希爾山丘 今Plantation Place 英语 Plantation Place 一帶 首個羅馬廣場建於70至80年代間 18 開鑿成一個戶外庭院 周邊有一座巴西利卡及數間商店 總面積約100米 50米 330呎 160呎 55 巴西利卡貴為倫蒂尼恩的行政中心 依照羅馬法審理案件 亦為本地元老院的議事場所 這成了廣場北緣 而南入口位於今恩典堂街 朗伯德街及芬喬奇街交界北緣 56 典型的羅馬廣場 forum 集市地區內會建有一座民間神廟 不列顛人則不然 他們是在巴西利卡內建立一座奉行羅馬儀式的小神殿 倫蒂尼恩的首個廣場似乎具備一座完整的神廟 置於廣場以西 57 1世紀餘下的數十個年代 倫蒂尼恩擴展迅速 不久便成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最大的城市 縱然當地房屋大多數沿用木製 時值新世紀之交 倫蒂尼恩的人口攀升至60 000人 58 59 取代卡姆羅多努 英语 Camulodunum Camulodunum 今高車士打 成為首府 一座大建築於景隆街站附近被發現 其建造日期可追溯至該時期 估計曾用作總督宮殿 拉丁文praetorium 殿中置有庭園 水池及數間大廳 個別大廳飾以羅馬式鑲嵌地板 60 它位處泰晤士河口周邊的支流瓦爾布魯克河 英语 Walbrook Walbrook 現闢為地下河流 東岸 構築物的部件 可能是主入口部分 據推斷是倫敦石 英语 London Stone London Stone 的前身 位於Huggin山 英语 Huggin Hill 上的羅馬浴場 拉丁語 thermae 是另一同屬該時期的遺址 使用多年 及至200年被毀 經營妓院合法 但須納稅 61 nbsp 圖中為沿泰晤士河岸開鑿的倫蒂尼恩港口 100年 的羅馬構築物港口 编辑 這個羅馬港口的主體於布狄卡起義後迅速重建 62 水邊鋪滿碎石延伸開去 以利營建垂直於海岸的碼頭 港口分四段建造 發於倫敦橋上游 下達倫蒂尼恩中心地帶的瓦爾布魯克河 英语 Walbrook 這個繁盛的港口後於3世紀擴建 裝甲碎片 皮帶和木建材上的軍事標記 反映出該處由城中的羅馬軍團所建置 63 主要進口商品包括羅馬的精細陶器 珠寶和酒 64 而兩個大倉庫的發現 意味着倫蒂尼恩實為熙來攘往的貿易樞紐 而非像鄰近羅馬的奧斯蒂亞 英语 Ostia Rome Ostia 般純屬集散中心 63 nbsp 倫敦大英博物館內的哈德良皇帝銅首2世紀 编辑 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122年到訪這裏 這時期前後別具一格的建築 可能因應其到訪而建造 甚或於 哈德良時期大火 後隨着城鎮重建而出現 考古學家發現這場火災為禍甚深 城中滿目瘡痍 這場大火缺乏力證 但似乎是發生於不列顛的相關時期 基於各種因素 此事被假定為偶發 nbsp 倫敦博物館展示了擴建後的羅馬廣場的模型2世紀初 倫蒂尼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它從大火中復原 約140年再度擁有45 000 60 000的人口 石屋和公共建築相繼施工 一些地區營建了密集的住宅 多姆斯 供上流和富人居住 城內以管道供水 65 排水系統亦 相當精密 66 總督宮殿重建 60 而羅馬廣場圍繞着原來的廣場延伸 90年動工 120年完工 歷時30年 形成一個接近完美的正方形 面積168米 167米 551呎 548呎 55 三層高的巴西利卡 在城中各處皆可望到 亦是羅馬帝國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最大型建築 55 67 倫蒂尼恩的集市比得上羅馬同類的規模 亦是奥古斯塔 特里沃鲁姆 英语 Roman Trier Augusta Treverorum 今德國特里爾 成為首都前 羅馬帝國北部最大的集市 68 朱比特神廟得以復修 69 公共 私人浴場相繼建造 一座兵營 拉丁語 arx 英语 Arx Roman 約建於120年 負責城西北的防禦 70 要塞呈正方形 有小圓角 面積逾200米 x 200米 佔地4 9公頃 12英畝 每面中央有一間門房 角落和牆角築起數座石塔 70 圓形競技場在現今市政廳的地下和旁邊被發現 71 場內的羅馬角鬥免費 72 兩岸的大型的港口建設 近今倫敦橋 1980年代被發現 nbsp 羅馬式鑲嵌地板 倫敦博物館藏 2世紀後半葉 倫蒂尼恩建有不少完備的大型石建築 一些更配以壁畫 羅馬式鑲嵌地板 以及底層地板火炕供暖装置 比靈斯門羅馬房屋 英语 Roman house at Billingsgate Roman house at Billingsgate 臨水而建 設有浴場 73 這些建設大大降低了城內的建築密度 2世紀後半葉 倫蒂尼恩的範圍和人口均萎縮 此事起因不明 然而根據西歐其他地區的記載 165至190年間的安東尼瘟疫 英语 Antonine Plague Antonine Plague 肆虐 殺害了大批人民 哈德良下令修築長城 羅馬帝國停止在不列顛擴張 亦可能打擊了倫蒂尼恩的經濟 倫蒂尼恩在羅馬時期餘下的光景中仍見重要 然而已大不如前 考古學家發現 城內大部分地區被黑土覆蓋了數個世紀 nbsp 塔山站後的倫敦城牆遺址 攝於2005年 倫敦城牆 编辑 主条目 倫敦城牆 190至225年間 羅馬人在城中近陸處以用硬質岩 英语 ragstone ragstone 修築了倫敦城牆 是不列顛尼亞行省的最大建設之一 與哈德良長城及羅馬道路網絡齊名 3世紀 编辑文物古蹟 编辑考古發掘 编辑 参见 倫敦博物館和倫敦考古博物館 不少遺跡尚埋藏倫敦地底 但難以探知 綜觀倫敦的地質 由地層深部磚土 沙粒 以及倫敦黏土上的碎石組成 74 羅馬碎石路的特徵 在於碎石反復分層堆放 或碎石的跨度可追蹤至數個地點 木組件的微小殘餘物難以察覺 石建築或曾留下地基 但往往在中世紀至近世被拆除 石磈改用於大廣場的營建 19 nbsp 1世紀總督宮殿 據推斷 的平面圖 nbsp 羅馬時期倫敦城牆遺址之一 今St Alphege Gardens 英语 St Alphege London Wall 針對羅馬倫敦的首份全面的考古學報告成於17世紀 1666年倫敦大火後 建築師克里斯多佛 雷恩替盧德門山 英语 Ludgate Hill Ludgate Hill 上的聖保羅座堂修繕時 並無發現支持Camden論點的記載 75 76 19世紀期間 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策動的倫敦大轟炸之後 倫敦的大範圍重建考慮到古倫敦的大部分地區 加以紀錄和保護 同時帶來現代的更新 78 nbsp 倫敦博物館內重現的羅馬式廚房 culina 攝於2014年 展覽 编辑 羅馬倫敦的重要考古發現 包括鑲嵌工藝 城牆瓦礫及古建築 曾藏於倫敦博物館及數間市政廳博物館 英语 Guildhall Museum Guildhall Museum 64 1965年後匯合 79 展於現今的倫敦博物館 近巴比肯藝術中心 一間以倫敦港口歷史為主題的分館 倫敦港區博物館 英语 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 Museum of London Docklands 2003年在道格斯島開幕 其他羅馬倫敦的考古發現 將由大英博物館繼續存放 64 城牆遺跡大部分屬於中世紀 而羅馬時期一段在塔丘站附近 Coopers Row 8 10號一間酒店的庭院 以及Wood街旁邊的St Alphege Gardens 英语 St Alphege London Wall 都可以見到 80 有一段河堤可在倫敦塔上眺望 81 圓形競技場的局部遺跡於市政廳藝廊 英语 Guildhall Art Gallery Guildhall Art Gallery 展出 71 城西北的羅馬時期要塞 其西南塔樓仍可從Noble街見到 70 偶有羅馬時期遺跡納入了新建築地基的範圍 有待日後研究 但公眾一般無法造訪 55 73 參見 编辑倫敦歷史 羅馬征服不列顛註釋 编辑 Galfredus Monumetensis Geoffrey of Monmouth Historia Regnum Britanniae History of the Kings of Britain Vol III Ch xx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约1136 拉丁文 蒙茅斯的杰弗里 Translated by J A Giles amp al as Geoffrey of Monmouth s British History Vol III Ch XX in Six Old English