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于穎 (明朝)

于颖(?年—?年),字瀛長,號長公,鎮江府金坛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天啓七年(1627年)丁卯科應天府乡试舉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五年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本年升员外郎,管南京河道,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起自直河口,筑堤百里,工程竣工後,升工部郎中。八年升任西安府知府,奉旨留任,十一年升顺德府知府[1]。後起复补绍兴知府,升本省督粮道,兑運有功。弘光元年(1645年)改分守宁绍道[2],清军入浙江,起兵抗清,鲁王监国,晋升按察使行巡抚事,再晋右佥都御史、督師,驻守渔浦。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義軍兵潰,由海道逃回京口,出家为道士,杜门不出[3]。著有《拂黛斋稿》。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崇祯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进士履历》:于穎,長公,春秋房,戊申二月初二日生。金坛人,丁卯一百四十四,會一百五十一,二甲二十三名。兵部政,壬申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本年升员外,管南河,乙亥升西安知府,奉旨留任,戊寅升顺德知府。曾祖明照,都察院都事。祖玉鳴,恩贡。父之緒,训导。
  2. ^ 《金坛县志》:于颖,字瀛長,授工部主事,以员外郎差都南中河道,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起自直河口,筑堤百里,工竣,升郎中,授顺德知府。招抚流移,不遗余力。起复补绍兴知府,后升本省督粮道,兑運有功,改分守宁绍道。
  3. ^ 《鮚埼亭集》卷第二十六:《明浙撫右佥都御史前分巡寧紹台道金坛于公事略》:于公讳颍,字颍长,一字九瀛,南直隶金坛县人,崇祯辛未进士。累官尚书工部员外郞,知直隶顺德府,再知陜之西安府,以事罢官。寻复起为尚书工部郞,知绍兴府。越人最重在水利,前此以贤太守著者东莞彭公谊、浮梁戴公琥、富顺汤公绍恩。至汤公筑三江应宿闸以泄水而越之水乃大治。然三江闸在下流,能泄水不能引水,能御潦无以处旱。崇祯之末适苦旱,左都御史刘公宗周家居谓惟通麻溪坝,更于坝之上流通茅山闸,则可以引潮抽咸蓄淡而岁虽旱不为灾,及其潦也则闭之,是皆本浮梁戴公成规也。诸绅余公煌、姜公一洪以为良策,而萧山愚民挟形家之言阻之,万方极口詈。刘公时持节,分巡浙东者为余公鹍翔以谘公,公曰总宪之言是也,下官当力任之,乃捕萧山之梗令者杖而梏之,事得集。旣集,连年虽大旱不为灾,民乃翕然,更诵公。公虽为太守,然毎事必谘于刘公,若弟子者。乙酉迁分巡宁绍台道。马士英以太后至浙江,刘公泣谓公曰事乃至此,若非斩士英无以收旣溃之人心,公于是再疏请诛士英不报。刘公又曰明府竟申大义于天下可矣。公自以外臣未可擅杀宰相,不果行,乃与刘公东归谋结姚之熊公汝霖共起兵,而王师已入杭,刘公绝粒,公亦入云门山中观变。通守张愫以城迎降,贝勒卽令之知绍兴府。会义兴伯以苍头军起,斩张愫遣民迎公。公驰至,望城哭。城中人曰于公来吾事济矣。初公密使前指挥朱寿宜、朱兆宪等募兵,是日各帅至,而前副将刘穆募兵五百至,前参将郭惟翰、都司金裕募兵五百至,前守备许耀祖以官兵五百至,前指挥武经国募兵六百至,前太仆来方炜、前职方来集之亦各以兵至。公乃以小舟挟短童,而西萧之新令陈瀛岀谒,公执之。贝勒之使以榜至,公又执之,焚其榜,鸣鼓会众誓于都亭,闰六月十三日也。公遂以五百人夜赴固陵,前所遣诸生庄则敬等以江船百余艘至,王师在西岸未之知也。公兵无甲乃借絮衣于固陵之民,各一冲潮径渡,萧人沈振东为之导,尽驱西岸之船,而东至中流王师始知之,则无所得船。