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國荒政史

中國自古即有所謂的荒政,遇到災荒時,朝廷必適當加以救助。西周時期荒政已初具雛形。《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漢朝 编辑

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建常平倉,《汉书·食货志上》載:“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以利农,穀贵时减贾而糶,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漢殤帝延平元年大水,皇帝下诏说“撤膳损服,庶有补焉。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南北朝 编辑

南北朝有「六疾館」和「孤獨園」,專收窮人和孤兒。《南齊書·文惠太子傳》載:「太子與竟陵王子良具好釋氏,立六疾館以養窮民。」《梁書·武帝紀下》載:「辛巳,輿駕親祠南郊。詔曰:‘春司御氣,虔恭報祀,陶匏克誠,蒼璧禮備,思隨乾覆,布茲亭育。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郡縣咸加收養,贍給衣食,每令周足,以終其身。又於京師置孤獨園,孤幼有歸,華發不匱。若終年命,厚加料理。尤窮之家,勿收租賦。’戊子,大赫天下。」

隋朝 编辑

隋朝有義倉,《隋书·长孙平传》载:“开皇三年,徵拜平度支尚书,奉令民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上,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开皇十六年朝廷下诏规定,社仓每秋收谷积储分上中下三等,“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

隋代设立癘人坊是專門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病院。《續高僧傳》卷二記載: “收養癘疾,男女別坊;四時供承,務令周給。”

唐朝 编辑

唐代發展出病坊。《通鉴正误》载,“至德二载(757年),两京市各置济病坊,嗣后各州普遍之,多设于庙宇”。

宋朝 编辑

宋朝對急難救助發展到新的層次[1],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2]。邓拓統計過“两宋前后四百八十七年,遭受各种灾害,总计八百七十四次”[3]

宋朝的急難救助單位有福田院、居养院[4]、安济坊[5]养济院[6]等。宋朝還有負責助葬的机构,即漏泽园。真宗天禧元年(1021年),“于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半之。”[7]

《宋史·徽宗本纪》载:“辛未,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崇宁元年(1102年)置安济坊于各路,收容贫病无靠者给予医药。”也有地方士紳出資者,《宋史·苏轼传》载:“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槖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八月二十三日药局改名為“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南宋董煟編著《救荒活民書》是第一本救荒專書。

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创办“五夫社仓”,并制订《社仓事目》。《社仓事目》规定:“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庶几丰荒赈贷有节。”

朱熹分析说,“本军(指南康军)目前灾伤,人户多致流移,一离乡土,道路艰辛,往往失所。甚者横有死亡,抛下坟墓,田园、屋宇,便无人为主,一向狼籍,至今遗迹尚有存者。……今劝人户各体州县多方救恤之意,仰俟朝廷非常宽大之恩,各自安心著业。……不可容易流移,别致后悔”

穆武王高继勋知嬴州時,“属岁大饥,谷价翔起,即召诸里富人谓曰:‘今半境之人,将转而入之沟壑。若等家固多积粟,能发而赈济之,若发济州将之命。’于是皆争出粟,王亦以其直予之,蒙活者万余人”[8]

罗彦辅在溧阳,道馑至相枕藉,乃“亟请常平米,又劝有米家,量力而出,下皆乐输。而就哺者,至不远百里,赖公以生者,不可胜计”。[9]

向经知河阳,遇“大旱蝗,民乏食。经度官廪岁支无余,乃先以己圭田所入租赈救之”,“已而富人皆争效慕出粟,所全活甚众”。[10]

元朝 编辑

元代设有广济提举司和惠民局。《元史·百官制》:“广济提举司,达鲁花赤一员,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掌修合药饵,以施贫民。”中统二年(1261年)设置惠民局于大都,“大都惠民局,秩从五品。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11]

至元八年在全国廣設安乐堂,《元史·世祖本纪》载:“诏湖南行省于戍军还途,每四、五十里立安乐堂,疾者医之,饥者廪之,死者槁葬之,官给其需。”