Chronicles of Which Two Are Now First Translated from the Monkish Latin Originals Ethelwerd s Chronicle Asser s Life of Alfred Geoffrey of Monmouth s British History Gildas Nennius and Richard of Cirencester Henry G Bohn London 1848 Hosted at Wikisource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haverfield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This etymology was first suggested in 1899 by d Arbois de Jubainville and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by Haverfield 3 Jackson Kenneth H Nennius and the 28 cities of Britain Antiquity 1938 12 44 55 Coates Rich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name of Lond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998 96 2 203 29 doi 10 1111 1467 968X 00027 論點由Jackson 英语 Kenneth H Jackson 5 提出 並獲Coates 英语 Richard Coates 採納 6 Peter Schrijver Language Contact and the Origins of the Germanic Languages 2013 p 57 9 0 9 1 Ford David Nash The 28 Cities of Britai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Britannia 2000 Nennius attrib Theodor Mommsen ed Historia Brittonum VI Composed after ad 830 拉丁文 Hosted at Latin Wikisource Newman John Henry amp al Lives of the English Saints St German Bishop of Auxerre Ch X Britain in 429 A D p 9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mes Toovey London 1844 Bishop Ussher cited in Newman 11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1th edition 1911 Merrifield p 6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0 15 1 15 2 Tacitus Ab Excessu Divi Augusti Historiarum Libri Books of History from the Death of the Divine Augustus Vol XIV Ch XXXIII 约ad 105 Hosted at Latin Wikisource 拉丁文 Latin Londinium cognomento quidem coloniae non insigne sed copia negotiatorum et commeatuum maxime celebre 15 17 0 17 1 17 2 Tacitus Translated by Alfred John Church amp William Jackson Brodribb Annals of Tacitu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Notes and Maps Book XIV 33 Macmillan amp Co London 1876 Reprinted by Random House 1942 Reprinted by the Perseus Project 约2011 Hosed at Wikisource 18 0 18 1 Merrifield pp 64 66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0 19 1 Merrifield p 6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gbert James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tin Inscriptions p 447 American Book Co Cincinnati 1896 Latin P P BR LON Publicani Provinciae Britanniae Londinienses amp P PR LON Publicani Provinciae Londinienses 20 Wacher p 85 Labbe Philippe amp Gabriel Cossart eds Sacrosancta Concilia ad Regiam Editionem Exacta quae Nunc Quarta Parte Prodit Actior The Sancrosanct Councils Exacted for the Royal Edition which the Editors Now Produce in Four Parts Vol I Ab Initiis AErae Christianae ad Annum CCCXXIV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to the Year 324 col 1429 The Typographical Society for Ecclesiastical Books Paris 1671 拉丁文 Thackery Francis Researches into the Ecclesiastic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Ancient Britain under the Roman Emperors with Observations upon the Principal Events and Characters Connected with the Christian Religion during the First Five Centuries pp 272 f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 Cadell London 1843 拉丁文 amp 英文 Nomina Episcoporum cum Clericis Suis Quinam et ex Quibus Provinciis ad Arelatensem Synodum Convenerint The Names of the Bishops with Their Clerics who Came Together at the Synod of Arles and from which Province They Came from the Consilia 23 in Thackery 24 26 0 26 1 Living in Roman London From Londinium to London London The Museum of London 17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20 Grimes Ch 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0 28 1 28 2 Merrifield p 