公军上东岸大噪,遂画江而守,一军扼潭头、一军扼桥司、一军扼海门、一军扼七条沙,于是王师拽内河舟百余于江,又札木排填土拟东渡。公复遣死士陈胜等沈其舟,会风作木排飘向东岸,各营勾致以为用,时以为神助。公谓诸将曰,杭巳有重兵,攻之不易,莫若于下流由桥司入海宁岀海盐以通震泽,上流由潭头入富阳通余杭以扼独松关,昨闻海宁兵巳起而富阳尚为口将郞斗金所据,不可坐视,乃遣刘穆夜袭之遂通余杭之道,故余杭令邱若浚,与瓶窑前副将姚志卓来会,刘穆驻师淸风亭以为援。王师突至复入富阳,义士刘肇勷等死之,王宗茂阮维新等力战,公自渔浦渡江救之,富阳复定,于是方国安得驻七条沙江干立国,王师所以不能遽渡者,以公之取富阳也(或以为张公国维之功者非)。监国至越,晋公按察使行巡抚事,巳而晋公右佥都御史督师,公自为一营守渔浦。时正兵为方、王二家,义兵为孙、熊、章、郑、钱、沈六家,杭人陈公潜夫等以客兵别为数家,而公参处其间,然内外交讧,争兵争饷,公以守土臣悉力支拄,则视诸公为最苦,王之仁尢恶。公一日会于潭头语次,之仁拔剑拟公,马士英以身蔽,公得免。巳而闻王师且自海道至,乃移公守三江口,公先巳三疏辞官不许,至是连章陈危急,而方兵走列戍溃,公扈从不及,由海道还京口黄冠杜门不岀,乃公保身之哲又自有不可及者。己亥,海师入江,京口失守,荐绅以及诸生云集其营,公独以事未可知避之山中,及师退,京口士大夫之祸最烈,而公高卧竟无恙。公之去越巳踰百年,志乗以嫌讳不为公传,吾乡林都御史时对尝传公,今亦不可得见,其能言公之事者鲜矣。萧山愚民遂闭麻溪茅山二水口不复为通,诸遗民如陈先猷辈力争之不能得,可叹也。予掌敎蕺山,尝欲卽精舍中为公谋一席之祀,以辞归不果,爰采摭诸野史以为事略一篇,上以着公之大节,下以志越中水利所关,后世之稽古者定有览于斯文。
官衔
前任:
楊本鍼
明朝順德府知府
崇禎年間
繼任:
汪國策
前任:
王孫蘭
明朝紹興府知府
1642年-崇禎年間
繼任:
朱介

于穎, 明朝, 于颖, 字瀛長, 號長公, 鎮江府金坛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天啓七年, 1627年, 丁卯科應天府乡试舉人, 崇祯四年, 1631年, 辛未科进士, 兵部观政, 五年授工部都水司主事, 本年升员外郎, 管南京河道, 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 起自直河口, 筑堤百里, 工程竣工後, 升工部郎中, 八年升任西安府知府, 奉旨留任, 十一年升顺德府知府, 後起复补绍兴知府, 升本省督粮道, 兑運有功, 弘光元年, 1645年, 改分守宁绍道, 清军入浙江, 起兵抗清, 鲁王监国, 晋升按察. 于颖 年 年 字瀛長 號長公 鎮江府金坛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天啓七年 1627年 丁卯科應天府乡试舉人 崇祯四年 1631年 辛未科进士 兵部观政 五年授工部都水司主事 本年升员外郎 管南京河道 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 起自直河口 筑堤百里 工程竣工後 升工部郎中 八年升任西安府知府 奉旨留任 十一年升顺德府知府 1 後起复补绍兴知府 升本省督粮道 兑運有功 弘光元年 1645年 改分守宁绍道 2 清军入浙江 起兵抗清 鲁王监国 晋升按察使行巡抚事 再晋右佥都御史 督師 驻守渔浦 顺治三年 1646年 六月 義軍兵潰 由海道逃回京口 出家为道士 杜门不出 3 著有 拂黛斋稿 參考文獻 编辑 崇祯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进士履历 于穎 長公 春秋房 戊申二月初二日生 金坛人 丁卯一百四十四 會一百五十一 二甲二十三名 兵部政 壬申授工部都水司主事 本年升员外 管南河 乙亥升西安知府 奉旨留任 戊寅升顺德知府 曾祖明照 都察院都事 祖玉鳴 恩贡 父之緒 训导 金坛县志 于颖 字瀛長 授工部主事 以员外郎差都南中河道 开邳州以下黄河五十里 起自直河口 筑堤百里 工竣 升郎中 