元朝爆發灾害统计有513次[12]。至正十一年五月颍州有刘福通起事,“明知王法”,但“饥饿难当”,日後红巾军開始作亂,直到帝國滅亡。

明朝 编辑

朱元璋出身貧農階級,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对灾荒认识最深刻的一位帝王,他最重視民生,“即位九载,每度四时,虑恐失序而不调,独劳思于甚者”[13],因此明代前期对荒政较为重视,荒政执行情况良好。洪武十年,朱元璋还杀延误救荒时机的钦差赵乾

洪武三年(1370年)廣设惠民药局。《明史·职官志》载:“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

洪武七年(1374年),设养济院,《明史·食货志》载:“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靠者,月给粮。设漏泽院葬贫民。”

自洪武以后,“有司杂务日繁,前项便民之事,率无暇及。该部虽有行移,亦皆视为具文。是以一遇水旱饥荒,民无所赖,官无所措,公私交窘。”[14],明朝中期以后更是“无岁不告灾伤,一灾动连数省”[15]

张居正在改革期间并没有对荒政加以重视,朝廷官员们也没有在整顿荒政方面作出建设性的努力。[16]

崇祯初年荒象频现,之后渐次“流移满道,千里而内,十室九空……流民死者已众,未死者亦终死,其可幸无死者,独强悍无良之辈耳。”到了崇祯十三,“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17]

清朝 编辑

乾隆最重視赈災事誼,當時常平仓发展快速,超過四千萬石,由于官仓积粮过多,甚至造成米价波動。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酉時發生平罗大地震[18],由於寧夏將軍阿魯處理得宜,傷亡不大。乾隆十三年全國儲備米糧仍有三千三百七十九萬石[19]。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甚至爆發了甘肃冒赈案

注釋 编辑

  1. ^ 张文著:《宋朝社会救济研究》第373页
  2. ^ 《宋史·食货志·抚恤》
  3. ^ 邓拓著:《中国救荒史》第22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4. ^ 《宋史·食货志上六·振恤》载:“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
  5. ^ 《宋史·食货志·抚恤》载:“安济坊亦募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赐紫衣、祠部牒各一道。医者人给手历,以书所治痊失,岁终考其数为殿最。”
  6. ^ 《宋史·赵汝愚传附子崇宪传》载:“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
  7. ^ 徐麟主编:《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8. ^ 王珪《华阳集》卷三六《高穆武王(继勋)神道碑》
  9. ^ 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卷四八《罗大夫(彦辅)墓志铭》
  10. ^ 《救荒活民书》卷三《向经以圭田租赈饥民》。
  11. ^ 《元史·世祖本纪》
  12. ^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13. ^ 《明太祖实录》
  14. ^ 杨士奇《东里别集》
  15. ^ 《明史》
  16. ^ 《盛世下的潛藏危機——張居正改革研究》
  17. ^ 陈龙正《救荒策会》
  18. ^ 《朔方道志》
  19. ^ 王曙明《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