4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這樣可能跨越了泰晤士河的潮區界限 潮汐水域的港口及上游的橋不受潮汐影響 28 這是不確知的 聊備一說 在中世紀 泰晤士河的潮汐湧到斯坦斯 現時它仍可湧到Teddington Togodumnus Londinivm Avgvsta Provincial Capital Roman Britain 2011 16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20 Wacher pp 88 90 Number 1 Poultry ONE 94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201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haeology Data Service The University of York Antonine Itinerary British Routes Routes 2 3 amp 4 而其中三條於城內共用同一路線 33 35 0 35 1 35 2 35 3 Public life All roads lead to Londinium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2 22 Margary Ivan Donald Roman Roads in Britain 2nd London John Baker 1967 54 ISBN 9780319229422 37 0 37 1 37 2 Perring Dominic Roman London The Archaeology of London Abingdon Routledge 1991 5 2015 08 07 ISBN 0 41562 010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10 Fearnside William Gray Harral Thomas The History of London Illustrated by Views of London and Westminster Illustrated by John Woods London Orr amp Co 1838 15 2015 08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3 39 0 39 1 Sheppard Francis London A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 13 2015 08 07 ISBN 978 0 19 822922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3 40 0 40 1 Merrifield Ralph London City of the Roma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116 119 2015 08 07 ISBN 0 520 04922 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3 13 41 0 41 1 Merrifield pp 32 3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gary 36 轉引自Perring 37 然而 他提及這尚屬推測 已知的道路若然直線走向 便不會在河相接 37 現時並無有關西敏地區淺灘的文獻或考古跡象 37 而撒克遜人的淺灘在上游更遠處的金斯頓 38 為了駁斥上述的懷疑 Sheppard 英语 Francis Sheppard 提及已知的路線大體上直達西敏地區 若然它們通往伦敦的渡船處 在某種意義上 會令人 難以置信 39 而梅里菲 Ralph Merrifield 則表明 是起自Southwark通向推測的淺灘的路線 40 兩種說法均引用了倫敦各處已知路線的地圖 以及他們主張要重現的主聯絡 39 40 41 Rowsome Peter Heart of the City Roman Medieval and Modern London Revealed by Archaeology at 1 Poultry Museum of London Archaeology Service 2000 18 ISBN 1901992144 As by Rowsome 43 45 0 45 1 Togodumnus The Roman Army in Britain Roman Military Glossary Roman Britain Online 2010 2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3 03 Boadicea and Her Daughters by Thomas Thornycroft 1860s cast by his son in 1902 Tacitus Annals 12 3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 H Scullard 英语 H H Scullard From the Gracchi to Nero 1982 p 90 John Morris Londinium London in the Roman Empire 1982 pp 107 108 Cassius Dio Roman History 62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citus Annals 14 3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2 0 52 1 52 2 Merrifield p 5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ghbury Upper Holloway and King s Cros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ld and New London Volume 2 1878 273 279 Date accessed 26 December 2007 Merrifield pp 66 6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5 0 55 1 55 2 55 3 Londinium Today Basilica and forum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6 Merrifield p 6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rrifield p 63 64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ll Durant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volume 3 Caesar and Christ Simon and Schuster 2011 468 2015 08 07 ISBN 978 1 4516 4760 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20 Anne Lancashire London Civic Theatre City Drama and Pageantry from Roman Times to 155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2015 08 07 ISBN 978 0 5216 3278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1 60 0 60 1 P Marsden The Excavation of a Roman Palace Site in London Trans London and Middlesex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75 26 