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一小撮

一小撮本义是“市制容量单位,一小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极言其少。因为它是与“大多数”、“人民”对立着的一个概念,所以总和“坏”、“反动”、“邪恶”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常被借用来指称人数很少的、反革命的、反社会的,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相对的人群:冠于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一类阶级敌人或党内人民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之前。比如:一小撮“死硬派”、“反动分子”、“财政寡头”、“顽固分子”、“土匪集团”、“坏家伙”、“反革命势力”、“修正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右派”、“地富反坏右”、“反党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妖魔鬼怪”……

文革的不同阶段,与当时运动的对象联系得最紧:1966、1967、1968年是“走资派”,1968年开始与“阶级敌人”搭配,一直延续到、贯穿了1970年代,成为最为频繁、固定的搭配。几乎就成了一个固定词组了。

该词蕴含着以阶级斗争的眼光,看待社会成员、二元对立的等级观念:多数、绝大多数——我(自己人、朋友)、革命、进步、高尚,是代表肯定、正面价值的一方面;少数、极少数——敌人、反动、落后、卑劣,是代表否定、负面价值的一方面。这两个敌对的阵营,互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视之。是一种对否定性社会势力进行消极描写乃至妖魔化的修辞手段、意识形态魔术。可参见“极少数”。

这两个词的释义虽然基本相同,但是语体色彩略有不同。“极少数”接近书面语,倚多为胜的正义感掩盖在公文化的表面下,相对比较含蓄。“一小撮”接近口语,其轻蔑意味溢于言表,更具有直接诉诸暴力的倾向,对这些“人们内部”以外的人,无论什么处理手段都是允许的、合法的。因为它所具有的负面价值将其划入了非人的行列,不能用人的标准来对待。该词的流行并非仅见于文革时期,但文革中达到恶性化程度。

据资料表明,文革初期的政策掌握超过了中共的常规:不少单位、地区,“一小撮”的百分比在10%左右:上海国棉五厂达到18%,《光明日报》达到40%;连偏僻的贵州六盘水地区盘县矿区,由转业军人、农民组成的矿工里“一小撮”也达到了5.5%。[1]这与官员的恐惧和自我保护有关,他们以为先下手为强,打击、批判黑五类,有利于转移以走资派打击为目标的文革斗争大方向。有的统计认为全程文革整肃的人员总数为1亿、达到全国人口的1/9。[2]

这种在阶级斗争观念指导下的以攻为守心理又不仅限于官员,掌权的造反派也这样。它是阶级斗争哲学和政治、政策的必然产物。从时间看,也不仅限于文革;只是在文革前还多少能够有所控制,而在文革中因为行政系统瘫痪,就显得特别随意、极端、残酷。

从20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一小撮”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依然时有浮现,譬如在1989年的六四风波和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中官方都曾使用过此措辞。而在近年,該詞有被中共濫用之嫌疑,批評者認為中共無視主流民意及反對聲音,把反對者描述為“一小撮人”,然而實際上中共的反對者並非如中共官方所指的只有“一小撮人”。

注释

  1. ^ 华林山. 政治迫害与造反运动[A]. 见: 刘青峰. 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M].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19页.
  2. ^ 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12月13日)》

参考文献

  • 《人民日报》 49—97网页

一小撮,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6月15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6年6月15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 語調可能.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6月15日 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 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 来源搜索 一小撮 网页 新闻 书籍 学术 图像 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 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6年6月15日 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 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 其內容 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6年6月15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 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一小撮本义是 市制容量单位 一小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极言其少 因为它是与 大多数 人民 对立着的一个概念 所以总和 坏 反动 邪恶 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 常被借用来指称人数很少的 反革命的 反社会的 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相对的人群 冠于地富反坏右 叛徒 特务 走资派一类阶级敌人或党内人民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之前 比如 一小撮 死硬派 反动分子 财政寡头 顽固分子 土匪集团 坏家伙 反革命势力 修正主义分子 资产阶级右派 地富反坏右 反党分子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妖魔鬼怪 在文革的不同阶段 与当时运动的对象联系得最紧 1966 1967 1968年是 走资派 1968年开始与 阶级敌人 搭配 一直延续到 贯穿了1970年代 成为最为频繁 固定的搭配 几乎就成了一个固定词组了 该词蕴含着以阶级斗争的眼光 看待社会成员 二元对立的等级观念 多数 绝大多数 我 自己人 朋友 革命 进步 高尚 是代表肯定 正面价值的一方面 少数 极少数 敌人 反动 落后 卑劣 是代表否定 负面价值的一方面 这两个敌对的阵营 互以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视之 是一种对否定性社会势力进行消极描写乃至妖魔化的修辞手段 意识形态魔术 可参见 极少数 这两个词的释义虽然基本相同 但是语体色彩略有不同 极少数 接近书面语 倚多为胜的正义感掩盖在公文化的表面下 相对比较含蓄 一小撮 接近口语 其轻蔑意味溢于言表 更具有直接诉诸暴力的倾向 对这些 人们内部 以外的人 无论什么处理手段都是允许的 合法的 因为它所具有的负面价值将其划入了非人的行列 不能用人的标准来对待 该词的流行并非仅见于文革时期 但文革中达到恶性化程度 据资料表明 文革初期的政策掌握超过了中共的常规 不少单位 地区 一小撮 的百分比在10 左右 上海国棉五厂达到18 光明日报 达到40 连偏僻的贵州六盘水地区盘县矿区 由转业军人 农民组成的矿工里 一小撮 也达到了5 5 1 这与官员的恐惧和自我保护有关 他们以为先下手为强 打击 批判黑五类 有利于转移以走资派打击为目标的文革斗争大方向 有的统计认为全程文革整肃的人员总数为1亿 达到全国人口的1 9 2 这种在阶级斗争观念指导下的以攻为守心理又不仅限于官员 掌权的造反派也这样 它是阶级斗争哲学和政治 政策的必然产物 从时间看 也不仅限于文革 只是在文革前还多少能够有所控制 而在文革中因为行政系统瘫痪 就显得特别随意 极端 残酷 从20世纪80年代直至今日 一小撮 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依然时有浮现 譬如在1989年的六四风波和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中官方都曾使用过此措辞 而在近年 該詞有被中共濫用之嫌疑 批評者認為中共無視主流民意及反對聲音 把反對者描述為 一小撮人 然而實際上中共的反對者並非如中共官方所指的只有 一小撮人 注释 编辑 华林山 政治迫害与造反运动 A 见 刘青峰 文化大革命 史实与研究 M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19页 叶剑英 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1978年12月13日 参考文献 编辑 人民日报 49 97网页 1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一小撮 amp oldid 7580635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