參考書目 编辑

  • 王先进《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 陈关龙《明代荒政简论》,《中州学刊》1990年
  • 卜永坚:〈1708年江南饥荒的政治经济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卫平:〈江南绅商与光绪初年山东义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國荒政史, 中國自古即有所謂的荒政, 遇到災荒時, 朝廷必適當加以救助, 西周時期荒政已初具雛形, 周礼, 地官, 大司徒,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目录, 漢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注釋, 參考書目漢朝, 编辑汉宣帝时, 耿寿昌首建常平倉, 汉书, 食货志上, 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 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 以利农, 穀贵时减贾而糶, 名曰, 常平仓, 民便之, 漢殤帝延平元年大水, 皇帝下诏说, 撤膳损服, 庶有补焉, 其减太官, . 中國自古即有所謂的荒政 遇到災荒時 朝廷必適當加以救助 西周時期荒政已初具雛形 周礼 地官 大司徒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 目录 1 漢朝 2 南北朝 3 隋朝 4 唐朝 5 宋朝 6 元朝 7 明朝 8 清朝 9 注釋 10 參考書目漢朝 编辑汉宣帝时 耿寿昌首建常平倉 汉书 食货志上 載 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 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 以利农 穀贵时减贾而糶 名曰 常平仓 民便之 漢殤帝延平元年大水 皇帝下诏说 撤膳损服 庶有补焉 其减太官 导官 尚方 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南北朝 编辑南北朝有 六疾館 和 孤獨園 專收窮人和孤兒 南齊書 文惠太子傳 載 太子與竟陵王子良具好釋氏 立六疾館以養窮民 梁書 武帝紀下 載 辛巳 輿駕親祠南郊 詔曰 春司御氣 虔恭報祀 陶匏克誠 蒼璧禮備 思隨乾覆 布茲亭育 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 主者郡郡縣咸加收養 贍給衣食 每令周足 以終其身 又於京師置孤獨園 孤幼有歸 華發不匱 若終年命 厚加料理 尤窮之家 勿收租賦 戊子 大赫天下 隋朝 编辑隋朝有義倉 隋书 长孙平传 载 开皇三年 徵拜平度支尚书 奉令民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上 贫富差等 储之闾巷 以备凶年 名曰义仓 开皇十六年朝廷下诏规定 社仓每秋收谷积储分上中下三等 上户一石 中户七斗 下户四斗 隋代设立癘人坊是專門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病院 續高僧傳 卷二記載 收養癘疾 男女別坊 四時供承 務令周給 唐朝 编辑唐代發展出病坊 通鉴正误 载 至德二载 757年 两京市各置济病坊 嗣后各州普遍之 多设于庙宇 宋朝 编辑宋朝對急難救助發展到新的層次 1 史载 宋之为治 一本于仁厚 凡赈贫恤患之意 视前代尤为切至 2 邓拓統計過 两宋前后四百八十七年 遭受各种灾害 总计八百七十四次 3 宋朝的急難救助單位有福田院 居养院 4 安济坊 5 养济院 6 等 宋朝還有負責助葬的机构 即漏泽园 真宗天禧元年 1021年 于京畿近郊佛寺买地 以瘗死之无主者 瘗尸 一棺给钱六百 幼者半之 7 宋史 徽宗本纪 载 辛未 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 仍令诸郡县并置 崇宁元年 1102年 置安济坊于各路 收容贫病无靠者给予医药 也有地方士紳出資者 宋史 苏轼传 载 乃裒羡缗得二千 复发槖中黄金五十两 以作病坊 稍畜钱粮待之 南渡后 绍兴十八年 1148年 八月二十三日药局改名為 太平惠民局 和剂局方 也改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南宋董煟編著 救荒活民書 是第一本救荒專書 乾道七年 1171年 朱熹创办 五夫社仓 并制订 社仓事目 社仓事目 规定 丰年如遇人户请贷 即开两仓 存留一仓 若遇饥歉 则开第三仓 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 庶几丰荒赈贷有节 朱熹分析说 本军 指南康军 目前灾伤 人户多致流移 一离乡土 道路艰辛 往往失所 