授顺德知府 招抚流移 不遗余力 起复补绍兴知府 后升本省督粮道 兑運有功 改分守宁绍道 鮚埼亭集 卷第二十六 明浙撫右佥都御史前分巡寧紹台道金坛于公事略 于公讳颍 字颍长 一字九瀛 南直隶金坛县人 崇祯辛未进士 累官尚书工部员外郞 知直隶顺德府 再知陜之西安府 以事罢官 寻复起为尚书工部郞 知绍兴府 越人最重在水利 前此以贤太守著者东莞彭公谊 浮梁戴公琥 富顺汤公绍恩 至汤公筑三江应宿闸以泄水而越之水乃大治 然三江闸在下流 能泄水不能引水 能御潦无以处旱 崇祯之末适苦旱 左都御史刘公宗周家居谓惟通麻溪坝 更于坝之上流通茅山闸 则可以引潮抽咸蓄淡而岁虽旱不为灾 及其潦也则闭之 是皆本浮梁戴公成规也 诸绅余公煌 姜公一洪以为良策 而萧山愚民挟形家之言阻之 万方极口詈 刘公时持节 分巡浙东者为余公鹍翔以谘公 公曰总宪之言是也 下官当力任之 乃捕萧山之梗令者杖而梏之 事得集 旣集 连年虽大旱不为灾 民乃翕然 更诵公 公虽为太守 然毎事必谘于刘公 若弟子者 乙酉迁分巡宁绍台道 马士英以太后至浙江 刘公泣谓公曰事乃至此 若非斩士英无以收旣溃之人心 公于是再疏请诛士英不报 刘公又曰明府竟申大义于天下可矣 公自以外臣未可擅杀宰相 不果行 乃与刘公东归谋结姚之熊公汝霖共起兵 而王师已入杭 刘公绝粒 公亦入云门山中观变 通守张愫以城迎降 贝勒卽令之知绍兴府 会义兴伯以苍头军起 斩张愫遣民迎公 公驰至 望城哭 城中人曰于公来吾事济矣 初公密使前指挥朱寿宜 朱兆宪等募兵 是日各帅至 而前副将刘穆募兵五百至 前参将郭惟翰 都司金裕募兵五百至 前守备许耀祖以官兵五百至 前指挥武经国募兵六百至 前太仆来方炜 前职方来集之亦各以兵至 公乃以小舟挟短童 而西萧之新令陈瀛岀谒 公执之 贝勒之使以榜至 公又执之 焚其榜 鸣鼓会众誓于都亭 闰六月十三日也 公遂以五百人夜赴固陵 前所遣诸生庄则敬等以江船百余艘至 王师在西岸未之知也 公兵无甲乃借絮衣于固陵之民 各一冲潮径渡 萧人沈振东为之导 尽驱西岸之船 而东至中流王师始知之 则无所得船 公军上东岸大噪 遂画江而守 一军扼潭头 一军扼桥司 一军扼海门 一军扼七条沙 于是王师拽内河舟百余于江 又札木排填土拟东渡 公复遣死士陈胜等沈其舟 会风作木排飘向东岸 各营勾致以为用 时以为神助 公谓诸将曰 杭巳有重兵 攻之不易 莫若于下流由桥司入海宁岀海盐以通震泽 上流由潭头入富阳通余杭以扼独松关 昨闻海宁兵巳起而富阳尚为口将郞斗金所据 不可坐视 乃遣刘穆夜袭之遂通余杭之道 故余杭令邱若浚 与瓶窑前副将姚志卓来会 刘穆驻师淸风亭以为援 王师突至复入富阳 义士刘肇勷等死之 王宗茂阮维新等力战 公自渔浦渡江救之 富阳复定 于是方国安得驻七条沙江干立国 王师所以不能遽渡者 以公之取富阳也 或以为张公国维之功者非 监国至越 晋公按察使行巡抚事 巳而晋公右佥都御史督师 公自为一营守渔浦 时正兵为方 王二家 义兵为孙 熊 章 郑 钱 沈六家 杭人陈公潜夫等以客兵别为数家 而公参处其间 然内外交讧 争兵争饷 公以守土臣悉力支拄 则视诸公为最苦 王之仁尢恶 公一日会于潭头语次 之仁拔剑拟公 马士英以身蔽 公得免 巳而闻王师且自海道至 乃移公守三江口 公先巳三疏辞官不许 至是连章陈危急 而方兵走列戍溃 公扈从不及 由海道还京口黄冠杜门不岀 乃公保身之哲又自有不可及者 己亥 海师入江 京口失守 荐绅以及诸生云集其营 公独以事未可知避之山中 及师退 京口士大夫之祸最烈 而公高卧竟无恙 公之去越巳踰百年 志乗以嫌讳不为公传 吾乡林都御史时对尝传公 今亦不可得见 其能言公之事者鲜矣 萧山愚民遂闭麻溪茅山二水口不复为通 诸遗民如陈先猷辈力争之不能得 可叹也 予掌敎蕺山 尝欲卽精舍中为公谋一席之祀 以辞归不果 爰采摭诸野史以为事略一篇 上以着公之大节 下以志越中水利所关 后世之稽古者定有览于斯文 官衔前任 楊本鍼 明朝順德府知府崇禎年間 繼任 汪國策前任 王孫蘭 明朝紹興府知府1642年 崇禎年間 繼任 朱介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于穎 明朝 amp oldid 6947230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