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相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概念,指人和人之间觀點上的关系交點。社会学家创造该词以描述各种人类互动,其具体定义有多种形式。

定義 编辑

主體間性或相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是社會科學家創造的術語,用來指稱種種人類互動的類型。例如,社會心理學家Alex Gillespie及Flora Cornish列舉了七種「相互主體性」定義,別的學派還有其他定義:

1. 人們對於概念之共同定義的相互認定;

2. 人們於同意或不同意、理解或誤解的的相互認知;

3. 人們對彼此的意圖、感受及信念所做的歸因;

4. 人們對其他人的隱含或自然而然的行為傾向;

5. 人們在某種情境中的互動表現;

6. 人們共有且視之為理所當然的預設背景,無論有共識或爭議;

7. 「人們諸多觀點間種種的可能關係」。[1]

社會科學用「相互主體性」來指稱「意見一致」,也就是說,如果人們同意某組意義或對某個情境有相同感受,他們之間就算有「相互主體性」。類似的用法是Thomas Scheff的定義:「相互主體性是兩個以上的個人之間所共享的主觀狀態」。[2]

相互主體性也被用來指稱「常理」,是人們在彼此互動中建構的共同意義,也是共同資源,用來詮釋社會及文化生活元素的意思。換言之,當人們共用常理,則共用情境定義。[3]

精神分析師Jessica Benjamin在《愛的羈絆》中寫著:「相互主體性的概念來自于爾根·哈伯瑪斯(1970)的社會理論,他用『相互理解的主體間性』的語言來勾勒某種個人能力與社會領域。」[4]:19精神分析師Molly Macdonald則說相互主體性的「潛在起源」可能是讓·伊波利特1955年探討「黑格爾現象學中的人類處境」的論文中所使用的語詞l'inter-subjectivité[5]。無論如何,現象學埃德蒙德·胡塞爾(其作品常為哈伯瑪斯及伊波利特所引用)是率先發展這個術語的人,其後又由埃迪特·施泰因伊曼紐爾·列維納斯莫里斯·梅洛-龐蒂等現象學家加以闡釋。[6]

参考资料 编辑

註腳 编辑

  1. ^ Gillespie, Alex; Cornish, Flora. Intersubjectivity: towards a dialogical analysis (PDF).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March 2010, 40 (1): 19–46. CiteSeerX 10.1.1.724.7095 . doi:10.1111/j.1468-5914.2009.00419.x. hdl:1893/2576. 
  2. ^ Scheff, Thomas J. Goffman Unbound!: A New Paradigm for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5-11-15. ISBN 978-1-315-63435-7. 
  3. ^ Seale, Clive. Researc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 ISBN 978-0-7619-5276-3. 
  4. ^ Benjamin, Jessica. The Bonds of Love: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 the Problem of Domination . Pantheon. July 12, 1988. ISBN 0394757300. 
  5. ^ Macdonald, M (2011) "Hegel, Psychoanalysis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Philosophy Compass, 6/7 p449
  6. ^ E. Husserl, Cartesian Meditations,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Translated by Dorion Cairns.

參見 编辑

主体间性, 或相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 是哲学, 心理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 指人和人之间觀點上的关系, 或交點, 社会学家创造该词以描述各种人类互动, 其具体定义有多种形式, 目录, 定義, 参考资料, 註腳, 參見定義, 编辑主體間性或相互主體性, intersubjectivity, 是社會科學家創造的術語, 用來指稱種種人類互動的類型, 例如, 社會心理學家alex, gillespie及flora, cornish列舉了七種, 相互主體性, 定義, 別的學派還有其他定義, 人. 主体间性或相互主体性 Intersubjectivity 是哲学 心理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概念 指人和人之间觀點上的关系 或交點 社会学家创造该词以描述各种人类互动 其具体定义有多种形式 目录 1 定義 2 参考资料 2 1 註腳 3 參見定義 编辑主體間性或相互主體性 intersubjectivity 是社會科學家創造的術語 用來指稱種種人類互動的類型 例如 社會心理學家Alex Gillespie及Flora Cornish列舉了七種 相互主體性 定義 別的學派還有其他定義 1 人們對於概念之共同定義的相互認定 2 人們於同意或不同意 理解或誤解的的相互認知 3 人們對彼此的意圖 感受及信念所做的歸因 4 人們對其他人的隱含或自然而然的行為傾向 5 人們在某種情境中的互動表現 6 人們共有且視之為理所當然的預設背景 無論有共識或爭議 7 人們諸多觀點間種種的可能關係 1 社會科學用 相互主體性 來指稱 意見一致 也就是說 如果人們同意某組意義或對某個情境有相同感受 他們之間就算有 相互主體性 類似的用法是Thomas Scheff的定義 相互主體性是兩個以上的個人之間所共享的主觀狀態 2 相互主體性也被用來指稱 常理 是人們在彼此互動中建構的共同意義 也是共同資源 用來詮釋社會及文化生活元素的意思 換言之 當人們共用常理 則共用情境定義 3 精神分析師Jessica Benjamin在 愛的羈絆 中寫著 相互主體性的概念來自于爾根 哈伯瑪斯 1970 的社會理論 他用 相互理解的主體間性 的語言來勾勒某種個人能力與社會領域 4 19精神分析師Molly Macdonald則說相互主體性的 潛在起源 可能是讓 伊波利特1955年探討 黑格爾現象學中的人類處境 的論文中所使用的語詞l inter subjectivite 5 無論如何 現象學家埃德蒙德 胡塞爾 其作品常為哈伯瑪斯及伊波利特所引用 是率先發展這個術語的人 其後又由埃迪特 施泰因 伊曼紐爾 列維納斯及莫里斯 梅洛 龐蒂等現象學家加以闡釋 6 参考资料 编辑註腳 编辑 Gillespie Alex Cornish Flora Intersubjectivity towards a dialogical analysis PDF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March 2010 40 1 19 46 CiteSeerX 10 1 1 724 7095 nbsp doi 10 1111 j 1468 5914 2009 00419 x hdl 1893 2576 Scheff Thomas J Goffman Unbound A New Paradigm for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11 15 ISBN 978 1 315 63435 7 Seale Clive Researc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 ISBN 978 0 7619 5276 3 Benjamin Jessica The Bonds of Love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amp the Problem of Domination nbsp Pantheon July 12 1988 ISBN 0394757300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Macdonald M 2011 Hegel Psychoanalysis and Intersubjectivity in Philosophy Compass 6 7 p449 E Husserl Cartesian Meditations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Translated by Dorion Cairns 參見 编辑主体间性教育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主体间性 amp oldid 801704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