甚者横有死亡 抛下坟墓 田园 屋宇 便无人为主 一向狼籍 至今遗迹尚有存者 今劝人户各体州县多方救恤之意 仰俟朝廷非常宽大之恩 各自安心著业 不可容易流移 别致后悔 穆武王高继勋知嬴州時 属岁大饥 谷价翔起 即召诸里富人谓曰 今半境之人 将转而入之沟壑 若等家固多积粟 能发而赈济之 若发济州将之命 于是皆争出粟 王亦以其直予之 蒙活者万余人 8 罗彦辅在溧阳 道馑至相枕藉 乃 亟请常平米 又劝有米家 量力而出 下皆乐输 而就哺者 至不远百里 赖公以生者 不可胜计 9 向经知河阳 遇 大旱蝗 民乏食 经度官廪岁支无余 乃先以己圭田所入租赈救之 已而富人皆争效慕出粟 所全活甚众 10 元朝 编辑元代设有广济提举司和惠民局 元史 百官制 广济提举司 达鲁花赤一员 提举 同提举 副提举各一员 掌修合药饵 以施贫民 中统二年 1261年 设置惠民局于大都 大都惠民局 秩从五品 掌收官钱 经营出息 市药修剂 以惠贫民 11 至元八年在全国廣設安乐堂 元史 世祖本纪 载 诏湖南行省于戍军还途 每四 五十里立安乐堂 疾者医之 饥者廪之 死者槁葬之 官给其需 元朝爆發灾害统计有513次 12 至正十一年五月颍州有刘福通起事 明知王法 但 饥饿难当 日後红巾军開始作亂 直到帝國滅亡 明朝 编辑朱元璋出身貧農階級 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对灾荒认识最深刻的一位帝王 他最重視民生 即位九载 每度四时 虑恐失序而不调 独劳思于甚者 13 因此明代前期对荒政较为重视 荒政执行情况良好 洪武十年 朱元璋还杀延误救荒时机的钦差赵乾 洪武三年 1370年 廣设惠民药局 明史 职官志 载 洪武三年置惠民药局 府设提领 州县设官医 凡军民之贫病者 给之医药 洪武七年 1374年 设养济院 明史 食货志 载 初 太祖设养济院收无靠者 月给粮 设漏泽院葬贫民 自洪武以后 有司杂务日繁 前项便民之事 率无暇及 该部虽有行移 亦皆视为具文 是以一遇水旱饥荒 民无所赖 官无所措 公私交窘 14 明朝中期以后更是 无岁不告灾伤 一灾动连数省 15 张居正在改革期间并没有对荒政加以重视 朝廷官员们也没有在整顿荒政方面作出建设性的努力 16 崇祯初年荒象频现 之后渐次 流移满道 千里而内 十室九空 流民死者已众 未死者亦终死 其可幸无死者 独强悍无良之辈耳 到了崇祯十三 南北俱大荒 死人弃孩 盈河塞路 17 清朝 编辑乾隆最重視赈災事誼 當時常平仓发展快速 超過四千萬石 由于官仓积粮过多 甚至造成米价波動 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739年1月3日 酉時發生平罗大地震 18 由於寧夏將軍阿魯處理得宜 傷亡不大 乾隆十三年全國儲備米糧仍有三千三百七十九萬石 19 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甚至爆發了甘肃冒赈案 注釋 编辑 张文著 宋朝社会救济研究 第373页 宋史 食货志 抚恤 邓拓著 中国救荒史 第22页 商务印书馆 1937年 宋史 食货志上六 振恤 载 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 许送近便居养院 给钱米救济 宋史 食货志 抚恤 载 安济坊亦募僧主之 三年医愈千人 赐紫衣 祠部牒各一道 医者人给手历 以书所治痊失 岁终考其数为殿最 宋史 赵汝愚传附子崇宪传 载 初 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 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 徐麟主编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 王珪 华阳集 卷三六 高穆武王 继勋 神道碑 李之仪 姑溪居士全集 卷四八 罗大夫 彦辅 墓志铭 救荒活民书 卷三 向经以圭田租赈饥民 元史 世祖本纪 邓云特 中国救荒史 明太祖实录 杨士奇 东里别集 明史 盛世下的潛藏危機 張居正改革研究 陈龙正 救荒策会 朔方道志 王曙明 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 參考書目 编辑王先进 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论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陈关龙 明代荒政简论 中州学刊 1990年 卜永坚 1708年江南饥荒的政治经济学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王卫平 江南绅商与光绪初年山东义赈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國荒政史 amp oldid 7324445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