1 102 Emerson Giles City of Sin London in Pursuit of Pleasure Carlton Books 2003 24 25 ISBN 9781842229019 Milne 63 0 63 1 Brigham 64 0 64 1 64 2 Hall amp Merrifield Fields Nic Campaign 233 Boudicca s Rebellion AD 60 61 The Britons rise up against Rome Illustrated by Peter Denni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1 2015 08 10 ISBN 978 1 84908 313 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5 Merrifield p 5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 Marsden The Roman Forum Site in London Discoveries before 1985 1987 ISBN 0 11 290442 4 Merrifield p 68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ording to a recovered inscription The location of the Temple of Jupiter has not been discovered yet 70 0 70 1 70 2 Londinium Today The fort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8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22 71 0 71 1 Londinium Today The amphitheatre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1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4 Emerson pp 76 77 73 0 73 1 Londinium Today House and baths at Billingsgate Museum of London Group 20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6 16 Grimes Ch 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den William Britannia London G Bishop amp J Norton 306 7 1607 拉丁语 Clark John The Temple of Diana Bird Joanna et al 编 Interpreting Roman London Oxbow Monograph 58 Oxford Oxbow 1996 1 9 Grimes William Francis Map of the walled city of London showing areas devastated by bombing with sites excavated by the Excavation Council The Excavation of Roman and Mediaeval London Routledge 1968 2015 08 11 ISBN 1317604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5 伦敦文物学会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 的羅馬時期及中世紀倫敦考古發掘委員會 Roman and Medieval London Excavation Council 發掘出的當時倫敦市的爆炸點 相關的位置圖參見Grimes 英语 W F Grimes 77 Museum of London Act 1965 legislation gov uk National Archives 26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8 28 引用错误 没有为名为wall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Londinium Today Riverside wall Museum of London Group 17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8 22 參考文獻 编辑Billings Malcolm 1994 London a companion to its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ISBN 1 85626 153 0 Brigham Trevor 1998 The Port of Roman London In Roman London Recent Archeological Work edited by B Watson 23 34 Michigan Cushing Malloy Inc Paper read at a seminar held at The Museum of London 16 November Hall Jenny and Ralph Merrifield Roman London London HMSO Publications 1986 Haverfield F Roman London The 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1 1911 141 72 Inwood Stephen A History of London 1998 ISBN 0 333 67153 8 John Wacher The Towns of Roman Britain London New York 1997 p 88 111 ISBN 0 415 17041 9 Gordon Home Roman London A D 43 457 Illustrated with black and white plates of artefacts diagrams and plans Published by Eyre and Spottiswoode London in 1948 with no ISBN Milne Gustav The Port of Roman London London B T Batsford 1985 延伸閱讀 编辑John Timbs 英语 John Timbs Roman London Curiosities of London 2nd J C Hotten 1867 OCLC 12878129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倫蒂尼恩Roman 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世界城市的歷史 Roman Londo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書 A map of known and conjectural Roman roads around Londiniu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om London A History The eastern cemetery of Roman London excavations 1983 9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useum of London Archive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倫蒂尼恩 amp oldid 7816416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